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學家過馬路

十二維度:探索美食的邊界,追尋思想的邊界
廚房備忘錄:走遍五大洲的美食之旅
書房備忘錄:從天上看見深淵
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正文

印度人為啥鬧著要改國名,一道菜和唐僧會告訴我們答案

(2023-09-09 05:35:41) 下一個

 

這道菜名叫尼哈裏(Nihari),在傳統上,它是由牛肉或者羊肉以及它們的骨髓,在麵粉組成的咖喱中慢煮。額外加入帶骨髓的大棒骨是美味的關鍵之一(本視頻沒有額外添加大棒骨)。這是一道美味順滑的印度咖喱,它以完美的肉湯,豐富的香料和低溫長時間烹飪的方式成就了美食。這種烹飪方式目的之一是,確保肉質變得極為嫩滑,厚重的湯汁浸透了香料的風味,變得相當的濃鬱可口。傳統上,Nihari 需要 3-4 小時來烹飪,Nehari masala(綜合香料)是其咖喱香氣的主要來源。你幾乎在所有的南亞超市都可以買到成品的Nehari masala,當然配方和配比因地區的差異會有不同。Nihari 也被很多人認為是巴基斯坦的國菜,他們喜歡和餅一起享用這道美食。

 

在老德裏,Nihari是一道傳統意義上的早餐,這道菜的起源最早可以追溯到德裏蘇丹國時期(那是13世紀的事情了,相當於元朝時期),從公元700年左右(唐玄宗時期),穆斯林首次開始入侵今印巴地區起,穆斯林宗教及文化始在南亞次大陸滲透傳播,直至公元1206年的標誌性事件,德裏蘇丹國(Delhi Sultanate)建立,標誌著伊斯蘭教在印度次大陸的政治統治正式開始(那一年也是鐵木真統一草原各部落,建立大蒙古國,被公推為成吉思汗的年代)。蘇丹統治者采用伊斯蘭法律和文化,鼓勵穆斯林居民前來定居,建立清真寺,推廣伊斯蘭教。印巴地區文化和生活也慢慢從婆羅門方式,向穆斯林融合文化轉變。穆斯林們也悄悄地被印巴當地文化滲透,形成獨特的印度穆斯林風情。德裏蘇丹國時期見證了印巴地區伊斯蘭文化的繁榮。

 

尼哈裏(Nihari)等一係列具有顯著穆斯林風格的印巴美食,也恰在這種文化的融合中悄然地誕生了。Nihari源於阿拉伯語,其意為“早上”。及至印巴地區到了莫臥兒王朝時期,具有波斯和穆斯林風格的印巴多元文化的美食,得到了空前的發展,也基本奠定了如今印巴傳統美食的基本格調。莫臥兒帝國的第二任君王,那個曾經四處流浪的皇帝胡馬雍,在推動莫臥兒宮廷美食達到高峰的過程中居功厥偉。

 

德裏蘇丹國在1526年的那場著名的First Battle of Panipat(第一次帕尼帕特大戰,10萬大軍被1.2萬人打敗)中,被來自波斯的突厥人巴布爾擊敗,標誌著德裏蘇丹的滅亡。莫臥兒帝國隨後建立。印巴北部地區進入了莫臥兒帝國時代。莫臥兒帝國是印巴地區的最後一個王朝,相當於大清帝國之於華夏地區。巴布爾譜係高貴,上溯至中亞征服者帖木兒(Timur),也可經由察合台突厥人回溯到成吉思汗的高貴世係。這是一支完全穆斯林化的最初來自蒙古的世界征服者。正當世界征服者成吉思汗的後裔,幾乎失去世界的時候,還有一支係在南亞次大陸建立了,當時世界上最為強大的帝國莫臥兒帝國。這也可能讓深眠於地下的成吉思汗有些許安慰。

 

在勇敢的巴布爾(開國)和流浪的胡馬雍(第二位皇帝,也是皇位失而複得者)之後,莫臥兒貴族們迅速印度本土化,這一切變化要從一代大帝,執業成就輝煌的阿克巴(第三代皇帝)開始。隨即,從容的賈汗季、英偉的沙·賈汗(泰姬陵的建造者),這些早期的君主,除了軍事上的成功,這些莫臥兒的皇帝們生活極其奢華,帝國宮廷中的儀式,禮儀,音樂,詩歌,繪畫和各種器皿融合在一起,創造了至今在世界上都獨樹一幟的莫臥兒貴族高尚文化。

