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巴塞羅那 - 哥特區街拍

(2023-08-24 08:07:13) 下一個

哥特區(Gothic Quarter)是巴塞羅那的老城區。隨著中世紀的老舊建築日益破敗,十九世紀末,二十世紀初這裏進行了大量改造工程,也造了些托哥特之名的假古董,所以要發思古之幽思還得費一番工夫。舊城保護之外,這裏也有二十世紀建築的一些傑作。

 

圖一   濱地中海的伊莎貝爾二世大道(Passeig d'Isabel II)是哥特區的東邊界。 街邊的一棵火紅的樹是這次行程的起點路標,從這裏拐進哥特區的小街。

 

圖二   小街左邊的小廣場 Placa de les Olles。可以看出住宅的質量比大街邊上的要差一些。

 

圖三  沿著小街前行。 小街叫 Carrer de la Vidrieria 。

 

圖四   沿著Carrer de la Vidrieria街走到一個開闊處。左邊是教堂Santa Maria del Mar,建於十四世紀。1930年代西班牙內戰時被縱火,所幸主體建築留存下來。照片是教堂的祭壇方向。

 

圖五   右邊是一條較寬的步行街 pg. del Bom。 隻有一百多米長,還是很宜人。象是教堂的一個後客廳。

 

圖六   pg. del Bom步行街。哥特區這些小窄街隻能勉強通一些供貨的小卡車。沒有汽車,換來的是更好的城市空間。

 

圖七   過了教堂後,就進入小有名氣的蒙卡達街(Carrer de Montcada)。這條街的曆史可以上溯到1148年,比教堂早二百多年。街兩側比較集中的留存有一些中世紀的府邸。前麵最窄的一段有好幾個府邸改建的博物館。

 

圖八   蒙卡達街25號的現代藝術館。Moco Museum Barcelona。 據說Moco 的另一個藝術館在荷蘭,阿姆斯特丹。

 

圖九   蒙卡達街12號的世界民族學和文化博物館(Museu Etnològic i de Cultures del Món)。是從兩棟中世紀房屋改建來的。這是大門。

 

圖十    民族學和文化博物館。進門是一個寸草不生的石頭庭院。 四合的院子,有一個大樓梯通向二層。三層一個奇妙的小連廊令人神往。這個布局看來挺典型,幾個博物館都類似。

 

圖十一   蒙卡達街的西端。

 

圖十二   拐上另一條西行的小街。

 

圖十三  來到聖卡特納市場(Santa Caterina Market)。這個十九世紀的市場在二十一世紀得到了翻新改建。1997年為這個工程舉行的設計競賽,和EMBT設計事務所的中標方案在建築界廣為人知。

市場翻新方案包括加了幾棟公寓,左邊這棟就是其一。這使得市場東門有些狹窄。市場建築懸挑的混凝土梁,和屋麵鋼結構很有靈機的樣子。右邊沿街的市場立麵有些古典主義的風格,是老市場保留下來的部分。東立麵上的木格柵大約也是老市場的遺物。

 

圖十三甲    設計圖紙。 平麵曲折而流暢,如山溪激蕩於岩間,生氣勃勃,漂亮。

 

圖十四   這天市場東門前有個什麽活動,人流湧動。

 

圖十五   支撐屋麵的鋼架非常生動,富有表現力。

 

圖十六   聖卡特納市場的屋頂是彩色瓷磚鋪就的,街拍拍不到,隻好借用EMBT設計事務所的工程圖片。這是西立麵,可以看到保留的老市場立麵。

EMBT設計事務所是夫妻建築師Enric Miralles (1955-2000),和Benedetta Tagliabue(1962-)在1994年創立的。2000年Enric去世後,Benedetta獨自帶領事務所團隊,曆時五年完成了聖卡特納市場工程。 這兩位建築師的才華真是傳奇一般的絕配。

 

