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後雨前的博客

蘭若生春夏,芊蔚何青青。秋漁蔭密樹,夜博然明燈。
個人資料
正文

中世紀的瑞典東南門戶

(2022-05-18 09:50:07) 下一個

瑞典東南部小城卡爾馬 (Kalmar),是瑞典最古老和最美麗的城市之一,這裏是中世紀瑞典與丹麥的邊界,瑞典的東南門戶、重要商港和軍事基地。卡爾馬瀕臨波羅的海,是一個與水共生的城市,與瑞典第二大島厄蘭島 (Öland) 隔海相望。城市的名字可以追溯到11世紀,是在維京海盜時期的一塊如尼石刻上發現的,kalm在瑞典東南部方言中是"石塊堆積"的意思。19世紀後期,大量卡爾馬農民移居北美,美國愛荷華州卡爾馬市和加拿大卡爾馬也因此得名。

13世紀中葉,卡爾瑪已經成為瑞典最重要和最繁華的城市之一,漢薩同盟中德國血統的富商控製了包括卡爾馬在內的波羅的海地區對外貿易。為了抵抗漢薩同盟的勢力,1397年丹麥、瑞典、挪威在此結成以丹麥王室為主導的共主邦聯——卡爾馬聯盟。當時三國版圖還包括芬蘭、冰島、格陵蘭,以及法羅、設德蘭和奧克蘭群島,從此開啟合久必分、分久必合的北歐三國演義。直到1523年瑞典在國王Gustav Vasa領導下獨立,翌年卡爾馬聯盟正式結束。瑞典王室於18世紀末取消了卡爾馬的要塞地位並撤走駐軍,從此成為一個開放的城市。1874年鐵路修到卡爾馬,直到今天卡爾馬仍具有古老貿易小鎮的鮮明特色。

卡爾馬城堡是瑞典最古老和最重要的四個城堡之一,位於波羅的海地區地理中心位置,是一座恢弘壯麗的古城堡,四麵環水,景色優美。這裏是中世紀的卡爾馬港口,自古以來就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城堡始建於12世紀,800餘年來曾多次擴建,直到16世紀才逐漸形成了今日麵貌,也是瑞典保存最完好的文藝複興風格建築之一,防禦堡壘和童話城堡的完美結合。1397年6月17日在這座城堡裏發生了北歐曆史上最重要的事件之一,在強大的丹麥Margareta女王主持下,瑞典、丹麥、挪威三國簽訂了《卡爾馬條約》,各國交出主權,但保持各自的獨立地位及分歧的利益,共主邦聯宣告成立。

由於丹麥王室不斷企圖控製挪威和瑞典的內政事務,從1430年代開始,瑞典貴族與丹麥王室的逐步矛盾激化。1520年,丹麥國王Christian II出兵鎮壓並大肆屠殺瑞典境內反卡爾馬派貴族。幸存貴族Gustav Vasa憤而揭竿起義,發動瑞典解放戰爭,1523年在漢薩同盟幫助下攻入斯京,瑞典恢複獨立,當年6月6日Gustav Vasa當選為瑞典國王。後來開始建造城堡的四個圓塔,於17世紀初建成。在1611-1613年間瑞典與丹麥-挪威之間爭奪波羅的海海上霸權的卡爾馬戰爭中,城堡一度為丹麥軍隊占領。17世紀末,卡爾馬城堡不再作為皇家宮殿使用,右上圖是城堡大門前的吊橋,左下圖是城堡教堂。

Gustav Vasa國王先後迎娶了三位王後,身後有三個兒子和一個孫子為爭奪王位互相殘殺、兵戎相見,並伴隨著路德新教與羅馬天主教會之間的爭鬥。左上圖是Gustav Vasa與第三位王後Katarina Stenbock的畫像,但二人沒有兒女。卡爾馬城堡的一部分曾被用作監獄,右上圖是地牢走廊,15-18世紀間,這裏還設有女子監獄。1557年Gustav Vasa的長子Erik XIV在卡爾馬封邑,與情婦在城堡內居住了兩三年,於1560年在Uppsala大教堂即位加冕。左下圖是Erik XIV登基時的皇袍,是瑞典同類樣式中最古老的一件,右下圖是他與情婦在城堡內的臥室。

