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傑弗裏.貝德 美國改變對華政策 自尋敵人

(2023-07-25 06:15:15) 下一個
 Jeffrey A. Bader

 Jeffrey A. Bader , Curent position: Member, National Committee on U.S.-China Relations

Nonresident Senior Fellow – Foreign PolicyJohn L. Thornton China Center
https://www.brookings.edu/people/jeffrey-a-bader/#
Foreign Policy Media Office
fpmedia@brookings.edu,  202.238.3134

Jeffrey Bader is a nonresident senior fellow in the John L. Thornton China Center at the Brookings Institution.

From 2009 until 2011, Bader was special assistant to the president of the United States for national security affairs at the National Security Council. In that capacity, he was the principal advisor to President Obama on Asia.

Bader served from 2005 to 2009 as the director of the China Initiative and, subsequently, as the first director of the John L. Thornton China Center.

During his three decade career with the U.S. government, Bader was principally involved in U.S.-China relations at the State Department, the National Security Council, and the Office of the United States Trade Representative. In 2001, as assistant U.S. trade representative, he led the United States delegation in completing negotiations on the accession of China and Taiwan into the World Trade Organization.

Bader served as a Foreign Service officer in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Hong Kong, Taiwan, Namibia, Zambia, Congo, and the United States Mission to the United Nations. During the 1990s, he was deputy assistant secretary of state responsible for China, Hong Kong, Taiwan, and Southeast Asia; director of Asian affairs at the National Security Council; and director of the State Department’s Office of Chinese Affairs. He served as U.S. ambassador to Namibia from 1999 to 2001.

Bader is the author of “Obama and China’s Rise: An Insider’s Account of America’s Asia Strategy,” published in 2012 by Brookings Institution Press. He is president and sole proprietor of Jeffrey Bader LLC, which provides assistance to companies with interests in Asia.

Bader received a bachelor’s degree from Yale University and a master’s and doctorate in European history from Columbia University. He speaks Chinese and French.

傑弗裏·貝德:改變對華政策——我們是否在自尋敵人?

http://www.aisixiang.com/data/89994.html 

Changing China policy: Are we in search of enemies?

https://www.brookings.edu/articles/changing-china-policy-are-we-in-search-of-enemies/

  June 22, 2015

2015-07-01 ● 傑弗裏·貝德  

  自1970年以來,東亞一直沒有發生過大規模的軍事衝突。考慮到在此之前的四十年裏,美國曾參與了三次發生於東亞的戰爭,並付出了近25萬條生命的代價,現今的和平可以說是一個不小的成就。這份成就既要歸功於該地區大多數國家在處理國際事務上的成熟、對國際政治準確的把握以及它們重視經濟發展勝過清算曆史積怨的態度,也要歸功於美國的同盟國及其安保力量對於一切軍事行動所產生的威懾作用,這讓該區域的大多數國家與民眾得以安心。但最為重要的是,東亞的和平得益於在亞太地區發揮著最為重要作用的中美兩個大國的和諧共處。這種和諧局麵,由尼克鬆與基辛格促成,並被此後中美兩國曆任領導人所維護鞏固。

  但從近期不少美國外交政策專家的論調來看,中美的友好關係正麵臨威脅。一些人甚至認為這種友好遭到破壞是大勢所趨。中國在南海頗具爭議的南沙群島所進行的填海造島工程,被認為似乎是其在本國海岸線以外擴建海上軍事基地的前兆,據此,他們認為自尼克鬆以來連續八任美國總統所推行的對華政策已經過時了。這些專家還認為,對於一個企圖主導西太平洋地區的中國,美國應該意識到自己此前推行的戰略性通融政策不再可行,美國應該接受,甚至支持一種以對抗為主、合作為輔的中美關係。

  在當今世界,秩序、政府的合法性、公認的國際準則都麵臨著嚴峻挑戰。當下大片中東地區處於無政府的混亂狀態,且淪落為叛亂分子的根據地。俄羅斯正透過軍事幹預及施壓手段企圖顛覆其鄰國的主權。在此背景之下,把目前世界上最為穩定、有序、經濟上富有活力的區域,變為另一個充滿是非衝突之地,並不符合美國的利益。如果我們遵循這些專家的建議——將中美關係定義為一種不加約束的對抗關係,那麽我們終將招致衝突。

  中美關係向來複雜,也將永遠是很難經營的。中國在世界的崛起極其出色。僅二十年間,它的軍隊就完成了從臃腫落後到資金雄厚、技術領先的轉變。中國的經濟實力挑戰著美國作為全球最大經濟體的地位。中國具有高度專製的政治製度,對異見者零容忍。它視美國在東亞地區的同盟國為安全威脅,因此試圖削弱它們的力量。

  但在另一方麵,中美兩國,無論是作為個體而言,還是將其作為一個整體來看,都是全球經濟的基礎力量和全球經濟增長的主要引擎。中國是除加拿大以外美國最大的貿易夥伴,並且在過去的十多年裏成為了美國商品與服務出口增長最快的市場。雖然中國過去沒有積極維護國際核不擴散機製,但近年來它已經同美國一起,堅定地站在了阻止伊朗和朝鮮開發核武器的立場上。同時,作為世界上最大的兩個溫室氣體排放國和能源消耗國,中美在共同解決這兩項富有挑戰性的議題上展現出了極大的興趣。為此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已經與美國總統奧巴馬達成了共識,承諾中國將在2030年實現溫室氣體排放達峰的目標,並大量增加對可再生能源的利用。此外,中國已超越美國成為波斯灣地區石油的第一大進口國,同時其西部穆斯林聚居地區卻麵臨著恐怖主義的威脅,因此,中國同美國一樣,也不願意看到伊斯蘭激進主義所導致的叛亂在世界上進一步蔓延。

  中國已經全麵融入了全球經濟。美國的財富500強公司視中國為影響他們發展的至關重要的市場。從這一方麵來看,中國同前蘇聯並無任何相似之處。前蘇聯的經濟隻是在鐵幕下通過與成員國之間的協作來運行,與外部公司或國家的合作很少。中國通過創建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簡稱“亞投行”)來拓展它的多邊經貿合作關係。盡管美國曾經不明智地試圖限製其創立,目前亞投行已確定了57個意向創始成員國。

