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三月來到期盼已久的寶島台灣八日遊,海外華人聚居的地方以前去過新加坡和香港,但那邊英屬殖民地的味道較濃。台灣雖仍留有日據時代的痕跡,卻是中國傳統文化保存最好的地方,特別是近代那一段不能不說的曆史,以及在其他地方再也見不到的民國遺風。"台灣"這兩個字對於我們這一代人來說,70年代以前是唯恐避之不及的禁忌之地,80年代是洋溢著青春活力的校園歌曲,90年代則是充滿了離愁別緒的留學生文學,......。雖說初次來到台灣,並且隻是一個匆匆來去的觀光客,卻常常產生似曾相識的感覺。
從16世紀開始,西方海權強國開始逐鹿亞洲。西班牙人率先占領北台灣,並在1628年建造了"聖多明哥城" (Fort San Doningo),作為軍事、政治、貿易、傳教的根據地,從此淡水成為台灣與西方文明接軌的重要門戶。1642年占領台灣南部的荷蘭人北上擊退西班牙人,重築主堡"安東尼堡" (Fort Antonio),即今日"紅毛城" (左上圖),成為台灣300多年發展的見證者。主堡以"外石內磚"的工法砌造,是台灣現存最古老的建築之一。
第二次鴉片戰爭期間"中英天津條約"簽訂後,1860年淡水正式開港,英國向清廷租借紅毛城建造領事官邸 (右上圖),各國洋行紛紛來到淡水設行貿易。英式官邸融合了中國元素,清水紅磚牆麵和四坡式閩南紅瓦屋頂,在淡水夕照下別有風情。1862年淡水正式開始征收關稅,左下圖是前清淡水關稅務司官邸 (俗稱小白宮)。日治時期日本商人紛紛渡海來台經商,右下圖是1934年淡水街長多田榮吉的故居,是淡水少數保存完整的日式私宅。
1872年,加拿大長老會首位海外傳教士George Mackay (1844-1901) 來到台灣,這位人稱"馬偕博士"的青年從此以淡水為家,足跡踏遍北台灣,包括花蓮、宜蘭等原住民聚居地。他致力於傳教、行醫、教育,在此結婚生子直到逝世,死後也安葬在淡水。馬偕為淡水作出前所未有的貢獻,有一條街道以他的名字命名。他的座右銘是"攏是為基督" (All for Christ),台灣人用"寧願燒盡,不願朽壞" (Rather burn out, than rust out)讚賞他的一生。
馬偕用家鄉加拿大牛津郡牧師和教友捐款創建了培養傳教士的"理學堂大書院",英文名稱為"牛津學堂" (Oxford College),即今日的"真理大學",前三圖依次為該校的書院、牧師樓和教堂。當時學校裏不僅教授神學,還包含天文、地理、生物等現代科目,開台灣新式教育之先聲。馬偕還於1884年成立了培養女傳教士的"淡水女學堂",是台灣最早的女校。右下圖的淡水禮拜堂是為紀念馬偕來台傳教60年所建,於1933年落成。
淡水河出海口,坐看夕陽西下。在兩岸隔絕的四十年中,不知多少人在這裏望穿秋水、望斷天涯。
明朝中葉之後大批中國沿海移民跨海來台,一路從南向北發展。18世紀清乾隆、嘉慶年間,民間產生"一府二鹿三艋舺"的說法,描繪當時全島三大港市的盛況。其中的"艋舺"指今日台北萬華區一帶,是台北原住民的商聚之地,也是台北市的發源地。當地原住民"平埔族群"驅船與漢人交易,因稱船為Bangka,而被閩南語轉稱此地為"艋舺",許多福建泉州和漳州移民定居於此。
