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塞維利亞主教堂

(2023-07-06 06:56:37) 下一個

十二世紀時西班牙南部在穆斯林的阿爾摩哈德(Almohad)王朝時期。塞維利亞與科爾多瓦和格林納達為王朝在西班牙的三座主要城市。1172年,大清真寺在塞維利亞動工,到1198年完成時,達到135米X113米的巨大規模,幾乎和科爾多瓦清真寺一樣大。天主教王國征服伊比利亞半島後,1402年拆除了清真寺,曆時117年建立了號稱世界最大的哥特式教堂。

 

圖一 阿爾摩哈德(Almohad)王朝疆域和塞維利亞

 

圖二 塞維利亞主教堂鳥瞰,從東北角望去。

 

圖三 塞維利亞主教堂鳥瞰,從東南角望去。

 

圖四  塞維利亞主教堂平麵。 左為北。

 

圖五  塞維利亞主教堂鳥瞰剖示圖

 

在外麵繞著教堂走一圈,覺不出教堂如何大,而且有些摸不著頭腦。從北麵看,原清真寺的院子-桔園-保留了下來,高高的院牆完全遮擋了教堂的北立麵。從南麵看,東南角是文藝複興時期修建的聖器室和議事堂,擋在前麵,而且輪廓線複雜。西南角是另一組新古典主義風格的建築,雖然不高,也足以遮擋視線,模糊教堂體量。剩下東西方向,因為吉拉達塔(Giralda)是留用原清真寺的宣禮塔,位於教堂東端的祭壇一側,感覺有些突兀。習慣於科隆主教堂,布爾戈斯主教堂,巴黎聖母院那樣高塔位於西端入口兩側的哥特式教堂布局,塞維利亞主教堂的布局好像孫悟空變的那個旗杆位於後麵的廟宇。嗬嗬,其實沒那麽嚴重,這也不算孤例,錫耶納,和比薩的主教堂塔也都放在一側的。

 

圖六  從東麵看塞維利亞主教堂,聖器室和議事堂的體量和穹頂遮擋了教堂主體。

 

教堂的售票處在西南角的那棟新古典主義風格的建築,這棟建築原來是一個天主教兄弟會(Dependencias de la Hermandad Sacramental)的所在,不甚高大。時至下午,售票處空無一人。進得門來,走過一些展室,展示一些宗教畫和教堂的物件。庭院裏展出一件替換下來的彩色玻璃窗的石頭窗欞框架,當是初建時的原件吧。據說當時穆斯林摩爾人的石工技術遠高於天主教徒,而且法國哥特教堂玻璃窗多用鐵窗欞,這石窗欞很可能為摩爾工匠所造。

 

圖七 庭院裏展出的替換下來的彩色玻璃窗的石頭框架。

 

從兄弟會的小門進入教堂,尺度的驟變如五雷轟頂。穹頂遠遠的飛升上去,山嶽一樣的高不可及。中廳的空中極遠處,向上投射的燈光中,一隻鳥在飛,不是麻雀那樣急急得紮向哪裏,而是慢慢的翱翔。眼前的柱子,六七個人拉手圍不過來,全不似人工造物,連同上麵的十字拱,幾乎沒有任何裝飾和劃分,素樸中一種史前的蠻荒力量直擊心魄。剛剛在兄弟會古典主義建築中處處可覺的人的尺度,在這裏被碾得粉碎,揚棄無蹤。

 

圖八 中廳

 

圖九 側廊

 

圖十 管風琴。 管風琴前麵的一跨十字拱和屋頂1888年曾經塌過一次,後來重建的。

 

哥特式教堂十二世紀發源於法國北部,慢慢向東發展到德國,向西發展到西班牙,向北到英國,向南到意大利。早期哥特式教堂三開間的多。後來越建越大,五開間的也不少。中間的開間最寬,稱為主廳或主殿(Nave),兩側的開間稱為側廊或邊堂(Aisle)。側廊比中廳低,這樣中廳可以開高側窗照亮穹頂。在五開間的教堂裏,一般最外端的側廊(1,5開間)較2,4 開間更低。可是塞維利亞主教堂的四個側廊開間一樣高,開間又比較高大,顯得教堂空間異常廣闊。加上在側廊之外,兩邊又各加了一開間的小禮拜室,使教堂的總寬度達到100米,容積50,000立方米,在哥特式教堂裏超過排名第二的米蘭主教堂容積四分之一。

 

圖十一 側廊之外的小禮拜室,現在的功能更接近宗教藝術品的陳列室。

 

圖十二 聖壇後麵的這個屏風是塞維利亞主教堂可以和其它教堂爭勝的內飾,橫跨整個中廳,高達20米。1482年開始雕塑,花了幾代人的時間,1564年完成。上麵的36組雕塑表現了耶穌從出生到升天的重要場合。

 

