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後雨前的博客

蘭若生春夏,芊蔚何青青。秋漁蔭密樹,夜博然明燈。
個人資料
正文

放收頃刻亦無涯——憶唐山交大校友李中襄

(2023-06-07 07:22:50) 下一個

放收頃刻亦無涯——憶唐山交大校友李中襄

在有關唐山交大早期校史的回憶文章中,常常會出現“李中襄”這個名字。一是在1919年五四運動期間的交大學生領袖李中襄,一是在1937年日寇全麵侵華期間大力協助母校南遷複校的校友李中襄,但對於他的背景及後來的經曆卻未聞其詳。受好奇心驅使,筆者在網間搜索了一番,發現了一些關於李中襄的故事。唐山交大早期校友畢業後大多從業於教育或交通界,李中襄的跨界經曆比較特殊,並且與二十世紀上半葉中國社會的風雲變幻密切相關,值得寫出來,圖為李中襄夫婦在重慶的合影。

李中襄 (1896-1958),字立侯,原籍江西南昌,出生於浙江寧波,1915年考入唐山交通大學的前身——唐山工程專門學校,今年6月12日是他的65周年忌日。在大學讀書期間,李中襄十分活躍,積極參加反帝愛國運動,曾擔任首屆校學生會會長、全國學生聯合會評議員兼總務部長,並南下上海參與接待孫中山的工作。2016年5月交大雙甲子校慶時西南交大學生會的文章《紀念西南交通大學學生會成立97周年》中寫道:“1919年5月4日,如火如荼的'五四'運動很快波及到唐山。5月12日,我校學生召開大會,大會選舉成立了學生聯合會(這是我校曆史上第一次成立學生會),推選李中襄為會長。5月24日,我校學生召開全體大會,決定罷課響應,並發表宣言,通電全國。”

該文還寫道:“校學生會成立後,創辦了《救國報》,每周一期。《救國報》不僅在學生中散發,一部分在本地銷售,一部分寄給北京、天津等各地愛國團體,與各地進步刊物建立聯係,互相交換,商情代為推銷。在與毛澤東主編的《湘江評論》交換中,毛澤東曾寄來一張明信片,表示願為代銷,並要求我校代為銷售《湘江評論》。6月12日,北京政府將和談代表曹汝霖、陸宗輿、章宗祥免職的消息傳到唐山,唐山召開公民慶祝大會慶祝,與會者達三萬餘人,在唐山的曆史上是空前的。我校學生是這次大會的組織者,學生聯合會會長李中襄在大會上發言,要求政府嚴懲賣國賊。9月1日,唐山、保定兩地的學生聯合會發起成立了直隸省全省學生聯合會。籌備會在天津召開。我校學生李中襄被選為會議主席。9月4日,全省學生聯合會成立。”

五四運動前後,一些有良知的知識分子開始探索拯救中國、改造社會的道路,各種進步社團和刊物如雨後春筍般湧現。唐山“人社”就是在這一曆史環境下出現的,其成員均為五四時期唐山交大學生運動的組織者或積極分子,包括《救國報》編輯部成員李中襄是人社負責人之一。人社的主張是“科學救國”,他們有個不成文的宗旨“怎樣做人、怎樣救人”,將革命熱情與所學專業結合起來,即“站在科學的基礎上我們做人,我們救人”。1920年3月1日,李中襄與許元啟、朱泰信(前圖二排左三、左四)等人創辦了“人社”自己的刊物——半月刊《科學的唐山》,在市民和礦工中傳播科學知識和進步思想。1920年3月30日出版的《北京晨報》對《科學的唐山》創刊號進行了介紹,並刊載了目錄。

當時在京津唐地區有兩個重要的學生組織:天津“覺悟社”和唐山“人社”,均隸屬於全國學生聯合會,兩個組織的核心成員都使用阿拉伯數字代號。天津覺悟社五號(即伍豪)是周恩來,唐山人社五號是李中襄。他們在相同的曆史時期共同活動在京津唐地區,並且共同使用 “五號”,因此有人認為1930年代初期的 “伍豪事件”可能與此有關。兩個學生組織之間也有聯係,周恩來主編的《天津學生聯合會報》給予唐山學生運動高度評價 “積極主動,與工商各界有真正的聯合。”李曾以筆名 “五號”發表了大量文章,許、朱二人分別為一號和四號。隨著《科學的唐山》停刊及 “人社”早期骨幹相繼畢業,從1921年下半年開始,通信聯絡成為 “人社”活動的主要方式。1927年後,由於思想嚴重分化,通訊聯絡中斷, “人社”無形中解體。