西門町被稱為"台北原宿",清代屬於艋舺市街北部,日據時期日本人仿照東京淺草修建的休閑商業區,其標誌性建築是八角形的紅磚洋樓"西門紅樓",現為台北市著名的文創藝文場所、展演空間與同誌酒吧聚集處 (上方二圖)。下方二圖是紅磚古厝老騎樓的"剝皮寮曆史街區" ,因清代福州商船運進杉木在此剝去樹皮而得名,是艋舺地區唯一留下的清代漢人街道及水上交通要道,其整體建築空間見證了當年艋舺的發展。
19世紀中期,艋舺地區的泉州同安人與三邑人為艋舺碼頭的泊船權利,發生頂下郊拚分類械鬥事件,同安人敗逃至大稻埕,即今日台北大同區一帶。大稻埕因具有大片曬稻穀的空地而得名,清末與台北城和艋舺一起並稱"台北三市街"。1860淡水開埠後大稻埕取代艋舺的地位,成為台北最繁華的物資集散中心,日治時代日本人將艋舺、大稻埕、台北城合為都市台北市,二戰後大稻埕逐漸衰落。
大稻埕的迪化街是台北保留最完好的清代老街,街道建築仍然保持舊日的閩南和仿巴洛克風格,現在每年農曆春節前夕依舊是規模盛大的"台北年貨大街"。左下圖的霞海城隍廟是一座全台聞名的小廟,主祈來自同安故裏的霞海城隍神像,百年來一直保佑大稻埕地區的士工農商。右下圖是艋舺地區的華西街觀光夜市,台灣第一座觀光夜市。
台灣隨處可見的寺廟多為福建移民所建,其建築風格既有濃鬱的中國古建傳統韻味,又有鮮明的閩南建築風格。這些寺廟華麗精美、金碧輝煌,屋脊裝飾有飛龍、鳳凰、麒麟、寶塔等各種圖案。台北艋舺龍山寺建於1783年,是泉州三邑移民的行政中心,與台灣另外幾座龍山寺一樣,均分靈於泉州府晉江縣的泉安龍山寺。該寺為三進四合院,大殿主祀神明為安海觀音,後殿主祀天上聖母即媽祖,並供奉佛道儒重要神祗,如文昌帝君、關聖帝君、注生娘娘、月下老人,及民間有功於民之人、開山先賢等,共有神明百餘尊,是神佛合一的眾神集今所。這裏香火極盛,有求平安的、求功名的、求子嗣的、求姻緣的,各取所需。
台北大龍峒保安宮是最具傳統特色的地方廟宇,初創於1742年,1804年正式建廟,因創廟者來自福建同安,因此有"保佑同安"之意。大龍峒位於大同區哈密街一帶,以前是原住民凱達格蘭族的聚居地,18世紀後漢人逐漸移入,是晚於艋舺而早於大稻埕的台北市舊聚落。保安宮主要祭祀閩南地區信奉的醫神保生大帝,後殿供奉另一位醫神神農大帝。保安宮與艋舺龍山寺、艋舺清水岩一起,並稱為"台北三大廟門"。每年保生大帝聖誕(農曆3月15日) 當天與前一天在保安宮舉行大型祭典,與大稻埕霞海城隍祭、艋舺青山王祭典合稱"台北三大廟會"。
台北孔廟位於大龍峒保安宮旁,是一座具有閩南建築風格的正統南中國式孔廟。1927-1939年間,在日本人因建立台北州立第一女高而拆除台北府文廟後,台北地方士紳集資捐地修建了這座廟宇,這也是全台唯一的一座不是官府興建的孔廟。台北地方未曾出過狀元,因此萬仞宮牆中央沒有開設正門以通泮池,依舊俗孔廟需有狀元及第者才能建造正門,以迎接狀元入廟祭孔。"萬仞宮牆"四字為孔子第77代嫡孫孔德成所題,閩南特色的照壁具有反照吸收日月星辰光華的寓意,泮池旁遍種桂花樹,意寓"折桂集大成",三月台北正是桂子飄香的季節。廟內無楹聯,表示無人敢在孔夫子麵前賣弄文章; 無門神,因孔夫子不語怪力亂神; 廟內的110根柱子全部用福州杉和泉州花崗石建造。