 

在莫臥兒王朝時期,Nawab們(Nawab執掌管理大權的貴族頭銜)一般都會在結束晨禱(Fajr prayer)後,選擇尼哈裏(Nihari)作為早餐,這一傳統保持很長一段時間,這種貴族早餐傳統,慢慢流傳至民間和軍隊。

 

尼哈裏(Nihari)的美味可見一般。

 

當我們談到這裏時,我們知道,從唐玄宗時期起,南亞次大陸就開始實質性受到了穆斯林文化和宗教的浸染,在伊斯蘭文化隨著突厥征服者的步伐進入次大陸之前,印度次大陸正值“戒日帝國”時期,玄奘赴印度遊學期間覲見了當時印度的最高統治者“戒日王”,並且受到戒日王高規格款待。玄奘給“戒日王”詳細講解了大唐帝國的光景(不知道唐僧是否涉嫌泄密),戒日王大感興趣,旋即派遣使者拜訪大唐。雖然大唐帝國和周邊很多國家都有一些糾葛,但與戒日卻沒有如何邊界糾紛。戒日使者在大唐受到了高規格的禮遇,唐太宗還派遣重臣護送使者回國,並且順便回訪戒日帝國,正是因為這次回訪,讓唐太宗知道了印度的製糖業水平高於大唐,因此,太宗馬上又派遣技術人員去戒日帝國研習印度的製糖法(石蜜提煉即如今的白砂糖),這也是美術界的一代佳話。

 

玄奘印度遊學歸唐之時,受到了太宗的高度重視。當然太宗不是為了什麽唯識宗哲學體係,太宗關心戒日帝國的真實情況,畢竟玄奘比使者了解的更為真實一些。也就在玄奘的《大唐西域記》中,第一次讓唐人知道了,天竺國稱呼大唐這旮遝叫“支那”,印度原意是指大山那邊的地方。從此大唐人多了一個稱呼自己的名字:“支那”。這也是後來,當梵文書籍進入大唐之後,唐玄宗見過梵文書籍後,特意題詩一首名為《題梵書》:

「鶴立蛇形勢未休,

    五天文字鬼神愁。

    支那弟子無言語,

    穿耳胡僧笑點頭。」

自此“支那”一詞廣為流傳,宋元明清也都常常使用。

 

孫中山早年發表的反對列強瓜分中國的文章標題為:《支那保全分割合論》。在晚清末年,對於當年進步人士影響最大的,也是那個時代中文革命書籍中,發行量排行榜首位的暢銷書,鄒容的《革命軍》中,把中國稱呼為“支那”。秋瑾等愛國者也是如此,等等例證不勝枚舉。

當時周邊各國幾乎都以“支那”稱呼中國,這件事直到日本明治維新之後,又於甲午年間在海上打敗了當時的北洋水師。大清帝國巨額賠款,並且割讓台灣和澎湖列島給日本了事。膨脹的日本朝野認為大清人食古不化,愚昧至極,抱殘守缺。因此“支那”在日文中漸漸成為一種汙蔑人的代名詞。

 

大清滅亡之後,中華民國建立,日本徹底失去了大清這個稱呼華夏的方式,旋即幹脆在政府文書中用“支那”代替了大清,諷刺之味道冠冕堂皇的使得“支那”一詞變了味道。隨後他們幹脆也稱新建立的中華民國為“支那共和國”。至此“支那”一詞完全轉性。中華民國自成立起,一直照會日本,不要在文書中出現“支那”一詞,直到1930年,中華民國政府正式發文,所有日本文書中帶有“支那”字樣的一律駁回不受,日本外務省才正式發出通知,“支那”才消失於正式文書當中。日本戰敗後,中華民國受降團特別調查“支那”一詞在日文中的轉性含義,“支那”業已成為名副其實的貶義詞,至此中華民國公告世界,“支那”一詞帶有強烈的對華人的侮辱性,拒絕世界各國使用。

 

