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震撼教育界30年的斯坦福教育兒童實驗

(2023-04-04 14:13:00) 下一個

震撼教育界30年的斯坦福雞娃實驗 如今碎了一地

2023-4-4 05:43| 來源:穀雨星球

和絕大多數媽媽一樣,有了孩子以後,我就囤了各種科學育兒書籍。

  尤其是對國外那些有著實驗支撐的理論,更是深信不疑,一旦孩子不符合理論結果,就開始焦慮。

  對我影響最大的兩個理論,相信大家也都耳熟能詳:一個是斯坦福大學的棉花糖實驗,一個是3000萬詞匯量試驗。這兩個實驗都發生在90年代。但過去這麽多年,這個實驗仍然在影響著許多家長。  

  然而,隨著孩子長大,這些理論並沒有準確預示孩子的個性和未來。身為過來人的我就去查一查更多的一手論文,果然發現了更多真相——

  這些仍存在不少育兒博主文章裏的金科玉律,在這二十年間早被更新的實驗「推翻」了!

  今天,就來一起為流傳多年的教育寶典祛祛魅。

  「插播,穀雨星球#做內卷下長期主義者媽媽的聊天會 第一期終於線下開放了,移步二條查看。」  

  其中的一篇關於3000詞匯量後續研究的論文截圖。

  01  /

  兩個知名教育實驗

  這兩個實驗實在太有名了,現在還能在許多育兒博主文章裏能看到。

  第一個是來自斯坦福大學心理學家沃爾特·米歇爾(Walter Mischel)的“棉花糖自控力實驗”,曾被認為是社會科學界最著名的研究之一。  

 

  如果3-5歲孩子,能麵對一盤棉花糖卻忍10分鍾不去吃,就說明他們擁有很強的自製力,延遲滿足的時間越長,越有可能獲得越高的分數、越少的行為問題。

  實驗一共有兩部分,第一次是在上世紀60-70年代,研究者沃爾特找來不到50個斯坦福大學員工的孩子,年齡在3-5歲左右,給他們麵前放一塊棉花糖,告訴他們:

  如果能在10分鍾以後再吃,可以得到第二塊。

  第二次是1990年左右,之前的孩子們都已經成為青年,沃爾特和研究人員進行了一次追蹤回訪研究。他們發現,那些在20年前抵擋住誘惑的孩子,在智力和行為上都比吃了糖的孩子更好。  

  「他們在四五歲時等待的時間越多,他們的SAT分數就越高,在青春期的社交和認知功能評價也越好。

  在27-32歲之間,那些等待時間更長的人體重指數更低,自我價值感更好,更有效地追求目標,更能適應挫折和壓力」。

  當時看完關於這個研究的報道,我抓來4歲的兒子,滿懷信心地複製了一遍。

  然後我就傻了眼:沒到5分鍾,他竟然就忍不住,把棉花糖吃掉了…

  我至今依然記得那一天的焦慮,仿佛幾顆棉花糖,就已經給他戴上了一頂叫做“沒有自控力”的緊箍咒。

  接下來的一段時間,隻要孩子表現出缺乏延遲滿足的行為,我內心就會重播一遍這句咒語,覺得他是不是以後注定完了。  

 

  1970年沃爾特發表的原始論文

  另一個理論,是同樣被教育號頻繁引述的“3000萬詞匯量差異”——

  高收入兒童接觸的詞匯量比低收入兒童多3000萬,直接導致孩子的語言能力會從幼兒園起出現顯著差異,影響入學早期的學術表現。

  我當時看了這個理論,回想起自己常偷懶沒有經常給孩子磨耳朵,沒有用“幾千萬”詞匯量給他打下堅實的語言基礎,一股愧疚和焦慮再次湧上心頭……

  這兩個權威研究,都是上世紀90年代做的,也成為了一代經典。

  但隨著孩子們的長大,實驗也有了些想象不到的變化。

  02  /

  棉花糖實驗的後續

  棉花糖實驗,差不多進行了20多年。心靈雞湯常說的隻是前半部分。

  當棉花糖實驗名聲大噪,成為接下來幾十年來家長們耳熟能詳的“兒童發展預測神器”。

  與此同時,教育界、心理學界的學者也紛紛下場,自己也找來一群幼兒,希望嚐試複製這個簡單而有影響力的實驗,希望在十幾年以後觀察他們的發展。

  有人漸漸發現不對勁了。

  其中之一,就是2018年在《心理健康》(Psychological Science)雜誌上的這篇研究,作者是泰勒·沃茨(Tyler Watts)。

  

 

  他們也複製了這個實驗,但幾個細節和沃爾特的不一樣。

  被試人數:沃爾特隻找了50個孩子,泰勒找了900多個。

  被試兒童家庭背景:沃爾特找來的都是斯坦福大學員工的孩子,社會經濟背景都是當時來說最好的,其實不具備代表性。

  而泰勒找到的孩子背景更多元,其中500個孩子的媽媽學曆並不高。

  測試食物:沃爾特隻用了棉花糖,而泰勒讓孩子們可以自由選擇食物,包括巧克力。

  結果發現:一旦樣本量增加,背景更加多元化,棉花糖測試對未來的認知、行為發展,就沒有多少預測價值了。

  也就是說,小時候有延遲滿足能力事好事,但並一定意味著孩子以後學業和職業發展更好。

  還有一個有趣的實驗,更能緩解焦慮:

