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於,努力了一個禮拜的月餅實驗,已經圓滿畫下句點…
前年,我用蜂蜜代替轉化糖漿做了廣式月餅,但是因為不喜歡濃厚的蜂蜜味,所以沒有分享心得。
去年,因為孤注一擲地把所有餡料用在一個餅皮配方上,而且用的是小蘇打水,結果餅皮花紋不明顯,也宣告失敗。
今年,決定卷土重來,而且這次要分散火力,把辛苦炒好的餡料分批拿來實驗。結果炒好的2公斤餡料(蓮蓉1400g+棗泥700g),在實驗到第三天也告罄,隻好昨天緊急重炒一批蓮蓉餡,再把最後一個配方(後述的配方2 & 3)做完。
以下是今年月餅實驗的完整過程與配方,請同學們認真做筆記,如果你的實驗結果有什麽新的發現,也請不吝提出,大家一起研究改進!!:)
其實,我還有一點不滿意,這次做的小月餅(皮12g+餡32g+1/4個鹹蛋黃)都很成功漂亮,但是大月餅(皮27g+餡100g+1個鹹蛋黃)卻不是很理想,總是邊緣上色太快~ 如果明年還有機會,再來做後續實驗。
先來看看製作月餅的前置作業:
轉化糖漿
(左邊的是今年煮的糖漿,右邊那一小瓶是去年煮的老漿)
(成品約1015g)
材料:
砂糖800g,水300 ml,檸檬汁6大匙,白醋2大匙,堿水1/4小匙。
做法:
1. 砂糖加水同煮至糖融化,轉小火,加入檸檬汁與白醋,繼續煮至約108度C。溫度達到之後,用很小的火繼續煮半個小時至上色。
2. 熄火待涼,加堿水拌勻,室溫保存即可。
參考來源:為為的月餅帖
愛廚注:
1. 如果是做月餅用的,我一般會多煮半個小時使糖漿顏色變深,但如果是要做fondant用的,隻要溫度達到就可以了,不需要煮上色。
2. 假如要做的月餅數量不多,建議可以等比例減量製作,或者也可以把剩餘的糖漿保存到來年使用,老漿的香氣比新煮的更加醇厚喔!!如果用新漿製作月餅,當然也是放越久越好,能夠放2~3周是比較理想的。假如來不及,可以用市售的深色糖漿golden syrup或是蜂蜜代替(蜂蜜的味道比較重,做好的月餅會有蜂蜜味)。
蓮蓉餡
(成品約1400g)
材料:
幹蓮子450g,砂糖300 ml,熟花生油1杯,太白粉或是澄粉1大匙。
工具:濾網,果汁機/粉碎機(blender)。
做法:
1. 燒開一鍋水,水滾後放入蓮子,煮約5分鍾時熄火,撈出蓮子瀝幹,一一檢查是否已去除蓮心(這時蓮子稍微變軟,比較容易打開),如果沒有,就把蓮子挑開、去除蓮心。
2. 將蓮子回鍋,加水約8~9杯,繼續煮至蓮子熟爛,用手指輕觸就會散碎的程度。把蓮子放入果汁機(粉碎機)中打成泥狀,用濾網把蓮蓉壓濾一遍,並撇棄無法過濾的粗渣,將過濾好的蓮蓉倒入不沾鍋裏,然後轉大火繼續煮直到湯汁收幹。
3. 然後加入砂糖,以中火炒至產生黏性,再將油分數次一點一點加入(每次都要確定完全吸收了再加),最後再篩入澄粉炒勻,放涼即可。
製作過程圖:
1. 剛用blender打好的蓮蓉。
2. 炒幹的蓮蓉。
3. 加了油之後,炒幹的樣子。
4. 加了澄粉炒過的成品。
愛廚注:
1. 幹蓮子不要泡冷水,水滾之後直接煮。泡過冷水的蓮子反而煮不爛。
2. 加入的油脂最好選擇不搶味的油,才不會蓋過蓮蓉本身的清香味。奶油(butter)味道較重,不太適合用在蓮蓉餡裏。拌油入餡時要一邊加熱一邊分次加入拌勻,確定油都融入餡料中才可以,否則很難包餡整形,也影響口感。如果用來做廣式月餅,建議不要再減少油量,這個配方的蓮蓉餡比起市售月餅已經很不油了,否則油份太少會影響餅皮回油的效果。
3. 熟花生油:把花生油到入鍋中,加熱至滾燙但是不冒煙的程度,轉小火,加熱5分鍾,熄火冷卻即可。
棗泥餡
(成品約300g)
材料:
幹燥去核紅棗半磅(225g),水3杯,黃砂糖1/4杯,熟花生油3大匙,太白粉或是澄粉1大匙。
做法:
1. 小鍋裏放入紅棗與水,中火煮30分鍾至紅棗熟軟。稍涼時,像剝葡萄皮一樣,把每顆紅棗的表皮剝掉。
2. 將去皮之後的棗肉放回鍋裏,繼續拌煮約20分鍾至湯水收幹,加入黃砂糖煮化,分數次加入花生油拌勻(一定要每次都拌勻了才繼續加花生油,一次約加1大匙的份量),感覺湯汁差不多收幹、棗泥可以成團的時候,篩入太白粉或澄粉拌勻,放涼即可。
過程圖:
煮過的棗子VS剝完皮的棗肉