言辭本無性,以人之用而致事端,此乃一大例證也。很多詞匯千古流傳,自古言辭皆如白紙,其性無善無惡,如同泉水,本無感情,涓涓清流,然然也。然而,如用之有不善之心,則使心平氣和轉為咆哮的風暴,使和諧變為亂世,無性之詞,方始為爭端根源。不知是詞悲,抑或是人悲。

 

G20峰會9日將在印度首都新德裏召開,印度總統向各國領導人發出的晚宴邀請函中自稱為“婆羅多總統”,外界紛紛議論,印度(India)是不是要正式改國名為婆羅多(Bharat)了。

 

的的確確,很多印度人對於印度這個稱呼一直耿耿於懷,這就像印度人對於像尼哈裏(Nihari)這類美食被稱為咖喱一樣,耿耿於懷。印度本無咖喱,咖喱是英國菜,英國人掌管印度時期,酷愛印度料理,並把這種在濃鬱醬汁中的菜叫做咖喱,並傳到英國和世界各地,因此有泰國咖喱,東南亞咖喱,日本咖喱等等。印度實實在在地沒有咖喱,印度隻有類似Nihari的一個個具體菜名。他們有的充其量叫masala,還不是全部都可以叫masala。

 

印度的國名India也是如此,這不是印度人自己的稱謂。隻從公元700年左右(唐玄宗時期),穆斯林首次開始入侵今印巴地區起,直到輝煌的莫臥兒帝國黯然落幕。印度人的精神內核都是婆羅門宗教,這是融化到生命裏麵的精神內核,然而婆羅門始終沒有自己的政治發言權。大多印度人喜歡稱自己是婆羅多,這是一個具有鮮明印度教色彩的稱謂。

 

Bharat是梵語,意思是承載者,進一步的含義是“尋找光明和尋找知識的人“。曆史上印度被稱為“婆羅多”,意思正是“尋找光明和承載知識的人”。印度人和華人的不同之處在於,印度人花費大量的精力思考人與超自然的關係,印度人的價值取向是,人的終極目的是人的靈魂要與某種超自然的力量合一,因此生活的本質意義不在於生活本身,而在於不斷接近那個隱藏在生活和世界萬象背後的終極存在。盡管這個終極存在是無法達到的,但婆羅門鼓勵人不斷去接近這個理想。印度人的中心概念是永恒和靈魂。

 

因此外來加給他們的India,不是他們喜歡的,而Bharat才是。

 

德國劇作家Brecht的《伽利略傳》中,伽利略說過這樣一句話,“如果有障礙物存在,兩點之間最短的線有可能是曲線。”其實在經典力學中,這是一個不成立的假設,經典力學是理論,在理論中兩點之間是無障礙物的。然而,政治現實呢,伽利略講的是政治現實。

 

很多時候,統治者願意把一些棘手之事,訴諸於民族主義的話域中,婆羅門是印度的主流話域,自Nihari 這道菜出現的時代開始,穆斯林文化也開始了,直到東印度公司撤出印度止,外部加予印度的印記,印度人想拋棄,就像土耳其想拋棄火雞的印象,改去國名一樣,也像“漢城”不喜歡漢城這個中文譯名,要求統一改譯“首爾”一樣。

 

印度有兩條主要河流,印度河與恒河,恒河是中國人帶去的名字,印度河是中亞人帶去的希臘名字,印度人是指在印度河那邊的人和地方,就像“支那”在印度的原意是指,在大山那邊的人,這詞不單單指大唐,是指在大山那邊的人,是個地域指向,因此才有印度支那一說,指印度大山那邊的地方。希伯來人的稱謂也是如此,是當地土著人稱呼從大河(兩河)那邊過來的人。等等。

 

這些詞匯一旦帶有政治含義,一個詞究竟可以表達什麽含義,又回到了維特根斯坦的話題了。也到了索緒爾結構語言學中“能指”和“所指”的範疇了。這是語言符號學的範疇。我們聊天的話題也該打住了。

 

突厥伊斯蘭統治,英國統治的印記,印度人想擺脫呀,印度政治人物也想借鑒這種民族主義力量啊!

 

沒有什麽不是一道菜可以告訴我們的。

 

也沒有什麽是不可以解構的,當然什麽也都可以重新結構。厲害了,我們人類!

