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人類如何活好 尼爾·弗格森 Niall Ferguson

(2023-02-05 03:07:23) 下一個

尼爾·弗格森  Niall Ferguson

https://zh.wikipedia.org/zh-hans/%E5%B0%BC%E7%88%BE%C2%B7%E5%BC%97%E6%A0%BC%E6%A3%AE

尼爾·坎貝爾·道格拉斯·弗格森(英語:Niall Campbell Douglas Ferguson;1964年4月18日-)[1]是位大不列顛國籍的曆史學者,現任職為哈佛大學的提胥講座教授、牛津大學耶穌學院等大學機構的資深研究員。他的專長是與世界史、經濟史、惡性通貨膨脹、基金市場、美國暨英國的帝國主義等的相關研究[2]

弗格森的著作包括《帝國:大英世界秩序興衰以及給世界強權的啟示》、《貨幣崛起:金融資本如何改變世界曆史及其未來之路》與《文明:決定人類走向的六大殺手級Apps》均已製作成電視專題影集。

2004年,他登上《時代雜誌》的世界前100大具影響力的人物。

弗格森1964年4月18日生於蘇格蘭格拉斯哥。父親是醫生,母親是物理教師。[3][4]他後來就學於格拉斯哥學校,[5]無神論的學習環境下成長;盡管認為基督教道德對於社會有很大的幫助,並鼓勵孩童需要上教堂,但至今他仍保持著無神論者的觀點。[6]

弗格森曾提及自他幼年起,他的醫生父親就開始培養他具有高度的自律意識和敬業的態度,他身任物理教師的母親負責培養他的創意性;[7]他曾任新聞記者的外婆則鼓勵他寫作。[7]弗格森在大學時代,一度無法從英國文學曆史學擇一做為主修學係,後來是由於閱讀了名著《戰爭與和平》而選擇了曆史學。[4]

尼爾•弗格森:西方影響世界的500年,今天已經走到了終點

2020年05月04日 07:17 新浪網 作者 首席閱讀官
 
尼爾?弗格森:西方影響世界的500年,今天已經走到了終點

  “走在塵土飛揚的中國大街上,  我突然意識到,西方主宰世界的500年已接近尾聲。”

                                          ——尼爾·弗格森 《文明》

  尼爾·弗格森(Niall Ferguson)究竟是誰?  他是英國最著名的曆史學家之一。

尼爾?弗格森:西方影響世界的500年,今天已經走到了終點

  尼爾·弗格森專注於曆史、金融、媒體領域,任職哈佛大學曆史係勞倫斯·A.蒂施教授、牛津大學耶穌學院高級研究員、斯坦福大學胡佛研究所高級研究員、清華大學經管學院傑出訪問教授。2004年被《時代周刊》評選為“影響世界的100人”之一。

  弗格森共撰寫了包括《廣場與高塔》《文明》《羅斯柴爾德家族》《西方的衰落》《帝國》《基辛格:理想主義者》在內的多部著作。

  尼爾·弗格森的作品貫通古今,是極少數能橫跨學術界、金融界和媒體的專家之一,擅長以一個個引入入勝的故事,激發我們重新看待我們習慣已久的世界觀與它潛在的不同麵貌。

  21世紀,“10”已經過去,“20”業已到來。未來並不可怕,可怕的是未知,以及對未知的恐懼。一份尼爾·弗格森的書單送給大家,幫助你從大曆史的視角理解轉變中的世界,從現實的解構中收獲省思。

尼爾?弗格森:西方影響世界的500年,今天已經走到了終點

  《廣場與高塔》    尼爾·弗格森 著

  21世紀被稱為網絡時代,但事實上,網絡早已存在。從印刷術的誕生到網絡社群爆發,在《廣場與高塔》這本書中,弗格森通貫古今,以新奇的視角,為我們重鑄了一個個有形的和無形的網絡。

  從神秘的共濟會、輝煌的羅斯柴爾德家族、複雜的薩克森—科堡—哥達邦聯、舉世聞名的劍橋使徒網絡,到現在互聯網時代下的推特和臉書。在社會網絡興起、衰落、再崛起的曆史中,作者用豐富的圖表與數據為我們闡釋了網絡、聚類等不同概念,幫助我們重新審視舊權力與新社交網絡之間的衝突與融合,並通過對比,為讀者提供有關網絡演變史的另類省思。

尼爾?弗格森:西方影響世界的500年,今天已經走到了終點

  《文明》    尼爾·弗格森 著

  1500年,北京生活著近70萬人,倫敦人口僅有5萬;400年後,倫敦以超過600萬的人口成為全球特大城市;1990年,美國人均富裕程度是中國人的70倍。

  短短500年中,西方如何在發展中獲得巨大優勢?今天的西方危機頻頻,它的主導地位已經結束了嗎?未來的世界新秩序又將是怎樣?

