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寧南山 美國22家500億美元製造業巨頭

(2024-06-21 00:33:43) 下一個

簡析美國22家500億美元製造業巨頭

虎嗅APP 2022.08.30 

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寧南山(ID:ningnanshan2017),作者:深圳寧南山,原文標題:《是什麽支撐了美國的自信--簡析下美國的22家五百億美元製造業巨頭》,題圖來自:視覺中國

2022年度的《財富》雜誌世界五百強公布了,美國企業裏麵總共有42家製造業上榜,我又一家家地看了下。

其中營收3000億美元以上的僅有一家,那就是蘋果公司,2021年營收3658.17億美元;而在2000億-3000億美元這個區間已經沒有美國製造業公司了。

美國製造業第二名是福特汽車公司,2021年營收1363.4億美元;第三名是通用汽車,2021年營收是1270億美元;第四名是戴爾公司,2021年營收是1070億美元。

我們可以看出從第一名的蘋果到第二三四名之間有一個巨大的鴻溝,營收一下子從超過3500億美元下降到了1400億美元以下,而第2至第4名的福特+通用+戴爾的營收加起來才和蘋果差不多,這可以看出蘋果公司在體量規模上的巨大領先。

蘋果的體量還可以和華為對比,2021年華為的營收下降到了900多億美元,隻有蘋果的30%不到,換言之蘋果的營收是華為的三倍以上。不僅如此蘋果高達25.88%的淨利潤率,遠高於華為不到10%的淨利潤率。

當然蘋果公司存在一個問題,就是其供應鏈中除了一部分芯片之外,大部分的零部件製造都放在東亞地區。包括蘋果自研的SoC芯片,是在中國台灣製造,而屏幕來自韓國和中國大陸的廠家,從日本采購被動元件和傳感器,從中國廠家采購聲學器件,電池,攝像頭模組和金屬塑膠結構件,內存和閃存主要采購自韓國和日本廠家,當然也有美國本土的美光。

這就意味著,一個體量如此巨大的超級公司的製造大部分不在美國,則對美國的製造業空心化影響是很大的。

戴爾也呈現類似的特征,除了芯片是采購自英特爾和AMD之類的美國本土公司之外,其他大部分零部件,屏幕和整機製造業是放在東亞地區。

電子信息產業領域,美國製造的空心化總體是比較嚴重的,美國加強半導體領域的製造業是其對此的反應之一。

而相比之下,福特和通用在美國本土製造的比例則高得多,盡管這兩家汽車公司在海外也有工廠,用於供應當地市場。所以汽車工業對於美國來說是至關重要的創造就業的行業,事實上也正是因為整車製造在美國的繼續存在,所以才有一批汽車零部件汽車在美國繼續生產,曹德旺的福耀玻璃在美國設廠,包括前不久傳出暫停寧德時代在美國建電池工廠都是例子。寧德時代這個電池工廠就是為特斯拉和福特配套的。

“據知情人士透露,中國主要電動車電池供應商寧德時代決定推遲發布有關北美工廠的公告。該廠耗資數十億美元,原本計劃為特斯拉、福特等車企提供電池。知情人士周二(8月2日)透露,寧德時代計劃等到9月或10月再發布公告。寧德時代的一位代表暫未回複置評請求。特斯拉也沒有回複置評請求。福特拒絕評論。關於此事,據新浪向寧德時代發出問詢,但暫時沒有得到答複。”

而在500億美元-1000億美元這個區間,美國製造業企業就多了起來。

第五名是強生公司,2021年營收937.75億美元。這家公司我們比較熟悉的是強生嬰兒用品,比如洗發露,護膚皂什麽的,但強生公司在於其業務是綜合型的,比較全麵。它既是全球十大醫療器械廠家,也是全球十大製藥公司,同時旗下還有外科手術機器人業務。

在PharmExec(美國製藥經理人雜誌)公布的2022年全球製藥企業TOP50榜單中,強生僅次於輝瑞,艾伯維,諾華位居第四位。

而在美國MDO網站2021年11月發布的2021年度的“BIG 100”——全球醫療器械公司百強榜裏麵,強生公司僅次於美敦力排名全球第二位。

第六名是ADM公司,2021年營收852.49億美元。這家公司是做農產品加工的,大部分營收來自對玉米,花生,油籽,小麥,可可的加工,旗下有200多加工廠,用於生產人類食用的巧克力,糖果,飲料,澱粉等,以及用於動物食用的飼料,包括寵物糧,豬,馬等動物的飼料等等。