1563年Gustav Vasa的次子Johan III將同父異母之兄Erik XIV關入監獄並於1568年簒奪王位,Johan III的兒子Sigismund III於1587年繼承王位,1599年又被其叔Karl IX逼退。由於母係原因,Sigismund III還是當時的東歐強國波蘭-立陶宛聯邦的國王,他失去瑞典王位後,隻好回到波羅的海對岸稱王。Karl IX登基後鞏固了新教地位,並為其子Gustav II Adolf的偉業創造了條件。被後世稱為"北方雄獅"的Gustav II Adolf大帝在1611Kalmar戰爭中即位,使得瑞典成為北歐霸主,開創史上最強盛的"瑞典帝國"時代。

Gustav Vasa是Gustav II Adolf的爺爺,Erik XIV和Johan III分別是他大爺和二大爺。1632年Gustav II Adolf戰死沙場,由其女Kristina即位。傳說女王因秘密皈依羅馬天主教而退位,從此結束了延續131年的Vasa王朝,好萊塢巨星嘉寶曾在影片《瑞典女王》中扮演Kristina女王。左上圖是Gustav Adolf大帝與王後勃蘭登堡的Maria Eleonora,右上圖是Kristina。終於厘清了這一段瑞典最有意思的曆史,凡是皇權國家,王室都充滿陰謀,宮廷政變都是一個套路。下圖是城堡的金色大廳,美麗的16世紀格子圖案天花板極具特色,大廳牆上懸掛著曆代國王和王後的畫像。

卡爾馬城堡永久展覽表現了城堡的悠久曆史,其主題為:"800年的戰爭、權力與榮耀"。與卡爾馬的其他觀光景點一樣,說明書均使用瑞、英、德三國文字。左上圖是1539年繪製的瑞典地圖,右上圖是一幅創作於1566年描繪16世紀王室飲食文化的油畫,左下圖是城堡頂部不同年代的風向標,右下圖是1673年國王Karl XI訪問卡爾馬後留下的獅子木雕。

卡爾馬老城是13-17世紀間的中心,1647年遭遇一場大火。城中保留了許多精致的中世紀後期的房屋,頗具迷人風情,比斯京老城毫不遜色。中世紀的卡爾馬是瑞典為數不多的被真正的環形牆包圍的城市之一,左上圖是老城城門,右上圖是三棟17世紀的房子Trip、stair、trull,左下圖是一棟建於1667年的卡斯滕斯老建築,右下圖是高65米、建於19世紀末的老水塔。

卡爾馬主教座堂建於1660-1703年間,位於卡爾馬曆史悠久的市中心區Kvarnholmen,由17世紀的瑞典皇家宮廷建築師老Nicodemus Tessin設計。與瑞典大部分哥特式風格大教堂不同,這是一座改良巴洛克風格建築,也是瑞典最美的教堂,後來被歐洲許多建築效仿。教堂建築呈細長的十字形,東西為後殿,南北為交叉雙臂,有高窗但無穹頂,兩側是四座木製燈籠襯裏的塔樓,立麵設計有精美的壁柱裝飾。

教堂一側是建於17世紀末的市政廳,荷蘭巴洛克風格,荷蘭風格是該城許多資產階級房屋的特征。市政廳正麵有很多窗戶,每一層窗戶的尺寸都不相同,代表樓層的不同功能。瑞典很多城市中心都有個"大廣場" (Stora torget),盡管常常隻有巴掌大小,但卡爾馬的這個廣場有點大。左下圖廣場一角左側的樓房是建於1907年的卡爾馬城市酒店,新藝術運動風格,是該城最古老的酒店。

卡爾馬主教座堂內部有宏偉的祭壇和雕刻精美的布道壇,充分體現了瑞典帝國時代教堂服務的風貌。祭壇搭建於1712年,象征聖父、聖靈和聖子三位一體。牆上的墓誌銘有南部Skåne和丹麥的旗幟,頗具曆史和地方特色。右下圖是教堂一角的洗禮樹,以及用灰色Öland砂岩製成的船形洗禮池。盡管400多年來進行了多次修複,但在很大程度上保留了教堂原有的特色。

卡爾馬的港灣、碼頭、海域及城市公園雕塑。

瑞典僅次於哥特蘭島 (Gotland) 的第二大島及最小的舊省、波羅的海第四大島厄蘭島,南北長137公裏、東西寬4-16公裏,與瑞典本土通過厄蘭島大橋 (Ölandbro) 相連,中間是航道和水域Kalmarsund。這座鋼筋混凝土梁橋是瑞典境內第一長橋,全長6072米,建於1972年,直到1998年都是歐洲第一大橋,今年是大橋落成50周年。經過大橋登島,最先看到的是一道道矮堤,將淤泥攔在堤外,起到淨化海水的作用。聯想到兩千多年前的川西都江堰水利工程,造就了"天府之國"成都平原,古人的智慧令人汗顏。

