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茅晨月案件 涉及某車企洗錢56億

(2025-08-17 17:34:00) 下一個

茅晨月案件內幕:涉及某車企洗錢56億

2025年08月11日 財經柳葉刀   Jackie聊投資
 
茅晨月是國際保理商聯合會FCI新任主席,她領導的部門掌握著富國銀行80%以上的中美跨境保理業務,光2025年上半年,茅晨月就給小米、蔚來等公司做了17億美元的出口供應鏈融資。她設計的方案廣受企業歡迎,據說可以節省30%的成本,但方案也有爭議的地方,那就是涉及避稅或洗錢保理模式是怎麽玩的?它允許公司將未付發票出售給第三方(即保理商)來獲取急需的現金。
 
簡單來說,就是企業把自己應收回的貨款等債權轉讓給保理商(如富國銀行),保理商提前給企業提供資金,同時保理商還可能提供賬款管理、壞賬擔保等服務當然每增加一級就可能增加1%左右的商業成本,總的成本構成主要由:基準利率+保理成本+擔保成本+傭金構成,有時可能涉及評級費用、匯率補償等,所以保理綜合融資成本都要幹到10%~20%;

汽車出口商做保理融資的好處說白了就是實現賬期和風險的雙重轉移,把風險轉移給了富國銀行這種類型的保理商;

一家FCI成員保理公司介紹說,他們的出口保理業務能提供多項服務:一是融資,可預付最高95%發票價值的融資,並在24~48小時內提供資金,省去可能長達6個月的賬期;二是信用保護,作為買方與賣方之間的中間人,彌補付款短缺;三是收款、催款和記賬等。

富國銀行靠著這個模式能做年均26億歐元的保理業務,想想看這裏麵的空間有多大,而這項業務跟國內汽車出口以及海外製造本土化密切相關;2024年,中國汽車出口總量突破了641萬輛,創下新高,而國內的新能源車銷量也攀升到1286萬輛。在接下來的幾年裏,有望形成“三個千萬輛”的龐大局麵:即國內市場年產銷超過1000萬輛,直接出口超過1000萬輛,以及海外本土化生產也達到1000萬輛左右

這裏麵就隱藏著一個幾萬億級別的資金需求。比如比亞迪和奇瑞在墨西哥、匈牙利等地,一次投資都得動輒50到100億元人民幣用於建廠、購設備,還得花上幾億的流動資金來買原料、發工資,維持日常開銷。大家都知道,汽車製造業普遍的賬期在170-200天,供應鏈上積壓的資金需求,絕對是個驚人的數字;以比亞迪為例,從2019年起,應付賬款和票據金額大幅上升,從大約225億元猛增到2024年底的2300多億元,漲了十倍左右。

而據知情人透露,茅晨月涉案的該車企2024年出口量突破10萬輛,而該車企的現金可支配月數不到1,意味著現金流非常緊張;“月均付現成本是企業每月必須對外支付的現金開銷,車企通常預留3至4個月的月均付現成本,這不僅是車企為保證日常現金支付最低的現金額度,更是一個保險數額、一個安全基數,或者說是一個警戒線。” 

7月16日,知名財稅審專家劉某表示,如果車企現金覆蓋月數遠低於3至4個月的警戒線,說明這些公司的資金已比較緊張。一旦銷售款回款困難,或者供應商催款,或遇突發事件需要大額費用或采購款等,有可能出現無錢付賬的情況,輕則影響公司正常生產經營,重則導致生產斷鏈。

2025年6月起,17家主流車企響應《保障中小企業款項支付條例》,將供應商賬期壓縮至60天內(此前行業平均賬期超200天),一旦壓縮賬期,國內車企的資金缺口會激增:

以比亞迪為例,賬期從164天縮至60天,需提前支付約1600億,資金覆蓋率僅46%;賽某某更需提前支付450億,占其可支配資金的103%

寫到這裏,大家應該已經猜出答案了,有些東西不能講透,隻能靠細品和分析,如果寫的太明顯文章馬上要被和諧了。

[ 打印 ]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