  從實踐的層麵來看,我們很難想像一個基於全麵敵對假設的中美關係會行得通,因為當今世界中美利益緊密相連、重大議題務須合作。

  所以美國應當如何評估南中國海正在發生的事情?目前中國在該區域除了填海造島外,還對150萬平方英裏(約合390萬平方公裏)的海域發表了含糊卻令人不安的主權聲明,其中包含與《聯合國海洋法公約》不符的內容;中方在菲律賓漁民一直以來的捕撈地點驅逐菲律賓漁船,並拒絕經由國際法庭裁決菲律賓與中國的南海海權爭議;同時,中國在與越南有爭議的海域鑽探石油,並派出中國人民解放軍南海艦隊與中國海監船進行護衛;並且中方聲稱其對於南海諸島的主權聲明是“不容置疑”的。

  中方對於南海諸島的聲明及行為一直受到廣泛關切,同時也遭受到南海周邊各國或地區的強烈回應,包括對爭議島嶼也聲稱擁有主權的越南、馬來西亞、菲律賓、文萊和台灣地區。美國也同時從外交上和軍事上給予了回應:

  ◆ 公開指出中國非理性的行動;

  ◆ 發展外交戰略,促使其它對南海諸島主權聲明的東南亞各國以東盟的名義作出了空前明確的公開結盟聲明;

  ◆ 深化與其他南海諸島主權聲明國的安全夥伴關係,對越南實行部分武器解禁,並修複與菲律賓之前停滯不前的同盟關係。

  就在近日,美國太平洋司令部在南中國海人工島附近展開密切監控,並邀請一名CNN記者隨行,以向外界顯示美國軍方堅持自己在公海領域行使飛行和航行權利的決心。

  無論從外交上或是軍事上來說,美國其實還可以做得更多,例如向中國表明其行為將會付出的代價、遏止衝突、支持推動國際法與國際公約在南中國海的實施。我們應當以九月份習近平主席訪美為契機,給中國提供一個逐步退出南海爭端的機會。

  即使我們在應對這一重大事件時,我們也應該清楚地去分辨中國采取這些行動的意圖是什麽,同時也要弄清哪些並非它的意圖。中國軍方並未試圖將其它南海諸島主權聲明國從其占據的南沙群島驅逐出去,事實上,它們占據的島礁數量要遠多於中方(比例為4比1)。一些媒體稱“60%經由南海的國際貿易在某種程度上將受到中國威脅”,這種論斷是荒謬的。中國需要依靠外界來實現商品的自由流動,並非采取任何行動來進行阻礙。其次,南海地區沒有土著居民,它不同於烏克蘭,也不是蘇台德區,沒有人被武裝力量所迫使,加入領土收複的運動中。盡管如此,中國對於這一地區的主權聲明及對其他主權聲明國的態度仍然須有重大改變,包括在使摩擦降低到可接受程度的前提下,實現南沙島嶼的去軍事化。

  中國現今在南海問題上已令美國難以接受,這是否預示當它在擁有足夠軍事能力之時會采取更大範圍的行動?

  如果要將其現在對待南海問題的方式作為預測其行為的參考,北京仍然受到諸多限製。跟美國在全球擁有大量的盟友不同,中國沒有軍事同盟。中國也沒有海外軍事基地,缺乏現代戰爭經驗,而且一向不太情願幹預國際糾紛。中國不尋求傳播它的政治理念,但同時強烈反對威脅本國政治體製的行為。中國對於國際關係的基本原則是尊重國家主權。

  中國在南海的行動對於它的鄰國和美國來說的確是一個挑戰,但美國應該警惕,不應把中國在南海上的激進行為當做中國的常規屬性。對中國來說,南海問題涉及到領土主權,而領土主權被中國稱為“核心利益”。這意味著中國在必要時願意為保衛領土主權訴諸軍事力量。台灣、日本聲張的釣魚島和中印邊界都關乎中國的領土主權問題。在這些問題上,中國采取了軍事恫嚇和實際行動來警告對方,但在通常情況下,中國更喜歡采取政治和經濟手段加以施壓或者利誘來解決問題。中國領土如果不受威脅,在以後很長的時間內,中國的軍事反應都不會像這次在南海問題上這麽激烈。

  美國在麵對中國的挑釁行為時,也不是完全的消極被動。近年來,美國在亞洲的同盟國關係得到了明顯的加強。“重返亞洲”政策在軍事方麵的體現是美國將在太平洋舞台上部署更多極其先進的空中和海上力量。在東北亞地區,美國宣稱將保護日本在釣魚島問題上的權益;在東南亞地區,美國也正進一步加深其在南中國海問題上的參與度。這些恰如其分的謹慎措施捍衛了美國及其盟國的利益,而非一味姑息中國在這一區域的作為。

  然而,無論是將中國定義為對手,或是不可避免的潛在對手,這一策略對鞏固美國及其盟國的安全都會收效甚微。在麵對迅速崛起、作風更加強硬的中國時,美國的亞洲盟友雖然歡迎美國在亞洲事務上的參與,也希望得到在安全及其它領域的保護和支持,但是它們並不希望看到美國對中國的敵視。他們希望看到的是,中美兩國共同合作,求同存異,促進區域經濟發展,降低區域緊張局勢。美國有時也需要采取行動,對於中國威脅到地區穩定的不受歡迎行為進行幹預。但這並不意味著美國應該對中國未來的行為模式心存懷疑,或做出悲觀預設,由此形成的敵對模式將會導致兩國關係急轉直下。

  中國,而非美國,有責任對其國家的未來發展作出重要決定。如果美國盡了最大的努力,中國仍然采取行動,對美國的同盟國及合作夥伴的安全造成危害,或者破壞國際公約和世界秩序,這也將是中國的決定,而美國需要做的是相應地調整策略。當前,我們不應隻是基於中美敵對不可避免的假設和全麵對抗的策略,就拋棄自尼克鬆以來八位曆任美國總統所一貫推行的對華政策。這種假設和策略可能隻用於吸引眼球的國際關係理論,但事實上並未被任何一位總統采納過。我殷切希望並期待,繼尼克鬆後第九任總統在麵對不斷發展與變化的中國時,不會拋棄美國曆任領導人一貫的對華策略,繼續建立和維護中美關係,構建亞洲的新和平時代。