圖十七   聖卡特納市場的屋頂是彩色瓷磚近照,色彩來自水果蔬菜和海鮮肉類,EMBT設計事務所的工程圖片。EMBT設計事務所後來繼續贏得許多設計競賽,包括2010年上海世博會的西班牙館。

 

圖十八   回到街拍。聖卡特納市場內部,甚是整潔。

 

圖十九   聖卡特納市場西側。

 

圖二十   離開聖卡特納市場繼續前行,許多曲折狹窄的街巷,非亭午夜分,不見曦月的。

 

這一帶有許多小廣場。中世紀歐洲城市廣場都有泉水或水井為居民供水, 這裏古風猶存,廣場的中心一般都有飲水處。

 

圖二十一   Carrer de Sant Pere Mes Alt街的東端,可以看到盡端處的Sant Pere de les Puelles修道院。

 

圖二十二   Sant Pere de les Puelles修道院。始建於十一世紀,以後重建了許多次。還能看出原來的羅馬風和哥特風格。前麵的這個小廣場名為Placa de Sant’ Pere。廣場中心的黑色鑄鐵飲水處fountain of San Pedro, 是1893年設計建造的。

 

圖二十三  不遠處的小廣場Placa de Sant Agusti Vell 。優美宜人。 中央的街燈/座椅/飲水龍頭是鑄鐵的一體。

 

圖二十四  Carrer de Sant Pere Mes Alt街的西端是建於1908年的加泰羅尼亞音樂宮。這次去的時候主要的南立麵正在維護,就是照片右邊被包起來的部分。左邊是1989年建成的六層加建部分。

 

圖二十五  音樂宮大廳裏的加建模型,右半為1908年原建築,左半為1989年加建。原建部分由三位音樂家的頭像在南立麵,一位在東立麵,分別是帕萊斯特裏納,巴赫,貝多芬,和瓦格納。加建部分也計劃有四位音樂家的頭像。可是沒有建起來。很好奇計劃的是哪四位。

 

圖二十六   隻好用檔案照片看加泰羅尼亞音樂宮。 這是當時巴塞羅那最傑出的建築師之一,加泰羅尼亞新藝術運動的領軍人物蒙塔內爾(Lluís Domènech i Montaner, 1850-1923)的代表作。

 

圖二十七   當時正是加泰羅尼亞新藝術運動蓬勃發展的時期。人們意氣風發,很多雕塑家,手工藝人加入進來。看看這個南立麵,真正是鮮花著錦之盛。

如前所述,音樂家的頭像從左至右為帕萊斯特裏納,巴赫,貝多芬。 瓦格納的頭像在轉過去的東立麵。這四人代表著文藝複興時期音樂,巴洛克音樂,古典主義音樂,和浪漫主義音樂。

十來年前參加一個設計競賽,這個音樂宮建築曾引出很多想法,頗研究了一陣。這次來。曾經同一設計組的同事還天天實時查問,看到音樂宮了嗎?

 

圖二十八   回到街拍。東立麵一層以上還能看到。

 

圖二十九  東立麵。柱子,柱頭,真假窗的構圖等等妙想,放在那個時代,都是異想天開的手筆。

 

圖三十   進到門廳裏麵。

 

圖三十一    門廳天花板是瓷質的花朵交織而成的。

 

圖三十二   上三步台階,一層是一個餐廳,兩側是大理石樓梯引上觀眾廳。

 

圖三十三   樓梯滿飾以大理石雕花和瓷磚,絲毫不留白。好像不同手藝的工匠們在相互炫耀。

 

圖三十四    樓梯欄杆的短柱在巴洛克建築中一般為石頭的瓶狀柱。這裏也精雕細琢的加了柱頭和柱礎,中間的柱身為桔色玻璃,居然能夠承重。

 

圖三十五  燈光一照,欄杆短柱這樣通常最為背景的建築部件也閃耀登台了。

 

圖三十六   二樓的米勒廳(Lluís Millet hall)是最美的地方,彩色玻璃窗外麵就是鮮花著錦的陽台。吊燈是新哥特主義風格的作品。

一位芭蕾舞學校的學生正在拍藝術照。

 