厄蘭島的重要定居點和貿易場所大多位於西岸,便於與瑞典本土來往。左下圖是客船碼頭的標牌,提醒歐盟外船隻,必須電告邊警前來檢查護照。二戰後的冷戰期間,厄蘭島成為西方陣營的最前線。厄蘭島南部平坦,北部多山,同一島嶼呈現兩種不同風格。1569-1801年間厄蘭島曾是皇家的狩獵島,平民的狩獵權受到嚴格限製,王室成員至今仍每年來此消夏。路過右下圖的大宅院,標明私人領地不得入內,大概率是王室夏宮。

人類自石器時代起就已開始在厄蘭島生活,曆經5000餘年,島上充滿蒼涼與野性,不由令人聯想起刀耕火種的原始社會,以及彪悍的維京海盜時代。Stora alvaret是厄蘭島南部的一個37 公裏長、 15 公裏寬石楠荒原,其基岩是生成於四億多年前奧陶紀的硬質石灰岩,上麵隻覆蓋著一層薄薄的土壤,麵積約為全島的五分之一,這樣大麵積的石灰岩平原在世界上非常罕見。這裏有多種該地區獨有的物種——尤其是初夏的蘭花,保存大量人類自史前至今的生活遺跡,Stora alvaret與占地56000公頃的南部農業景觀一起於2000年列入UNESCO世界文化遺產名錄。

上方二圖是島上隨處可見的古老石牆以及代表歐洲農耕文明的木製風車,看上去比"風車王國"荷蘭的更古樸原始。鼎盛時期有2000多架風車,現餘400多架,但基本上成了擺設。左下圖是瑞典史上最著名的如尼石刻之一,內容是一首僅存的古老文體詩歌,距今已上千年。維京海盜時期遺留的如尼石刻大多是石板狀,這種石柱狀的十分罕見。右下圖是Gettlinge村鐵器時代遺留的石船墓碑,表現了公元前1000年至公元1000年的北歐文明形態。

世界遺產委員會給出的理由是:"厄蘭島南部的景觀以其悠久的文化曆史,以及地質地形對自然條件的適應為特征。 南厄蘭島是人類居住的獨特範例,其中不同的管理模式在單一海島上得到了最佳利用。" 厄蘭島上的農民一直固守自然生態的循環可持續方式進行農業生產,土地使用及自然景觀幾千年來沒有太大變化,享有"千年之地"的美譽,一派鄉野風光。

厄蘭島上的大片農田種植了麥子、玉米、土豆、豌豆,大色塊的農作物景色如畫,不由想起40多年前下鄉勞作的日子。小兒聽說這些作物都是我們種過的,覺得很新奇,孩子們很難理解上一代人經曆的坎坷。2019年四月份行走美國西部時,看到20世紀中葉由於對科羅拉多河的過度開發,使得大片農田沙化。其實厄蘭島的自然條件並不好,又缺乏淡水資源,卻耕作得如此富饒。

Eketorps borg丘堡是始建於鐵器時代的古堡,於公元400-1000年間進行了大規模擴建。在羅馬帝國時代,這裏可能是舉行宗教儀式的場所,環形城堡中的防禦工事在敵人入侵時為當地居民提供保護。到中世紀避難所,再到騎兵軍營,其功能也在不斷變化。Eketorps borg是厄蘭島上19個已知的史前防禦工程中唯一被完全挖掘的古跡,1900年代對其進行了重建,隻是看上去太新了。

卡爾馬曆史上的一件大事,就是1676年6月1日Kronan皇冠號戰艦和瑞典艦隊旗艦Svärdet號在厄蘭島南部海角相繼沉沒。17世紀的瑞典已成為海上強國,那時是瑞典Pfalziska王朝的Karl XI時代。左上圖中的藍色部分是瑞典的戰艦,紅色和黃色部分是丹麥和荷蘭的,力量對比懸殊。Kronan長52.1米、寬12.9米,排水量2300噸,裝備126門大炮。Kronan號是當時世界上最大的戰艦之一,可與1628年在斯京海域沉沒的Vasa號相媲美。

