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中國 美國 的經濟體量

(2023-08-14 23:19:33) 下一個

中國的經濟體量超過美國了嗎

保羅·克魯格曼  2023年8月15日
 
最近的一篇專欄文章寫的是中國經濟麵臨的問題,這些問題看來很嚴重。但我也謹慎地承認,30年的經濟奇跡已經把中國變成了一個真正的經濟超級大國,它當前麵臨的問題不太可能改變這個事實。
 
但中國到底是多大的經濟超級大國呢?它現在是世界上最大的經濟體嗎?還是仍落後於美國?
 
答案都是“是”。
 
因為這要看你使用什麽計量標準來衡量。而且沒有一種標準明顯的對。應該選擇什麽標準取決於你要試圖回答什麽問題。
 
衡量美中相對經濟規模的最簡單方法是用本國貨幣計算兩個國家的國內生產總值,然後按照市場匯率將國內生產總值換算成同一貨幣,這通常是將人民幣換算成美元,不過如果將美元換算成人民幣也沒有什麽不同。按照這種算法,中國經濟體量排名第二,中國2022年的GDP為18.1萬億美元,而美國的是25.5萬億美元:
但這種比較並沒有將兩國國內的商品價格考慮進來。如果按照國內生活成本的差別對GDP進行調整的話,中國已遙遙領先於美國,圖中標有PPP(即購買力平價)的條形就是這樣算出來的國內生產總值。
為什麽我們也許要根據物價對GDP進行調整呢?一種回答是,如果你對GDP的變化觀察一段時間會發現,以美元計算的國內生產總值能受外匯匯率變化的極大影響,因為匯率有很大的波動性。
幾周前,我嘲笑了《華爾街日報》對美國和歐元區以美元計算的經濟規模的比較,批評其極具誤導性。《華爾街日報》稱,雖然美國和歐元區的經濟規模在2008年時相同,但美國的經濟現在幾乎是歐洲的兩倍。美國經濟的增長速度確實比歐洲的快,但《華爾街日報》報道的變化的大部分不是歐洲實際增長率弱的結果,而是歐元兌美元匯率下降的結果:
 
順便說一下,我在這張圖中給出了美元和歐元的相對通貨膨脹率隨時間的變化,可以看出,通貨膨脹率不是匯率變化的主要因素;匯率反映的就是貨幣市場上常發生的事情,即波動。
但對GDP進行物價調整還有另一個原因。如果你想比較兩個經濟體的實際規模(即每個經濟體生產的物品總量)或兩個經濟體內的生活水平的話,你就要知道一個經濟體內的商品和服務是否比另一個經濟體內的便宜,並將這點考慮進去。
 
如果你要比較的是美國這樣的高收入經濟體和中國這樣的中等收入經濟體,進行物價調整是尤其正確的做法,或者是與印度這樣的低收入經濟體比較,就更是如此了。這是因為,更貧窮的國家有係統性的低物價趨勢,也就是(由貝拉·巴拉薩和保羅·薩繆爾森在1964年同時獨立發現和分析的)巴拉薩-薩繆爾森效應。
 
為了理解這個效應,設想一個勞動力是生產的唯一投入的簡化世界,並將生產分為可在世界市場上交易的鋼鐵或飛機等商品的生產,以及必須在離消費者近的市場上提供的商品或服務(如理發)的生產。在這個簡化世界中,各國需要在可貿易商品的生產上具有競爭力,因此它們以美元計算的工資水平反映的是其可貿易商品(如飛機)的生產率,而不是不可貿易商品(如理發)的生產率。
實際上,雖然技術先進國家總體上的生產率比欠發達國家的高,但前者在可貿易品上往往比在不可貿易品上有更大的優勢。雖然這些國家的工資水平高,但高工資也反映在不可貿易商品的高物價上,因此這些國家的總體物價水平高於更貧窮的國家。
你能在下圖的數據中清楚地看到這點。我不在這裏試圖做更嚴格或更全麵的驗證,隻給出幾個重要經濟體的一些說明性數據。圖的豎軸是用各國以美元計算的GDP與以購買力平價計算的GDP之比衡量的物價水平,橫軸是各國以PPP計算的人均收入:
所以,對GDP進行物價調整後,中國的GDP比美國的高有一個係統性的原因;中國生產的東西的確比我們生產的多。
但這讓中國的超級大國地位更超級嗎?不一定。
 
畢竟,這要看我們試圖回答什麽問題。如果我們要比較地緣政治影響力的話,那要看進入一個國家市場的價值以及這個國家能提供多少援助。這些主要取決於以美元計算的GDP;因為世界其他地方不關心在中國理發是否比美國便宜。
順便提一下我並不擔心但很多人(錯誤地)擔心的問題:在中國理發更便宜對美元的國際貨幣地位沒有任何影響。
GDP的購買力對地緣政治影響力的可能重要之處是,在多大程度上一個國家的經濟實力影響其發動戰爭的能力。幾年前,我大概根本不會提這個問題。誰將在21世紀發動那種過時的征服戰爭呢?但世界已重蹈覆撤,因此,GDP與軍事實力的關係再次具有現實意義。
用哪種標準計算GDP能更好地衡量軍事潛力呢?這事關緊要。舉個一點也不隨機的例子,以美元計算,俄羅斯是個相當小的經濟體。2019年,也就是在俄羅斯發瘋之前,其以美元計算的經濟規模比意大利的還小。但從以購買力計算的GDP來看,俄羅斯的經濟要大得,盡管與整個西方的相比仍很小:
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
對上述問題的回答是,我拿不準。現代戰爭(包括正在烏克蘭進行的艱苦戰鬥)靠的是高科技,因此發動這種戰爭可能與為世界市場生產可貿易商品更相像,而不是整體生產力。但可能不是這樣。美中就台灣問題發生戰爭也許能驗證這個問題,但我祈望上帝永遠不讓我們做這種驗證。
無論如何,如果美中想在誰的經濟規模更大這個問題上進行一場自誇競賽的話,兩國都能贏,隻要他們能選擇衡量的方法。
 
保羅·克魯格曼(Paul Krugman)自2000年以來一直是時報的專欄作家。他也是紐約市立大學研究生中心的傑出教授。克魯格曼因在國際貿易和經濟地理方麵的成就獲得2008年諾貝爾經濟學獎。歡迎在Twitter上關注他:@PaulKrugman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