李中襄一生有過教育、黨務、政務三方麵的經曆。他少時在南昌心遠中學讀書,大學畢業後回到江西任省立第三中學英文、數學教師,半年後到母校心遠中學擔任監學,1921年創辦心遠分校,並兼任《江西民報》「作新民」副刊主編。心遠中學是民國年間江西省著名教育家熊育鍚、熊育鍔兄弟於20世紀初一手創辦的,首開江西教育一代先風。李中襄和熊育鍚之子熊正珪是同學,兩人一起考取唐山交大,完成學業後回到江西,正珪向父親極力推薦李中襄。李加盟心遠後,熊育鍚便委以重任,讓其綜理校務。李中襄不負恩師重托,充分施展才幹,把心遠中學辦得越來越好。李中襄之於心遠是功莫大焉,熊育鍚曾經勉勵他說:“加以學問修養,胡文忠之儔也。”

熊育鍚痛感於當時的江西沒有一所綜合大學,1922年在李中襄等人協助下,他以心遠中學為基礎,讓出部分校舍創辦了江西第一所私立綜合大學——“心遠大學”,聘請一大批江西籍著名學者任教。但因時局動蕩、經費無著,又遭朱培德部下搶劫,僅辦一屆畢業後於1927年停辦。1942年熊育鍚病逝,心遠中學校董會推舉李中襄繼任校長。1949年9月,江西省教育廳將心遠、劍聲和青年三所私立中學合並,定名為 “江西省南昌第二聯合中學”,以原心遠中學為校址。李中襄長子、台灣泛宇電商董事長李宗悌博士2002年回到南昌,希望給故鄉辦一點事情,首選目標便是恢複心遠中學。李宗悌還撰寫了題為《被曆史遺忘的一頁: 李中襄與五四》,發表在台灣的《傳記文學》雜誌94巻6期上。

自1907年始,熊育鍚開始擔任地方公職,辛亥革命後出任江西省文事局局長,主管全省教育。1924年隨著國共第二次合作成功,他開始改變"君子不黨"的原則並加入國民黨,1927年熊被選為國民黨省黨部執行委員,次年任國民黨省黨部組織部長並代建設廳長。在熊育鍚引導下,他的許多學生也加入了國民黨並成為江西黨部的骨幹,逐漸形成了遍布江西省國民黨機關的頗具影響的“心遠係”。李中襄也是其中之一,自1930年國民黨江西省代表大會上當選為國民黨候補執委始,李中襄正式在國民黨中任職。在這次會議上,李中襄初識陳立夫,二人後成為終身好友。

李中襄先後擔任國民黨黨務設計委員、第四屆國大代表、《江西日報社》社長、國民黨軍委會委員長、南昌行營黨務處主任委員及少將秘書、九江市政委會主任委員、江西省政府委員、江西省國民黨黨部黨務指導處處長、國民參政會參政員、軍事委員會戰時新聞檢查局中將副局長、國民黨中央執行委員和設計委員、江西省民政廳廳長等職。李家是南昌望族,號稱三李:李左襄、李右襄、李中襄,蔣中正、宋美齡夫婦到南昌和廬山必有李家兄弟及家眷陪侍。李中襄在國民黨內部屬於CC派係,1940年代初蔣經國主政江西、建設 “新贛南”期間,也與李中襄有過交集。

1940年李中襄與張君勱、張瀾、杭立武、史良、章士釗、左舜生、李璜、董必武、羅隆基、章伯鈞等21人參加黃炎培主持的國民參政會,並與張伯苓、黃炎培、褚輔成、林虎、傅斯年、張君勱、毛澤東、左舜生、秦邦憲、許孝炎共12人當選為特種委員會委員。在戰時中國憲法學界,關於立憲主義與民主主義是否協調或矛盾這一普世命題,集中表現在伴隨有法律上保留的 “間接保障主義”和不伴隨有法律上保留的 “直接保障主義”之間的激烈爭論中,李中襄等人主張維持前者。1945年雙十節,李中襄等736人獲國民政府頒發的首批“抗戰勝利勳章”。1946年王陵基任江西省政府主席後不久,就與時任省民政廳廳長的李中襄發生激烈矛盾,終至李中襄調回南京。1949年內戰戰敗後李中襄撤至台灣,1952年出任立法院秘書長,1958年6月12日病逝於台灣。左圖:李中襄墨寶(1939年),右圖:《李立侯先生遺稿》封麵。

抗戰期間,李中襄為母校唐山交大南遷複校出力甚多。1937年七七事變後,日本軍國主義發起全麵侵華戰爭。7月17日唐院校舍被日軍占領,校長孫鴻哲病逝,唐院又處在鐵道部和教育部交接的關頭,上級領導機關棄之不管、經費無著,學校瀕臨絕境,遭遇1900年八國聯軍占領學校後又一次最嚴重的危機。南遷迫在眉睫,南昌成為複校的首選之地。10月初唐院教授李斐英、顧宜孫教授與校友及學生代表等研究決定成立唐山交大上海、南昌兩個辦事處,並確定了負責人員。會後許元啟教授赴九江,會同黃壽恒教授赴南昌與李中襄商議,籌備南昌辦事處。11月3日黃壽恒、許元啟、李中襄會同時任湘黔鐵路局局長的校友侯家源,具體商議在南昌複課事情,李洽得江西省立工業專科學校原校址以備複校之用。