愛廚注:
1. 棗泥餡和一般豆餡不同,做的時候不需要過濾或打泥,這樣可以保留棗肉的纖維。
2. 自製的棗泥餡非常好吃,不怕麻煩的朋友千萬不要錯過喔!! 保證比市售的好吃。:)
餅皮
製作廣式月餅,最關鍵的估計就是這個月餅皮的配方了。我把手上收集的餅皮配方匯整了一下,並且逐一實驗來比較它們的差異點,所有參考的配方羅列在下麵這張表格裏,在每個配方裏,以麵粉當作100%,來衡量其它成分對比麵粉的比例。如下:
先說說這幾個方子的出處與實驗結果:配方A、F、G都是食譜書上的,其餘的是網上流傳的方子。第一輪實驗,做的是配方G、A、B,首先淘汰的是配方G,因為餅皮不但無法著色,而且花紋膨脹模糊,和其它兩個方子比起來有嚴重的問題,請參考下圖:
配方A和B做出來的效果差不多,感覺似乎是成功了,花紋也很清楚。但是有個問題,餅皮放涼之後感覺很軟黏,放到隔天感覺更黏,碰一下餅皮就會黏手、甚至脫落。如下圖:
我第二天選擇配方A,實驗一下使用堿水與小蘇打水的區別。能略微看出使用小蘇打水的餅皮圖案會變的有點模糊。但由於做出來的餅皮還是發黏,我決定換個配方繼續實驗。
第三天,我找到手邊另一本食譜書上的方子,看起來糖漿的比例低很多,也許能解決餅皮發黏的問題,這就是配方F。實際操作的時候,我把裏麵的小蘇打水換成堿水了,而且鬆弛好的麵團太硬,所以多加了10g油進去,請參考配方1。
當月餅烤好放涼,就能感覺出餅皮的硬殼,這時我知道找對配方了!!就是要這樣的餅皮,才需要回油的啊!! 這批是上色最漂亮,花紋也最清晰的月餅了,因此推薦大家可以嚐試這個方子,成品照片與詳細做法如下:
配方1
材料:
低筋麵粉100g,轉化糖漿 75g,花生油30g,堿水半小匙,鹽少許。
低筋麵粉50g,花生油10g。
做法:
1. 混合轉化糖漿75g、花生油30g、堿水與鹽,攪拌均勻之後,倒入低筋麵粉100g拌勻成團狀,覆蓋保鮮膜,靜置1小時。
2. 再加入低筋麵粉50g,並加入花生油10g,揉勻即可。
雖然這個方子不錯,但是我有個疑惑,其它的方子裏,糖漿都用到麵粉的70%以上,所以如果我把配方1裏麵的糖漿提高到55%,應該也算是合理的範圍吧!?
第四天,我把方子修改成配方2和配方3,稍微提高糖漿的比例,同時實驗一下堿水與小蘇打水的差異。烤好放涼的餅皮是比配方1的稍軟一點點,但仍是屬於硬殼。不過,上色卻較淺,可能因為我在配方2 & 3裏,把其它材料放大,堿水卻還是放1/2小匙的關係,堿水比例沒有相對提高,而影響上色。除此之外,我因為偷懶,也把操作步驟修改了一下,如下:
配方2 & 3
材料如表格所示。
做法:
1. 混合所有轉化糖漿、花生油、堿水(小蘇打水)、鹽,拌勻後,加入所有低筋麵粉揉勻成團狀,覆蓋保鮮膜,靜置1小時。
2. 取出即可使用。
好啦~來比較一下這次做的餅皮,加堿水與小蘇打水的差異…
首先是,加入堿水與小蘇打水的糖漿與油脂混合液,外觀就有點不同,如下圖:
然後是烤好之後成品的差異,如下圖:
工具
我有三種月餅模,參考下麵的照片,依序是木製模、鑄鐵模、塑料壓模(附花片):
(木刻模還有塑料壓模都是去年回國的時候買的)
說說我的使用心得:
木製模當然是最有古風的,能有一把手工刻製的木模,做起餅來感覺自然不同於一般,特別是我這個,還是 “愛廚”專用模喔~:P
鑄鐵模是從台灣買的,因為價錢比木刻模便宜,所以是我的第一個餅模。敲打時,靠的是上端的那塊橡皮做緩衝,敲一敲,餅胚就會掉出來,原理和木刻模一樣。
最後是可以變換花片的塑料壓模。我買的是一組附6種花片,隻要把花片背麵的螺紋轉到壓模的彈簧杆上固定,就可以隨之上下移動來壓製紋路了。這種壓模價錢便宜又好用,強烈推薦大家也買來用!! 為什麽好用呢?因為不論餅胚大小都能壓製,不像上麵那兩種餅模,一定要滿模,那樣就必須每次的餅胚大小一致才壓的漂亮,如果用塑料壓模,高度沒有固定的限製,用起來方便很多喔!!^^
使用過程圖:
來看看部分餅模圖案的合照:
備注:
1杯 = 240 ml
1大匙 = 1 Tablespoon = 15 ml
1小匙 = 1 Teaspoon = 5 ml
2006-09-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