Kronan號戰艦在與丹麥和荷蘭的海戰中失事,引起船體爆炸。500名水手和350名士兵中,隻有大約 40 人幸免於難,造成對瑞典海上力量的一次沉重打擊。右上圖是S懸掛在卡爾馬主教座堂Svärdet號艦長Anders Homan的墓誌銘,墓誌銘中央即Svärdet號。下圖是描繪海難情景的一副油畫,Claus Møinichen作於1686年,圖中右側的Svärdet號被丹麥和荷蘭的敵艦包圍,油畫原件現藏丹麥Frederiksborg城堡。

兩艘戰艦在爆炸後完全解體,其殘骸於1980年代被發現,船上部分物品被打撈出來。17世紀的戰艦不是用方向盤,而是用左上圖中的打孔棍操縱的。右上圖是Kronan號上的銅鍾,是從戰艦失事地點打撈起來的第一件遺物,銅鍾高度和直徑均為40厘米左右、重42.8公斤,1670年於斯京建造。左下圖是船上的一門大炮,17世紀小提琴剛剛從意大利傳入北歐,右下圖是Kronan號上的一把瑞典最古老的小提琴。

厄蘭島天藍水藍,海風岩石沙灘,被稱為"陽光和風之島"。繞島環遊,東南西北景致不同。左上圖是南島建於13世紀後期的St Johannes禮拜堂遺址,與波羅的海的鯡魚捕撈活動有關,當年的朝聖者來自哥特蘭島、丹麥以及德國北部的漢薩同盟城市。右上圖是厄蘭島最南端的燈塔,1785年建成,41.6米高,是瑞典最高的燈塔。其昵稱"高個子約翰" (Långe Jan),因使用St Johannes禮拜堂的石材搭建並得名。

南端海角是世界知名的候鳥棲息地和理想觀鳥地,海上遊蕩著成百上千隻白天鵝,秋天則會聚集十多萬隻各種鳥類,瑞典鳥類協會在這裏設立了觀鳥站。瑞典文學女王、1909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Selma Lagerlöf在其名著《尼爾斯騎鵝旅行記》中,有一章題為《去厄蘭島之行》,其中一隻老灰雁對南飛的大雁們說:"你們務必要在厄蘭島的南麵岬角上停留兩三天。那裏會有許多吃的東西,也有許多鳥類可以做伴。我相信,你們要是繞道厄蘭島飛行是不會感到後悔的。"

瑞典植物學大神林奈曾於1742年帶領六名學生前往厄蘭島和哥特蘭島,考察民風民俗、如尼石刻及教堂文化,尋找藥用植物和製作陶器的粘土,還發現和命名了新的昆蟲種類。那年六月他在厄蘭島停留了三個星期,走遍全島,發現這裏的自然生態環境與瑞典其他地方完全不同。厄蘭島北部被原始森林和灌木叢覆蓋,有一個占地6000公頃的生態公園Böda kronopark,以針葉林木為主。右上圖是海島北端燈塔,1845年建成,28米高,其昵稱"高個子艾瑞克" (Långe Erik)。名字來源不詳,可能是為了與南端海角的燈塔相呼應。左上圖的石堆很像川西藏民的呢瑪堆,下方二圖是在燈塔上拍攝的海角。

厄蘭島東部海岸線有長達十公裏綿軟細膩的沙灘。上方二圖是東海岸的石頭及小漁村,下方二圖是西北岸Byrum Sandvik的石灰石經風化而成的喀斯特地貌,是瑞典獨一無二的自然景觀。自 20 世紀初以來,厄蘭島因其自然和文化環境以及空氣和光線條件,成為藝術家的天堂。

厄蘭野趣,島上生靈:屋簷下嗷嗷待哺的雛燕,辛勤勞作的蜜蜂,草原上散步的綿羊母子,石頭與海水剛柔互補。第一次在瑞典看到燕巢,燕子媽媽不停地銜食回來喂它的孩子。另一件有趣的事是燕子們從不在巢裏方便,因此每個巢下都是一攤。不知是天生就會,還是媽媽教的,比人類都聰明。

相關博文:瓦薩的曆險與救贖之旅
https://blog.wenxuecity.com/myblog/78059/202203/14160.html

 

[ 打印 ]
閱讀 ()評論 (2)
評論
春後雨前SE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baladirk' 的評論 : 本遊記及照片為筆者原創拍攝,謝謝圍觀!
baladirk 回複 悄悄話 有意思。從什麽地方翻譯而來?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