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根據建築的樓層數量很容易判斷其建造的年代。隨著新技術的引進,中國人已經學會了蓋高層建築,但運城幾乎所有的居民住宅樓都是四層或四層以下,看起來式樣老舊而且落伍過時,這倒真地有點像運城。
運城也有一些六層居民樓,矗立在各個煙囪之間。我們剛到運城時,甚至有一座更高的樓房正在建設之中,那就是新建的地委行署辦公大樓。出於麵子上的考慮,這座樓必須是全市中最高的建築。這座十五層高的建築頂上還有一尊鐵塔,塔頂上閃爍著一盞紅燈,給此建築又增加了一點高度。
從一座建築的外觀不僅能看出其建造年代,而且還能看出其用途所在。居民樓不貼瓷磚也不刷塗料,混凝土牆麵呈灰色,單調沉悶而顯得肮肮髒髒。辦公大樓通常貼著白色瓷磚,而學校的教學樓則貼著黃色瓷磚。
我們居住的公寓樓像周圍的建築一樣屬於灰色的那種,這群建築都在同一個工作單位裏——即我們所在的學校。工作單位是每一個中國人被分配到其中的組織——學校、鄉村、工廠或工作場所。我們的工作單位負責我們生活的方方麵麵——健康、住房、工資、工作和一般福利。
對孩子而言,父母的工作單位為他們提供教育、住房和保健。長大工作後,他們可能會加入到新的工作單位,從而獲得自己的住房、孩子照管和退休養老金。在一個集體權益重於個體權益的國家,工作單位是個現成的小社會。隨著中國人口增長,麵對越來越大的財政壓力,工作單位不失為一個從生管到死的保障機構。
我發現在工作單位裏生活是一種複雜的體驗——加入到一個大家庭固然令人感到有所依靠,但同時又令人感到內心壓抑。三代或四代同堂的家庭,會給人一種美妙的群居感覺。這種溫馨的感覺與相互幫襯的感覺有著千絲萬縷永遠無法割斷的聯係,但任何這樣的家庭也造成了個人自由的喪失。
工作單位也是為了防止向中國經濟發達富裕地區大規模移民的有效方法。隻有你的工作單位以及工作單位為你提供的戶口本,才能使你享受到具有福利補貼的生活方式。如果你到工作單位之外的其他任何地方,你必須支付全額生活開銷。很遺憾的是,由於工作單位的不同,生活水準會出現天壤之別——農村屈居最底層,而銀行則高踞最頂尖。運城當地的學校比較窮,許多教師連續幾個月領不到工資,而銀行卻有足夠的資金,為它們的工作人員和家屬提供優越的住房、保健和教育條件。工作單位製度對維護中國人尤為關注的生活社區良好運轉起到了積極的作用,但隨著現代經濟體依賴的以利益為導向標準的引入,其作為一種社會結構就日益顯得效率低下了。
運城師範高等專科學校——我們所在的學校——座落於城市的最邊緣,河東東街在這裏逐漸開裂,消失在一片片的麥田之中。
站在公寓的陽台之上,一邊是到處高聳林立的大煙囪、奇形怪狀的施工塔吊和灰色單調的居民樓房,它們的輪廓層巒疊嶂,漸漸融入遠方的地平線中——學校、商店、房屋和辦公大樓,每棟樓都是一個混凝土箱子,有的細瘦高挑,有的矮胖敦實,成立方體、長方體,矗立在道路網格之中,而城市的各個街道都是直南直北,直東直西。
另一邊則是綠油油的莊稼和樹木,隻需看上一眼就令人感到賞心悅目。由於胡亂開發,房屋如雨後春筍般地冒出地麵,房屋間隔亂七八糟,有些地方的房屋如同蘑菇一樣匯集在一起,形成自然村落。這種景象看不出真正的條理,沒有權威規劃部門對其進行設計。數百年來,需要和機遇決定了這裏的農村依地形而建。離此地大約五公裏的地方,矗立著一座古塔,頂層已經斷裂,一棵小樹的樹枝正從塔頂伸展出來。
我們似乎跨在兩個不同的世界。一邊是現代化的城市,一邊是幾百年古老的農民農業,而我們的公寓則介於兩者之間。左麵是富足的達官貴人駕駛著小臥車和摩托車,右麵是農民吆喝著一匹騾子或者一頭牛在農田裏耕犁。站在公寓的陽台之上,我甚至不用扭頭便能同時看到兩個世界。
學校靠近鄉村如此之近,我們感到真是幸運——黎明時分,我們可以看見農民騎車帶著他們剛從地裏新采摘的農產品,準備到城裏和家庭主婦們討價還價。對於學生和老師而言,背對著河東東街,步行穿過垃圾堆,把人群和喧囂拋諸腦後,則是一件樂事。經常可以看到有學生蹲在玉米地裏,反複練習著教科書上的內容。他們中許多人身處現代化的運城感到格格不入,因此懷念他們在鄉村的恬靜生活。對於另外其他人而言,則隻是想逃離擁擠不堪的宿舍和教室,尋求一塊安詳寧靜之地投入學習。
勿庸置疑,這座城市將沿著這一方向再次迫不及待地向外擴張,道路將再次延伸數百米,沿途的下一個村莊將變成城市的一個郊區。在中國這場新與舊的戰鬥中,新興和現代將輕而易舉贏得勝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