  作者簡介:傑弗裏? 貝德(Jeffrey A. Bader)現任美國布魯金斯學會約翰·懷特黑德國際外交項目的資深研究員。貝德曾在2009年至2011年期間任奧巴馬政府的國家安全委員會總統特別助理,並擔任奧巴馬總統在亞洲事務方麵的高級顧問。2005年至2009年間,貝德先是擔任布魯金斯中國計劃的主任,並在之後出任更名後新成立的布魯金斯學會約翰·桑頓中國中心的首任主任。貝德所著的《奧巴馬與中國的崛起》於2012年3月由布魯金斯學會出版社出版。此文中文翻譯來自華聞網,英文原文來自布魯金斯中國中心。

Changing China policy: Are we in search of enemies?

https://www.brookings.edu/articles/changing-china-policy-are-we-in-search-of-enemies/

Content from the Brookings-Tsinghua Public Policy Center is now archived. Since October 1, 2020, Brookings has maintained a limited partnership with Tsinghua University School of Public Policy and Management that is intended to facilitate jointly organized dialogues, meetings, and/or events.
Brookings China Strategy Paper
No. 1 (June 2015)

East Asia has avoided major military conflicts since the 1970s. After the United States fought three wars in the preceding four decades originating in East Asia, with a quarter of a million lost American lives, this is no small achievement. It is owing to the maturity and good sense of most of the states of the region, their emphasis on economic growth over settling scores, and the American alliances and security presence that have deterred military action and provided comfort to most peoples and states. But above all else, it is due to the reconciliation of the Asia-Pacific’s major powers, the United States and China, initiated by Richard Nixon and Henry Kissinger and nurtured by every American administration and Chinese leadership since.

Judging by recent public commentary from a number of American foreign policy experts, this reconciliation is in danger of unraveling. Some argue that it should. In reaction principally to China’s aggressive land reclamation projects on disputed atolls and reefs in the Spratly Islands in the South China Sea that seem to prefigure establishment of military outposts far from China’s coast, they argue that the policies pursued by eight presidents beginning with Nixon are outdated. They contend that we need to accept that strategic accommodation with a China seeking to dominate the western Pacific is impossible and we should accept, even embrace, a relationship built on rivalry, with cooperation sidelined.

In a world beset with grave challenges to order, established governments, and accepted international norms, with vast swathes of the greater Middle East ungoverned, ungovernable, and home to threatening insurgencies, with Russia destabilizing a neighboring sovereign state through military intervention and pressure, it is not in the U.S. interest to be complicit in turning the world’s most stable, orderly, economically dynamic region into yet one more area of conflict. If we follow the advice of those who seek to define our relationship with China as one of unchecked rivalry, that is what we invite.

U.S. relations with China have never been and never will be easy to manage. China is the world’s preeminent rising power. Its military has gone from bloated and backward to well-funded and technologically advanced in two decades. Its economy challenges ours as the world’s largest. Its political system is highly repressive and intolerant of dissent. It views U.S. alliances in the region as threatening to its security and therefore seeks to weaken them.

On the other hand, the United States and China, individually and collectively, are the foundations of the global economy and the main engines of global growth. China is our largest trading partner besides Canada, and has been the fastest growing market for U.S. exports of goods and services for over a decade. After years of undermining the international nuclear nonproliferation regime, China is now firmly committed to it and has worked with us to seek to halt the Iranian and North Korean nuclear weapons programs. As the world’s two largest emitters of greenhouse gases and consumers of energy, the United States and China have a powerful interest in addressing these two challenges together, as the Chinese began to demonstrate when President Xi Jinping reached agreement with President Obama to cap its future emissions by 2030 and to sharply increase use of renewable sources of energy. With China facing terrorism in its western Muslim majority areas and surpassing the United States as an importer of oil from the Persian Gulf, it has no more interest than we do in seeing Islamicist radicalism and insurgency gain a greater foothold anywhere.

China is thoroughly integrated into the global economy. Our Fortune 500 companies see China as a market critical to their growth. In this respect, China bears no resemblance to the former Soviet Union, whose economy operated behind an Iron Curtain with client states and little serious interaction with foreign companies or countries. China is now expanding its multilateral economic footprint through the creation of the Asian Infrastructure Investment Bank, which groups 57 members despite misguided U.S. efforts to constrain its establishment. 

So as a practical matter, it is hard to envisage how a relationship predicated on across-the-board rivalry will either be successful in a world where China is so embedded or serve U.S. interests in a world where we need to, and sometimes do, cooperate on critical issues.

So how are we to evaluate what is going on in the South China Sea, where besides its land reclamation projects China has made ambiguous but disquieting claims to maritime rights in 1.5 million square miles inconsistent with the U.N. Convention on the Law of the Sea; expelled Philippine vessels from their traditional fishing grounds and denied the jurisdiction of an international tribunal seeking to adjudicate Philippine and Chinese claims; explored for oil protected by an armada of PLA and Coast Guard vessels in waters claimed by Vietnam; and called its claims to every land feature in the South China Sea “indisputable”?

Chinese claims and conduct have been deeply concerning, and have merited and received a strong response by the other claimants to the islands (Vietnam, Malaysia, Philippines, Brunei, and Taiwan). The United States response has been both diplomatic and military:

  • publicly calling out China’s objectionable behavior,
  • developing a diplomatic strategy that has seen the other claimant states under the umbrella of the Association of Southeast Nations make unprecedentedly clear public statements of solidarity, and
  • deepening our security partnerships with other claimants by lifting the arms embargo on Vietnam and reviving the previously moribund alliance with the Philippines.

Most recently, the U.S. Pacific Command conducted surveillance operations near Chinese artificial islands, with a CNN correspondent on board, to demonstrate that the U.S. military will insist on its right to sail on and fly above international waters.

There is more the United States can do, diplomatically and militarily, to demonstrate to China the costs of its actions, to deter conflict, and to uphold international law and norms in the South China Sea. We should do so in a way that provides the Chinese with an “off ramp” to deescalate, using Xi Jinping’s visit to the United States in September as an action-forcing event.