圖三十七  觀眾廳一層。

 

 

圖三十八  觀眾廳三層。真個是花團錦簇。彩色玻璃的天窗/燈飾,滿鑲瓷磚,馬賽克的柱子,柱頭,天花板。完全為雕塑覆蓋的舞台台口。曾有批評家認為音樂廳如此斑斕,會分散聽眾注意力。以後這音樂廳建築漸漸成為傳奇,批評的聲音就弱了。聲色並茂,成了聽眾的期待。

 

圖三十九  這天芭蕾舞學校的學生正在排練。伴奏的音樂是Gottschalk的 (波多黎各回憶)。好美。

這是個傳奇的舞台。1911年3月11日,西班牙作曲家格拉納多斯(Enrique Granados, 1867-1916)正是在這個舞台首演了他的名作《Goyescas》(戈雅畫意 -  本文的背景音樂)。以後一百年裏,眾多西班牙作曲家在這裏首演過他們的作品。 

 

圖四十   彩色玻璃的天花燈飾。

 

圖四十一   舞台兩側的繆斯(希臘神話藝術之神)群像,是馬賽克壁畫加石雕的作品。

 

圖四十二    觀眾廳側翼。

 

圖四十三   觀眾廳側翼燈具。 這裏建築的每一個部分都似乎有自己的表達,沒有古典主義或現代主義中等級,從屬的關係。柱子,柱子上麵的拱,拱之間孔雀開屏般的天花,燈具,彩色玻璃窗,都是並置的關係,交織出一片繽紛爛漫。

 

圖四十四   觀眾廳側翼走廊。一樣是非常豐富溫暖的空間。

 

圖四十五   觀眾廳側視。

 

圖四十六  觀眾廳後部飛馬雕塑。

 

圖四十七   觀眾廳欄杆鐵藝。

 

加泰羅尼亞音樂宮展示了十九世紀末,二十世紀初新藝術運動百花齊放的昌盛景象。可是這場轟轟烈烈的運動並沒有給加泰羅尼亞和西班牙帶來文藝複興的富強。 那個風起雲湧的時代裏傳統的教會和貴族勢力與新興的軍人勢力,工人運動, 共和主義者,無政府主義者的鬥爭導致血腥的內戰。 深刻分裂的社會和專製的統治使西班牙在二十世紀的大部分時間淪為封閉和落後的國家。 直到1980年代以後,情況才逐漸好了起來。

加泰羅尼亞新藝術運動比歐洲其它地方的新藝術運動達成了更高的成就,一方麵因為它不僅僅是新藝術運動,還是一種區域現代主義運動,在形式探索上眼界更開闊。再就是它負有民族文化複興的社會使命,使它較局限於純形式探索的歐洲其它新藝術運動具有更深厚的生命力。這個生命力影響了以後西班牙藝術的發展,對西方現代藝術的發端也形成了一個源泉。

 

圖四十八  青春永遠駐留在這裏。

 

 

圖四十九  大致路線。

 

 

 

格拉納多斯(Enrique Granados, 1867-1916),Goyescas - I(戈雅畫意 – 之一)。

 

 

 

[ 打印 ]
閱讀 ()評論 (2)
評論
申嵐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jzjz' 的評論 : 謝謝文章讀的細,音樂宮看的也仔細。muses像的雕塑查了查,真如你所說是terracotta 的。謝謝糾正。玻璃柱從燈光透射看,是有鋼或鑄鐵件在裏麵,它們如何與玻璃柱共同工作承載,還是有些竅門。那時的工匠很巧。
jzjz 回複 悄悄話 非常喜歡看您對音樂宮的解讀。專業的視角果然與眾不同。Montaner個人風格強烈,音樂宮和醫院一看就是同一個人的設計。我猜那個玻璃柱能承重是因為裏麵的鋼筋。有幸上到舞台那些muses真是賞心悅目。不過上半身是terracotta 的浮雕,不是石雕。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