[ 打印 ]
閱讀 ()評論 (62)
評論
丹哥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雪中梅' 的評論 : 華人對老印的美食接受度不是很高,跟著印度人去吃絕對是最好的選擇,否則看不懂他們做的都是什麽,在印度的滿洲菜還是蠻受歡迎的,尤其是在北印度。
雪中梅 回複 悄悄話 我的老板是印度人,她不僅敬業,而且對病人誠懇。老板對不同方麵的飲食都很欣賞。我們跟著老板吃過幾次印度餐,覺得挺好。所以去船遊的時候,也會吃一些印度餐。辣味提胃口。
跟著學菜譜和曆史。平安是福。
丹哥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xiaxi' 的評論 : xiaxi好,印度人不喜歡把他們的菜叫咖喱,也無奈,有些給遊客吃的飯店也隻好改寫成什麽什麽咖喱了。
丹哥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南瓜蘇' 的評論 : 問安蘇蘇
丹哥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南瓜蘇' 的評論 : 蘇蘇好,第一時間看了齊嘯的照片,這幾天網絡不給力,時有時斷的,一直打電話也沒用,隻好幹看一眼照片,沒讀文了,一會補讀。
丹哥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海風隨意吹' 的評論 : 謝謝海風姐,你的落基山脈遊記狠喜歡,一直想再去一次,看來近期無望了,看看海風姐的遊記也開心。
xiaxi 回複 悄悄話 欣賞美食的同時,學習了曆史,受益匪淺。
這次知道了咖喱的來龍去脈,學到了用完美的肉湯、豐富的香料和低溫長時間烹飪的方式來成就了美食。
南瓜蘇 回複 悄悄話 問好丹哥,周末愉快
南瓜蘇 回複 悄悄話 我喜歡曆史,更喜歡美食,在丹哥這裏,可以二者兼得,樂哉。