Even as we deal with this important issue, we need to keep in perspective what Chinese actions mean, and what they don’t mean. Chinese forces have not sought to expel claimants from those Spratly Islands that they occupy, in fact in much greater numbers (by a factor of 4:1) than China does. The common media meme, that the 60 percent of the world’s commerce that flows through the South China Sea is somehow threatened by China, is absurd. China is at least as dependent on others for the free flow of goods, and it has taken no action to hinder it. It also bears recalling that this vast region has no indigenous population; it is not the Ukraine, no less the Sudetenland, with no population pressured by military force to rejoin an irredentist claimant. Still, there will have to be significant changes in China’s attitude toward its claims and its fellow claimants, including demilitarization of the land features, if frictions are to decline to an acceptable level.

Do China’s unacceptable actions in the South China Sea portend how China will behave more broadly in the world if and when it acquires the military capacity to do so? 

Beijing still has considerable constraints against making its current assertiveness in the South China Sea a model for future behavior elsewhere. China has no military alliances, unlike the United States with its large network of global allies. It has no overseas bases. It has little modern experience in combat, and deeply ingrained reluctance to intervene in foreign disputes. It is not seeking to spread its political system, but rather is in a defensive crouch against what it sees as external threats to its system. It holds as a fundamental principle of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respect for state sovereignty.

While China’s conduct in the South China Sea is a challenge to its neighbors and for us, we should be careful about making assumptions of likely aggressive Chinese behavior in other very different settings. For China, the South China Sea involves sovereignty claims. The Chinese call sovereignty a “core interest,” by which they mean they are prepared to use force if necessary to defend it. Taiwan, the Senkaku islands disputed with Japan, and its border with India also concern Chinese sovereignty claims. In all cases, the Chinese have used military threats and deployments to convey warnings, though they more often have relied on political and economic pressure and inducements to signal resolve. It is a considerable stretch to project Chinese military belligerence as a standard feature of the international landscape on issues not involving sovereignty from its use of military threats, though troubling, on these most sensitive sovereignty-related issues.

The United States has not exactly been passive in the face of possible aggressive behavior by China. Our network of alliances in Asia has been markedly strengthened in recent years. The military aspects of the “rebalance” policy are leading to deployment of our most advanced aircraft and vessels in greater numbers to the Pacific theater.  U.S. declaratory policy to defend Japanese claims in the Senkakus has served as a bookend in Northeast Asia to U.S. deeper involvement in South China Sea issues in Southeast Asia. These are appropriate and prudent measures for the defense of U.S. interests and those of our allies, not a quiet accommodation at all costs.

Our security, and that of our partners, will not be aided, however, by a strategy that suggests we have decided that China is, or inevitably will be, an adversary. Our allies and partners in Asia certainly welcome our presence, security and otherwise, in the face of a rising and more assertive China, but they do not welcome hostility toward China. They want to see us work out or at least manage our differences, and to do so in a way that promotes continued economic dynamism and lowers tensions in the region. That will require us sometimes to resist unwelcome Chinese behavior that threatens to destabilize the region. It does not require that we make dubious pessimistic assumptions about China’s future behavior and set up a hostile dynamic leading to a downward spiral.

China, not the United States, will make the critical decisions about its future. If despite our best efforts, it takes steps that harm the security of our allies and partners or undermine global norms and order, that will be its decision, not ours, and we will need to adjust our strategy accordingly. We should not, however, discard the approach taken by eight presidents since Nixon in favor of an assumption of inevitable hostility and a strategy of across-the-board rivalry that may be compelling in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theory but which no president has found persuasive. I hope and expect that the ninth president since Nixon, though faced with an evolving China, will not discard the playbook used by the American statesmen who built and nurtured the U.S.-China relationship and built a generation of peace in Asia.

The John L. Thornton China Center at the Brookings Institution is pleased to release its inaugural Brookings China Strategy Paper, featuring senior fellow Jeff Bader. From 2009 until 2011, Bader was special assistant to the president of the United States for national security affairs at the National Security Council. In that capacity, he was the principal advisor to President Obama on Asia. 

傑弗裏•貝德談美國對華政策:我們是否在自尋敵人?

https://ihuawen.com/article/index/id/34363/cid/69

2015-06-25  文 傑弗裏·貝德

編者按:近日,美國布魯金斯學會約翰·桑頓中國中心資深研究員傑弗裏·貝德(Jeffrey A. Bader)撰寫了《改變對華政策——我們是否在自尋敵人?》一文,就美中關係及美國對華政策新動向發表了自己的觀點及看法。

傑弗裏·貝德,現為美國布魯金斯學會約翰·桑頓中國中心資深研究員,並曾於2009年至2011年期間,擔任美國奧巴馬政府國家安全委員會亞洲事務高級主任。

《華聞周刊》經作者及美國布魯金斯學會約翰·桑頓中國中心主任李成授權,特刊發此文:

改變對華政策——我們是否在自尋敵人?

作者 | 傑弗裏·貝德(Jeffrey A. Bader)

自1970年以來,東亞一直沒有發生過大規模的軍事衝突。考慮到在此之前的四十年裏,美國曾參與了三次發生於東亞的戰爭,並付出了近25萬條生命的代價,現今的和平可以說是一個不小的成就。這份成就既要歸功於該地區大多數國家在處理國際事務上的成熟、對國際政治準確的把握以及它們重視經濟發展勝過清算曆史積怨的態度,也要歸功於美國的同盟國及其安保力量對於一切軍事行動所產生的威懾作用,這讓該區域的大多數國家與民眾得以安心。但最為重要的是,東亞的和平得益於在亞太地區發揮著最為重要作用的中美兩個大國的和諧共處。這種和諧局麵,由尼克鬆與基辛格促成,並被此後中美兩國曆任領導人所維護鞏固。

但從近期不少美國外交政策專家的論調來看,中美的友好關係正麵臨威脅。一些人甚至認為這種友好遭到破壞是大勢所趨。中國在南海頗具爭議的南沙群島所進行的填海造島工程,被認為似乎是其在本國海岸線以外擴建海上軍事基地的前兆,據此,他們認為自尼克鬆以來連續八任美國總統所推行的對華政策已經過時了。這些專家還認為,對於一個企圖主導西太平洋地區的中國,美國應該意識到自己此前推行的戰略性通融政策不再可行,美國應該接受,甚至支持一種以對抗為主、合作為輔的中美關係。

