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絡方式
Email: julie.sun@bioeconomy.tw
TEL: 02-23711288 ext.2209 Mobile: 0921614788
地址:台北市忠孝西路1段80號22樓2209室
現職
台灣經濟研究社 社長 兼 永續發展政策研究中心主任 (2022~)
台灣經濟研究院 智慧財產評價服務中心主任 (2007~2022)
台灣經濟研究院 生物科技產業研究中心主任 (2003~2022)
『農業生技產業季刊』總編輯 (2007~)
學歷
英國劍橋大學 管理學院 博士 (2005)
國立臺灣大學 經濟學研究所 碩士 (1992)
國立台北大學(中興大學法商學院)經濟學係 學士 (1990)
專業證照
國際評價專家專業認證 (ICVS, International Certified Valuation Specialist, 2020~)
經歷
台灣經濟研究院研究員(2009~) 兼 研究七所所長 (2019~2021)
國際評價專業協會會員(IACVS, 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of Certified Valuation Specialists, 2020~)
中華無形資產暨企業評價協會第八屆常務理事、AI暨ESG委員會主委(2024~)
台灣仿生科技發展協會Biomimicry Taiwan首兩屆理事長(2014~2020)、常務理事(2020~)、永續發展組召集人(2020~)
行政院國家金融安定基金管理委員會第11、12屆委員(2020~2024)
富邦產物保險股份有限公司獨立董事 (2020~2023)
中華開發生醫貳基金投資決策委員 (2020~)
經濟部生技新藥公司發行認股權憑證審查會議執行委員(2020~2023)
行政院國家發展基金創業天使計畫維護工作執行機構委辦計畫審議委員 (2022~2025)
衛生福利部中藥藥事諮議小組產業與人才分組委員 (2022~2023)
東海大學第35屆董事 (2022~)
國立臺灣大學 科技政策與產業發展研究中心諮詢委員會委員(2019~)
經濟部市場性意見書常務評估委員(2019~2021)
台杉生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 (2018~2021)
中華民國西班牙舞蹈協會第五屆理事長 (2018~2022)及第三、四屆理事 (2009~2018)
行政院國家發展基金創業天使計畫審議委員會生醫與醫療組審議委員 (2017~2021)
國立中興大學農業及自然資源學院國際農業碩士學位學程兼任教授級專業人員 (2017)
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推動原住民族友善耕作加值推廣計畫訪視、審查委員 (2016~2019)
經濟部無形資產評價能力鑑定委員會專業委員 (2016~2021)
台灣生技整合育成中心Si2C-新藥開發商業育成整合平台CEO Club委員 (2015)
行政院國家發展基金公股股權代表-中華開發生醫創投公司董事 (2014~2020)
教育部高教司分組課程分流計畫、產學合作培育研發菁英計畫審查委員(2014, 2015)
臺灣證券交易所股份有限公司上市審議委員會外部委員 (2014, 2016)
國立臺灣大學生物科技研究所 兼任副教授 (2013~)
國立清華大學科技管理研究所 兼任副教授 (2010~2013)
中華無形資產暨企業評價協會第四至七屆監事 (2012~2024)
工業技術研究產業經濟與趨勢研究中心(ITRI IEK)「產業與管理論壇」 (TSSCI期刊)審查委員(2011~)
國家型奈米科技橋接計畫諮議委員會議委員(2012)
中醫藥委員會102年度「推動中醫藥醫療產業創新研究類」研究計畫審查委員(2012, 2013)