孔廟主殿大成殿為重簷歇山頂,屋頂仿效泉州孔廟建造,十分講究。兩端立於鼇魚之上的盤龍通天柱具有道教色彩,除代表孔子人格道德與天相通外,也有說秦皇焚書坑儒時儒生在自家屋頂建造煙囪狀以藏匿經書。屋脊中央還有一座具有佛教色彩的七級小塔,貌似閩南寺廟都是儒釋道三教混搭。屋頂上除了豐富的龍、馬、象、花、草、鳥、人物外,規帶上還有72隻被柔化感召的凶猛梟鳥,寓意"有教無類、因材施教"。大成殿內上方懸掛蔣中正手書匾額"有教無類"及馬英九手書匾額"道貫德明",看來也是很應景的,二人曾分別率官員在此祭孔。大成殿屋頂裝置八角藻井,以木榫結合的鬥栱支撐,典型的泉州風格。
台北孔廟的東西兩廡,供奉孔子弟子及曆代弘揚儒學的154位先賢。自古文風鼎盛的大龍峒,向來有"五戶一秀、十戶一舉"的美名,到清道光、同治年間,更是出了不少生員、舉人。1859年鄉試中舉的陳維英是台灣教育的重要推手,2006年入祈弘道祠,成為首位入祠的在地人物。位於孔廟西南角的崇聖祠中供奉孔子上五代祖先,以及孟子、張載、朱熹等人的先祖,國民政府遷台後,此祠仿照曲阜孔廟,成為孔子世家的家祭處。每年在孔廟中舉辦民間祭祀的春祭及政府官員主祭的秋祭,每天有專人書寫祈福卡,贈予前來拜謁的訪客。右下圖是孔廟牆外的四隻石猴卡通版孔子語錄:"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
位於寶島東部的太魯閣國家公園是台灣第四座國家公園,地跨花蓮縣、台中市、南投縣,前身為日治時期成立的次高太魯閣國立公園 (1937-1945)。二戰後設為國家級風景區,於1984年完成界定國家公園範圍。清水斷崖是清水山臨西太平洋之處的斷崖,由山臨海懸崖所連成的大塊大石崖組成,以片麻岩和大理岩為主,幾近垂直插入大洋,高度均在800米以上。斷崖狀如刀劈斧削、崔嵬萬丈,腳下白浪滔天、礁石犬牙交錯,號稱世界第二大斷崖。
花蓮七星潭海灘是一處優美的新月形海灣,海水潔淨湛藍,礫石晶瑩剔透,青山巍峨蒼鬱,公路綿延不絕。這裏的景色很像希臘離島聖托裏尼,隻不過一個在太平洋、一個在地中海。為了保護環境,七星潭美麗的礫石是不能帶走的,若幹年前人們在此發起"留下腳印,帶走記憶"的運動。
太魯閣國家公園以其高山及峽穀最負盛名,觸目所及皆是高聳插天的陡峭岩壁、斷崖、峽穀以及連綿曲折的山洞隧道,景色雄偉壯麗。步道中的一個知名的景點 "印地安人頭像" (左上圖),可看到對岸的岩石造型宛如一個印地安人的側麵。名列台灣八景之一的"太魯閣幽峽":這裏是公園內最主要的水係立霧溪與其支流荖西溪的"太魯"合流處,立霧溪因山勢陡峭、雲霧迷漫而得名,流經此地有幾近九十度的大轉彎 (右上圖),溪穀有美麗的大理石和藍寶石紋理景觀 (下方二圖)。
1895年甲午海戰清廷戰敗,根據"中日馬關條約"割讓台灣,成為日本明治維新以來第一個海外殖民地。1895-1945年間日本領台50年,基於殖民統治的需要,修路蓋樓辦學,為台灣的現代化發展奠定了基礎。但這些建設和發展的背後是瘋狂的掠奪、血腥的屠殺、奴化的統治。國家公園區內早年為原住民太魯閣族部落分布地區,但部落舊址多已無人居住。據台灣大百科記載,20世紀初日本統治者實行"五年理藩計劃",於1914年發動太魯閣戰役,利用原住民在立霧溪峽穀的傳統道路基礎上開辟的理蕃步道,1935年完成"合歡越道路"。日本人沿途瘋狂屠殺太魯閣族人,並遭到拚死抵抗,雙方死傷慘重,最終原住民被迫歸順日本統治。