在當今世界,秩序、政府的合法性、公認的國際準則都麵臨著嚴峻挑戰。當下大片中東地區處於無政府的混亂狀態,且淪落為叛亂分子的根據地。俄羅斯正透過軍事幹預及施壓手段企圖顛覆其鄰國的主權。在此背景之下,把目前世界上最為穩定、有序、經濟上富有活力的區域,變為另一個充滿是非衝突之地,並不符合美國的利益。如果我們遵循這些專家的建議——將中美關係定義為一種不加約束的對抗關係,那麽我們終將招致衝突。 

中美關係向來複雜,也將永遠是很難經營的。中國在世界的崛起極其出色。僅二十年間,它的軍隊就完成了從臃腫落後到資金雄厚、技術領先的轉變。中國的經濟實力挑戰著美國作為全球最大經濟體的地位。中國具有高度專製的政治製度,對異見者零容忍。它視美國在東亞地區的同盟國為安全威脅,因此試圖削弱它們的力量。

但在另一方麵,中美兩國,無論是作為個體而言,還是將其作為一個整體來看,都是全球經濟的基礎力量和全球經濟增長的主要引擎。中國是除加拿大以外美國最大的貿易夥伴,並且在過去的十多年裏成為了美國商品與服務出口增長最快的市場。雖然中國過去沒有積極維護國際核不擴散機製,但近年來它已經同美國一起,堅定地站在了阻止伊朗和朝鮮開發核武器的立場上。同時,作為世界上最大的兩個溫室氣體排放國和能源消耗國,中美在共同解決這兩項富有挑戰性的議題上展現出了極大的興趣。為此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已經與美國總統奧巴馬達成了共識,承諾中國將在2030年實現溫室氣體排放達峰的目標,並大量增加對可再生能源的利用。此外,中國已超越美國成為波斯灣地區石油的第一大進口國,同時其西部穆斯林聚居地區卻麵臨著恐怖主義的威脅,因此,中國同美國一樣,也不願意看到伊斯蘭激進主義所導致的叛亂在世界上進一步蔓延。

中國已經全麵融入了全球經濟。美國的財富500強公司視中國為影響他們發展的至關重要的市場。從這一方麵來看,中國同前蘇聯並無任何相似之處。前蘇聯的經濟隻是在鐵幕下通過與成員國之間的協作來運行,與外部公司或國家的合作很少。中國通過創建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簡稱“亞投行”)來拓展它的多邊經貿合作關係。盡管美國曾經不明智地試圖限製其創立,目前亞投行已確定了57個意向創始成員國。

從實踐的層麵來看,我們很難想像一個基於全麵敵對假設的中美關係會行得通,因為當今世界中美利益緊密相連、重大議題務須合作。

所以美國應當如何評估南中國海正在發生的事情?目前中國在該區域除了填海造島外,還對150萬平方英裏(約合390萬平方公裏)的海域發表了含糊卻令人不安的主權聲明,其中包含與《聯合國海洋法公約》不符的內容;中方在菲律賓漁民一直以來的捕撈地點驅逐菲律賓漁船,並拒絕經由國際法庭裁決菲律賓與中國的南海海權爭議;同時,中國在與越南有爭議的海域鑽探石油,並派出中國人民解放軍南海艦隊與中國海監船進行護衛;並且中方聲稱其對於南海諸島的主權聲明是“不容置疑”的。

中方對於南海諸島的聲明及行為一直受到廣泛關切,同時也遭受到南海周邊各國或地區的強烈回應,包括對爭議島嶼也聲稱擁有主權的越南、馬來西亞、菲律賓、文萊和台灣地區。美國也同時從外交上和軍事上給予了回應:

-公開指出中國非理性的行動;

-發展外交戰略,促使其它對南海諸島主權聲明的東南亞各國以東盟的名義作出了空前明確的公開結盟聲明;

-深化與其他南海諸島主權聲明國的安全夥伴關係,對越南實行部分武器解禁,並修複與菲律賓之前停滯不前的同盟關係。 

就在近日,美國太平洋司令部在南中國海人工島附近展開密切監控,並邀請一名CNN記者隨行,以向外界顯示美國軍方堅持自己在公海領域行使飛行和航行權利的決心。

無論從外交上或是軍事上來說,美國其實還可以做得更多,例如向中國表明其行為將會付出的代價、遏止衝突、支持推動國際法與國際公約在南中國海的實施。我們應當以九月份習近平主席訪美為契機,給中國提供一個逐步退出南海爭端的機會。

即使我們在應對這一重大事件時,我們也應該清楚地去分辨中國采取這些行動的意圖是什麽,同時也要弄清哪些並非它的意圖。中國軍方並未試圖將其它南海諸島主權聲明國從其占據的南沙群島驅逐出去,事實上,它們占據的島礁數量要遠多於中方(比例為4比1)。一些媒體稱“60%經由南海的國際貿易在某種程度上將受到中國威脅”,這種論斷是荒謬的。中國需要依靠外界來實現商品的自由流動,並非采取任何行動來進行阻礙。其次,南海地區沒有土著居民,它不同於烏克蘭,也不是蘇台德區,沒有人被武裝力量所迫使,加入領土收複的運動中。盡管如此,中國對於這一地區的主權聲明及對其他主權聲明國的態度仍然須有重大改變,包括在使摩擦降低到可接受程度的前提下,實現南沙島嶼的去軍事化。

中國現今在南海問題上已令美國難以接受,這是否預示當它在擁有足夠軍事能力之時會采取更大範圍的行動?

如果要將其現在對待南海問題的方式作為預測其行為的參考,北京仍然受到諸多限製。跟美國在全球擁有大量的盟友不同,中國沒有軍事同盟。中國也沒有海外軍事基地,缺乏現代戰爭經驗,而且一向不太情願幹預國際糾紛。中國不尋求傳播它的政治理念,但同時強烈反對威脅本國政治體製的行為。中國對於國際關係的基本原則是尊重國家主權。 

中國在南海的行動對於它的鄰國和美國來說的確是一個挑戰,但美國應該警惕,不應把中國在南海上的激進行為當做中國的常規屬性。對中國來說,南海問題涉及到領土主權,而領土主權被中國稱為“核心利益”。這意味著中國在必要時願意為保衛領土主權訴諸軍事力量。台灣、日本聲張的釣魚島和中印邊界都關乎中國的領土主權問題。在這些問題上,中國采取了軍事恫嚇和實際行動來警告對方,但在通常情況下,中國更喜歡采取政治和經濟手段加以施壓或者利誘來解決問題。中國領土如果不受威脅,在以後很長的時間內,中國的軍事反應都不會像這次在南海問題上這麽激烈。

