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之家 8 月 17 日消息,經過近兩年的勞工行動和同情罷工(sympathy strike,指某一工會或勞工群體為支持其他工會或群體的罷工行動而發起的罷工),瑞典工會 IF Metall 表示,在與特斯拉的糾紛中,其立場有所軟化。這一轉變標誌著雙方為解決爭端開辟了新的道路,不再局限於通過集體協議達成和解。
工會主席瑪麗?尼爾森(Marie Nilsson)在接受瑞典電台(Sveriges Radio)經濟節目 Ekot 采訪時表示,盡管簽署集體協議仍是最理想的結果,但“其他替代解決方案”如今也已擺上桌麵。
據IT之家了解,這場始於 600 多天前的罷工,期間雙方均采取了一係列戰略性舉措。IF Metall 通過針對郵件投遞來阻止特斯拉獲取車牌,而特斯拉則通過德國渡輪將車輛批量運往特雷勒堡,繞開了這一限製。盡管雙方采取了高調的策略,但實際參與罷工的人數相對較少,據 CarUp 報道,總共僅有約 60 人參與。特斯拉瑞典公司也一直堅持不會向工會的要求低頭。在長達 600 天的罷工期間,特斯拉瑞典公司調整了運營方式,以避開工會及其盟友的罷工影響。
尼爾森指出,IF Metall 如今願意探索其他替代方案,例如將行業標準條款直接納入特斯拉的雇傭合同,或者將特斯拉在瑞典的運營轉移到已經擁有集體協議的公司旗下。“你可以用不同的方式來解決。最簡單的方式是簽署集體協議。但如果做不到這一點,我們也必須找到其他替代方案,因此我們願意展開討論。”尼爾森表示。
IF Metall 也承認,自糾紛開始以來,特斯拉已經在瑞典改善了工作條件。特斯拉瑞典公司一直強調,其工作條件已經優於工會標準,這據稱也是為何很少有公司員工實際參與 IF Metall 罷工的原因之一。
“在這一過程中,我們一直在比較雙方的條件。特斯拉在沒有具體說明的情況下調整了一些細節,他們希望成為一個好的雇主,這關乎工資和條件。”尼爾森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