  英國最重要的金融曆史學家之一尼爾•弗格森在新書中深入探討了東西方文明的發展模式。明朝時的中國在15世紀無疑是當時世界上最偉大的文明,其海軍曾遠征至非洲海岸。在此之後,中國開始走上全麵下滑之路,而西方文明蒸蒸日上。

  這種逆轉的原因是什麽?今天的西方文明正在失去活力,而其他文明正在蓬勃崛起。東方是怎樣學到了西方的秘密武器?

  作者在本書中深刻分析了東西方文明的碰撞,認為世界權力的天平正在從西方向東方轉移,本世紀剩下的時間將會向我們展示這種轉變如何完成。在這個世界格局發生深刻變化的時點,閱讀本書,必能幫你了解東西方權力轉移的微妙過程,同時從大曆史的視角,理解中國複興在世界曆史進程中的角色。

尼爾?弗格森:西方影響世界的500年,今天已經走到了終點

  《西方的衰落》  尼爾·弗格森 著

  早有人預言到西方社會的衰落。如今,這些衰落的跡象看似無處不在:經濟增長放緩、債台高築、人口老齡化問題、反社會行為等等不一而足。但是西方文明究竟欠缺在何處?尼爾•弗格森認為是製度的衰落難辭其咎,是製度正在導致社會的繁榮或衰敗,製度就是在其中發揮作用的錯綜複雜的框架體係。

  我們的民主製度打破了代際契約,將高額的債務轉嫁到我們的子子孫孫。我們的市場被過於繁雜的監管政策所日益扭曲,後者其實就是自己本意想要治愈的頑疾。法治也業已淪為律師之治。公民社會日益變得不再文明,人們隻是出於惰性把問題一味推給政府去解決。

  《西方的衰落》一書振聾發聵,也會引發爭論,它是對這個自鳴得意和對問題視而不見的時代的迎頭一擊。當阿拉伯世界正在為民主而奮鬥時,當中國努力從經濟自由化邁向法治社會時,歐美社會卻在揮霍幾百年來製度優勢的積澱。弗格森提出這樣的警告,若要遏製西方社會一度稱雄世界的文明日益衰落的勢頭,隻能寄希望於強大的領導力,並要大刀闊斧地進行改革。

尼爾?弗格森:西方影響世界的500年,今天已經走到了終點

  《基辛格:理想主義者》  尼爾·弗格森 著

  100多箱私人文件,全球111個檔案館的材料,8000餘種、合計近40000頁的資料……在基辛格的委托下,哈佛大學教授、曆史學家尼爾·弗格森研究了海量此前從未公開的曆史資料,向人們展示了1969年以前的基辛格——美國曆史上至關重要的外交政策理論家。基辛格的思想資本有兩個基礎:曆史研究和理想主義哲學研究。

  這是一位知識分子的傳記,但又不僅僅是一部知識分子的傳記,因為在基辛格的思想演變過程中,研究和經驗極為緊密地聯係在一起,相互影響。這是一部成長小說——既有哲理又帶感情的教育故事。

  基辛格所受的教育分為五個階段:一,他經曆德國暴政,領略美國民主,後來以美國士兵身份回到德國;二,他在哈佛初步接觸哲學上的理想主義和曆史知識,並成為核戰略領域的公共知識分子;第三階段的他成為納爾遜·洛克菲勒和肯尼迪總統的顧問,從華盛頓特區的政治現實中吸取了慘痛的教訓;第四階段的他三赴越南,意識到美國無法成為越戰的贏家;第五階段的他在巴黎學會了什麽是外交欺騙,直到後來完全出乎意料地接到尼克鬆總統的任命,成為政府官員。

  弗格森以為,年輕的基辛格誌存高遠,的確是一位理想主義者。

尼爾?弗格森:西方影響世界的500年,今天已經走到了終點

  《貨幣崛起》  尼爾·弗格森 著

  在全球信貸緊縮、金融行業出現危機的情況下,“貨幣”已成為全球最熱門的詞語之一。貨幣究竟怎樣影響到我們今天的社會?本書作者從一個全新的角度描述了貨幣的曆史,讓你知道金融演化進程背後發生的事情。

  《貨幣崛起》中,我們隨貨幣進行了一次穿越時間的旅行。從歐洲大陸流通的古羅馬銀幣,到成為第一批銀行家的意大利高利貸者;從五千年前流通的泥版“貨幣”,到今天銀行外匯顯示屏上閃爍的數字,在人類社會的進步中,金融常常是背後的推手。

  羅斯柴爾德家族為什麽能在滑鐵盧戰役中大賺一筆?文藝複興的深層推動力是什麽?中國和美國如何開始成為共同體?