原來支那是這麽來的,我想原意並無歧視,連唐宗都沒有在乎,引在詩裏。
海風隨意吹 回複 悄悄話 讚丹哥好文,從一道菜名,講述了亞洲幾國的政治、宗教、曆史,完美大餐!
丹哥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水沫' 的評論 : 謝謝水沫,華人味蕾與最為傳統的印度菜距離很遠,可以接受的華人,也就叫可以接受而已,與愛吃相距甚遠。
丹哥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如斯' 的評論 : 梵文中提到中國這個地方,是目前的文獻證據中是最早的,發音到翻譯本就存在音轉譯和意轉譯兩種,唐僧把梵文發音轉譯成唐語,支那是現代發音,與唐僧年代完全是不同發音,梵文發音中“支那”的語義學訓詁本就是個迷。
費孝通的中國秦漢史考證China是秦的變音。本身就有學理上的缺欠,China最早在梵語中發音,被唐僧帶回東土大唐,被叫做“支那”,英國對瓷器還有中國的稱呼是很久之後了。
當然這裏麵還摻合著聖經和古希臘的絲綢問題,托勒密的地理學記載等等。
丹哥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全球戰略' 的評論 : 謝謝全球戰略來訪,給戰略家泡上好茶,剛剛去您家看看,哇塞,的確名副其實,看來我有個新地方去坐坐玩玩了。也謝謝您對拙文的褒獎。
你的留言,我很喜歡,這是一個非常大的話題,不是留言互動這三言兩語可以說清楚的。“秦”說邏輯性會強一些,隻是從文獻分析角度而已,但這個問題不能簡簡單單說清楚。如果強行簡單說:
第一,關於China的最初出處將永永遠遠是個迷,很多學者做了很多考據,但也隻能是自家之言而已,隻是有些考據比較而言邏輯性強一些,說服力大一些而已,有些說法標新立異,望文生義,是為自己已有的觀點在找證據而已,也就隻好姑且聽之。
第二,我文章的目的,也不是china的訓詁學考據,因此沒有展開說說,蜻蜓點水而已,想到那就說到那,頗有雜文的拚盤之感,我文中之一是要表達,“支那”一詞原無褒貶對錯,僅僅一詞而已,就像印度,原本無對錯,就是一個地域指向而已,但是在民族主義和各種有心人的加持下,“詞”有了政治正確還是政治不正確之區隔。
第三,如果問我對china出處的觀點的話,我簡單解釋一下,注意是“觀”點,不是“真”理,觀點是“意”見而已。要想知道誰最早提到中國這塊地方,將永遠永遠是個迷,但是可以從現有的文獻證據中分析,注意是現有的,注意是分析。喜歡留下文獻證據的首推古希臘,他們也愛玩文獻這個東西,再次更遠是從楔形文字蘇美爾分析,再次是從埃及留下的隻言片語分析,當然梵文更重要,畢竟比較近些。
好像字太多了,囉囉嗦嗦,待續一下
丹哥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麥姐' 的評論 : 是啊,難得麥姐聯想到玻璃心,這年頭太多的詞匯被非法占領了,很多詞也不願意用了,不知是詞悲,還是人悲。簡簡單單的用一些詞去分類,不是偷懶,就是心術不正。
丹哥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悉采心' 的評論 : 謝謝采心鼓勵我,幾次去您的電台聽您的聲音,很開心采心玩的開心。我本來也計劃說幾句玩玩,沒勇氣也擠不出時間,隻好去聽聽采心了。
也一直等著采心的家史小說。
丹哥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阿留' 的評論 : 很開心阿留來訪,請阿留品嚐我很喜歡的凍頂烏龍。
水沫 回複 悄悄話 丹哥真是通古博今,底蘊深厚。印度菜不懂,有一次跟同事一起去吃印度buffet覺得很好吃,但自己不會點,從丹哥這兒學到一點,Nihari羊腿好誘人~~~
如斯 回複 悄悄話 所以先有印度的支那,後有英語的China,並不是什麽瓷器之國,對嗎?中國人的望文生義,令人服了。
丹哥又是一道濃湯慢火燉肉,弄懂基本原理後我已經燉過牛肉和豬肉。上周末沿基輔雞卷的思路做了個簡易空氣炸鍋版,卷了園子裏種的rosemary土豆泥餡。實在是想避免開炸鍋,偷懶也沒裹外殼,刷油幹烤。還可以,準備裹上外殼再試一次 -- 那就要用多些油了 :-(。這裏謝謝丹哥。星期天快樂。
全球戰略 回複 悄悄話 形散神不散,色香味俱全,一篇不可多得的好文。推薦參加“最佳文城作品獎”角逐!有關“之那”詞根,來自印度是首次聽說,請問博主100%肯定嗎?我還聽說另一種說法:首次統一中國的國號是“秦”(Chin),經東南亞輾轉傳到印度洋,由於多種外語音譯,就變成“秦那”(China)。我覺得這也是個可信的假設。也許這兩個假設可綜合起來(integration),對印度人來說,“秦那”在哪裏?在山那邊。所以也許“在山那邊”是對“秦那”這個地理名稱的意譯或詮釋。
麥姐 回複 悄悄話 讀著讀著,以為自己在看曆史帖,最後一句“沒有什麽不是一道菜可以告訴我們的”,丹哥生生把魂遊婆羅多的俺給拽了回來,才恍然大悟,見到印度人,就想到咖喱,完全是先入為主。“言辭本無性,以人之用而致事端”,非常讚同,玻璃心也往往因此而生。
悉采心 回複 悄悄話
沒有什麽不是一道菜可以告訴我們的。————那要看是誰的菜,出自俺手中的菜,都是很菜的菜。而出自丹哥手中的菜,才有那樣的霸氣。

學習了Nihari和她的曆史。讚讚!