國立臺灣大學 科技政策與產業發展研究中心 兼任研究員 (2012)
教育部北區技專校院教學資源中心評審委員(2012)
國際學術期刊審查委員Reviewer,Technological Forecasting & Social Change (2010~)、Research Policy (2012)
交通部交通科技管理策略規劃研究計畫審查委員 (2010)
教育部推廣教育產業學程審查委員 (2010)
國立臺灣大學政治學係「政府與公共事務」EMPA碩士在職專班論文口試委員 (2009~)
『農業生物技術產業化發展方案』策略規劃組委員(2009~2013)
衛生署全民健康保險精算小組第七至九屆委員 (2008~2012)
『前瞻社』社務委員(2009~)
盛弘醫藥股份有限公司董事 (2009~)、永續發展委員會主委(2024~)
敏成股份有限公司獨立董事 (2012~2015)
政治大學智慧財產研究所『研發成果篩選與商業化計畫』技術審查委員 (2009)
行政院國家科學技術發展基金補助計畫審查委員 (2006~)
劍橋大學台灣校友會第一屆理事 (2007~2010)
『台灣農業生技產業發展策略會議』核心專家 (2006)
『全球生技產業趨勢分析–代表性個案研究』主編 (2006~2009)
台灣亞太產業分析專業協進會(APIAA) 認證考試命題委員 (2005, 2015)
公營事業機構移轉民營檔案訪查徵集工作小組委員(2005)
經濟部政策專題研究、列管研究計畫評審委員(2005~)
『南港生技育成中心』特約進駐審查委員 (2004~)
台經月刊資深編輯 (2003~2021)
台灣經濟研究院副研究員 (2003~2008)
台灣經濟研究院研究四所、研究三所、國際處、院長室助理研究員 (1993-2002)
孫智麗:ECFA中斷影響不小 應和平交流
http://www.CRNTT.com 2023-12-28 00:30:39
https://hk.crntt.com/doc/1068/4/4/4/106844409.html?coluid=93&kindid=20931&docid=106844409?
 |
台灣經濟研究社長孫智麗接受中評社專訪。(中評社 張穎齊攝) |
中評社台北12月28日電(記者 張穎齊)大陸認定台灣構成貿易壁壘,21日公告中止ECFA部分產品的關稅減讓。台灣經濟研究社長孫智麗接受中評社專訪表示,ECFA目前中止的12項石化項目雖影響小,但有示警意味,目前最新統計,台灣對大陸與香港出口額從過去超過四成降到接近三分之一,若ECFA完全中止,影響也不小,兩岸應和平交流互動,互相理解彼此不同的製度與價值,都比挑釁還好。
孫智麗,英國劍橋大學管理學院博士、台灣大學經濟學研究所碩士,歷任台灣經濟研究院智慧財產評價服務中心主任、生物科技產業研究中心主任、研究七所長、台大生物科技研究所兼任副教授、富邦產物保險股份有限公司獨立董事、農業生技產業季刊總編輯、台灣仿生科技發展協會理事長等。台灣民眾黨籍,現以無黨籍參選台北市第五選區(萬華、北中正)的“立委”候選人。
孫智麗表示,大陸禁止12項石化項目比例雖低,但這是形式上的示警,其實從ECFA早收清單來講,石化還有70項、機械108項、汽車運輸零組件50項存在,不過若ECFA全數終止,當然影響不小。
<nextpage>
孫智麗出具政府公開資料顯示,中美對峙後,民進黨政府在對大陸、香港的出口貿易逐年縮減,過去貿易依存超過40%,去年則來到38.8%,今年最新統計下降到34.6%,每年出口大陸、香港的金額仍達1000多億元美金;而民進黨政府對美國、歐洲、東協的出口則逐年上升,從去年對美國出口15.7%到今年提高至17.4%,對歐洲從去年8.6%到今年12%,對東協從去年16.8%到今年17.6%。
孫智麗說,民進黨為“去中化”,降低對大陸的貿易依存度,但比例仍是占最高,還是超過3成,ECFA若要中斷,還是會影響傳統產業,而對農產品的影響則不大,因敏感的農產品已被禁止過,零組件的影響大,再加上美國還管製台灣的高科技產品不能去大陸。
