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 (857)
2023 (2384)
美國希望與中國建立如冷戰時期的危機處理熱線,避免台海周圍大量軍事活動擦槍走火引發衝突。不過中國抵製美方努力,質疑這僅是為掩護美國持續在中國後院進行軍事挑釁。
《華爾街日報》報道,自冷戰以來,中美這兩大強權之前的關係鮮少達到如今這般緊張態勢。然而,不同於蘇聯接受與華府建立危機處理熱線,作為緩和緊張局勢的一種方式,中國政府正抵製與美國建立新的溝通管道。中國官員認為,這類熱線為美國繼續在中國後院進行具挑釁性的軍事行動提供掩護。
台灣是美中建設立熱線問題的核心,華府希望與北京建立更好的溝通管道,其中一個主要原因是擔心台灣周圍的大量軍事活動恐引發衝突。中國領導人認為,美國對台灣支持日增,破壞兩國之間建立可靠溝通管道所需的信任基礎。
美中軍機和軍艦在具爭議的南海附近執行任務,加劇台海緊張局勢;中國宣稱擁有南海大部分區域的主權,試圖遏阻美軍活動,雙方時常在此發生對峙。
總統蔡英文4月出訪中美洲友邦過境美國,期間會晤美國眾議院議長麥卡錫(Kevin McCarthy),中國隨後宣布4月8日起在台海周邊海空域進行戰備警巡和“聯合利劍”演習,借此向台灣施壓,此舉亦增加衝突發生的風險。
華府智庫“昆西盡責經綸研究所”(Quincy Institute for Responsible Statecraft)高級研究員史文(Michael Swaine)表示:“如果美中兩國因台灣問題誤打誤撞釀成危機,這是非常值得擔憂的情況。我不相信台灣等所有相關各方都能確保危機順利解決。”
拜登政府表示,不希望與中國發生當年美蘇之間那種對抗。其中一個原因是美中在經濟上緊密相連的程度遠超過當時的美蘇,盡管美中關係正在惡化,而雙方正設法降低經濟的相互依賴性。
報道說,受益於美中關係穩定的企業高層曾在緩和兩國緊張局麵中扮演要角,隨著被疫情切斷的商業聯係慢慢重建,強化彼此溝通管道的前景愈來愈樂觀。
即便如此,美國高階官員仍在公開討論要借鑒以往經驗,建立溝通熱線。
美國國家安全會議印太事務協調官康貝爾(Kurt Campbell)3月底在智庫“新美國安全中心”(Center for a New American Security, CNAS)舉辦的活動中指出,中國一直“不願參與互信建立或危機溝通,或設立熱線的討論”,鑒於美中軍隊靠近彼此行動,建立這類機製將是“負責任的一步”。“我們曾在冷戰期間建立這些熱線。我們認為現在也同樣適用。”
美軍今年2月擊落一枚闖入美國領空、疑為中國的偵察氣球後,中國拒絕與美國國防部長奧斯汀(Lloyd Austin)通話。中國當時表示美國沒有為雙方的對話創造合適條件。
中國前高級外交官、現任中國外交部所屬的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院長徐步表示,如果華府觸及北京最敏感的神經,例如對台灣的“一個中國”政策,那麽要求雙方加強溝通就是空話。
美國總統拜登數度表示,如果中國武力犯台,美軍將出兵協防。白宮多次堅稱美國政策未變。但拜登的言論加上蔡總統與美國資深議員的高調會晤,讓北京對美國的意圖產生懷疑。
徐步表示:“若不遵守一中政策,如果一個中國原則不再是美國政府的政策,那麽安全護欄或任何以此為基礎的進展都不可能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