  《貨幣崛起》告訴我們,每個曆史故事背後都有一條金融線索。透過弗格森的專業視角,許多為人熟知的曆史事件被賦予新的意義,更清晰地成為金融史上的一座座裏程碑,而金融的發展進程則構成一切曆史背後最為本質的故事背景。

  在金融危機的時代,我們應該怎樣看待金融這個虛擬市場?又怎樣整頓自我,重新出發?本書給大家提供了一些曆史的視角來理解今日的世界,無疑,它將是當前我們處在曆史分歧點,站在人類文明一路走來的位置時,為我們提供的一部有用的指南。

尼爾?弗格森:西方影響世界的500年,今天已經走到了終點

  《金錢關係》  尼爾·弗格森 著

  本書以相當翔實的世界史知識和事件,分析了政治與經濟的緊密關係,強調政治、戰爭對改變世界格局和人類生活、推動經濟發展的至關重要的作用。

  作者重新審視了西方300年間經濟與政治間的相互作用,認為是政治,而不是金錢推動了世界的運轉,尤其是戰爭,造就了包括稅收機構、中央銀行、證券市場、股票交易所等的現代經濟生活體係。政治事件和體製往往控製了經濟的發展,也是導致經濟起伏不穩的主因。此外,是國內的政治衝突,而不是經濟,推動了現代政治體製的演變。

  經濟增長會導致民主化嗎?現代國家在多大程度上是戰爭的產物?西方300年的曆史表明,金錢關係隻是錯綜複雜的人類動機鏈上的一環。尼爾•弗格森的這部傑作,對經濟和政治之間複雜關係的透視,深刻精彩,引人入勝。

尼爾?弗格森:西方影響世界的500年,今天已經走到了終點

  《虛擬的曆史》  尼爾·弗格森 著

  美國獨立戰爭、納粹德國的興衰、“二戰”爆發、蘇聯成立和解體,這些重大事件的發生和發展,是有規律可循,還是完全的偶然?《虛擬的曆史》首次以新穎的反事實假設深入人類曆程,帶領讀者重新思考曆史決定論。

  《虛擬的曆史》中以嚴謹的邏輯,對一係列主要發生在20世紀的轉折性事件進行了推演,想象這些事件的另一種可能,引導讀者去探究:假如重大事件發生了變化,曆史又會是什麽模樣。

  假如沒有發生美國獨立戰爭會怎樣?假如希特勒在1940年入侵英國會怎樣?假如納粹德國打敗了蘇聯會怎樣?假如社會主義陣營沒有瓦解會怎樣?

  一些曆史事件其實並不是必然發生的,其中當事人主觀的錯誤或局限、客觀條件等很多偶然因素,起著重要的作用。作者透徹清晰又通俗易懂地對未曾發生的曆史構思出了一整套情節,即使是對曆史並沒有了解的讀者,也能在《虛擬的曆史》中得到全新的啟示。

  《羅斯柴爾德家族》  尼爾·弗格森 著

  它是世界上最神秘的金融家族,它被認為是世界金融市場的幕後推手,關於它的傳說廣泛流傳,它究竟是一個怎樣的家族?

  著名金融曆史學家尼爾?弗格森在研究了隱藏半個多世紀的一些文件,總結數萬封信件的內容之後,首次詳盡地揭開了羅斯柴爾德家族的真麵目。從布料商人起家,羅斯柴爾德家族逐漸建立起了自己的環球帝國,經曆多次全球巨變的洗禮,至第一次世界大戰為止,他們一直保持著世界上第一大銀行的地位,而且他們的商業觸覺遠遠超越了金融的範疇。

  它是怎樣達到如此重要的地位的?本書去除了流傳兩個世紀的神話,揭示了這個家族經濟成功背後的秘密,以及它龐大的政治網絡。它橫跨經濟、社會、政治和外交等領域,以最大的深度、清晰的脈絡和動人的戲劇性剖析了這個現代曆史上最令人目眩和最有權勢的家族,為我們揭開了全球經濟政治背後推手的真實傳奇。

尼爾?弗格森:西方影響世界的500年,今天已經走到了終點

  《頂級金融家》  尼爾·弗格森 著

  “銀行家不一定聲名遠播,但他們至關重要。沒有什麽比西格蒙德?沃伯格的一生更能說明這一區別的了。”

