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 (241)
2022 (436)
2023 (328)
2024 (325)
過去幾年我研究了不少課題:健身,飲食,睡眠,生活方式。這陣子的興奮點在曆史,人文,哲學,生命的意義。Harari的一係列書講了人類的三次革命:認知革命,農業革命,和科技革命。隨著科技的發展,人類的幸福感並沒有提高。新時代的人生活舒適,但卻有更多煩惱和憂慮。所以在不斷開創技術新高的同時,最好更多地了解自己,讓自己能過上平靜喜悅生活。這是我今年的探索。我的看法是:
–對自己的身體了解,吃喝拉撒睡安排好是第一步。
–建立良好的關係-馬欣教授
–對自己的內心了解:你想做什麽,什麽時間安排,和誰做,在哪裏做。然後有去實現這些理想的策略和能力-開始看一些書籍-Tim Ferris。
“New Rich”的思維核心:不是等退休再享受人生,而是現在就用設計好的係統活出目標與熱情。提高對生活的掌控欲,和掌控能力。
–《The 4-Hour Workweek》-2009,中“New Rich (NR)”與“Deferrers (D)”之間對比
1. D: 為自己工作。
NR: 讓別人為你工作,用團隊的力量。這是人類認知革命之後超越所有動物的殺手鐧。
2. D: 想什麽時候工作就什麽時候工作。
NR: 避免無意義的工作,僅做最必要的工作以達到最大效果(最小有效負荷),不求完美,不擔心負評。
3. D: 早退休或年輕時退休。
NR: 把恢複期和冒險(迷你退休)分布在整個人生中,重視激發熱情的事,而非“退休”本身。
4. D: 買自己想要的所有東西。
NR: 做自己想做的所有事,成為自己想成為的所有樣子,工具和物品隻是手段而非目標。真正有意義的事情和物件立馬拿下,今天就是那一天。Berkshire stock, Ritz Calton hotel.
5. D: 成為老板,不做員工。
NR: 既不是老板也不是員工,而是擁有者——擁有列車並讓團隊確保準時運行。
6. D: 賺很多錢。
NR: 明確目標和夢想,有詳細的時間表和步驟。你努力到底要給你帶來什麽?我的幾個夢想:去台灣,Galápagos Islands玩。然後start w/ low hanging fruits.
7. D: 想要更多。
NR: 想要更高質量,對自己更有意義的事情、更少的混亂。認識到大多數物質需求隻是為做不重要的事找借口。Oura ring, burkin bag.
8. D: 實現IPO、收購或退休等一次性大額回報。
NR: 設定大夢想,但確保每天有現金流,先保證日常回報,再追求一次性收益。追求本身就是一種生活方式。
9. D: 追求擺脫討厭的工作。
NR: 不僅擺脫討厭的事,還要追求夢想,發現你的激情,愛好。不陷入為工作而工作的循環。我的激情:醫療工作,健康生活,思考,讀書,追求新的體驗,同時思考寫作。最近開始用AI減輕工作中那些單調的文書工作,多花時間設計新的workflow, educate team members, 提高團隊工作效率和成就感。和burn-out越來越遠。
“有錢”不等於“像百萬富翁那樣生活”。重點不在於你有多少錢,而在於你對生活中4個W的掌控程度:
What(做什麽)
When(何時做)
Where(在哪裏做)
Whom(和誰一起做)
這些要素決定了你金錢的實際價值,而不僅是數字。這種掌控力就叫做:“自由乘數”。很多時候,你自己也不了解自己的4W。很多時候,也給自己機會去體驗。比如在麵向大海,春暖花開的度假屋看書,就比在家看書感覺好嗎?有條件我也不會每天睡到8點以後。我喜歡有規律,有節奏,有張有弛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