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西晉潘嶽《悼亡詩》出,即奠定了中國古典悼亡詩哀婉痛切的基調。而作為唐代大詩人的李白,所作悼亡詩也別具一格,令人稱奇。
先來看他悼念賀知章的《對酒憶賀監二首》:
四明有狂客,風流賀季真。
長安一相見,呼我謫仙人。
昔好杯中物,翻為鬆下塵。
金龜換酒處,卻憶淚沾巾。
狂客歸四明,山陰道士迎。
敕賜鏡湖水,為君台沼榮。
人亡餘故宅,空有荷花生。
念此杳如夢,淒然傷我情。
此詩寫於747年李白路過會稽在賀知章故居停留之時。賀曾任秘書監(即國家圖書館館長),故稱其為賀監。
第一首首聯點明賀之風流倜儻、時稱狂客;頷聯回憶二人初遇、李白被賀賞識的往事。據《本事詩》記載,“李太白初自蜀至京師,舍於逆旅,賀監知章聞其名,首訪之,既奇其姿,複請所為文。出《蜀道難》以示之。讀未竟,稱歎者數四,號為謫仙,解金龜換酒,與傾盡醉”。頸聯、尾聯直言好酒的故人今已故去,化作鬆下塵土;站在金龜換酒之地,詩人潸然淚下。
第二首回憶賀告老回四明,是被當作歸隱的修道者來歡迎的(不是道士來歡迎他);皇上賜給他鏡湖水,並為他修建池台。如今人亡而故宅猶在,荷花徒然盛開。念此杳然如夢,令詩人淒然神傷。
雖然這兩首仍是悼亡傷別之作,但對美好往事的回憶占據一半的篇幅,主調與多數同類詩作頗不相同。
李白另一首悼亡詩《哭宣城善釀紀叟》,更是別具一格:
紀叟黃泉裏,還應釀老春。
夜台無李白,沽酒與何人?
從詩題可知,李白也許連這善於釀酒的老頭的名字也不知道,但他們卻是朋友,以至於李白要作詩來悼念他。
李白在詩中隻是展開想象:在黃泉之中,紀翁應當還是在釀造他的老春酒吧。可是那裏沒有李白,你的酒賣給誰呢?
這奇特的一問,讓人不難想象二人生前多麽熟悉,以及友情何等深厚。 全詩沒有一字言及悲傷,但詩人對友人的思念之情卻躍然紙上。
(2024年12月21日)
有一點想聽聽您的意見:已故詩詞學家王步高先生認為,“悼亡詩”特指對亡妻(包括妾)寫的悼念詩。為沒有婚姻關係的人寫詩憑吊,不能叫“悼亡詩”。我個人以為這樣規定太狹窄,沒有太大的必要。為亡者寫的悼念詩,就應該是悼亡詩。您的意下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