阿留 回複 悄悄話 大讚好文,學習欣賞!
丹哥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南山鬆' 的評論 : 謝謝鬆鬆鼓勵,此文源於印度有要改國名的前兆,這也可能是總統在試試水溫如何,我們買醬油的就拭目以待吧。
丹哥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喜歡簡單2023' 的評論 : 謝謝來訪留言,泡上一壺好茶招待。
您說的沒錯,印度人的底氣越來越足,印度人本來就對自己的文化傳承充滿了極大的底氣和信念,最近新加坡總統選舉的結果也是印度裔人勝出,綠珊瑚有篇文章介紹了。
丹哥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燕京夜話' 的評論 : 謝謝燕京鼓勵,這篇文拆成兩篇,本想一篇搞定,突然有些事情,隻好先在私房簡介一下,昨夜回來,連夜寫完,今晨貼出來,謝謝燕京看兩篇,鼓勵我!
丹哥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無法弄' 的評論 : 弄弄家印度看鳥,也吃了一些地道的印度飯,華人中愛吃地道印度飯的人還是不太多,我本來最早要專心介紹南亞各個菜係,後來還是多介紹其它菜係,穿插介紹幾款南亞次大陸菜。
南亞菜是我很喜歡的菜係,喜歡介紹,也喜歡吃。
丹哥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綠珊瑚' 的評論 : 剛剛去過綠珊瑚家拜訪,錯過了兩篇好文,在這裏推薦一下,1,於向真:爸爸的遺願 ——“潘楊王”案起源內幕https://blog.wenxuecity.com/myblog/32232/202309/6487.html
2,旁觀新加坡總統選舉https://blog.wenxuecity.com/myblog/32232/202309/3169.html
為新加坡華人點讚。
南山鬆 回複 悄悄話 又是美食和曆史知識完美結合。丹哥的菜總是驚豔,文總是內容豐富,讚!
丹哥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x瀟瀟' 的評論 : 問好瀟瀟,Brecht的《伽利略傳》是我非常喜歡的一部伽利略傳,可以推薦看看,會收獲不小。
丹哥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琴音悅然16' 的評論 : 哈哈,這道菜從工藝到調味都是古早莫臥兒的,但是湯汁的多寡程度和呈現方式卻跳脫出印度,印度此菜的目的之一是湯汁蘸餅,用餅抓肉,不美,我因此多注重了一些品相。
丹哥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燕麥禾兒' 的評論 : 我還欠禾兒一頓最為正宗的烏克蘭甜菜湯呢!我記得!
丹哥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燕麥禾兒' 的評論 :禾兒說的對,華人去印度餐廳吃飯很難開心,因為大多數印餐和華人對美食的感覺比較遠,大多數印餐的目的是這些湯汁,印餐是吃那些湯汁,不是裏麵的幹貨,不過以後可以試試印度香飯Biryani.
印度人大多數吃素,比例遠遠超過一半以上,如果你去純正的印度超市,大多數超市裏麵沒有肉部和魚部。這當然是婆羅門的原因,如果是耆那教徒,那就更為嚴謹,耆那教被譽為戴口罩的那群人,因為呼吸可能會殺死微生物,下地要小心,因為可能踩死螞蟻。

就是不吃素的印度人,也吃一些雞肉和羊肉和海鮮,當然例外的印度人很多,果阿就是一個例外,一些印度古老的敘利亞基督徒社區也是例外。
丹哥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暖冬cool夏' 的評論 : 謝謝暖冬來訪,最近要介紹一些中餐精華給一些老外朋友們欣賞中華美食的博大精深,英語表達成為一大障礙,因為很多香料是中華獨有的中草藥,拉丁文名字又太學術化了。
正在思量中。
喜歡簡單2023 回複 悄悄話 謝謝丹哥分享,學習了。
印度現在飆出恢複舊國名而要拋棄英國殖民者給與的國名,是印度目前國力發展的必然結果,他們覺得可以跟英國殖民者 say no 了,連英國的現總理都是印度移民,印度國民確實有點底氣了。
丹哥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可能成功的P' 的評論 : 是啊,梵文是華夏進入古印度文化的障礙,這也是以季羨林為首的一批學者是中華之寶的原因。
文革剛剛結束時,季羨林老先生還未完全解放,就已經高瞻遠矚的翻譯起印度兩大史詩之一的《羅摩衍那》,文革徹底結束時,八十年代初,七卷八冊的《羅摩衍那》已經出版,這個當時的中國學界帶來的震撼難以形容。這是華夏學界的夢啊,這夢做了2500年之久, 季羨林老先生也因此被譽為中國最國寶級的教授了。
到了2006年,另一部史詩《摩訶婆羅多》中文版翻譯出版,可惜最初的執筆者,年輕學者趙國華已經去世,沒有看見這一盛況。就是在世界範圍內,這兩部史詩的翻譯都是頭等大事。

