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麽叫日記
做了很多的日記,放滿書櫥裏好幾格。陽光普照,喝著燙咖啡,隨手抽出一本翻翻,歲月逆,一截一截過完的命又回來了。太喜歡自己爛筆頭,把吃了個啥,買了根毛筆不稱心,油價青菜價火雞價….記得一碼不歸一碼,隨意地攤在過去的時光裏。
由此得了個經驗:不棄眼角餘光裏看到的,別太在意雙目炯炯所向。
天天記,怎麽可能天天有的記?我有個小妙招:把毫無意義的手邊的廣告紙,超市購物收據(不好,都是影印的,放久了,全跑光),亂寫的留言等等,訂在日期下。幾年過後看,它們無不神采奕奕,滿滿的故事。
三十年前的日記裏,夾著不知怎麽就夾著的一片樹葉,看得快熱淚盈眶。摸到歲月的皮膚一般,好潤,多采,已逝世的活著伸出手來,和還在世活著的,緊握,一點也不怕Covid - 19。
記得越亂的,越好讀;不靠譜的,都成了最要聽的曲目。有一頁上,留著一顆飯粒,稀奇得我,趕快用透明膠粘牢,這可是自己的九公鼎。
記的三天打魚 ,兩天曬網的時段,字跡潦草。回憶起來,那時閑得發毛。後來聽說,閑著才會產生思想。心裏就抵觸。但不願意說出來。再後來想,這“不願意說出來”,不正是“思想”嗎?還真是的,當知青三夏大忙那會兒,就是累和困,根本沒功夫“願意不願意”。
瞎記。日期也被塗改得一塌糊塗。時不時還會記上筆天氣,小雨,多雲。裝正式。讀它們,也讀得稀裏糊塗。這就是日子的原型吧!此際,忽然會發現,自己也蠻複雜的。麻雀小,下水全。哪個人不是單個的乾坤?讀這些個瞎記之後,會尤其得心明眼亮起來。
日記,像命。留下,讓你回揀。因為有它,從來不附會“日月如梭”。倒是常覺得,日子蠻稠的。不然怎麽會天天坐上會兒,寫下日期,從起床到上床的捋一遍?日子,是自己過的,命是從自己指縫間一天天地溜掉的。忽然發現,自己沒曾多想相不相信命運,可卻是一天也不放手,臨睡還記兩筆,拴上個日子扣,有如打了個命運小結。
沒網時代,有道“日記就是天天給自己寫信。” 微信塞進被窩的庚辰,才知道,日記是自己跟貼自己,自己渣自己,自己還不知道。譬如:“壬戌之秋,七月既望,丫的,竟說我是“投降派”。幾斤幾兩,誰不知道誰啊?”(如果周恩來也敢做日記)
很後來很後來,才知道自己記日記不大輟,是因為有個小心思,雅號“潛意識”,一直想弄明白曆代筆記是咋記的?這些古人,寫完往抽屜裏一撂,因果俱全俱了,也太使著迷了。
讀張愛玲,其實至多是理解她的文章好,體會不到。理解是“沒吃過豬肉,還沒見過豬跑”;體會是“吃過豬下水,才知道什麽叫騷”。但她活自己,自己活,比自己也欽佩的司馬遷活法,多了敞亮,純度也更高。自移居偏僻小鎮,日子和日記貼得比甚時都緊。“對門車庫的門打開了,就是一天裏唯一的happening ”(香蕉人語)的地兒,自己把自己抱個滿懷。欽佩張愛玲,住在大上海的租界裏,童年就出了名,後來能掙到三十萬大洋的稿費,卻就活自己。這,怎“淡定”了得!
自己的日子自己記,自己隻記自己。記了,記了。是為日記。眼下,隻認識到這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