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2025 法國羅浮宮劫案,八件失竊無價之寶清單

(2025-10-20 04:08:06) 下一個

法國羅浮宮大劫案,八件失竊無價之寶清單公布

來源: 8world 於 


法國羅浮宮大劫案,八件失竊無價之寶清單公布

巴黎羅浮宮博物館當地時間昨天(19日)上午發生入室盜竊案,法國文化部證實共有八件具有“無法估量曆史價值”的王室珠寶被盜,其中包括多位法國王後和皇後的首飾。

央視網引述盧浮宮當晚發布的公告說,案發地點位於收藏法國王室珠寶與“王冠鑽石”係列的阿波羅畫廊(Galerie d’Apollon)。竊賊當日上午沿塞納河道路抵達博物館外,利用可伸縮梯子攀上外牆,從外窗闖入展廳。

公告指出,畫廊外窗與兩座高安全級別展櫃的報警係統均已啟動,入侵過程“極其迅速且具有破壞性”。

當時在展廳及相鄰區域的五名工作人員立即按照安全程序行動,第一時間聯係警方並保護現場人員。

路透社盤點了被盜的八件珠寶,分別是:

瑪麗-阿梅莉王後與奧爾唐斯王後的頭飾套件中的冠冕

瑪麗-阿梅莉王後與奧爾唐斯王後的藍寶石項鏈

瑪麗-阿梅莉王後與奧爾唐斯王後的藍寶石耳環



瑪麗-阿梅莉王後與奧爾唐斯王後的珠寶套裝。(圖:巴黎羅浮宮博物館官網)

瑪麗-路易絲王後的祖母綠項鏈




瑪麗-路易絲王後的祖母綠項鏈。(圖:巴黎羅浮宮博物館官網)

瑪麗-路易絲王後的祖母綠耳環



瑪麗-路易絲王後的祖母綠耳環。(圖:巴黎羅浮宮博物館官網)

歐仁妮王後的冠冕


歐仁妮王後的冠冕。(圖:巴黎羅浮宮博物館官網)

歐仁妮王後的聖物匣式胸針



歐仁妮王後的聖物匣式胸針。(圖:巴黎羅浮宮博物館官網)

歐仁妮王後的大襟花胸針



歐仁妮王後的大襟花胸針。(圖:巴黎羅浮宮博物館官網)

瑪麗-阿梅莉王後是法國國王路易·菲利普一世的妻子。奧爾唐斯王後則是拿破侖三世的母親。失竊的冠冕、藍寶石項鏈和藍寶石耳環由她們相繼使用。

瑪麗-路易絲王後是拿破侖一世的第二任妻子。歐仁妮王後則是拿破侖三世的妻子。

羅浮宮表示,由於工作人員反應迅速、處置得當,嫌犯在逃離時遺棄了部分設備以及被盜的歐也妮王後冠冕。目前冠冕的狀況正在評估中。

阿波羅畫廊建於17世紀,由路易十四委托建築師路易·勒沃(Louis Le Vau)設計,以希臘神話中的太陽神阿波羅為靈感,是凡爾賽宮“鏡廳”的原型之一。

案發點離《蒙娜麗莎》250米 盧浮宮為何發生“大劫案”

2025年10月20日  來源:新華網

  新華社北京10月20日電 法國盧浮宮博物館劫案19日曝出更多細節。多家媒體報道說,案發時博物館已開館半個小時,這種光天化日下作案的情況實屬罕見。盧浮宮號稱安保措施嚴格,為何還會發生這樣的大案,引發廣泛關注。

  10月19日,在法國巴黎,警察聚集在盧浮宮博物館外。新華社/美聯

  案發點離《蒙娜麗莎》僅250米

  巴黎檢察院檢察官洛爾·貝屈奧介紹案情時說,當地時間19日9時30分左右,4名蒙麵人來到盧浮宮外,分工配合操作升降裝置,從建築物外部陽台潛入室內,用角磨機打碎展櫃,劫走文物,其間還用角磨機威脅博物館保安,最後駕摩托車逃脫。

