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統計,此次半年報的利潤降幅是長和自2015年集團重組以來的最大降幅。
Wind數據顯示,從淨利潤方麵來看,2016年年報同比降幅為72.16%、2023年年報同比降幅為35.93%、2024年年報同比降幅為27.29%、2020年年報同比降幅為26.83%。
“一次性非現金損失”105億港元
不過,事情也許沒有想象中的那麽糟。
需要注意的是,半年報淨利潤這一92%的巨大降幅,實際是減去了104.69億港元的巨額損失而得出的。如果不算這104.69億港元的損失,實際淨利潤是113.21億港元,同比實際是增長的,增幅也有11%。
那麽這104.69億港元的損失是怎麽來的呢?半年報指出,長和的英國電訊業務在2025年5月完成與Vodafone英國的合並,產生一次性非現金損失109.22億港元,按IFRS 16會計準則計算後為104.69億港元,包括非現金處置損失和交易相關費用。
據了解,這種淨利潤報表的操作方式,屬於會計準則下的賬麵調整,不影響長和實際的現金流與現金儲備。事實上,這種“賬麵虧損與實際收益並存”的現象,是跨國企業在戰略重組中常見的財務調整方式,以短期會計成本換取長期資本效率。
Three UK與沃達豐合並進賬13億英鎊
實際上,長和的電信業務是集團最賺錢的部分,2024年貢獻了集團營業利潤的四分之一。
長和的電信部門負責歐洲業務,而印度尼西亞、越南和斯裏蘭卡則隸屬於和記亞洲電信部門。
意大利和英國是長和電信部門歐洲業務的最大貢獻者,愛爾蘭和瑞典是增長最快的市場。其Three電信品牌在愛爾蘭、英國、奧地利和瑞典等八個國家開展業務。
去年7月有報道稱,長和正在評估其歐洲電信子公司的選擇,以期減少其在整個業務中的持股。今年3月,有消息稱,長和已開始準備剝離其全球電信資產並在倫敦上市,長和隻有在Three UK與英國最大移動運營商沃達豐合並完成後才能在該計劃上取得重大進展。
這項合並價值190億美元,完成後將使長和持有英國沃達豐49%的股份,合並案於去年12月獲得英國反壟斷部門批準。
長和的電信業務如果能在倫敦上市,可能將成為近幾年倫敦規模最大的IPO之一,倫敦證券交易所在大型上市方麵一直落後於競爭對手。英國已啟動全麵改革,以提高在倫敦上市對企業的吸引力。
長和半年報指出,此次合並獲得了約13億英鎊的淨收益。
港口零售業務上漲,物業銷售增收不增利
如果拋開104.69億港元的一次性非現金損失,長和包括港口和零售在內的主要業務依然保持韌性,助力實際淨利潤增長11%。
另一方麵,長江實業集團當日也發布了今年上半年業績,報告期內,該公司收入約253.86億港元,同比增長15.3%;股東應占溢利為63.02億港元,同比大幅下跌近27%。
上半年,長實集團已確認物業銷售收入73.66億元,同比大幅增長近59%,內地物業銷售占比約52%,實現38.3億港元,同比增長約117%。但集團上半年實現的銷售收益為17.68億元,下跌約3%;其中,香港地區的銷售收益僅實現約7400萬港元,大幅削減超92%。
高力國際的數據顯示,香港寫字樓租賃市場疲軟,長實將麵臨持續壓力,6月份香港寫字樓空置率徘徊在曆史高位附近,超過 17%。
長實旗下新建的中央辦公樓長江中心二期尚未售出,這限製了其租金收入。低迷的需求加上高昂的公寓供應量將繼續拖累香港房價,包括長實在內的開發商可能不得不將即將推出的項目定價相對較低,以吸引買家。
未提及海外港口交易
另外,萬眾矚目的出售海外港口業務進展,長和並未在半年報中提及,也沒有提到巴拿馬港口的營運情況,但長和聯席董事總經理黎啟明於電話會議中回應,長和出售海外港口業務的有關計劃引來包括中國、美國、英國及歐洲多地關注。
如果港口交易能夠順利完成,長和將獲得超過190億美元的現金。
對此,長和董事長李澤钜在半年報中表示:“全球經濟前景於下半年仍將持續不明朗且難以預測,貿易、財政及貨幣政策等議題懸而未決,影響商品價格、利率、匯率,以及消費者與營商情緒。此外,地緣政治之不明確情況可能進一步升溫。集團將保持謹慎處理資本開支及新投資,並繼續維持嚴格之現金流管理,以確保在外部環境影響下,集團仍能維持穩健之財政狀況。”
金融機構方麵,對長和的前景保持謹慎。瑞銀認為,長和受惠於港口與零售業務的穩健表現,以及美元年初至今疲弱,抵消旗下能源公司Cenovus業務受油價下跌的負麵影響。然而,賬麵淨利潤可能受Three與Vodafone合並完成後的一次性成本拖累,包括達86億港元的匯兌損失及交易費用。瑞銀給予長和“買入”評級,目標價為58.8港元/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