美國在麵對中國的挑釁行為時,也不是完全的消極被動。近年來,美國在亞洲的同盟國關係得到了明顯的加強。“重返亞洲”政策在軍事方麵的體現是美國將在太平洋舞台上部署更多極其先進的空中和海上力量。在東北亞地區,美國宣稱將保護日本在釣魚島問題上的權益;在東南亞地區,美國也正進一步加深其在南中國海問題上的參與度。這些恰如其分的謹慎措施捍衛了美國及其盟國的利益,而非一味姑息中國在這一區域的作為。

然而,無論是將中國定義為對手,或是不可避免的潛在對手,這一策略對鞏固美國及其盟國的安全都會收效甚微。在麵對迅速崛起、作風更加強硬的中國時,美國的亞洲盟友雖然歡迎美國在亞洲事務上的參與,也希望得到在安全及其它領域的保護和支持,但是它們並不希望看到美國對中國的敵視。他們希望看到的是,中美兩國共同合作,求同存異,促進區域經濟發展,降低區域緊張局勢。美國有時也需要采取行動,對於中國威脅到地區穩定的不受歡迎行為進行幹預。但這並不意味著美國應該對中國未來的行為模式心存懷疑,或做出悲觀預設,由此形成的敵對模式將會導致兩國關係急轉直下。

中國,而非美國,有責任對其國家的未來發展作出重要決定。如果美國盡了最大的努力,中國仍然采取行動,對美國的同盟國及合作夥伴的安全造成危害,或者破壞國際公約和世界秩序,這也將是中國的決定,而美國需要做的是相應地調整策略。當前,我們不應隻是基於中美敵對不可避免的假設和全麵對抗的策略,就拋棄自尼克鬆以來八位曆任美國總統所一貫推行的對華政策。這種假設和策略可能隻用於吸引眼球的國際關係理論,但事實上並未被任何一位總統采納過。我殷切希望並期待,繼尼克鬆後第九任總統在麵對不斷發展與變化的中國時,不會拋棄美國曆任領導人一貫的對華策略,繼續建立和維護中美關係,構建亞洲的新和平時代。(翻譯: 羅紫茜  邢雅潔)

布魯金斯學會(The Brookings Institution)簡介:

布魯金斯學會,總部位於華盛頓,是美國最著名的頂尖智庫。在賓夕法尼亞大學發布的2012年智庫報告中,布魯金斯學會更被評為全球最具影響力的智庫。

2014年3月至今,華裔學者李成出任布魯金斯學會約翰·桑頓中國中心主任。李成同時也是美中關係全國委員會董事,其研究聚焦於中國政治領導人的轉型、代際更迭和技術發展。

在中國外交學院2015年1月發布的一項報告中,李成被列為近十年來最著名的“美國知華派專家”之一。

選擇跟中國對抗是惰性思維

 

焦慮是美國對中國崛起的過激反應

環球時報:您最近在《改變對華政策——我們是否在自尋敵人》一文中呼籲,麵對不斷發展和變化的中國,美國領導人應繼續維護美中關係,構建亞洲的新和平時代。是什麽因素促使您寫這篇文章,是出於對中美關係的擔憂嗎?

貝德:是的。我認為這裏麵有兩個因素:一是當下世界正在發生什麽,第二是不同國家如何 看待這個世界正在發生什麽。也就是現實及人們對現實的看法。什麽是現實?現實是中國是崛起中大國,跟十年前相比,不論經濟、政治還是軍事實力,中國都變得 更強。這種變化不僅在中國周邊引起焦慮,也在美國引起焦慮。這些焦慮中有些是自然的,有些則反應過激。核心問題是我們能容忍一個更強大的中國嗎?答案必須 是“能”,但擔憂的區域國家和美國都不清楚中國將如何使用日益增強的力量。這也是南海問題被特別關注的原因。

南海爭端由來已久,但過去從未招致如此緊張的局麵。可如今中國強大了,緊張局麵就出現 了。考慮到中國已是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美國一些人認為中國崛起是對美國利益的挑戰和威脅。他們把矛頭指向南海,指向過去15年中國激增的軍費,以及網絡安 全和貿易議題,得出的結論是——美中之間是對手,對中國有利的事就會傷害美國。

我之所以要寫 《我們是否在自尋敵人》 一文,是因為現在有很多美國人都有這樣的想法,而我認為,這樣的想法首先是對中國崛起的過激反應,其次這樣的反應反而會導致兩國陷入長期敵對。我希望闡 明,美中之間原本就存在許多不同利益,尼克鬆、基辛格、毛澤東與周恩來當初決定兩國建立外交關係,並非因為他們覺得美中利益和價值觀完全契合,而是他們認 為兩國有能力管控分歧,在能夠合作的領域有所作為。我想這是過去40年兩國看待彼此關係的基調,也是正確的基調。我明白當兩國間實力不斷接近,再用這樣的 視角處理雙邊關係會變得更加困難,但一件事變得更難不代表不應該去做。

環球時報:約翰·霍普金斯大學中國問題專家蘭普頓今年5月在演講中提出“中美關係逼近臨界點,需要簽署第四個聯合公報”。您是否認同蘭普頓博士對美中關係的擔憂?

貝德:我認為蘭普頓的擔憂是有道理的,美中對對方的情緒確實在惡化。這種惡化或許不能 說是建立在誤判上,更準確地說是建立在一種狹隘判斷上,即完全不考慮對方對世界的看法,不去理解對方的利益所在。我認為美中兩國對於對方政策的彈性都有過 度期待,而當人們發現期待過度時就會說,“別抱希望了,麵對現實吧,我們就是對手”。在我看來,這是一種非常懶惰的思維方式。兩國要尋求合作往往需要艱苦 努力,而認定對方是對手則簡單得多,但也會有更多錯誤。

我想蘭普頓是在發出警告,告誡兩國彼此對對方的看法正變得愈加負麵。在美國看來:中國 在南海的做法越來越具有侵略性;在複雜的網絡安全問題上,美中兩國實際上都有所行動,但當彼此缺乏信任時,一方有所行動,另一方就會說,“看,他又在行動 了”,而完全忽視了自己其實也在行動的事實。

美中貿易問題上,美國人一直都非常沮喪,尤其是在華經營的美國企業有一種共識,覺得自己遭受不公正競爭,經營 越來越困難,並且認為困難來自於中國越來越嚴苛且越來越有利於本土企業的政策;此外,中國軍力在過去20年取得令人印象深刻的提升。這些都引發美國對中國 的憂慮,其中一些議題無法解決,隻能被管控。對於蘭普頓建議美中簽署第四份聯合公報,我對此並不太積極,因為你不知道談判開始之後會發生些什麽。

環球時報:針對喬治·華盛頓大學中國問題專家沈大偉(David Shambaugh)發表的“中國崩潰論”,您有何評價?