  媒體援引法國官員的話報道,整個作案過程隻持續了7分鍾。等安保人員稍後到達作案地點時,已經“人去樓空”。

  據美聯社報道,案件發生在開館約半小時後,地點離名畫《蒙娜麗莎》僅250米,當時遊客已經進入博物館。這種光天化日下作案的情況實屬罕見。

  法國文化部19日發布消息說,遭搶劫的9件文物“價值不可估量”,其中一頂皇冠已找到。下落不明的文物包括法國國王路易·菲利普的王後瑪麗-阿梅莉和拿破侖三世的母親奧爾唐絲都使用過的冠冕、項鏈和耳飾;拿破侖的皇後瑪麗-路易絲的項鏈及耳飾;以及拿破侖三世的皇後歐仁妮的胸針和冠冕。

  目前,警方已找到其中一名嫌疑人作案時穿的黃色馬甲。檢方初步認定這是一起有組織犯罪,正在追捕4名嫌疑人。

  10月19日,在法國巴黎,搶劫事件發生後盧浮宮博物館的一處通道被關閉。新華社/法新

  麵對安保漏洞“亡羊補牢”?

  據美聯社報道,盧浮宮曆史上多次發生盜竊事件。最著名的是1911年,《蒙娜麗莎》不翼而飛,兩年後在意大利被找到。

  作為每年接待數百萬遊客的博物館,盧浮宮安保措施嚴格。因此,19日案發時的安保情況成為關注焦點。

  按照檢察官貝屈奧的說法,盧浮宮的警報係統當時處於正常工作狀態,但“保安人員是否聽到了警報”以及“警報是否在發生劫案的展廳內響起”仍存疑。

  美聯社報道,曾有盧浮宮工作人員抱怨,遊客量太大,工作人員數量不足,給安保帶來了壓力。博物館員工6月還因此舉行罷工。工會說,遊客太多,展廳也多,但安保人員太少。加之博物館周邊還有施工區、貨運通道等,安全風險點較多。

  8月31日,人們在法國巴黎盧浮宮參觀達·芬奇名畫——《蒙娜麗莎》。新華社/美聯

  報道說,像《蒙娜麗莎》這樣的藏品安保措施非常嚴密。但19日的案件說明,盧浮宮內3.3萬多件藏品的保護措施並不是鐵板一塊。

  案件中,嫌疑人自帶升降梯,並借此從盧浮宮外牆進入室內。這也暴露出一個明顯的安全漏洞,這種機械裝置竟能未經安檢就進入博物館區域?

  法國內政部長洛朗·努內茲表示,近年來,盧浮宮的安全措施得到了加強。另有法國官員說,安全措施升級包括安裝新一代監控攝像係統、周邊入侵檢測係統,設置新的中央安保指揮中心。

旅法學者親曆盧浮宮劫案:安保未到位,嫌犯精準下手

第一財經 作者:錢小岩    責編:盛媛

這是自1911年名畫《蒙娜麗莎》被盜後,盧浮宮博物館經曆的最大劫案。
法國盧浮宮博物館發生百年未有大劫案,而中國旅法學者徐潔當時正好在館內。

新華社報道稱,10月19日9點30分至40分左右,數名蒙麵人員到達現場,從盧浮宮博物館朝塞納河一側正在維修的區域,使用小型電鋸破壞窗戶,進入目標房間,劫走9件拿破侖時期珠寶。

徐潔告訴第一財經記者,她19日上午9點準時進入盧浮宮博物館,在失竊的阿波羅長廊同層做兼職講解,“早上安保並沒有完全就位,很多人遲到了”,而她推測嫌疑人之所以選擇周日作案,是因為巴黎規定周日重型大卡車禁止入城,他們可以騎摩托車快速逃逸。

10月19日上午9時10分的盧浮宮博物館 (來源:受訪者提供)
10月19日上午9時10分的盧浮宮博物館 (來源:受訪者提供)

“安保沒有完全就位”