我們平時聽到說有ABCD全球四大糧商,這個A就是指ADM,因為糧食是這家工廠的原料,所以他們事實上就控製著大量糧食的貿易。

第七名是輝瑞製藥,2021年營收812.88億美元。

這是全球最大的製藥業廠家,這家製造業公司的利潤率極高,2021年淨利潤率高達27%,在美國的42家世界五百強製造業企業裏麵排名第2位,僅次於菲利普-莫裏斯國際(這是家煙草公司)。國內目前也還沒有出現類似輝瑞這種體量規模的製藥科技企業。

第八名是百事可樂,2021年營收794.74億美元。

這個公司大家耳熟能詳了,但是這裏要說一下,百事可樂的營收規模竟然是可口可樂的兩倍還多。為什麽我們覺得看起來差不多的公司,會有這麽大的區別呢?我想這跟百事旗下的品牌眾多有關係,多品牌戰略,我們熟悉的樂事薯片,還有美年達,佳得樂,七喜,純果樂果繽紛,還有妙脆角都是百事旗下的品牌。

第九名是英特爾,2021年營收790.24億美元。

這是美國最大的半導體公司,是美國半導體科技實力的標誌性公司,我們目前還沒有這麽大規模的集設計製造一體的半導體公司出現。一般來說,你用的電腦裏麵就有英特爾的芯片,另外英特爾的芯片還是數據中心服務器領域的霸主。

第十名是寶潔公司,2021年營收761.18億美元。

寶潔公司作為全球日化消費用品巨頭,旗下大量的品牌可以收獲家喻戶曉,例如幫寶適紙尿褲,洗衣服的碧浪,汰漬,像這個碧浪很多人以為是國內品牌;女性衛生巾的護舒寶,丹碧絲,舒隱;男人用的吉列剃須刀和剃須膏;洗頭發的海飛絲,潘婷,沙宣,家裏用的風倍清除臭劑;牙膏裏麵的佳潔士,歐樂B;護膚品和化妝品的玉蘭油,SK-II,舒膚佳。

在日用化工品領域,我們顯然也是落後的。日用化工由於跟人體有關係,因此是跨學科的,而且是精細化的化工產品,我們在這方麵也還是有課要補的。

接下來第十一名至第二十二名,分別是通用電氣(GE),IBM,洛克希德·馬丁,雷神技術,惠普公司,波音,邦吉,艾伯維,陶氏,特斯拉,默沙東卡特彼勒

為啥我是寫到第二十二名,因為美國這22家製造業公司的營收超過了500億美元,我一直覺得規模也是質量的一部分,沒有足夠的體量和規模,哪怕利潤率很高,在總量上也是難以和巨頭匹敵的。

這裏麵有兩家公司特殊一些,就是排第十一名的通用電氣(741.96億美元)和排第十六名的波音公司(622.86億美元),是上榜世界五百強的美國製造業企業中唯二的兩家出現虧損的。

波音是因為飛機出現了事故,以及全球航空業受到疫情影響,而通用電氣則虧損了高達65.2億美元。

通用電氣的業務非常廣泛,但主要是三部分:航空,醫療器械和能源。

GE在航空領域是是世界領先的民用、軍用、公務和通用飛機噴氣及渦槳發動機製造商。

中國的兩款國產噴氣式客機,ARJ-21采用的是通用航空研發的CF34-10A發動機,而中國的首款C919大飛機除了在開發國產的長江發動機之外,唯一的外方發動機使用的是LEAP-1C,該款發動機是CFM公司研發,該公司是通用電氣和法國賽峰飛機發動機公司50%/50%平股合資公司。

GE航空公司不隻是在發動機方麵有很強的技術積累,在航電係統方麵,C919的航電係統由昂際航電公司研發,該公司在2012年3月由GE和中國航空工業集團宣布聯合成立。

另外GE旗下的GE醫療還是全球十大醫療器械公司之一,在美國MDO網站2021年11月發布的2021年度的“BIG 100”——全球醫療器械公司百強榜裏麵,GE醫療排全球第七位,營業收入達到170億美元。

