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胡斯 (Bohuslän) 是瑞典西海岸一個舊省的名稱,現在屬於西約特蘭 (Västergötland) 大省,它的名字來自始建於14世紀初的Bohus Fortress堡壘。布胡斯依山傍海,風景如畫,以釣魚、鹹浴和裸露的懸崖而聞名,是瑞典人的夏季度假天堂。這一帶大約公元前 8000-7000 年就有人類活動的痕跡,從鐵器時代晚期到17世紀末,布胡斯一直是瑞典、丹麥、挪威三國演義的戰場,在卡爾馬聯盟時期更是整個北歐最重要的地區之一。直到1699年,布胡斯才正式納入瑞典版圖,而那時瑞典王國獨立並建國已經166年了。
大西洋畔小鎮Fjällbacka是“山坡”的意思,鎮中央有 一座74 米高的山崖。1887年瑞典和挪威君合國國王Oscar II訪問這裏,因此得名“國王高地” (Kungsklyften),右上圖是峭壁上他的簽名。本以為隻有康熙、乾隆等天朝皇帝喜歡處處留墨,原來也有瑞典國王好這口。在瑞典好像很少見到把國王的簽名供起來的,藝術家的倒是常見。也許因為這是個山高皇帝遠的地方,開眼了。左下圖是神話傳說中分開兩座山的地獄鴻溝,楔形巨石大概是西海岸最著名的大石頭了,從下麵走過時真怕它掉下來。布胡斯的曆史有點像這塊大石頭,幾乎夾在北歐三國的裂縫之間。
Fjällbacka海岸線外是美麗的布胡斯群島,許多度假木屋從山腳下向大海延伸,宛如一幅美妙的群島田園畫。其中一個小島Dannholmen是20世紀好萊塢巨星褒曼 (Ingrid Bergman) 和她第三任丈夫的私產。在生命的最後25年,褒曼每年夏天都來此度假,身後將大部分骨灰撒在小島周邊的大海中,Fjällbacka也因此聞名於世。左下圖是國王高地山崖下小廣場上的褒曼胸像,廣場也以她的名字命名。一位瑞典國王、一位電影名星,Oscar II和褒曼堪稱小鎮的形象大使。瑞典最受歡迎的“偵探女王”Camilla Läckberg也在小鎮出生,她的小說被改編成電視連續劇《Fjällbacka 謀殺案》。
Lysekil的黃昏和北港的落日,這個不滿八千人的小城是布胡斯最大的城市,是從一個小漁村發展起來的。Lysekil位於大西洋Gillmarn峽灣東側,峽灣是一個自然保護區,遍布九億多年前生成的紅色花崗岩。16-19世紀間每個世紀的下半葉,瑞典西海岸都有長達幾十年的大西洋鮭魚汛期,18世紀更是超過50年,經濟得以迅猛發展,Lydekil也成為西海岸鮭魚加工和運輸的五個碼頭之一。Lysekil新哥特式教堂是在現址上的第三座教堂,布胡斯地區最大的教堂,建於 1899-1901 年間。
布胡斯群島盡頭的Grundsund,自17世紀以來就是西海岸著名的漁村,現有常住居民600多人。一條運河將小鎮分成東西兩半,兼具江南水鄉的意境和阿姆斯特丹的運河風光,充滿魅力。20世紀初這裏發展了罐頭工業,現在隻剩下左上圖的兩艘漁船。運河沿岸有很多不同時代的漁船碼頭及傳統的漁民住房,樓上是住家,樓下是存放漁具和工具的庫房。小鎮生活看上去閑適安逸,但並不是很商業化。幾年前瑞典電視台播放了一部連續劇《鹽島》(Saltö),大部分鏡頭就是在這裏拍攝的,右上和左下圖即為電視劇的片頭景色,因此也吸引了很多遊客。
布胡斯中部島嶼Smögen大概是西海岸最早的漁港,也是最有人氣的夏日小鎮之一。全鎮隻有1300多常住居民,但每年夏天的遊客卻數倍於此。美味的海鮮、湛藍的海水、連綿不盡的花崗岩石灘,所有度假的元素都具備。早在 1918 年,20世紀瑞典最著名的民謠歌手和旅行作家Evert Taube 就在 Smögen 首次公開演唱,並出版了自己的第一本書。這裏還有西海岸最著名的魚市和瑞典第二大魚類拍賣會,是瑞典的貝類天堂,長長的木製棧橋上,布滿了美食餐廳和魚攤。
在Smögen,Evert Taube與他的朋友 Eduard Stranne一起度過了很多時光,寫出了關於雙桅船的民謠《船殼上的藍鳥》,講述了發生在1872 年平安夜的一場海難。瑞典和挪威的西海岸,地貌十分不同。大概由於挪威瀕臨大西洋外海,大洋的風浪將海岸線切割出一條條壯美的峽灣。到了瑞典這邊風浪減弱,奶油色的花崗岩遇到蔚藍的大海,變得圓潤柔和,如行雲流水,岩石中還盛開著紅蓮,也許因此造就了兩個民族不同的性格。
西海岸是吃貨的天堂,新鮮捕撈的大西洋時令海鮮,令人食指大動、大塊朵頤,貼秋膘自海鮮始。