11月12日上海淪陷並波及南昌,因此才改在湘黔鐵路局駐地湖南湘潭複校,但並沒有得到主管部門的經費支持,全靠各地校友募集複校基金。侯家源(1896–1959) 字蘇民,與李中襄同庚,但早一年進入唐山交大讀書,1918年考取清華官費留學,入美國康奈爾大學攻讀土木工程,1919年獲碩士學位, 1921年回國。在母校南遷過程中,侯家源曾將湘黔鐵路局房屋撥予學校使用,力促茅以升出任代院長,同時還在學校教師星散各地尚未集中時親自代課,緩解了教員不足的問題。1938年初陳立夫擔任教育部長,李中襄因與陳私人關係較好,可為唐院事說些好話。後來校長茅以升與朱泰信等前往教育部剴切陳說,才得到諒解和承認。

抗戰軍興、國民政府西遷後,交大滬、平、唐三校校友雲集重慶,不下千餘人。1942年春,三校合組的交通大學同學會在重慶成立,李中襄被推選為副會長、侯家源為理事。1952年交大赴台校友以交大同學會名義創辦了《交大友聲》月刊,迄今已71年。在台灣新竹交大圖書館機構典藏中存有李中襄五十年代撰寫並刊登在《交大友聲》上的三篇回憶文章影印件,即《侯蘇民學長軼事我聞》、《第一張壁報》、《祝唐山母校五十校慶》。在《侯蘇民學長軼事我聞》一文中,李中襄回顧了侯家源國而忘家、公而忘私、先公後私的一生,“用以寄哀悼之忱,聊以表追思之懷”。他寫道:“蘇民學長畢生出其所學,勤勞為國,積瘁致病,而又未敢偷安以惜生,乃致以勞以病以死!”

李中襄在交大掌故《第一張壁報》一文中講述了他在唐山交大讀書期間,與同學許元啟、朱泰信等人一起創辦學校第一張壁報以及五四前後投身學生運動的故事。他寫道:“當時唐山的圖書館,固然貧乏,但是中國的出版界也實在太貧乏了。因此我們幾個喜歡做些課外研究兼有些寫作興趣的同學,妙想天開,創作了這一種小玩意。”另一篇《祝唐山母校五十校慶》隻留下殘存的一段。1958年李中襄去世後,《交大友聲》上刊登了兩篇悼念文章。在《哲人其萎,舉國同悲》一文中,匿名作者寫道:“氏軀幹偉岸而豐神飄逸,不獨精力過人,而才識尤為卓越。”“氏平日待己甚嚴,自奉簡樸,而待人則寬厚,義之所至,竭力以赴,不計艱危,不懼權勢。” 圖片依次為交大同學會第一屆當選職員名單、《交大友聲》上刊登的李中襄撰寫的文章以及對他的采訪。

李中襄的遺著有《六十自述》和《李立侯先生遺稿》,他在《六十自述》中寫道:“人生如白駒過隙,歲月不居,吾今乃忽達六十度矣。未就,入世三十世界,而無補於時,服務黨國會十年,而無補於國,從未作稻梁之謀,亦無補於家,毋無年華虛度之感。”現將李中襄的老友陳立夫為《六十自述》所作的序收錄於後,並以李中襄的一首遺詩《曇花》結束本文。“不與群芳增歲月,放收頃刻亦無涯”。其實,誰的人生,不是如白駒過隙、如曇花一現呢?

陳立夫:李中襄(立侯)校長《六十自述》序

餘識立侯兄,為在民國十九年當彼被本黨(按指國民黨)江西全省代表大會選出為執行委員之後,及卅九年餘辭去一切職務出國,始與之離別而竟成永訣。二十年中,無論彼來南京,或餘去江西,均得有機會多作長談,且不時有函件來往。以彼所習者為工程學,與餘為同行,故談話範圍恒涉及工程建設,既廣泛而複親切。餘深感立侯兄為一極有才華之同誌,無論對於任何事情,有研究,有見解,有主張,有辦法;對於所任職務,能負責,能策劃,能改進,能力行。故凡愛才之人,莫不思有以借重之。

餘讀其《六十自述》,見其文筆流暢,紀事翔實;其夫人之《回憶瑣記》,文情並茂。有此二者,足為傳敘,無庸增添。以餘之善忘與禿筆,難以盡其什一,謹書數語,以示欽敬追念而已。吳興陳立夫於天母弘毅齋,時在民國六十二年四月。(略有刪節)

李中襄:曇  花

蓬萊故舊半詩家,莫負良宵對異花。
仙露時滋自高潔,明珠誆得比清華。
色香雅逸騷人醉,枝葉扶疏玉影斜。
不與群芳增歲月,放收頃刻亦無涯。

【注】本文被《唐院春秋》公眾號推送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