而在能源方麵,GE能源在燃氣輪機發電,風力發電機方麵均有不錯的技術。在GE中國的官網上寫著:“迄今為止,我們已向中國(發電領域)提供了270多台燃氣輪機,400多台燃氣內燃機,70台蒸汽輪機及近千台風機,並頒發了40餘項氣化技術許可。”

根據全球風能理事會(GWEC)2022年5月發布的《全球風電供應側報告》,GE新能源排在全球風機製造商的第五位,全球份額8.5%(按照裝機功率計算)。

同時GE也提供內燃機車,其官網寫著:

“在中國,迄今為止,GE運輸已提供超過1100台內燃機車。功率範圍涵蓋3000HP到6000HP(備注:這個HP是馬力的意思,horse power)。我們的機車和信號產品運行在中國繁忙的貨運線路及煤運專線上,並在高寒海拔線路上表現出色。”

曾經是綜合集團象征的通用電氣,在2021年11月宣布重大重組計劃,公司將“一分為三”重組為三個上市公司,分別專注於航空、醫療健康和能源。

我們也可以看出,GE電氣曾經也是高不可攀,但現在中國公司其實也在不斷追趕,包括發動機,燃氣輪機,風機,內燃機車等都在不斷追趕。

我們也可以看到,波音公司除了是全球的民航客機巨頭外,其實也是軍火巨頭公司。二戰時期波音就設計製造了B-17和B-29兩款出色的轟炸機,其中有兩架B-29轟炸機分別在廣島和長崎各投下了一顆原子彈。

比我們的運20運輸機載重多一些的美國C17運輸機,運20載重量66噸,C17可達77.5噸,C17現在也是波音在生產。

而F22也是波音和洛克希德馬丁公司聯合研發的。而美國的軍工巨頭除了波音之外,還有洛克希德馬丁排在第十三名(營收670.44億美元),雷神技術排在第十四名(643.88億美元),這兩家公司的體量都超過了波音,即使波音的營收還包含了民航客機業務。

其中洛克西德馬丁公司一開始叫洛克希德公司,在1995年和馬丁·瑪麗埃塔公司合並後才叫洛克希德馬丁,洛克希德公司在二戰時期設計製造了P-38閃電型戰鬥機,這款飛機大量服役,最有名的戰績就是擊落山本五十六所乘坐的運輸機。

洛克希德公司還設計製造了大名鼎鼎的U-2偵察機,SR-71偵察機和F117隱形戰機。其中U-2偵察機總共隻被打下來7架,除了蘇聯和古巴各擊落一架,其餘5架都是中國打下來的。洛克希德公司還設計製造了美國最大的大型戰略運輸機C-5,該機的載重達到了驚人的120多噸。

當然了,目前洛克希德馬丁公司最為高光的產品還是設計製造了F-35戰鬥機。

而雷神技術公司,2020年4月3日雷神公司與聯合技術公司正式合並組建雷神科技公司,這個聯合技術公司旗下有個普惠發動機公司,該公司和GE航空是美國兩大航空發動機巨頭。而普惠公司在F-22和F-35項目中連續擊敗通用航空獲勝,普惠公司為F-22供應F119發動機,為F35供應F135發動機。

除了供應發動機之外,雷神公司在雷達和導彈技術方麵也有很高水平,雷神公司就是在二戰時期研發雷達起家的,微波爐就是雷神公司的一個工程師Percy Lebaron Spencer發明,培西在一個啟動的雷達設備上工作時,突然發覺自己放在口袋裏的花生巧克力融化了。經過思索和研究,發現他的巧克力是被微波所融化,所以認為磁控管也能用來烹飪,並在1945年申請了微波爐的專利。

鋪路爪遠程預警雷達就是雷神公司研發製造的,該公司還為F-15,B-2等戰機研發了多款雷達,而愛國者地對空導彈係統也是雷神公司的作品。

IBM公司排在美國製造業的第十二名(營收723.44億美元),這個是全球著名的IT軟硬件供應商。

硬件部分IBM提供包括服務器,大型機,存儲係統。我們都聽過一個詞叫做去IOE,這個I就是指IBM,用國產的雲服務器去替代IBM的大型機,大型機其實也是計算機,過是跟我們個人使用的微型機名字對應,大型機主要用於政府,大型企業,金融機構等,但這些年來隨著國內意識到美係硬件影響到國家安全,因此搞去IOE。