燕京夜話 回複 悄悄話 弄清楚了印度咖喱的來源,還知道了為什麽印度人不喜歡他們的國名,長知識了。小羊腿色澤紅亮誘人,好像聞到了濃鬱的香料味!
無法弄 回複 悄悄話 愛吃 Bharat咖喱,過幾天就去吃,那早餐有點厚,我當晚餐比較合適:)丹哥曆史知識沒的說,太豐富了,還有美食手藝:)
丹哥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紫若藍' 的評論 : 若蘭鼓勵我,心裏美滋滋的,誠心誠意地謝謝若蘭!
丹哥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canhe' 的評論 : 是啊,支那本是唐僧帶回來的稱呼,原無如何褒貶之一,當華人社會和政府被人看不起時,這個稱謂變成了貶義,甚至是一種蔑視。
丹哥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水星98' 的評論 : 在時間順序上,支那在先,chi-na(吃哪?)在後,有“支那”那時還沒有英語和拉丁語流行於亞洲呢。“支那”本無罪,因為明治維新後的大和人看不起未開化的滿人,‘支那人’在日本語意中含有強烈的蔑視感,早期去日本留學的一批人,大都強烈的感受到了這種蔑視感,因此那批人後來大都成為了反日的民族主義者了。
丹哥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混跡花草中的灰蘑菇' 的評論 : 蘑菇說的對呀,現在世界上最流行的幾款印度咖喱,都是由於英國人的緣故,印度人的飯店也隻好坐享其成了。
印度人骨子裏的印度文化,信仰,宗教自信,遠比華人對於自己文化自信要高很多,原因之一是他們多了一份自己宗教情懷,華人的天人合一理念出發的是人,印度的出發點是神,這是一個思考參照物的轉換,其結果落實在思想上變成完全相反的兩種思維向度。
丹哥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歲月沈香' 的評論 : 類似支那這種稱呼,在世界範圍內很多很多,隻是大清哀敗,清人閉塞於世界之外,支那人在日語語意中,成為侮辱一個人的代名詞了,就像你一個鄉巴佬等等。