圖十三 哥倫布的墓葬,經過遷往拉丁美洲三個世紀之後。1899年回到西班牙,落在這個教堂裏。雕塑抬棺的四位騎士代表組成西班牙的四個古王國卡斯蒂利亞、萊昂、納瓦拉、和阿拉貢(Castilla, Leon, Navarra, and Aragon)。

塞維利亞主教堂的中廳高度42米,比不上科隆主教堂的48米,塔高101米,遠低於斯特拉斯堡主教堂的142米,和烏爾姆主教堂的161米。內部天花的裝飾幾近於無,彩色玻璃窗更是不足道。所以教堂藝術史甚少提到它。然而它的清簡,卻益發突出了哥特教堂建築的本質。

歐洲建築史上,古希臘,古羅馬建立起來的古典傳統一直是占主導地位的,且不論十六世紀文藝複興,十七,十八世紀法國古典主義的直接傳承; 十七世紀以後的巴洛克,手法主義的變法亦是古典傳統內的革新;五世紀到十五世紀的拜占庭風格,千年黑暗時期的羅馬風建築,也皆源出於此。就連伊斯蘭建築也有不少淵源借鑒於古典主義。兩千多年來,西方建築史上唯一自外於古典傳統的完整體係就是哥特風格。

 

圖十四  側廊的穹頂,柱,十字拱,磚拱,所有這些結構構件袒露無遺,清晰的展示著重力的傳導路線,展示著冷峻的理性精神。

 

藝術史學家沃林格(Wilhelm Worringer, 1881-1965) 曾講哥特建築藝術“這是一種超然於生命的輝煌成就,而不是輝煌的感受到生命本身”。超越生命 – 這就是哥特教堂建築的本質。 這本質既來自於教會罪惡化此世,理想化彼世的設計要求,又來自於建造工匠們對理性的追求,對非生命無機世界規律的美的不懈探索。這兩者從維特魯威那種發自對自然生命的熱愛,講求比例,均衡,布局,尺度的和諧美的古典傳統看來都算得上是野蠻,和偏執。 這也就解釋了為什麽哥特建築風格發源和傳播盡在曾經的古羅馬偏遠省份,一些化外之地。

古人對類似哥特藝術精神這種形而上的理念大約都有些戒懼。論語中記載當學生們問孔子什麽是仁,什麽是義,如何從政,如何行孝,孔子從來沒有標準答案(例如“聞斯行諸”)。後人都是講孔子的因人施教,其實這後麵更深遠的是對絕對真理,普世原則的拒絕。春秋時期百家當中,大概很有些將一家之理念絕對化,禍行天下的。看看孔子之後兩百年,商鞅變法以後的秦國,人民從耕田種地的百姓異化成爭相割下他國血琳琳人頭的禽獸。在宋襄公那樣墨守古軍禮,彬彬有禮的打仗的人看來,可不是惡魔臨世。

想象每天閉堂之後,燈全滅了,最後一抹暮色從高高的側窗暗去,持一隻蠟燭漫遊這昏蒙晦暗的巨大空間,一定迷人。會不會聽見千百年前人們的祈禱?塞維利亞是十五世紀西班牙宗教審判的中心。成百上千的人在塞維利亞審判,很多被燒死。盡管審判是在瓜達爾基維爾河對岸的聖喬治城堡(Castillo San Jorge)。可是直線距離也就是一公裏多。這邊是作為上帝的家,天堂大門的主教堂,那邊是地獄之門的審判所。那些祈禱中有多少揣揣不安的心啊。

從新石器時代的洞穴,遺址可以看到原始人類的畫作。這些岩石上的畫,陶器上的花紋對自然世界的摹寫,不論如何笨拙或逼真,按照沃林格的說法,都算不上藝術的起源。藝術起源於當人們試圖表現自然裏沒有的東西,與隨日出日落,歲月流逝而凋零的生命無關的東西。這樣的藝術超然於生命之外,表現了自身的規律和必然性。而人們的心靈從對這種規律和必然性的審視中得到一種永恒的慰籍。塞維利亞主教堂大概是可以這樣去觀看的。

多少年以後,當地球生命在太空以前所未見的尺度建設居住地,環日能量收集帶時,那時的人工智能能體會到哥特教堂建設者們的幸福和慰籍嗎?

 

圖十五吉拉達塔,主體是清真寺的宣禮塔,精巧的窗洞,磚雕賦予高塔良好的尺度。 頂尖部分是改做風信塔後加的文藝複興風格的塔尖。尺度與原塔融合的不錯。

 

圖十六 從街道進到桔院的院牆門,是古清真寺的原物,有豐富雕刻的馬蹄拱門洞,名叫寬恕之門。

 

圖十七 寬恕之門的門扇是包銅的,伊斯蘭風格精致花飾。抽象的構圖呈現的靜態的美與哥特風格頗為異趣。

 

 

Eduardo Toldra (1895-1962) .  Ave Maria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