據報道,嫌犯共有4人,其中2人身穿工人裝和穿黃色反光背心,利用升降吊籃從外部進入盧浮宮,另2人駕駛摩托車接應。

失竊的阿波羅長廊主要展出由法國國王收藏的寶石藏品。法國國王收藏的珠寶,在動蕩年代曾屢次被盜流散民間,或是被政府出售以籌措軍餉,但仍有一些精品留存至今供展示。

此次被搶走的文物包括項鏈、胸針、皇冠等,但重逾140克拉的“攝政王鑽石”並未被搶走。一件珠寶在嫌疑人逃跑過程中被遺落,現已被找回。據報道,在盧浮宮博物館外找到的是一頂皇冠,可能屬於拿破侖三世的妻子歐仁妮皇後,被發現時已經破損。

徐潔向第一財經記者講述了當天早上的情形,盧浮宮9點開門,她和客人在9點準時進館。她解釋道,因為盧浮宮規定,散客可以在講解員的帶領下走快速通道,所以他們沒有像其他團隊遊客一樣在大門口排隊,經過了兩分鍾的安檢就入館。

他們大約在9點10分就來到了陳列蒙娜麗莎的展廳,這與遭竊的阿波羅長廊位於同一層。“早上人很少,安保人員也沒有完全到位。”徐潔推測,安保人員沒有就位可能是遲到了。

此後他們在盧浮宮內繼續參觀,在走到盧浮宮內著名的打卡點“勝利女神”雕像時,徐潔就注意到了不尋常,旁邊的阿波羅長廊大門緊閉,此後就有工作人員來驅趕,說盧浮宮關閉了,請遊客全部出去。

法國內政部長努內茲稱,這起“重大搶劫案”由“一支經驗豐富的團隊”在“極短時間內”完成。據他描述,嫌疑人利用卡車上的升降裝置進入博物館,砸碎玻璃作案,整個過程僅7分鍾,被搶走的文物價值“無法估量”。

目前嫌疑人在逃。不過嫌疑人作案究竟花了多少時間目前眾說紛紜,法國文化部部長拉茜達·達蒂在接受媒體采訪時就提供了不同的版本,表示作案時間不到4分鍾。

10月19日上午10時30分左右的盧浮宮主入口 (來源:受訪者提供)
10月19日上午10時30分左右的盧浮宮主入口 (來源:受訪者提供)

劫後場麵混亂

努內茲表示,盧浮宮發生的重大持械搶劫案暴露出法國博物館體係“存在較大安全脆弱性”。他還說,這顯然是一夥“事先踩點、經驗老到、行動極快的團夥”。

徐潔向第一財經記者表示,嫌疑人前期肯定經過長時間的踩點和研究,因為他們並未觸及阿波羅長廊內幾件可能是複製品的珠寶,同時阿波羅長廊是緊挨著塞納河,河邊就有快車道,方便快速逃逸。

另有目擊者稱,事發時“遊客普遍陷入恐慌”,“博物館裏的所有人跑來跑去,用力敲打玻璃門,想逃出去,但無濟於事”。後來,博物館工作人員和警方人員趕到現場。

在被博物館工作人員驅趕後,徐潔一行在當地時間10點半左右就回到了主入口的盧浮宮金字塔,起初她以為是閉館的原因是短暫罷工,心想待會兒還有機會入館。不過稍後,她就看到在講解員群裏轉貼了盧浮宮保安群的消息,才得知發生了盜竊。

與此同時,徐潔看見很多警察進入盧浮宮博物館,而盧浮宮的工作人員也都拿著包往館外走,說今天盧浮宮不開了,此時他們才打消了返館參觀的念頭,離開了盧浮宮博物館。

盧浮宮曆史上多次發生盜竊事件,最著名的是1911年,名畫《蒙娜麗莎》不翼而飛,兩年後在意大利佛羅倫薩被找到。1983年,兩副文藝複興時期的盔甲從盧浮宮失竊,直至近40年後才得以找回。

[ 打印 ]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