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中俄內循環 普京送中國一份大禮

(2023-03-18 22:41:48) 下一個

中俄“內循環” 普京也給中國送來一份大禮

發布:2023年03月18日 15:03來源:時局參閱
 

就在官宣訪俄的前一天,3月16日,俄羅斯衛星通訊社消息稱,俄羅斯總統普京支持在外貝加爾邊疆區建立國際超前發展區。

也就是中國人所熟知的“特區”了。

俄羅斯人把貝加爾湖以東的廣大地區稱作外貝加爾(Забайка?лье)或達斡爾利亞 (Даурия),那裏主要有山地,草原和濕地。

該地區擁有著極為豐富的煤炭、金銀銅鐵礦與木材等自然資源,以及肥沃的黑土地和天然草場,不僅能支持大規模農業開發,僅探明的礦產價值就價值數萬億美元。

“中國振興東北+俄羅斯外貝加爾經濟特區”目的,就是要承接國外精英層的中高端產業和人才。

在俄烏衝突懸而未決,西方對俄製裁日益加緊的今天,加強對遠東城市群的改造工作,對俄羅斯可以說是不得不為的事情。

但邊疆畢竟是邊疆,和地處俄羅斯國土西端的傳統經濟核心區終究不能同日而語,俄羅斯在這裏進行大規模現代化建設的決心有多大,這點暫且不論,單就完成如此規模的開發工作所需要的項目投資和工程能力而言,恐怕也不是俄羅斯憑一己之力就能夠應付的。

普京對俄羅斯遠東城市群的宏偉計劃能否實現,關鍵還在南邊的中國身上,想要開發遠東地區,俄羅斯就少不了中國的幫助。

實際上,在去年12月份,俄羅斯聯邦安全會議副主席梅德韋傑夫在訪問中國時,就已經為得到中國的幫助開發遠東地區打下了基礎。在梅德韋傑夫訪華時,俄方給出承諾,將麵向中國開放遠東地區近700萬平方公裏的土地,設立一個經濟特區,用更優惠的稅收政策來吸引中國投資者,借助中國投資者的力量,帶動遠東地區的經濟發展。

本著“發展才是硬道理”的時代,中俄聯合發展經濟,也是當務之急。

達斡爾利亞 (Даурия)

否則,一旦經濟危機完全失控時:“餓肚子的時代必然會出現到處都是山頭的混亂局麵,這種局麵並不利於我們和平崛起”

目前已知的開放條款大概如下:

前來投資的外資企業可以享有“治外法權”保護,避開俄羅斯境內俄法規與管理體係;

投資者還擁有了“免稅權”,可以長期減免利潤稅、財產稅和土地稅,享受便捷海關;

境內還可以繞開俄羅斯的鐵路標準,允許外國投資建設“國際標準”的鐵路支線。

俄羅斯很大,但沒有一塊土地是多餘的,這是普京說的。

一直以來,國內有個傳聞,就是俄羅斯計劃向中國人贈送遠東土地,每個人可以白送一公頃土地,歡迎中國人去俄羅斯遠東移民,開發建設。然而真的是這樣嗎?

目前,俄羅斯有9萬人獲得了遠東地區的一公頃免費土地。這項計劃是在2016年5月批準的,允許俄羅斯公民無償獲得最多一公頃(1萬平方米)的土地,隻要使用5年就能擁有15畝地。

不過,該計劃沒有外國人的份,“遠東一公頃”計劃的法律規定,免費贈送土地隻針對俄羅斯公民或從海外歸國的俄羅斯公民。

而且,根據這個計劃獲得的土地,並不是永久所有權,其實是五年的無償使用權,前五年免除各種租稅。五年以後,如果土地沒有荒置,那麽可與政府協商繼續租賃,或購買以後轉為私有財產。

而之前的消息是,俄羅斯準備開放整個遠東,將大約約40%的國土麵積給中國做經濟特區。

具體內容包括,中俄將在基建、礦產、農業、汽車等79個項目上進行合作,中方的總投資額約1600億美元,作為回報,俄羅斯將劃定一個麵積達700萬平方公裏的超級遠東經濟特區給中國,享有包括免稅在內的一攬子政策。

早在上世紀90年代中期,中國人開赴西伯利亞搞經濟種植,如今已達數十萬人。

2010年的統計數據顯示,中國人在遠東地區種植蔬菜糧食,已經達到遠東總產量的90%以上。

目前,中國投資者目前已在俄土地上,參與了大豆種植,豆穀加工,奶牛養殖,乳品生產,蘑菇種植等多個農業項目。自2018年以來,不斷有俄產"中國大豆"運抵中國就可以說明問題。

近來,俄羅斯加快了對遠東地區的開發步伐,很多開工多年的項目今年陸續完工。

2022年6月10日,中俄首座跨黑龍江公路橋黑河-布拉戈維申斯克公路橋開通,意味著黑河從此可以365天全年通關。

2022年11月,中俄首座跨黑龍江鐵路大橋同江鐵路大橋開通運營,成為繼滿洲裏、綏芬河之後中俄之間的另一處跨境鐵路連接點,將大大降低兩地之間的運輸成本。

放棄歐洲,俄羅斯向何處去?踏遍青山人未老,風景這邊獨好?中國東北是否能迎來新的發展?

這些問題,都隻能交給時間來回答!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