在這條道路的基礎上,由國軍退役官兵為主力,於1957-1960年間修建了台灣第一條串聯東部與西部的公路係統"中橫公路",與南橫、北橫並列為台灣三大橫貫公路。左上圖是貫穿清水斷崖的環台鐵路幹線隧道;右上圖是中橫公路上的一座單塔柱斜張箱型梁鋼構橋,護欄用花蓮的特產白色大理石砌成,是蔣中正為紀念母親王太夫人所建,旁邊青蛙石上的"蘭亭"是蔣經國為其生母所建;左下圖是中橫公路上太魯閣幽峽附近的隧道。當年沒有現代築路工具,建路進度緩慢,危險陪增、意外頻傳,右下圖是中橫公路邊的長春祠及長春飛瀑,祠內供奉200多位以身殉職的開路工程人員。
相傳幾百年前就有原住民在台灣東北部金基隆河一帶淘金,1892-1893年間先後在九份和金瓜石本山礦體發現金礦,大批在美西的華工來此采金。1895年後,日本商人田中長兵衛獲得金瓜石采礦權,在這裏開采出大量金銀銅礦石,因此金瓜石被譽為"亞洲第一貴金屬礦山",左上圖是昔日最大的選礦場所"十三層遺址"。今日礦山已經衰落,卻留下了以"黃金博物館"為中心的豐富的礦山文化。聽博物館的工作人員說,日本人主要目的是開采銅礦,因為銅是戰略物資,而有金的地方必有銅,金銀隻是副產品。
右下圖是黃金博物館的鎮館之寶,重達2公斤的999金磚。下方數字是這塊金磚的新台幣價格,大約相當於960萬美元。日本人在金瓜石開采50年,每年黃金產量2噸,共100噸,其總價可自行腦補,但二戰後蔣中正廢除了所有中日間的不平等條約。 ????想起來瑞典Falun的銅礦山曾在19世紀末發現和開采出少許黃金。另外二戰德軍突襲挪威,也是為了打通運輸挪威和瑞典北部優質鐵礦石的海上通道。
1937年日本發動全麵侵華戰爭後,台灣總督府認為台灣人會與中國政府串通謀反,1942年發生了"金瓜石事件",當地士紳、菁英百餘人被捕入獄,33人殉難。此事70年後才得以爆光,左下圖是當地民眾用金瓜石山的礦石為遇難者建立的紀念碑。1942-1945年間日本人在該地設戰俘營,盟軍戰俘被迫從事采掘銅礦的苦役,共400餘人喪生,右下圖是金瓜石黃金博物館中的紀念銘牌,上書"我們將永遠不忘!"
北海岸攬勝:金瓜石山下的黃金瀑布 (左上圖) 和水湳洞陰陽海(右上圖),由富含礦物質的山中溪流匯聚而成。北海岸的水湳洞、金瓜石、九份這三個地方合稱"水金九",取自台語諧音"水真久"之意。下方二圖為依山傍海的南雅海岸,因美麗奇特地貌和海蝕風化岩石著名,有"南雅奇岩"的稱號,鬼斧神工、美不勝收。
在台北國軍曆史文物館前陳列了一排抗戰勝利後接收的日軍戰利品,包括日軍炮彈及19世紀的俄製、德製大炮,右上圖是1897年的德製魚雷。最醒目的是口徑12公分、全長362公分的英製五吋阿姆斯托朗後膛炮 (左下圖),原為北洋水師的裝備,1894年甲午海戰中被日軍繳獲,1906年在台灣日本神社前展示。台灣光複後大炮移到現址,日本神社也被折除,改建為圓山大飯店,百年國恥終得洗雪。右下圖是連戰題字的"抗日戰爭勝利暨台灣光複紀念碑",成都安仁鎮建川博物館群落中的抗戰"正麵戰場館"也是連戰題字。
(未完待續)
喜歡那些古建築,那句話也頗有意思,Rather burn out than rust out.
春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