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夏洛特2023-04-25 16:11來源: 第三方供稿
近期,由於通貨膨脹、物價高企,大量澳人遇到了醫療、住房等嚴峻問題,有人在溫飽線掙紮,甚至吃不上飯…
一,溫飽問題:大學生沒錢吃飯在校內餓暈,數百份救濟餐一搶而空
據dailytelegraph報道,由於生活成本不斷上升的壓力,維州一些大學的學生們無力支付餐費,有的甚至餓暈在校園裏。
據報道,墨爾本主要大學和TAFE的學生對於免費食物的需求正在飆升。
Foodbank Victoria首席商務官Katie Fisher說,在該慈善機構本月在莫納什大學(Monash University)舉辦的第一個“農場到家庭市場“(Farms to Families Market)活動中,足夠300名學生食用的農產品很快就被預訂一空,現在還有180多人在排隊等候。
Fisher說,墨爾本的一所TAFE學校向該慈善機構報告稱,最近有8名學生因食物攝入不足而在校園內暈倒。
Holmesglen學院的學生福利官Liam Barwick說,他也和那些“為了省錢而不吃飯”的學生談過,有一些學生因為沒吃東西而暈倒在校園裏。
Barwick說,Holmesglen學院現在每周為其維州的學生提供600多餐食物。
他說:“免費餐食需求激增是由於不斷上漲的生活成本。”
“我們發現,越來越多的學生需要我們的谘詢服務和免費膳食,而這些學生以前從未如此。”
Fisher說,學生們不得不在“有房子住還是有飯吃”之間做出選擇。
她說:“隨著房租上漲,學生們紛紛搬到郊區,以便每周可以省下$50,這些錢可能會用來購買食物。但同時帶來的挑戰是,他們住得離大學更遠,這意味著其交通成本就會增加。”
“他們的出行時間也增加了,留給工作的時間更少了。對於越來越多的學生來說,這是一項非常具有挑戰性的境況。”
Swinburne學生會主席Kishaun Aloysius說,僅在過去的七周內,就有1700多人前往學校的免費食品銀行。
2023年迄今為止,已有超過906名Swinburne學生使用了這項免費服務,而2022年全年隻有1019名。使用該服務的學生中,大多數(85%)是留學生,四分之三是本科生。
維州大學學生會主席Chandra Altoff說,國際留學生通常被認為是“搖錢樹”,他們尤其受到成本上漲的影響,幾乎沒有得到任何支持。
24歲的Krithika Venkatanath是Swinburne大學的一名留學生,目前正在學習數據科學,她大部分時間都在使用該校的食品銀行。
她說:“我們可以得到五樣基本物品,比如米飯、牛奶、意大利麵、番茄醬、湯,這簡直是救星。生活成本越來越高了,很難同時兼顧工作和學習。”
二,醫療問題:近一半澳人為省錢不看牙醫
除了不少人的溫飽出問題,新數據顯示,近一半澳人在過去一年內沒有去看牙醫。
全國最大醫療保險公司Medibank的最新數據顯示,在2022年,大約50歲及以上的澳洲人沒有去看牙醫。
這引發了未來幾年索賠可能激增的擔憂,因為這些高成本的口腔疾病本可以通過簡單的檢查避免。
作為預防性保健措施的一部分,Medibank承擔了會員牙科檢查的全部費用,因為定期檢查可以預防牙齦病和嚴重蛀牙等複雜病情,從而可能節省數千澳元的費用。
Medibank的數據顯示,澳洲東海岸和西海岸之間出現了明顯差距,48%的新州和維州人跳過了牙齒檢查,而在西澳,這個數字則躍升至55%。此外,澳洲健康與福利研究所(AIHW)也發現,49%的澳洲人避免去看牙醫,約30%的人則表示對自己的牙齒外觀感到不舒服。
總體而言,過去一年中澳洲人在牙科服務上花費了111億澳元,高於2019至2020年的97億澳元。
AIHW也發現,平均牙科費用在過去十年每年增加約2.4%。
隨著澳聯儲連續10次加息和持續的通脹緊縮家庭預算,人們一直在尋求省錢的方法,例如跳過被視為不必要的費用,像是常規牙科預約。
三,住房問題:危機惡化,超半數中等收入者放棄購房計劃!
9News消息稱,最新公布的一項研究顯示,不少澳洲年輕人和中等收入者已經放棄了擁有一套屬於個人房產的“澳洲夢”。
這引發了人們對於住房市場缺陷對整個經濟的負麵影響,以及對澳洲城市、政府和人們生活方式的影響的擔憂。
SMH的Resolve Political Monitor民調發現,在接受調查的1609人中,三分之二的人認為澳洲的年輕人永遠不可能買得起房。
在那些目前沒有擁有房產的受訪者中,63%的低收入者和54%的中等收入者也認為他們永遠買不起自己的房子。
住房可負擔性在澳洲已經成為一個重大的問題,尤其澳洲還擁有世界上最昂貴的房地產市場之一。
當澳洲的有房一族為利率飆升而憂心房貸之際,無房者則憂心著自己永遠也買不起。
自2005年以來,悉尼和墨爾本的房屋中位價已經漲了通貨膨脹率的3.5倍,也是平均周收入增長率的2.5倍。
除了破壞數百萬澳洲人的擁房夢想,房地產市場也扭曲了整個經濟。
一些經濟學家擔心這使得時光倒流,即財富又回到了由父母的房產所有權所決定的時代。如果人們被迫在購買房屋和生養孩子之間做出選擇,澳洲的人口增長和稅基也將受到影響。
Resolve的主管Jim Reed表示,高昂的房價和租金意味著年輕人無法購房,如果他們真的設法買了房子,也會感到有壓力。
他說:“無論怎樣,他們都是輸家。”
“我在這一領域的研究員告訴我,許多年輕人已經放棄了擁有房屋的夢想,至少在他們職業生涯的早期是這樣,有些人甚至告訴我,他們放棄了組建家庭的想法,因為他們連自己都無法養活,更別說撫養更多的人了。"
結語:
巨大的經濟壓力和精神壓力下,買不起房、看不起病、甚至吃不上飯…已經成了很多人的現實,更是噩夢。
而這樣的情況一旦加劇,可能會引發嚴重的社會問題,譬如治安更加惡化。
希望有關當局可以看到普通百姓的生存困境,早日提出解決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