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董明珠 拒絕海歸派 擔心有間諜

(2025-08-19 04:34:54) 下一個

 

格力不用海歸:從精英到「間諜」,中國留學生是否成了時代的犧牲品?

https://www.bbc.com/zhongwen/articles/c04e7nnp291o/trad?

2025年4月22日,中國格力電器召開臨時股東大會,成功連任董事長的董明珠語出驚人。她穿著黑西裝,坐在台上談到人才標準。她說:「(格力)絕不用一個海歸派,因為海歸派裡麵有間諜,我不知道誰是誰不是」。

 

留學歸國的人在中國被稱為「海歸」。疫情後這個群體人數急增,根據中國科技部的說法,2021年回國的人超過100萬。

這段隻屬內部會議的講話後來被傳到網上,24歲的張妮(化名)聽到後感到「非常驚訝」。她剛從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新聞學院畢業回國,成為海歸不到半年,現在在一家外媒工作。

張妮坦白說,「我不在意去不去格力」,讓她詫異的是企業的變化。

中國一直有不少民族品牌,格力是其中一個。它的口號「讓世界愛上中國造」,是張妮從小就聽的廣告詞。「從回力鞋開始,(企業)之前隻是強調民族性,但是現在說不喜歡可能跟國際沾邊的東西,」她想不通——雖然近年地緣政治緊張,但格力不是華為,核心技術沒那麼敏感,為何要防範間諜。

董明珠 拒絕海歸派 擔心有間諜

https://x.com/bbcchinese/status/1917079286777057511

身為格力電器董事長的董明珠在一次股東大會上表示,該公司致力於從國內大學培養領導人才,因為擔心曾在海外留學的人可能是“間諜”。

70歲的董明珠被譽為中國的“家電女王”。在過去20多年裏,她將格力集團打造成為全球最大的家用空調製造商之一,使其成為中國的明星企業家。

她的言論凸顯了中國和西方關係緊張的情況下,中國社會在如何看待海外歸國人才問題上的日益加深的分歧。

在網絡上被廣為轉發的影片中,董明珠在台上發言說:“我們在人才培養當中,絕不用一個海歸派,海歸派裏麵有間諜,我不知道誰是誰不是。”

“在無法甄別是不是間諜的能力下,我隻能保守地選擇在國內的高校裏麵,培養我們自己的人才。”她補充稱。

她的支持者認為,中國留學生在海外被外國情報機構策反的案例“層出不窮”,董明珠有權保護她的企業利益。還有人強調這隻是一次“內部發言”。 但反對者指出,為中國航天與導彈研發做出巨大貢獻的錢學森等科學家都曾留學海外,這樣的言論會讓出國讀書的年輕人感到心寒。還有一些人甚至呼籲抵製格力的產品。

官方媒體《新京報》在一篇評論文章中稱:“這樣的言論從一位有社會影響力的明星企業家口中說出,無疑會進一步加深對相關群體的汙名化和刻板印象。”

自1978年改革開放以來,選擇赴海外留學的中國人數持續增長。據估計,已有數百萬中國人出國深造。中國教育部表示,中國已成為全球最大的留學生來源國。

在中國的最高領導層——中共中央政治局——之中,有近三分之一的官員有海外學習經曆。

但據《南華早報》報道,受地緣政治緊張和國家安全關切影響,中國部分政府機構已收緊對擁有海外學曆畢業生在關鍵崗位的招聘要求。

董明珠用人標準引爭議:90歲都可以,唯獨海歸派不行,擔心有間諜

2025-04-23
 
前言

我們都知道董明珠在老百姓口中的評價褒貶不一,有的說她敢作敢為,有責任擔當,有的則說她在公司搞“威權主義”,把格力的領導模式搞壞了。

但無論評價如何,她的心總還是向著國家的,就在4月22日這天,格力電器開了一次臨時股東會議,71歲的董明珠再次當選新一屆董事,開啟了她的第五個三年任期。

會議期間,有人對格力公司管理層的年輕化進程表示關注,而董明珠公開表示了自己的用人標準:絕對不用海歸派,怕有間諜!