貝德:這些是學者的觀點,有可能對也有可能錯。我的觀點是,不論中國是否處在長期穩定 的軌道上,未來會不會出現不穩定,美國對華政策都應是一貫的。不論中國內部是否穩定,中國都是國際政治的重要玩家。尼克鬆和基辛格接觸中國時,中國正處在 內亂中,但他們覺得接觸中國符合美國利益,不論中國是否內亂這種接觸都是必要的,我認為這是非常正確的做法。就我個人而言,我不認為中國處在走向崩潰的軌 道上。

美國對華政策必須走中間道路

環球時報:習近平主席9月將訪美。在華盛頓,有學者認為習近平上次訪美時,兩國元首在陽光莊園會晤中關注解決了很多具體議題,但還可以更清晰地表明彼此的真實意圖。對於習主席此次訪美,您有何建議?

在這樣的時間點,習近平主席的訪問是鞏固美中關係的一個重要契機。他的行程想必非常緊 湊,但我希望他能發表演講,向美國公眾闡述中國對現存國際體係、國際規則、國際法以及國際秩序穩定性持何種看法。這樣的話,將給美中關係帶來一種“信心再 保證”,讓美國公眾感受到中國崛起對現存國際秩序是積極的、建設性的、穩定的因素,而不是對現存國際體係的挑戰。在具體議題上,美國與中國的代表團在伊朗 核問題上有良好合作,我希望習主席這次訪美可以與奧巴馬在朝鮮問題、南海問題以及東海問題上發表聲明,借此給緊張局勢降溫。這些具體問題當然重要,但我想 提出一份展示美中存在共同利益、尋求相互合作而非對抗的聲明更加重要。

環球時報:接下來想和您談談中美“信任鴻溝”的問題。華盛頓智庫中存在一種懷疑,認為 中國在西太平洋的政策是“都給我讓路”,意在將美國從該地區排除,而美國的政策是“讓我們留在路中間”,兩國間存在根本性衝突。而在中國國內,雖然美國總 統多次保證“歡迎中國崛起”,但美國國會與部分媒體對中國大加抨擊,令總統保證的可信度大打折扣。您如何理解這一局麵?

貝德:我認為你對兩國間互動的描述很準確。不過分析是一回事,行動又是另一回事。中國 力量在增強,希望能起更大作用,尤其在西太平洋地區,中國也擁有過去從未有過的軍事力量,自然也擁有了過去從未有過的期待。而美國曆史上就是西太平洋地區 的主導性國家,包括美國盟友及一些並非美國盟友但與中國有矛盾的國家,如越南,這些國家都將目光投向美國,希望美國在亞太保持軍事存在,成為它們“看得 見”、可以用來平衡中國崛起的力量。

這些是自然而然的現象,但問題是美國該如何應對?我們需要在西太平洋建立類似北約的安 全架構製衡中國嗎?我們需要更直接介入南海爭端嗎?我們需要鼓勵日本去起更積極、更具侵略性的軍事作用嗎?對我來說,答案都是“不”。但美國國內也存在另 一個極端,認為美國應“後撤”,遠離亞太。極端解決辦法往往是錯誤解決辦法。我們真正需要的是一條“中間道路”,雙方都應明白,中國崛起為美國及地區國家 製造了問題,美國如果隻想讓國際秩序維持現狀而不做出任何改變也會給中國製造問題。美中應首先承認現實,然後共同尋求如何容納彼此。

中國在南海的舉動很強硬,中國未來會不會將擴建的島用做軍事用途,這些都給外界帶來了 真正的擔憂。至於中國在東海與日本的島嶼爭端,我想現在中日雙方都在試圖給事態降溫。在我看來,兩國為了幾塊無人居住的石頭爭成這樣是非常荒謬的,這隻能 說明主權問題和民族主義是很容易被煽動的。

環球時報:中國人覺得美國對亞投行的反應顯得很小氣。您的看法呢?

貝德:沒錯,我同意。這是美國政府犯的大錯。我這麽說無意冒犯美國政府,我想美國財政 部一些官員覺得亞投行必須符合國際標準,包括環保、管理架構不能允許一國獨大、合同分配要確保公平等等。這些沒有問題,人們可以向中國提出問題,但提問的 目的應是促進中國更好地創辦這家銀行,而非以這些標準為借口阻止中國創立亞投行。但我認為美國政府在這一過程中徹底迷失了。美國官員辯解說他們沒有想阻止 亞投行創立,但他們給外界留下的印象並非如此,他們宣稱這是希望韓國和澳大利亞在這些標準上三思,但外界覺得他們是在阻止韓國和澳大利亞加入亞投行。如果 美國政府對亞投行沒有惡意,就該清晰表明這一點。

中國領導人的一些外交動作很合理,如亞投行和“一帶一路”,這些都很可能帶來積極效果。亞投行的建立是一項非常有益的舉動,而美國政府對亞投行的反應是錯誤的,它給中國釋放了錯誤的信號。

日本靖國神社體現的曆史觀糟糕透頂

環球時報:您剛才提到日本。日本首相安倍晉三的言行在中國引起很大爭議。他希望日本做正常國家,但無法界定怎樣才算正常。

貝德:我認同你說的,安倍的主要目標是令日本正常化。二戰後,日本被看成一個特殊國 家,日本的憲法實際上限製了日本承擔更大的國際角色,也限製了日本的軍力發展。與此同時,日本一直被要求就其過去的行為道歉,即使日本在1945年以後一 直是國際社會一個負責任的國家。日本過去的道歉一直不夠好,韓國人和中國人總是說日本必須承認過去的罪行。

我去過靖國神社,那裏麵的博物館(遊就館)糟透 了,那種曆史觀是一種極端的民族主義,與人們對曆史各種合理的解讀相矛盾。如果那種觀念代表日本想要的“正常”,那絕不是我們希望日本擁有的“正常”。但 我想那不是日本主流社會希望的“正常”,也應該不是安倍想要的“正常”,安倍隻是想讓日本擁有其他國家所有的權利,尤其在國防方麵。一些日本人認為成為正 常國家意味著日本不再依附於美國,日本也可以與中國為敵,但我想安倍應該不屬於這一類人,他的想法應比這些人更貼近主流些。安倍確實給美國製造了麻煩,比 如參拜靖國神社,他因曆史問題與韓中兩國沒完沒了地爭吵。現在所有人都覺得日本必須在曆史問題上展現出更真誠的態度。

環球時報:美國現在鼓勵日本發揮更大的軍事作用,不擔心養虎為患嗎?

