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雲說了,他幹活幹不過年輕人,所以他就負責吹牛皮。不過吹著吹著,吹出了哲理來。不過話說回來,講話有哲理的人,一般是吃苦吃得比較多的人。回頭看看馬雲的經曆,除了我們能看到的光鮮之外,背後的磨難、失敗、失意、迷茫、痛苦、失望更是數不勝數。馬雲說過:“我不認為世界上有很多人被拒絕過30次(注:馬雲自嘲因為醜,多次應聘被拒絕,並且多次都是唯一被拒絕的那個)。我所有的隻是堅持,像阿甘一樣,我不抱怨,無論成功還是失敗。如果一個人失敗後老是抱怨別人,那麽這個人永遠不會成功;如果他一直反省自己,那麽他就有希望。”
阿裏現在是一個偉大的技術公司,一直在改變著世界。但是,真正改變世界的不是這些偉大的技術,而是阿裏改變世界的夢想。他們20年如一日,20年一直不忘初心的為了實現讓天下沒有難做的生意的使命而奮鬥著,為了幫助中小企業而努力著。
馬雲根據自己創業的經驗,和年輕人分享了自己的心得:第一,要樂觀地看待未來;第二,少一些抱怨,認真檢查自己的問題;第三,要有超越常人的堅持。沒有這些素質,你是走不遠的。
馬雲在書中提到了老子對孔子說的關於以柔克剛的故事,補充如下:
傳說孔子曾帶領一班學生找老子請教,老子很老了,正在閉目養神,大概聽到了響動,抬起眼皮看了看,孔子於是非常恭敬的請安說:“弟子孔丘特來候教。”過了很長時間,老子才張開嘴,用手指著自己的嘴問:“你看我的牙齒怎麽樣?”孔子說:“已經掉了,又問:“那我的舌頭呢?”孔子說:“還好。”老子又合上眼皮,靜養去了。
關於夢想
一個人心有多大,就能做多大的事情。改變世界的不僅是技術,更是你相信自己可以改變世界的夢想。
- 相信自己正在做的事情是對的,不管人們是否喜歡。
關於創業
職業經理人跟企業家的差別就好比大家都上山打野豬。如果職業經理人開槍以後,野豬沒有被打死,衝了過來,職業經理人會把槍一扔就跑了;而如果是企業家,看到野豬衝過來,他會拿起柴刀衝上去。
在中國,當人們抱怨的時候,機會就出現了。處理人們的不滿,解決存在的問題,這就是我們的機會。我們不是為了創業而創業,而是為了解決某個問題而創業,不能本末倒置。
並且,做企業需要巨大的樂趣驅動,你做了你熱愛的事情,做了你所相信的事情,你把相信你的人,相信你做的這件事情的人聚集在一起,你才有機會,你才有能量。所以,阿裏最主要的財富就是有一批有理想主義情懷的員工,他們滿懷激情的為了自己的理想拚搏著。
一個優秀的企業家一定是善於傾聽,並且仍然能夠擁有自己想法的人。企業家和經濟學家之間的差異就是在這兒:經濟學家講完了,這件事情就結束了;企業家講完了,事情才剛剛開始。所以,企業家要做的是知行合一。知很容易,行也很容易,但是要合在一起,非常難。
當年,毛澤東在延安做了三件非常重要的事情:第一是建立抗日軍政大學,用以培養幹部;第二是開展延安整風運動,以統一價值觀和使命感,重塑理想主義;第三是南泥灣開發,要先活下來。今天,在經濟形勢不好的情況下,企業也要思考這幾個問題。
- 人性:所有成功的創業者情商都極高,對人性的問題把握得很好。
- 模式:管理模式、組織模式、文化模式。
- 如果把在美國做企業比作100米賽跑,那麽在中國做企業就是越野賽。我們麵臨很多障礙,但這些障礙也是機會。
- 做企業,有三個要素很重要,第一個是經營模式,第二個是產品,第三個管理;
- 想要走得快,那就一個人走;想要走得遠,那就一群人一起走。要一群人一起走,就一定要有組織。
關於戰略
做事情要有前瞻性,需要考慮十年後需要什麽,我們今天就開始做!今天的你是你10年前的想法和行動造就的,10年後的你是你今天的想法和行動造就的,做人如此,做企業也如此。所以企業家需要立足今天,也當思考十年之後的事。
所以要有戰略,戰略是基於對未來的判斷,戰略從願景來,願景從使命來。所以,使命、願景、戰略、組織、文化、人才這一整套體係的建設都要完善和強大,你才有可能做好。
