一別近五年後,今年春天踏上回國之旅。此行東南西北一大圈,遊走了六個省市,頗多見聞觀感。幾年沒回國,手機卡已被注銷,飛機落地後的第一大問題是如何支付出租車。我們被出租司機告知:隻能使用微信或支付寶,不能刷卡。我問能否用現金,他答:“沒零錢找”。幸好我手中有各種麵值的人民幣,最小一角,所以平安度過。到家後的第一件事就是去中移動營業廳辦理新手機卡,在街上招手一輛出租車去找門店。遇到一位和藹的中年女司機,車裏很幹淨,而且收現金、可以找零錢。她說由於幾年疫情,國人習慣了網上支付,所以很多人都沒有零錢了。幾天後飛到深圳,保安機場掛著醒目的電子布告:“人民幣是我國的法定貨幣,任何單位和個人均不得拒收(現金)”。
東莞是具有悠久曆史的文化名城,廣府文化的發祥地之一,東晉鹹和六年(331)置保安縣,唐至德二年(757)改名東莞縣,第一次修築東莞古城。改開後東莞成為“廣東四小虎”之一,被稱為“世界工廠”。左上圖是東莞的地標建築和縣城西門“迎恩門”,始建於明洪武十七年(1384)。此地是廣東等地來東莞的官員進出的必經之路,取意“奉迎聖恩”。迎恩門牆體采用紅砂岩砌築,城樓毀於清末,1958年改建為重簷歇山頂,樓頂的琉璃瓦是已被拆毀的資福寺大雄寶殿原物。右上圖是立於明嘉靖二十一年(1542)“卻金亭碑”,記載番禺縣令李愷卻金不受的廉政故事,是海上絲綢之路貿易的重要文物,2006年第二批國重文保。下方二圖是東莞曆史街區的老建築。
明朝末年大臣和名將袁崇煥(1584-1630)出生於東莞石碣鎮水南村,萬曆四十七年(1619)進士。天啟年間袁崇煥出山海關抵禦後金,獲寧遠和寧錦大捷,被崇禎帝起用為兵部尚書兼右副都禦史。袁崇煥誓言“五年複遼”,處死了東江總督毛文龍。皇太極直逼北京城下的“己巳之變”後,崇禎帝以謀反大逆罪將袁崇煥淩遲處死,清乾隆年間才獲平反昭雪。2003年地方政府在袁崇煥出生地遺址為他建造了紀念園,金庸題寫了“崇煥故園”條橫。世傳袁崇煥死後,他的一位佘姓部下將其頭顱埋在自家後院,佘家後人代代為袁將軍守墓。下方二圖是北京廣渠門內袁崇煥墓和祠,2006年第六批國重文保。這個小小的祠堂和墓地已淹沒在周邊的高樓大廈中,少有遊客,十分清淨。
19世紀清政府實行閉關鎖國政策,廣州一口通商,中英貿易失衡,因此英商向中國大力傾銷鴉片,清廷內部出現了 “弛禁”與 “嚴禁”之爭。1839年,林則徐被任命為查禁鴉片的欽差大臣,在虎門修築了兩個大池子。6月3日至25日通過海水浸化方式當眾銷毀收繳的2376254斤鴉片,成為第一次鴉片戰爭的導火索,左上圖為虎門銷煙處舊址。英國議會對於如何反應爭辯多時,對華強硬派以九票之差的微弱多數勝出,用堅船利炮打開中國大門,掀開了中國近代史的篇章。位於威遠炮台附近的虎門海戰博物館,展示了鴉片戰爭的起因和過程。右上圖的巨型正方體 “曆史印痕”如天外隕石撞擊大英版圖,下方二圖是表現19世紀上半葉廣州十三行貿易盛況以及瑞典語的連環畫。
虎門炮台共轄沙角、大角、南山、威遠、鎮遠、靖遠、鞏固、永安、大虎等炮台,對遊人開放的威遠炮台是鴉片戰爭時期虎門炮台中規模最大、配炮最多的一座指揮台,第二次鴉片戰爭後重修。威遠炮台平麵呈月牙形,由26個石砌暗炮位、3個露天炮位、20間清兵營房、1間火藥局、4間暗室、2條三合土通道及圍牆等組成。炮台背山麵海、地勢險要,曾是潮州總兵李廷鈺和清軍於1841年1-2月份與英軍浴血奮戰的地方。林則徐虎門銷煙處和虎門炮台舊址獲批為1982年第二批國重文保。右下圖是在威遠炮台觀看橫跨珠江獅子洋上的中國大陸首座現代懸索橋——虎門大橋,主橋全長4.6公裏,主航道跨徑888米,被譽為 “中國第一跨”,1997年香港回歸前夕建成通車。