貝德:我不認為日本會是“老虎”。從美國的角度來看,人們並不擔心日本未來會做些什 麽。日本不會變成有核國家,他們有這種能力,但不會這樣做。日本不會發展重大軍事能力,比如遠程導彈。日本對於在憲法允許範圍內什麽能做什麽不能做非常克 製。另一方麵,中國也不是1931年和1937年的中國了。中日目前處在典型的安全困境中,兩國隻考慮自己的焦慮,而不考慮對方的焦慮。換句話說,當中國 人麵對日本,他們看到的是過去的噩夢;而當日本人麵對中國,他們看到的是未來的噩夢。

原文來自《環球時報

惱了?美空軍將領公開鄙視陸軍打擊中國計劃:愚蠢!

環球網 2021.04.0613:49

《防務新聞》4月2日報道,負責管理轟炸機的一名美國空軍將領抨擊陸軍在太平洋建立遠程導彈基地的新計劃,稱這一想法昂貴、重複,而且“愚蠢”。

“既然我們(國防部)沒有錢做這種事,為什麽還要接受一個極其昂貴的想法呢?”美國空軍全球打擊司令部負責人蒂莫西•雷將軍在米切爾研究所3月31日錄製的航空航天優勢播客中說。

蒂莫西•雷向陸軍放炮

 

“有幾個國會議員問了我這件事。老實說,我覺得這很愚蠢。我覺得,去投資、重新發明某些美國軍隊已經掌握、並且正在推進的東西,是個愚蠢的想法。到底為什麽要這麽做?我盡量確保我的語言不會更加過分,但是,(陸軍)還是消停點吧。”

遠程精確打擊火力目前被列為陸軍現代化的首要任務,該軍種計劃在2023年前部署一套地麵發射的高超音速導彈係統。

今年3月,美國陸軍公布了一份新的戰略文件,闡述了其作為“內線力量”發揮作用的計劃,將在太平洋地區前進部署一批部隊和陸基導彈,來摧毀中國的防禦係統。

陸軍參謀長詹姆斯•麥康維爾將軍在3月25日布魯金斯研究所的一次活動中說,發展戰略反擊能力和高超音速武器,對於陸軍壓製艦艇、防空係統和擊敗反進入/區域拒止能力是“極其重要的”,這些能力可能會抑製美軍的機動性。

美國空軍全球打擊司令部掌管轟炸機

 

他說:“看看我們的一些競爭對手在反進入/區域拒止能力方麵做了什麽,他們建立了非常複雜的防空和導彈防禦係統,他們建立了非常複雜的反艦能力,他們總體上是在試圖擴大自己的防區。美軍應當具備多種選擇來對抗這種局麵。”

陸軍的立場激怒了一些空中力量倡導者,他們認為空軍轟炸機是更有效的選擇,可以穿透敵人領空,摧毀導彈防禦係統。不過,雖然空軍領導人擔心陸軍的計劃會如何擠占空軍所擁有的國防預算,他們基本上還是保持沉默。

在播客中,雷認為陸軍還沒有證明它能讓西太平洋的盟國和合作夥伴簽署協議,部署陸軍希望開發的武器係統。

“必須有很多國家同意才能讓陸軍的想法奏效。在歐洲戰區可能會找到這樣的盟友,在中亞戰區可能也可以找到。但我不認為陸軍很快會在太平洋地區取得任何承諾”。

雷說,與此同時,空軍定期在全球範圍內執行轟炸機特遣部隊任務,從而在戰區部署遠程打擊力量,準備快速應對危機。到2022年,美軍轟炸機將裝備其第一種空射高超音速導彈。

他說:“美國有一鳥在手,一種已經得到證明的能力,一個能掌握它的團隊,了解我們如何能在全球範圍內快速行動,知道如何整合殺傷鏈。除非有狹隘的部門利益,否則為什麽要嚐試重新創造這種能力?”

雷的言論是陸軍和空軍之間更大衝突的第一擊,抑或僅僅是他本人的觀點,還有待觀察。

美軍參謀長聯席會議副主席、空軍上將約翰•海騰曾表示,聯合作戰概念要求所有軍種都能夠執行遠程打擊任務。

美國陸軍積極推進高超音速導彈研製

 

據《航空周刊》報道,海騰在8月份表示:“現在的一切戰法都是基於戰線的。但在未來,就沒有戰線概念了,這意味著陸軍可以擁有自己的平台,具備自衛或深入敵方作戰區域的能力。海軍、空軍、海軍陸戰隊都應當擁有這樣的能力。”

在本周早些時候與麥康維爾的一次聯合露麵中,空軍參謀長布朗指出,盡管“對我們如何看待戰場或戰略環境有不同的看法”,但各軍種必須共同努力

雷的播客發表後,一位空軍官員說,布朗和麥康維爾在4月2日就雷的言論進行了交談。

消息人士說:“他們認為空軍和陸軍需要繼續在國防方麵共同努力,並期待著在這方麵取得進一步進展。”。

布朗也發表了自己的聲明。

“每個軍種都負責組織、訓練和裝備部隊,以利用獨特的能力,滿足國家安全要求,並支持我們的聯合小組。我要強調的是,除了我們的另外四項核心任務——空中優勢、快速全球機動、ISR和指揮控製——之外,美國空軍還提供了世界上最強大的全天候遠程全球打擊能力。空軍將繼續與其他軍兵種服務,提供美國所需的軍事能力。”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