- 就我自己來說,通常我會預判三五年之後政府會做的事情,然後立刻開始行動並不斷修正;三五年後,當政府開始號召大家一起行動的時候,我會選擇退出。
- 要思考你到底需要什麽,你要什麽,你可以放棄什麽;
- 未來30年,商業的模式是什麽?跨界、小組織、快速文化創新;
- 人工智能和生命科學是未來技術的兩大前沿;
關於創新
創新就是使用獨特、高效的方法去解決問題,未來的創新離不開數據,有了數據以後,創新、創意和創造才會層出不窮。
關於管理
管理,簡單說管是管人、管文化,理是理製度、理模式;管理就是借力,借助人的力量、資本的力量和知識的力量。
關於增加人的問題:方法是想出來的。因為你把門堵住了,員工過就會想盡一切方法在技術上完善,在產品上完善,在製度上創新,否則他們做起來就很簡單,加人、加原材料就是了,可那就亂套了。

- 沒有KPI考核,理想就變成空想
- 居安思危:要在陽光燦爛的日子修屋頂
- 危機關頭,能熬過去的企業才有“抗體”
- 決定企業成功與否的,不是規模多大、速度多塊,而是產品有多好,是否有良好的消費者體驗。
- 轉型一定是有代價的,就像拔牙一樣,一定會痛;
- 小企業考慮的是要用什麽樣的人,而大企業考慮的是要開掉的什麽樣的人。
關於擔當
高情商是怎麽來的?磨難、失敗、失意、迷茫、痛苦、失望,所有這些湊在一起,就能造就高情商。勇氣也很重要,你有沒有勇氣,敢不敢擔當?如果你願意為自己擔當,你就是普通人;如果你願意為5個人擔當,你可能就是一個團隊的領頭人,如果你願意為13億人擔當,你就是國家領導人。
一把手一定要有擔當。什麽叫擔當?就是能承擔責任,出現問題的時候,對不起,我來擔,這是我的問題。
關於挫折
知識讓人聰明,聰明的人知道自己需要什麽;經曆挫折讓人更具智慧,智慧的人才知道什麽時候去放棄;一個人隻有經過生活的磨練、生活的挫折,學校教育教給你的東西才能真正變成你自己的知識。
就像阿甘說的,人生就像一盒巧克力,你永遠不知道下一顆會是什麽滋味。所以我對未來是充滿信心的,但對今天、明天,我膽小謹慎,如履薄冰。今天很殘酷、明天更殘酷,後天很美好。
文章摘要
- 其實壓力不可怕,可怕的是誘惑。
- 想一想你來這家公司應聘時的理想,以及那時候你對公司的承諾,這家公司要的不僅僅是承諾,還有對承諾的堅持。
- 公益的本質是喚醒善良。
- 每位老師都有機會點燃別人心中的燈。
- 看書很重要,但是看世界更重要,讀萬卷書也要行萬裏路;
- 你去星巴克並非僅僅為了品嚐它的咖啡是多麽美味,那也是一種生活方式。
- 習慣於被安排好人生的人,不可能會成功。
- 平台的思想就是,讓別人越來越強大,去服務別人。
基礎架構就像做大平台,服務別人,讓別人更強大。 - 今天網上的商品交易,背後的本質是信任關係在流轉。
- 溝通是消除誤解的唯一鑰匙。
我認為貿易是最好的溝通方式,是承載文化最好的方式,可以讓我們尊重和理解不同的文化; - 我認為“一帶一路”更重要的是東西文化的交流。隻有文化的交流、思想的交流,才有可能帶來經濟的交流。
- 聰明是看見別人沒看見的東西,智慧是看見了也當沒看見。
- 我給大家一個建議:永遠相信你的對手不在你邊上,在你邊上的,都是你的榜樣,哪怕這個人你特討厭。
- 要有抗擊打能力,既不要盲目樂觀,也不要盲目悲觀。
- 如果地球病了,沒有人會健康。
- 中國應該注意經濟增長質量,就像人長大,不應該隻長身體,也要提升內在修養、文化素質和智慧。
- 政府考慮的是如何把事情做得更為公平,科學家是考慮如何把事情做得更為準確,而企業家考慮的是如何把事情做得更為有效。
- 如果說我跟別人哪裏不一樣的話,就是我觀察問題的角度和別人不一樣,看問題的深度和別人不一樣。
如果一個人經常有好運氣的話,那他背後一定有很多東西是你沒發現的。 - 五新
新零售:線上線下融合 (鼠標+水泥)
新製造:智能化、個性化 (不僅僅是由石油和店裏驅動,還要靠數據來支撐。)
新金融:信用體係、普惠的
新技術:AI
新能源:數據 (大數據要賦予技術以靈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