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誼曾被認為是人類最為珍貴的情感,並為很多人所讚美。
英國詩人威廉·布雷克(William Blake)和塞繆爾·泰勒·科爾裏奇(Samuel Taylor Coleridge)分別說過,“鳥要巢,蜘蛛要網,人要朋友”,“友誼是遮風擋雨的樹。”
亞裏斯多德說:“一個朋友能敵50個敵人”。
美國作家裏奧·布斯卡利亞(Leo Buscaglia)說:“一枝玫瑰堪稱我的花園, 一個朋友就是我的整個世界。”
但是在不同的文化環境中,友誼的內涵卻有所不同。
友誼philia在希臘文字中有更廣泛的意義,指“兩個人之間的相互吸引”、 “在共同的工作中合作的意念—從功利性的商業交往到親密的友誼。”
羅馬帝國的西塞羅Cicero 說,為了建立友誼,雙方都必須真誠。
亞裏斯多德Aristotle認為,為過得更好,友誼是必須的。他把友誼分成兩類,一類是 “完全的友誼,即道德相近的好人之間的友誼”,另一種是以功力為目的的友誼和以快樂為基礎的友誼(和她在一起令人愉快)。顯然第二種友誼不是我們所認同的真正意義上的友誼。
西方學者認為:朋友之間的友情在不同文化中是不同的。例如,在俄國,一個人通常很少有可稱作“朋友”的人。
一位日本學者認為,社會結構決定了重要倫理準則及朋友的有無和遠近(親密程度)。日本的社會結構是垂直性的(下級服從上級),所以它最重要的倫理準則是忠誠;而中國的社會結構是橫向、水平的,所以友誼成為重要的倫理準則。
有中國學者認為,文化背景的不同決定了朋友和友誼的性質。由於中國的根基是農耕文化,農民們世世代代居住在一起,所以就有了長期、甚至終生的親密友誼;兒西方社會的根基是遊牧、商業文化,人們流動性很強,所以朋友之間的友誼也是臨時互助性的而非長久的。中國文化中那種終生朋友不很多見。
不知您以為然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