抵製“海歸”,崇尚本國人才

董明珠在“抵製海歸崇拜”這一塊並不是今年才開始的,早在21年那會兒,她就透露過格力可能會進一步減少對“海歸派”人才的招聘。

那會兒我國的許多企業似乎都陷入了一種“唯海歸人才是舉”的魔障之中,他們普遍認為這群海歸是國際性的高端人才,隻有多招海歸,才能讓企業走向世界市場。

招聘會現場

而彼時的董明珠就不認同這樣的想法,她說格力在2021年就已經招攬了上萬名來自各個高校的優秀畢業人才,他們在崗位上發光發熱,為格力做出了不少的貢獻。

而且最重要的一點是,他們沒有一個是海歸,全都是從我國高校畢業的人才。

對於格力來說,招攬國際人才從來都不是他們的主要方針,至於為什麽隻選擇招聘國內畢業的優秀人才,也隻是格力的企業文化認知罷了。

董明珠曾就這個問題對記者解釋道:她對海歸派的人才價值和能力並沒有偏見,而格力拒絕海歸人才也隻是一種選擇而已,畢竟每個企業的追求都有所不同。

而且有這種理念的公司國內不止格力一家,華為的老總任正非就曾有一句名言:“中國的雞就要在中國下蛋”,說的就是這個道理。

在這一點上,任正非和董明珠的看法是相同的,究竟是接納海歸才能給企業帶來發展,還是拒絕海歸才能讓企業走得更遠,他們兩個人都相信後者才是正確的答案。

任正非與董明珠

近來董明珠在股東大會的公開發言,更是證明了格力要全力發展國內人才的決心。

她在會議上講明:格力的用人標準不局限於年齡,隻要你有能力且想幹,不管是90歲還是20歲她都能用。

但是有一點,就是格力不會接受“海歸派”。

對此,她給出的原因也很簡單:因為海歸派可能存在著商業間諜,而她沒有能力辨識,就隻能相對保守地選擇發展國內的人才。

這話聽起來歧義挺大的,或許會有人解讀成:如果董明珠有能力辨識出每一位來自海外的間諜,那麽她就還是會對海歸派“敞開懷抱”?

究竟董明珠的話語中是否有這樣的一層含義,我們也沒法深究,但對像董明珠這樣向來快言快語的企業家來說,我們幾乎是用不著過度解讀的。

格力是出了名的不愛用海外人才,這一點大家都是有目共睹的,早在十年前那會兒,格力就傳出消息,要建設用於培養人才的培訓中心和學校,這可是實打實的功績。

不僅如此,在去年全國各地“就業難”的浪潮下,格力還招了6190位大學生,年人均成本近20萬,算是為我國的就業問題做出了貢獻。

如今再回過頭來看董明珠在股東大會上的發言,看來她的話的的確確是出自真心。

不過,除了公開宣布格力的用人標準,董明珠還在這次大會上順理成章的被選舉為新一屆董事,順利開啟她的第五個三年任期。

雖然讓人意外的是,她這次並沒有再擔任格力的總裁,可她在格力的實際地位卻幾乎從來都沒有變化過,這讓許多網友不禁想問:董小姐,您到底什麽時候退休啊?

紅星新聞的一則報道

第五個三年任期:董小姐並不打算退位讓賢

年逾80的任正非其實和董明珠有很多共同點,在前文中也提到過,這兩位老總都十分重視對國內人才的培養。

不光如此,任和董也都在七八十歲的高齡仍然把公司的權力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甚至董明珠還多次表示“沒有我,格力就完了”。

不過,這兩人在外界的評價卻截然不同,有人認為其主要原因就是董明珠經常搞“個人崇拜”,她的“家長式管理”讓格力的未來仍舊充滿著不確定性。

但是,格力能走到今天這個位置,董明珠也的確是功不可沒的,光從財務數據上看,自她上任之後,格力的營收在幾十年內增長了2000多億元,納稅額也超過了1400億元。

此外,在光伏儲能,再生能源等綠色技術的研發上,格力也都是行業裏的領頭羊,在董明珠的帶領下,格力的許多產業都不曾落後於別人過。

可以目前的狀況來看,就算成就再怎麽耀眼,一旦格力離開了董明珠,就會給人一種大廈將傾的感覺。

以71歲的高齡再幹三年,然後三年之後或許又是另一個三年,這樣的決定是令人既敬佩又擔憂,畢竟人不是永生的,而企業的發展也不能隻依靠一個人來做決斷。

有網友說,不管未來格力的管理模式會不會發生改變,董明珠都應該盡早培養接班人才是,畢竟這涉及到格力整個公司的存續,也和數千上萬人的飯碗有關。

但就從現實來看,在短時間內格力公司內也許沒法再出現“第二個董明珠”,而董明珠承諾過的將管理層“年輕化”,至少在她卸任前是恐難實現。

結語

隨著世界局勢的進一步發展,國家之間對人才和教育的競爭會變得更加激烈。

尤其是在零幾年那會兒,我國的人才流失十分嚴重,以至於企業紛紛開高價,高待遇來挽回這些海外學子,這就造成了如今企業對海歸的“崇拜”現象。

但是,我國這十數年來的進步,也證實了一件事情:我國自己培養出來的人才肯定是不比那些海歸學子差的。

雖然格力目前的管理模式仍然頗受爭議,但像這樣具備民族信任感的企業在我國屬實是少之又少,我們應當對他發展國內人才的態度給予鼓勵才是。

頻惹爭議,董明珠還是少說兩句吧!

