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 (260)
2021 (381)
2022 (335)
2023 (302)
2024 (324)
要說幾句查理柯克,真的很困難。
他其實就是個高中畢業文化程度。之後,上了高爾基的《我的大學》。這樣經曆的人,往往肚裏的貨比嘴裏說的少得不成比例。但是顯然,在美國這個社會裏好好學,學到點東西不太難,但是學深了,好像也沒那麽容易。柯克說來說去,一會兒“就是那麽一套”了。
看不到也想不到的是,一個輕年人這麽自由自在地傾述自己的見解,這社會該是多麽自由啊!自己在歐美待有年頭了,但隻是參觀自由,自由是氧氣的靈魂,自己所得大多是氧,致多是自由和氧氣混合體。看柯克演講和與人討論的影視,仍是遙望的姿式。
殺手找到了。自首的過程,也使遙望。宗教家庭是什麽?信教是什麽情況?敢於為自己的政治見解付諸行動的品質是什麽樣的?這些,覺得都很隔。
去過美的如阿瑪菲海岸,妥妥的富裕的瑞士也去過,在處處整潔的德國呆過時日,兩德統一時的動蕩也旁觀過……. 它們都把自己排除得遠遠的。總想起魯迅的話,中國的書說的樂觀是僵屍的樂觀;外國的書講的是活人的悲喜。置身其中,將“僵”理會了個透。張口結舌,隻有傻看,說不出話。
二十四史,總共兩個時代,做奴隸不得的時代和做穩了奴隸的時代。那是內卷。而到了簡中圈時代,才知道,連奴隸也做不成,隻能變成渣。以這樣的履曆出了國,當自己搬出清末民初留學人的感遇做憑籍做參考時,才知道,自己和同胞先輩們,也挺隔的。他們有像模像樣的學識,雖舊;有顯著的人品,雖陳腐。而自己有什麽昵?簡化字,黨的教育,紅歌旋律…。
脫胎換骨的前提是有的可脫,有的可換。歐美多年,日日增長的真實的情緒和認知:自棄。
自己熟讀的魯迅國民性的批判,用於自己,原來是奢侈的,自己在簡中圈裏得到的認知,思考,經曆,根本就沒有達到“國民性”的質地水平。譬如,國民性是有可以改造前途的,自己的表裏,哪有這種可能。
所以,出國,就像“踏進月球”(語自熟人)。尚有欠於國民性的這副德性,一下麵對柏林火車站台上從未見過的笑燦爛,說透亮,傻了,視覺衝擊,三觀翻車,文化shock,同時開掛。接下來的歲月,就是詳詳細細地感受一個早被忽略不計的古怪的存在,如何在超出想像的優良環境裏尬尬的過日子。
查理柯克,是在一個演說並與聽眾互動時被擊中身亡的。接著,舉世議論。對此,自己覺得,一如既往,隻有旁聽旁觀的份。這些是自己的未來已來,要化作自己也可以置喙的現實,那得讓子彈照馬赫的單位,飛上個百把十年,才可能抵達吧?
所以,不是評判柯克,不是悼念查理,而是How do you do, Kirk?
還好, 你在說, 我在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