  不能延遲滿足的孩子,可能並不是先天沒有自控力,而僅僅是因為對於“等待”這件事有不一樣的文化價值觀。

  這個實驗2022年6月發表在《心理健康》雜誌上。

  主導者是加州(專題)大學戴維斯分校的心理學教授Munakata,擁有日本(專題)血統,但在美國長大,她想知道,文化對於延遲滿足有多大影響。

  她和日本教育研究生院的Satoru Saito教授一起合作,從美國博爾德和日本京都招募了144名兒童,隨機給他們分配了兩樣東西:棉花糖,包了漂亮包裝紙的禮物盒子。

  結果特別有意思:

  日本孩子可以等待棉花糖長達15分鍾,而等待禮物時,5分鍾不到就迫不及待拆開了。

  而美國孩子,不到4分鍾就對棉花糖狼吞虎咽,卻可以等禮物15分鍾。

  延遲滿足出現文化差異,背後的原因也很簡單:

  在美國長大的孩子,習慣於在生日、聖誕節時等著拆禮物,願意等待時間更久;在日本,普遍遵循東方的禮儀教養,“吃東西一定要等每個人坐下後才開動”,“別人送禮物要先打開,表現出對對方的感激”。

  

 

  在棉花糖實驗背後不為人知的一麵,讓我緩解了如果孩子第一時間吃掉棉花糖,千萬別焦慮,把“缺乏自控”的帽子扣在他頭上。

  就拿我家娃來說,上了初中的他成績很好,在做自己的事情上非常有專注力,比我還強。

  所以,大多數時候,影響孩子發展的不是先天能力,可能是我給他貼上的「標簽」。

  

 

  03  /

  「3000萬詞匯量」的後續

  第二個實驗就更知名了,近期還有一本書圍繞其展開。

  實驗源自1990年代,研究人員Betty Hart和Todd Risley每個月跟蹤調查了42個家庭孩子6、7個月一直到3歲。

  在分析了1300小時的數據後,他們發現:

  比較富裕家庭的孩子每小時平均聽到2000個單詞,而接受公共援助家庭的孩子平均聽到600個。由此推算出,4歲時的孩子聽到的詞匯差異會達到3200萬個。

  後來,研究人員還繼續跟蹤了孩子們小學時候的表現,發現這個詞匯量差異會影響他們小學階段的語言能力和語言理解能力。

  也就是說,「詞匯鴻溝會從嬰兒時期開始,一直延續,越拉越大」。

  這個發現震撼了教育界,在穀歌學術被引用了8000多次,美國政府還據此發起了轟轟烈烈“縮小3000萬差距”運動,增加了對閱讀的教育投資。

  對於中國家長,這個研究至今還存在於無數育兒博主的文章、廣告中,一遍遍印刻在焦慮的低齡父母心中。

  

 

  從0-4歲,職業階層、工人階層、需要福利的低收入家庭,孩子聽到的詞匯量差距逐年升高,其中高收入家庭孩子聽到的詞匯量最多。

  但是後期的研究,許多研究人員卻對此卻有著不同的看法,舉幾個簡單的例子。

  第一個,有個叫做道格拉斯·佩裏的心理學家說,這個研究最大的問題之一,是樣本量太小。

  這個心理實驗總共才42個家庭,隻有29個孩子追蹤到了小學階段,以這樣的體量推導出一個如此嚴肅的結論,是不是有點草率了?

  第二個,3000萬這個數據來源不一定可靠。

  這是學者根據一小時的單詞量推算出來的,且不說每一小時是否都能說2000個單詞。

  還有人提出,受教育多的家庭,有可能為了展示自己的教育成果刻意在錄像機前多說話;學曆低、經濟條件不好的家庭,更有可能在很多人麵前保持緘默,導致了更大的差距。

  對此,2017年有一個研究正好補上了空缺——

  這個新研究,幾乎完全複製了之前的研究,這次樣本量有329個家庭,孩子年齡在2個月到4歲,紀錄了49765個小時的數據。

  紀錄的方式有所不同,不需要研究者坐在被試的房間裏近距離觀察,而是還原平時的真實互動模式。

  結論也和3000萬有所差距:

  當這些孩子4歲時,高收入和低收入群體之間的詞匯量差異,是400萬,而不是3歲時的3000萬。

  同時,研究者還專門分析了5個低收入家庭的錄音帶,發現個體之間差異很大,而不是曾被公認的都說話少。

  這跟經濟收入的關聯,可能並不如父母跟孩子說話多少有關。

  這個發現,讓我這樣曾為「有沒有說夠3000萬詞匯」而焦慮的家長如釋重負。

  借著深扒這兩個「研究漏洞」,提醒我自己,也提醒大家:

  再權威的研究、理論,都可能存在不足,需要不斷更新自己的知識庫;

  同時,某個行為導致的結果隻能說明一個事實,不能武斷總結出規律。

  但現在我們的教育卻總是想從現象裏迅速總結出規律,比如名校娃上了什麽項目,項目就立馬能賣掉,這兩者是有相關性,但真有因果性嗎?

  千萬不要將相關性與因果性進行混淆,是我自己必須謹記的一課。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