看沈香的這篇父親下葬文,我沒辦法一口氣讀完,話題沉重,心裏更沉重。回頭再去續讀。
綠珊瑚 回複 悄悄話 丹哥的炊煙渺渺文,天文地理,各國曆史,篇篇值得珍藏,反複讀。
丹哥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yy56' 的評論 : 謝謝yy來訪,泡上好茶。建議城裏朋友們廚房都常常配有營養酵母,便宜,營養還提味,尤其是沙拉時常常撒一些。
丹哥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亦緣' 的評論 : 謝謝亦緣,南亞那地方的事多,因為可能是隔著喜馬拉雅山,中原和印巴民間互知甚少,其實黃河流域文化很早以來一直受到印巴文化影響。
印巴文化被波斯文化打斷,有被歐洲人定義了他們的傳統。這種現象秘魯也有一些,隻不過換成了西班牙。
x瀟瀟 回複 悄悄話 “如果有障礙物存在,兩點之間最短的線有可能是曲線。” 這個難以接受,卻很真實。學習了!
丹哥的視頻是一個知識寶庫,吃伊斯蘭的小羊腿還是烏克拉的雞卷都津津有味,讓我們大開眼界,謝謝!
丹哥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菲兒天地' 的評論 : 我記得菲兒做過北非菜,記得你做過couscous,北非菜狠具自己特色,我還沒來的及分享呢,我的塔吉鍋在哪呆很久,應該有一些無聊了,菲兒提醒了我,也該聊聊北非的妹妹嘎嘎了。
丹哥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Tina_芬蘭' 的評論 : 對於華人的胃口來說,印餐極為兩端,一部分屬於可口範疇,另一部分屬於難吃部分。印度菜不特別討華人喜歡的部分,一是充滿太多我們不熟悉的香料味道,二是太粘,不清爽。
印度人就像香水師,也像調酒師一樣,他們要在眾多香料配伍中,尋找最完美的組合。
琴音悅然16 回複 悄悄話 “沒有什麽不是一道菜可以告訴我們的。” 恐怕隻有丹哥才有才氣和豪氣敢這樣說,並真真地告訴我們!仔細讀完,大漲知識,像是補了一堂曆史課。我有閨蜜曾常年生活在印度,下次我要在她麵前顯擺一下從丹哥這兒學到的曆史知識。羊腿驚豔,直擊我的味蕾,那上麵的兩小片紅辣椒太出彩了,有羊腿要跳出畫麵的視覺效果。
燕麥禾兒 回複 悄悄話 哈,丹哥成了我們的“百科全書”,有什麽疑問的時候,總是會想到丹哥。:)
燕麥禾兒 回複 悄悄話 丹哥又一篇恢弘大作!謝謝丹哥!我非常喜歡印度的調料,我的印度女同事帶給我的零食很好吃。但是印度餐館去過兩次,很失望。可能是因為不會點菜的緣故,也可能是因為和中國餐館一樣,改良了為迎合美國人的口味,感覺真的很一般,甚至沒有自己家裏做的咖喱菜好吃。我有四個印度女同事,她們都是素食者,為什麽呢?是宗教信仰有關係嗎?
暖冬cool夏 回複 悄悄話 細細看了視頻了,學到了sear這個詞在cooking裏的用法:)丹哥的中英文俱佳!看完視頻已經有點領悟到印度羊腿做法的精髓。謝謝丹哥分享視頻,還有這些曆史(有點深奧,吃力:))丹哥周末快樂!
可能成功的P 回複 悄悄話 "言辭本無性,以人之用而致事端", 這一集美食被曆史知識搶了鏡。印度這一部分的曆史我從來沒搞明白過,人種、宗教糾纏不清。
早餐就吃這麽heavy的菜,也真是厲害呢!有草原民族的淵源吧?
周末愉快!
紫若藍 回複 悄悄話 Bharat是梵語,意思是承載者,進一步的含義是“尋找光明和尋找知識的人“。丹哥就是這樣的從美食中尋找光明和知識的承載者!
canhe 回複 悄悄話 從尼哈裏小羊腿的精美製作,到南亞印度,支那,英國咖喱,大唐帝國,華夏大地。。。今天這堂曆史課就像尼哈裏羊腿的Nehari masala,十幾種香料的混合而成濃鬱的咖喱香味。學習了。
一直以為咖喱是印度料理,原來還是經由英國殖民者開發流傳的英國咖喱。支那知道是小日本對中國的蔑稱,原來出處是印度的一句“大山那邊”地域的話。漲知識了!謝謝丹哥的曆史語文美食大課。丹哥周末快樂!
丹哥出城了,回來就有遊記看了。期待!
水星98 回複 悄悄話 我一直以為印度人就是咖喱的代名詞,今天才從丹哥這裏弄明白。“支那”的來源也是第一次搞清楚,以前還認為是China 的音譯呢。丹哥博學多聞,談古論今,從美食尼哈裏Nihari開始展開向我們普及了最重要的幾個亞洲國家的曆史宗教和政治淵源,大漲姿勢。謝謝丹哥!
混跡花草中的灰蘑菇 回複 悄悄話 哈哈,丹哥這一通說古論今,差點讓我都忘了是為了哪道菜而來了。英國和印度淵源深,英國的印度菜倒是豐富而地道的,可不知道尼哈裏Nihari原來是當早餐的呀。丹哥的文我得好好多讀幾遍,好拿去考考印度同事:)))
歲月沈香 回複 悄悄話 讚丹哥大手筆好文!以尼哈裏(Nihari)這道菜引出了這麽多的曆史信息,我都仔細閱讀了,大漲知識,尤其是講述“支那”這部分學到了很多曆史。我喜歡吃咖喱味的食物,微微一點辣,很香。丹哥每一道菜,每一篇文都有亮點。期待下一篇…順祝丹哥周末愉快!
yy56 回複 悄悄話 因為要找營養酵母的用法來訪,沒想到看到了美食文化間,好文!請看悄悄話
亦緣 回複 悄悄話 丹哥這一篇好多知識點!
印度,支那,咖喱的原意都是第一次聽說。原來這些名字經曆了這麽多變更。
南亞的曆史也充滿風雲。難得丹哥從一道菜說起,如數家珍,娓娓道來,像是上了一堂別開生麵的曆史課。
菲兒天地 回複 悄悄話 給朋友們占沙發,Nihari羊腿真是太驚豔了,這色澤真是漂亮,我隻做過摩洛哥的。丹哥又一篇恢複的美食曆史佳作!
Tina_芬蘭 回複 悄悄話 多年前在英國和朋友吃過一次印度餐,那次不知道為什麽,是太餓了還是有點想家,我不知道,反正那頓飯給我的印象就兩個字,驚豔!那是我第一次吃印度菜,還有一個印象是印餐中香料之豐富超乎想象。
[1]
[2]
[3]
[尾頁]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