2025-07-03   財視傳播 北京  

2025年6月30日下午,格力電器2024年度股東大會在珠海舉行。格力電器董事長董明珠以及格力電器董事、總裁張偉等管理團隊齊齊出席。

會上,剛卸任格力電器獨立董事的劉姝威在股東會上給董明珠提建議說,今後多讓年輕管理團隊走在前麵。於是董明珠在現場回應道,自己以後盡量少說話,希望給年輕人讓出更多舞台。

相比以往,這是近年格力年輕管理團隊發言最多的一次股東會,這似乎是一個好的開始,畢竟這幾年董明珠的驚人發言越來越多,她也確實應該少說幾句了。

董明珠“熱衷”暗諷雷軍?

董明珠最近一次發表驚人言論,是在6月5日的鄭州董明珠健康家開業現場。在直播時她表示:“網絡時代是流量時代,大家都利用流量,無論是對對手的攻擊,還是對自己的虛假宣傳。有些企業或許一時能忽悠一些消費者,但這並不長久。”

董明珠還強調:“格力產品無任何代工,有些企業貼牌生產的質量不一定可控,很多壓低價要靠偷工減料。而依靠品質取信的格力,即使在網上也遇到這樣那樣的問題,但消費者依然是信任格力的。”

在相關文章的評論區,有網友表示,“收手吧鐵娘子,天天盯著別人暴露格局!”另有網友直接指出:“董大姐這是跟雷軍杠上了,時不時陰陽一下。”

確實,董明珠對雷軍的暗諷也太過頻繁了,似乎她隻要出場發言都要想方設法的捎帶上一兩句。4月22日,格力電器召開臨時股東大會。會上,董明珠表示:“小米汽車燒死人你們看到了吧?但格力在北京大1路跑了十幾年,從沒有火災事故。這就是實力,這就是技術。”

3月13日,董明珠健康家北京首店開業儀式的直播中,董明珠表示:“有些企業,偷技術,挖人,打扮自己一下變成一個好像科技領導者一樣的,然後外麵都漂亮,就說迎合年輕人口味,其實我們要盡量抵製像這樣的(行為)。我講得可能嚴重一點,我認為他就是流氓行為。因為你並不是對你的消費者負責,你對你同行也是不負責。依靠價格最低成為領導者,但是消費者是最大的受害者。”

據“南方都市報”報道,此番言論被外界普遍解讀為是在暗指雷軍和小米。

或許,在董明珠眼中暗諷雷軍已經成為了流量密碼,隻不過,將陰陽別人掛在嘴邊來博取流量真的不會被流量反噬嗎?

在董明珠發表關於“小米汽車燒死人”的言論後,不少人頭一次知道格力竟然還造車。但隨後網友便扒出了格力汽車的各種問題。

據多家媒體表示,董小姐打造的純電車標價從15萬,8萬狂跌到5萬多,能跑230公裏,可壓根沒多少人買。

據悉,格力鈦新能源麵包車用的鈦酸鋰電池,安全方麵確實靠譜,充電快,低溫下也能用,高溫也不容易掉鏈子。不過有個大麻煩,就是存電能力太差。

據“彭雲淡”表示:“我之前在珠海試過這輛車。廣告上說能跑230公裏,但實際裝滿貨上路,電量下降快得嚇人。儀表盤上還剩50公裏續航,但一進城區電量就狂掉,這電動車續航跟吃麻辣火鍋似的,開始挺猛,後麵就沒勁了。一比就更沒法看了,比亞迪那款T5混動貨車,滿電能跑800公裏以上,完全碾壓格力這款230公裏的車,人家有油電混動係統,根本不用擔心半路沒電,格力這車隻能在自家工廠裏兜圈子。”

此外,2025年6月16日,格力鈦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的官方微信突然發布一則聲明。聲明表示,這家格力電器控股的新能源公司確認:其全資子公司價值18.06億元的股權被法院凍結,凍結期限長達三年。