除了硬件之外,IBM當然也提供企業和機構使用的各種基礎軟件和應用軟件。

簡單的說,IBM就是一個計算機軟硬件供應商,隻不過我們對個人使用的微型計算機(台式機,筆記本電腦)比較熟悉,知道軟件有 Windows,硬件有惠普聯想之類的,IBM更多是是在企業,科研機構和政府的商用領域提供計算機軟硬件。

像全球超級計算機500強,我們都知道中國有神威太湖之光,天河二號之類,美國進這個榜單的不少超算就是IBM研製的。2022年5月30日,世界超算兩大學術會議之一的ISC在德國漢堡發布的超級計算機Top500榜單,IBM研發的Summit超級計算機浮點運算能力排在全球第四位。

不過現在全球企業在逐漸走向雲化,IBM當然也在向雲轉型。

惠普公司排在美國製造業的第十五名(營收634.87億美元),這家公司我們很熟悉的,主要業務是筆記本電腦和打印機,另外惠普公司其實還分拆了包括服務器在內企業業務出去獨立運行,公司叫做HPE(中文名叫惠與),兩家公司是獨立運行的公司,不過背後的股東是類似的。

話說國產打印機這個部分也一直沒有做起來。下圖是2021年第三季度全球打印機品牌份額排名,可以體會一下,惠普排第一位竟然超過了40.9%,第二位是日本愛普生占比20%,第三位是日本佳能占比16.2%,第四位是日本兄弟公司占比8.9%。

在中國市場也是類似的情況,惠普打印機也是中國市場的老大,市場份額接近半壁江山。

 

打印機這個市場並不小,全球市場的規模超過400億美元,除了技術難關之外,領先者也在專利上做了各種布局。國產在這方麵還有不小的差距,當家品牌目前是聯想.

而邦吉公司排在美國製造業的第十七名(營收591.52億美元)。

作為一家農產品巨頭,著名的全球ABCD四大糧商之中的B,Bunge的業務包括從農民那裏購買穀物、油籽等,然後儲存、運輸和銷售給國內和出口客戶。邦吉的全球設施網絡跨越六大洲,包括穀物倉庫、油籽加工廠和港口碼頭。

大豆、油菜籽、油菜籽和葵花籽等油籽是各種食品、動物飼料和其他產品的基礎。

邦吉官網上稱其現在是世界上最大的油籽加工商。另外邦吉認為世界上最重要的三種作物是穀物:玉米(玉米)、小麥和水稻。隨著全球市場的持續增長,特別是在發展中國家,農作物的生產地和消費地之間的不匹配日益擴大,所以邦吉也負責這三種最重要作物的全球貿易。

在邦吉的網站上這樣寫道:Bunge is Brazil’s largest exporter ofagricultural products.(邦吉是巴西最大的農產品出口商),這家公司在巴西經營了100年以上,並一度在1975年把總部搬到巴西聖保羅,不過後麵又搬回了美國。

排第十八名的是艾伯維公司(561.97億美元)。

按照2021年的營收,這是全球第二大藥企,僅次於輝瑞公司,換句話說全球前兩位的製藥公司都是美國的,當然不止於此,全球第三大藥企強生也是美國的。

在製藥業美國包攬了全球前三名。如果按照2021年製藥業務收入(不是公司總收入),全球藥企TOP10排名依次是:輝瑞、艾伯維、強生、諾華、羅氏、百時美施貴寶、默沙東、賽諾菲、阿斯利康、葛蘭素史克。

我們發現前三名,第六名的百時美施貴寶,第七名的默沙東都是美國的,美國占了五家。

這個百時美施貴寶這次也進了世界五百強,排在美國製造業的第二十五名,因此本文不會涉及。

陶氏化學排在美國製造業的第十九名(營收549.68億美元)。

其官網上寫著:

“陶氏公司的塑料、工業中間體、塗料和有機矽業務組合,為包括包裝、基礎建設、交通運輸、消費者護理在內的高增長市場的客戶提供種類廣泛的、基於科技的差異化產品和解決方案。陶氏公司在全球31個國家和地區運營106個製造基地,全球員工約35,700名。”

說實話,106個工廠,員工才三萬五千多人,看起來單廠規模不太大。

上麵那個“工業中間體”就是指各種半成品,比如硝基苯,苯胺,甲烷,乙炔,丙烯,丁烷,丁烯等。

 