在布胡斯北部的Tanum地區,有一片大約創作於公元前1700年至公元前300年的岩石雕刻,延續了1400年左右。這些岩畫由350餘組、1500多幅構成,數量龐大,保存完好,分布在方圓41平方公裏的平滑岩石上。一個人的一生與漫長的曆史演化相比,真是可以忽略不計。Tanum岩畫於1994年列入 UNESCO世界文化遺產名錄,是瑞典的15個世界遺產之一。世遺委員會稱:Tanum岩畫是青銅器時代最高品質藝術品的傑出典範,為歐洲青銅器時代生活的許多方麵提供了罕見的證據,見證了該地區綿延8000多年的人類曆史。右上圖是最大的、也是保存最好的一塊石板岩畫,為世間罕見,左下圖是局部雕刻,圖案上的紅顏色是後人描畫上去的。沿著景區內的木製棧道,尋找這些史前遺存,是一項很有趣的徒步運動。
遍布世界各地的岩畫石刻藝術是文字發明前原始人類最早的文獻,是象征性視覺藝術的源頭,表明人類社會的認知已經達到抽象思維的層麵,是不可多得的古代文明的瑰寶。史前岩畫遍布西海岸的布胡斯地區,但是Tanum的麵積最大、圖案最豐富。這些岩畫的圖案和位置都是作者精心策劃的,粗獷、古樸、自然,線條分明,輪廓確定,表現了青銅器時代人們的社會生活、宗教信仰和文明傳承。岩畫以生死、愛情、權力、魔法為主題,其中包括狩獵、行船、滑雪橇等場景。左上圖是 Tanum岩畫中最著名的一幅:一對新人 (Brudparet)。
位於布胡斯最北麵的Strömstad是瑞典最西邊的城市,也是距離挪威最近的瑞典城市,到奧斯陸130多公裏,而到挪威邊境隻有20公裏。右上圖是海邊的花崗岩石雕“向西之門”,左下圖是根據一幅1656年的巴洛克油畫創作的西班牙公主銅雕。每年夏天,這裏都是西海岸的熱門旅遊城市,85%的遊客來自挪威,很多挪威人到這裏購買煙、酒和其他日用消費品。在這個小城有兩家Systembolaget酒類專賣店,據說消售額位居全瑞典前兩名。
查到一篇2018年的文章,高度數酒瑞典比挪威便宜25%、紅酒35%、啤酒半價。而在1950-1970年代,瑞典人是到挪威購物的。酒類飲料在瑞典屬於國家專賣商品,征收很高的消費稅,但在挪威價格更貴。去年因Covid-19疫情,挪威實行禁足令,不準國民前往瑞典,估計他們難過得要命。左上圖是建於 1909 年的火車站,右上圖的樓房建於1877年,現為市民文化中心,這類木製房屋在東西海岸經常見到。
最早使得布胡斯基督教化的是公元980-1000年間來自丹麥和挪威的三位國王,和瑞典其他地方一樣,最初的教堂都是木製的。布胡斯北部盛產花崗岩,主要由富含二氧化矽的礦物及少量雲母構成,顏色從灰色到紅色變化。在1900年前後世紀之交的幾十年中,這一帶是廣闊的石材工業基地。那一時期建造了不少花崗岩教堂,例如中上圖的 Brastad教堂、右上圖的Fjällbacka教堂、左下圖的Lysekil教堂,左上圖的Smögen教堂是磚徹的,右下圖的Grundsund教堂是木製的。除了右上和右下圖外,教堂塔頂都是凱爾特十字。
布胡斯屬於經濟不發達地區,缺少現代化工業,幾十年前教會勢力比較強大,人們的思想也相對保守。1958年三婚的褒曼第一次來到 Fjällbacka時,曾引起轟動。據說1950-1960年代德國和法國人到這裏開采花崗岩,自然資源遭到很大破壞,直到1970年代才被瑞典政府叫停。看到用石塊支撐岩石和房屋,十分有趣,海浪也在石頭上印下波紋。
西海岸小景拾零:紅木屋和漁具,水母和海水,右下圖是Smögen花崗岩石上的步行路標。瑞典東西海岸最大的差別就是海水含鹽量,全世界海水含鹽量均值為千分之三十五。波羅的海是僅次於黑海的第二大淡海,最低隻含鹽千分之二、三,斯京海域為千分之四左右。而Smögen附近據稱是瑞典西海岸最鹹的地方,二者相差了十倍。西岸的海水又苦又鹹,根本無法遊泳,而且房屋和船隻損毀腐蝕很厲害,當然海鮮美味。
布胡斯的夏日,是岩石和海水演奏的一部鹹鮮交響詩,令人流連忘返!圖為Evert Taube和褒曼在布胡斯留下的曆史照片。
相關博文鏈接:
最是人間留不住——斯京的絕代雙姝 https://blog.wenxuecity.com/myblog/78059/202101/9266.html
唯有飲者留其名——斯京的北地詩人 https://blog.wenxuecity.com/myblog/78059/202107/18569.html
謝謝介紹這美妙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