在聲明中,格力鈦直接將矛頭指向公司前身——銀隆新能源的原實控人魏銀倉,此人至今仍在美國逍遙法外。

2015年12月,魏銀倉未經公司高層批準,私自偷用公章,在陽光人壽的增資補充協議上進行了違規擔保。當年陽光保險增資了10億元,雙方簽署了“業績對賭”的協議。

除了陽光保險外,還有7名股東與格力鈦簽署了類似的對賭協議,涉及本金一度高達11.10億元。這些由魏銀倉埋下的隱患,如同一顆顆定時炸彈,在十年後接連引爆。

4月份,董明珠剛剛前腳嘲諷完小米汽車,轉眼之間自己的造車工廠就“後院起火”。

“雷人語錄”不斷

除了暗諷雷軍以外,這兩年董明珠也時常語出驚人,其中最受矚目的自然是“海歸間諜論”。4月22日,在2025年格力電器臨時股東大會上,71歲的董明珠再次連任董事長,同時她也發表了這一炸裂的言論:“絕不用海歸派,隻在國內高校培養自己的人才!海歸派裏可能有間諜,不知道誰是誰不是。”

此話一出,讓董明珠和格力再次成為輿論焦點。而後,各種評論接踵而至,甚至引得官媒下場批評。“新京報”率先發文,直指董明珠的言論“背離常識”,與明星企業掌門人應該有的廣闊視野和格局並不匹配。

隨後“經濟觀察報”則表示,董明珠的“間諜論”令人害怕,很多企業家用“資本家”、“間諜”等詞匯搶占輿論高地,其實是企業發展存在困境和焦慮的表現。

而據“南方新消費”表示,據不完全統計,格力現有員工中約5%-10%為海歸背景。格力副總裁王凱、胡餘生等高管均有海外履曆,而董明珠曾經看好的“親信”王自如,也被網友扒出是海歸。

真的很難理解董明珠如此發言的目的是什麽,純粹為了博取流量的營銷手段嗎?

在此之後,董明珠和孟羽童的再次同屏出現,又一次拉低了她的路人緣。原本一場冰釋前嫌的“大戲”,硬被董明珠一句話變成了麵刺孟羽童的現場。

在5月20日這個略顯曖昧的日子裏,孟羽童突然曬出了與前任老板董明珠的聊天截圖,孟羽童在曬圖時稱:“時隔兩年,收到了前老板的微信。”隨後格力電器官方賬號也在評論區留言“歡迎回家吃飯”。

緊接著5月23日晚,董明珠和孟羽童一同現身“格力明珠精選”直播間,直播時孟羽童表示“看見老板的信息激動得不行。”

而董明珠則笑著批評孟羽童說:“年輕人在成長過程中肯定會有認知失誤的時候,我還跟羽童說,你喪失了一次最好的機會。你的路很長,但是你經不住社會上一些表麵現象的誘惑,所以你以為自己搞一個代言,給別人做一個廣告,好像收入有了一點,但是實際上你更多失去的是人生價值,其實也講三觀要正。”

對於此前孟羽童的離職風波,董明珠在本次直播時回應稱:“最後一次叫你離開的時候,確實是你犯了很大的錯誤。因為要講規矩,我們在工作當中一定要講原則,情感是另外一回事。工作以外的時間要講感情,要講關心,但工作的時候原則性非常強。所以這兩年下來,我覺得她肯定感觸也很多。”

麵對前領導的教導,一旁的孟羽童始終保持體麵的微笑。隻有當董明珠欲要給她扣上“三觀打了折扣”的帽子時,孟羽童才趕忙打破沉默,辯解道:“我三觀挺正的。”

董明珠的這番言論也頓時引起了網友們的反感。

此前孟羽童還在視頻中就曾透露過自己在格力的薪資在5000到10000元的區間內。此外她還公開表示過自己單日工作21小時,兩個月沒休過完整周末。

2023年孟羽童離開格力後,關於孟羽童“廣告月收入或達20萬元,一年廣告收入或達400萬元”等話題也傳了開來。“南風窗”曾表示,據業內人士介紹,此前孟羽童小紅書的商單報價在每條21萬左右,從後台可以看到2023年6月到現在,她一共接了10條單子。

難不成,每月瘋狂加班,卻領著5000到10000元的薪資,能比年入百萬更有人生價值?據“爆點財經”表示,這些話,經不起推敲,充滿傳統說教與矯情。

“最人物”也曾這樣評價過董明珠:“三十多年來一直在工作的董明珠,在許多觀念上與年輕打工人‘脫鉤’,這讓她逐漸在Z世代群體中失勢。”

不可否認的是,自2012年執掌格力以來,董明珠曾帶領企業從800億市值攀升至如今的2500多億,空調市場份額從不足2%登頂過全球第一。從一線員工到企業掌舵人,這一路走來她仍然是那個人們眼中的“鐵娘子”。

隻不過,鐵娘子的路人緣,似乎快被她的驚人言論敗光了。雖然能夠博取一時的流量,但長久來看會在大眾心中塑造一個怎樣的格力形象呢?

[ 打印 ]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