孫智麗向中評社說,若民進黨繼續執政,“去中化”的力道會愈來愈大,民進黨除了推新南向政策外,還要推“新東進政策”,之前簽署了台灣英國貿易協定,最新要簽台灣加拿大貿易協定,而台灣美國貿易協定則早簽了,民進黨政府計劃東進,對大陸、香港的貿易依存度要下降到多少?無法預測。
<nextpage>
孫智麗指出,大陸除了可用ECFA的經濟手段製裁台灣外,還可用非經濟手段、軍事手段,隻要在台灣的進出口貿易航道上,派軍機、軍艦多繞幾圈,增加貿易的運輸時間成本,生鮮食品就壞掉之類,此類封鎖的情形,勢必影響台灣經濟。
孫智麗強調,兩岸應有良好的互動交流,若能這樣做,ECFA項目不至於被終止掉,還可互相理解,台灣不能放棄大陸市場,當然也要自己變好、變強,不被予取予求,達有效的經濟分散之外,仍要廣結善緣,才有能量與對岸平等談合作,太弱、隻想依靠當然是沒籌碼,也不能因害怕戰爭就都配合,要讓自己強壯起來。
孫智麗指出,固然不要為了選舉去挑釁、汙名化對岸,若有這種心態,隻會讓兩岸加深隔閡、背道而馳,台灣要與世界當好友,兩岸也有共同的祖先,有很深的情感,看在情感的分上,應繼續和平交流,互相理解彼此的製度不同,透過交流來瞭解相互的價值。
孫智麗也提到,當然兩岸若開戰,實力是很懸殊的,俄烏戰爭也是借鏡,給台灣人有所啟示,大家都不願小孩上戰場,因此2024選舉結果相當重要。 |
榮譽
國立台灣大學110學年度兼任教師教學優良獎 (2022)
台灣經濟研究院 資深研究人員獎『功在台經』 (2022)
台灣經濟研究月刊專題策劃第一名 (2018)
國立台灣大學106學年度兼任教師教學優良獎 (2018)
台灣經濟研究月刊專題策劃第三名 (2017)
台灣經濟研究月刊專題策劃第二名 (2013)
台灣經濟研究月刊專題策劃第一名 (2011)
中央社 『2007台灣十大潛力人物』財經企管類得獎人 (2007)
台灣經濟研究月刊專題策劃第一名 (2006)
台灣經濟研究月刊專題策劃第一名 (2005)
台灣經濟研究月刊副研究員級個人獎第一名 (2004)
台灣經濟研究月刊專題策劃第二名 (2004)
台灣經濟研究月刊副研究員級個人獎第一名 (2003)
台灣經濟研究月刊助理研究員級個人獎第一名 (2001)
Overseas Research Student award (ORS) and Cambridge Overseas Trust (1997 – 2000)
台灣經濟研究月刊專題策劃第二名 (1995)
國立中興大學經濟係第三名畢業 (1990)
教學經驗
「生醫產業趨勢、市場研究、技術評價、授權策略」相關課程,財團法人自強工業科學基金會訓練課程講師,民國 107年度起。
「農業科技管理與產業分析」課程,國立臺灣大學動植物農業產業創新教學推動中心跨領域人才培育課程,民國107、108、109、110年7月。
「生醫產業分析與技術評價」課程,臺北醫學大學事業發展處產學育成營運中心,民國106年9-10月。
「生技產業發展研習班」,經濟部專業人員研究中心,民國103年10月、104年7月、105年7月。
「生物科技管理與產業分析」,國立臺灣大學生物科技研究所,民國102年度起。
「生物科技管理專題研討」,國立清華大學科技管理研究所,民國99—101年度。
「企業成長策略與實務」,國立臺灣大學進修推廣部管理碩士學分班,民國99年。
「農業生技研發成果評價方法與案例分析」,行政院農業委員會AMMOT農業科技跨領域人才培訓-專業進修班,國立政治大學, 民國98、 99年。
「生物科技研發成果商品化策略與產業化實例」,經濟部MMOT跨領域科技研習班,國立政治大學,民國98年6月13日。
「生技新藥產業經濟學 」,國立陽明大學生物藥學所,民國97—99 學年度。
陽明政大跨領域「生物科技管理學程」專題討論,民國96—99 學年度起。
「生技產業分析」相關課程,財團法人自強工業科學基金會訓練課程講師,民國 92 年 11 月 —12 月、105年度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