廣東清代四大名園之一“可園”是嶺南園林的珍品,始建於清道光三十年(1850),1982年第二批國重文保。可園園主為辭官回鄉的張敬修,為文人墨客建造了一個寫詩作畫的風雅之地。園內有一樓、六閣、五亭、六台、五池、三橋、十九廳、十五間房,亭台樓閣,山水橋榭,廳堂軒院一應俱全,多以“可”字命名。左上圖是可園大門,兩側楹聯曰“可羨人間福地,園誇天上仙宮”。右上圖是園主的作畫和休息之所 “草草草堂”,為紀念自己的戎馬生涯而命名。左下圖是園中主體建築 “可堂”的底層大廳“可軒”,門上雕花和地麵磚鋪均呈桂花形狀。右下圖是六角半月亭“擘紅小榭”,因曾是荔枝園而得名, “榭”就是這種半亭半台的建築。
可園根據嶺南的氣候特點建造,大門位於東南角,正對當地夏季風向;主要建築則分布在西北部,以阻擋冬季西北風。可園布局高低錯落,曲折回環,空處有景,疏處不虛。隨處可見的天井、冷巷、遊廊、飛簷和花窗營造了夏季的自然通風,細節中獨具匠心。左上圖的可樓四層 “邀山閣” 是全園的最高點,在此可遠觀山川之態、近聽市井之聲,樓前是根據湛明橋翠、曲池映月之景而命名的 “雙清室”。邀山閣也是 19世紀東莞最高的建築,那時從樓上可一眼望到廣州。後園可湖碧波蕩漾,右上圖是湖心的 六角 “可亭”及湖邊的綠綺樓。左下圖是沿湖水廊 “博溪漁隱”,右下圖門窗上的彩色玻璃是當年從歐洲進口的。太喜歡這個園子了,令人流連忘返。
來到東莞,不能不去傳說中鬆山湖畔神秘的歐風小鎮“溪流背坡村”一遊。俗稱“溪村”的小鎮總占地約1900畝,於2015年開建,據說砸了上百億元人民幣。溪村分為12個區域,分別以一座歐洲城市的經典地標建築為藍本,即牛津、盧森堡、布魯日、弗裏堡、勃艮第、維羅納、巴黎、格拉納達、博洛尼亞、海德爾堡和克倫諾夫。從瑞士引進的複古紅色小火車運行在不同園區間,一日遊遍歐洲不是夢,當然歐陸城堡前建造京都木橋、環城河流旁擺放非洲犀牛雕塑的混搭風也不時閃現。對於溪村這類歐風小鎮,各種評論見仁見智。平心而論,這些高仿的歐式建築比較注意細節,起碼比拉斯維加斯的Fake Europe造的好。這裏已成為東莞的網紅打卡地,雖然不對外開放。
東莞新八景之首:科技共山水一色的鬆湖煙雨。
鬆山湖沿岸種植了各種樹木,春日裏百花開放爭奇鬥豔,最為亮眼的當屬溪村旁邊的東莞“網黃”——黃花風鈴木林。黃花風鈴木是紫葳科漢氏風鈴木屬的一種,原產中、南美洲,是巴西的國花,1997年前才從巴拉圭引進中國。每年東莞的早春花季實行交管限流,需要線上預約,我去看的時候已經基本過季了。
民國年間東莞的騎樓建築前街後坊,現代的玻璃幕牆摩天樓上還能看到當年的影子。中國第二高樓——近600米的深圳平安金融中心大廈,與170年前的可園邀山閣相比,真是滄海桑田。在東莞發現各家銀行門前都有類似“拒收人民幣現金是違法行為”的電子標語,如果需要(如乘公交)也可去銀行換零錢。其實很多商店、餐館都可以刷卡或現金支付,有些出租車也可找零。離開東莞前終於搞好了移動支付,實現了出行自由。
(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