特斯拉明顯成為了美國製造業中的黑馬,居然已經闖進了美國製造業的第二十名(營收538.23億美元),而顯然特斯拉的潛力還遠不止於此。

選對了電動汽車這條賽道,特斯拉在營收方麵是會闖進前五位,甚至是會和蘋果平起平坐的存在,從下圖可以體會下特斯拉的營收增速。

 

排第二十一名的是默沙東(營收512.16億美元)。這是一家全球製藥業巨頭,這家公司其實本來是一家德國公司,名字叫做默克公司,但是因為德國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戰敗,因此其美國的子公司作為戰利品被美國沒收了,然後發展成為今天的默沙東公司,不過默沙東這個名字隻是在美國和加拿大以外使用,在美國和加拿大仍然是叫默克公司。而德國的默克製藥公司則是在美國和加拿大以外叫默克,在美國和加拿大叫做EMD。

默沙東比較著名的是1989年以700萬美元的較低價格,向中國轉讓了基因工程乙肝疫苗技術。當時承接默沙東技術轉移的是今天著名的深圳康泰生物公司,該公司成立於1992年,1993年生產出第一支疫苗。在康泰生物的官網上這樣寫道:

“僅乙肝疫苗一項,康泰生物累計生產、銷售了12億多劑,幫助4億多人免除了乙肝病毒的侵害,為國家減少公共衛生支出超過1600億元。”

當年的中國也有國產乙肝疫苗,但在技術上較為落後,安全性,穩定性和量產能力均有不及,並不能改變國內乙肝大規模流行的局麵,更先進的國產疫苗尚在研製中。而中國和默沙東的引進技術談判,縮短了先進乙肝疫苗大規模上市的時間。根據中國衛生部疾病控製局2011年8月發布的數據:在1992年到2010年這18年間,由於乙肝疫苗免疫接種,中國乙肝病毒感染者減少約8000萬人,兒童乙肝表麵抗原攜帶者減少近1900萬人。

這可以說是我國一次出色的技術引進。

第二十二名是卡特彼勒(營收509.71億美元),目前依然是全球最大的工程機械公司,在國內的徐工和三一重工之前。2022年6月,全球工程機械信息提供商英國KHL集團《國際建設》雜誌發布的最新Yellow Table榜單顯示,2022全球工程機械50強排名前10的企業分別是:卡特彼勒、小鬆、徐工、三一重工、約翰迪爾、沃爾沃建築設備、中聯重科、利勃海爾、日立建機、山特維克。這個美國的卡特彼勒全球份額高達13.9%,排在全球第一位。

 

好了,由於美國的世界五百強製造業企業高達42家,本文先介紹營收在500億美元的這22家企業。

這22家五百億美元俱樂部排名依次是蘋果,福特,通用,戴爾,強生,ADM,輝瑞,百事,英特爾,寶潔,通用電氣,IBM,洛克希德馬丁,雷神,惠普,波音,邦吉,艾伯維,陶氏,特斯拉,默沙東,卡特彼勒。

這裏麵電子IT類的有五家(蘋果,戴爾,英特爾,IBM,惠普),醫療器械和製藥類的有四家(強生,輝瑞,艾伯維,默沙東),其中強生在製藥和醫療器械都是全球前五位。另外GE集團旗下GE醫療其實也是全球十大醫療器械企業。

汽車類的有三家:福特,通用,特斯拉。

軍工企業三家:洛克希德馬丁,雷神,波音。

農產品加工三家:ADM和邦吉。

化工公司兩家:日用化工用品的寶潔和化工公司陶氏化學。

食品飲料一家:百事;工程機械一家:卡特彼勒。

還有綜合工業集團一家:通用電氣,旗下的GE醫療,GE航空,GE能源都是全球巨頭。

我們可以看到,美國的500億美元製造業巨頭分布在電子IT(含半導體),醫療器械和製藥,汽車,軍工,農產品加工,食品飲料和工程機械,還有一家通用電氣是綜合工業集團。

總體上而言,如果我們和美國對標的話,電子裏麵的半導體,自主品牌汽車,醫療器械和製藥領域是差距最大的,這和我們之前的分析總體是一致的,也是我們後續需要持續進步和多多關注的領域。

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寧南山(ID:ningnanshan2017),作者:深圳寧南山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