  西格蒙德·沃伯格,倫敦金融城最傑出的天才,頂級金融的卓越倡導者,經濟製度轉型的設計師。在大蕭條和兩次世界大戰造成的巨大災難後,他以無與倫比的先見,看到了全球金融一體化的可能性。在塑造現代英國的過程中,他的職業生涯,幾乎可以說明有關金融能發揮作用的所有最重要的曆史課題。本書即是關於他的一本開創性的傳記。

  尼爾·弗格森根據上萬件未曾麵世的書信和檔案材料,將西格蒙德的故事娓娓道來。他是來自希特勒統治下的難民,在戰後的倫敦金融城逐漸崛起為一名顯赫人物,並成為歐洲金融一體化的設計師之一。

  由於沃伯格銀行幾乎被大蕭條毀滅,之後又遭到納粹的“清洗”,他下定決心吸取教訓,在戰後的世界裏施加了他的影響力,為英國的經濟複蘇、西歐的團結一致,以及全球化的誕生作出了巨大貢獻。

  而在銀行家身份以外,西格蒙德還是一名心理學家、政治人物,以及極富表演天分的管理者。本書詳盡描繪了這個複雜矛盾的人物,再現了一個偉大金融家的多樣人生。

尼爾?弗格森:西方影響世界的500年,今天已經走到了終點

  《巨人》  尼爾·弗格森 著

  《巨人》對美國的帝國之路作了深刻獨到的講解,作者的筆墨涉及美國自成立至今全部外事紛爭,並從各種角度——軍事、經濟、文化與政治——對美國權力階層作了深入分析。書中論點獨到新穎、令人信服,但又發人深省。

  在《巨人》中,作者認為美國一直以來拒絕承認自己是一個帝國,同時在書中展示了美國式帝國主義的致命後果。

  作者也探討了對美國霸權構成主要挑戰的競爭者——歐盟與中國;但也許最重要的是,《巨人》對美國國內經濟發展與其外交事務間的內在關係作了出色分析,而這正是美式帝國主義中最重要的兩點。《巨人》對美國權力的分析堪稱同類書中的佼佼者,任何對這個拒不承認自己帝國角色的國家感興趣的讀者都應將《巨人》列為其必讀書目。

尼爾?弗格森:西方影響世界的500年,今天已經走到了終點

  《帝國》  尼爾·弗格森 著

  短短400年間,大英帝國是如何崛起,並如何塑造現代世界的?今天的英國,它的主導地位已經結束了嗎?

  英國最重要的金融曆史學家之一尼爾·弗格森在新書中深入探討了大英帝國的崛起以及對政治,經濟和世界貿易所起到的重要作用。這個遠眺歐洲大陸西北沿岸的多雨的群島國家何以能在全球稱霸?這不僅僅是英國曆史所關注的,也是世界曆史所需解釋的基本問題。

  作者在這本書中無意詳細描述大英帝國通史,隻是想記錄大英帝國以及殖民地推動下的全球化發展。本書總體上以時間順序為框架,主要以商品市場全球化,勞動力市場全球化,文化全球化,政體全球化,資本市場全球化,戰爭全球化這六大主題為主線記述一個帝國崛起的原因,以及對其他國家的深遠影響。

  閱讀本書,必能幫你了解帝國的崛起以及帝國權力轉移的微妙過程,同時從曆史的視角,理解大英帝國的崛起在世界曆史進程中的角色。

尼爾?弗格森:西方影響世界的500年,今天已經走到了終點

  《紙與鐵》  尼爾·弗格森 著

  《紙與鐵》全新視角透視1923年德國惡性通脹,剖析德國經濟災難和政治間的因果鏈接,著名金融曆史學家尼爾·弗格森《文明》、《帝國》之後又一力作。中信集團董事長常振明、經濟學家何帆、中國金融博物館理事長王巍、北京大學教授張頤武、著名作家北村、知名學者吳稼祥、上海交通大學教授江曉原聯合推薦。

  德意誌帝國為何逐漸染上了通貨膨脹的頑疾?其後果又是什麽?是各經濟利益集團導致了德國通貨膨脹嗎?通貨膨脹刺激了德國的經濟增長嗎?當時的通貨膨脹政策如何導致災難性的影響?

尼爾?弗格森:西方影響世界的500年,今天已經走到了終點

  針對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的原因,《戰爭的悲憫》一書提出了一係列發人深省的問題:戰爭是否可以避免?英國參戰是否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如果英國推遲參戰,結果會不會發生改變?德國是否真像大多數人所認為的那樣,因為具有的軍事優勢從而發動了戰爭,還是隻是恐懼導致了攻擊?就戰爭本身,英國是不是和德國應該負同樣的曆史責任?

  尼爾·弗格森以宏觀視角對戰爭給歐洲帶來的災難進行了剖析,通過對大量的曆史素材和當事人的回憶錄的研究,以及對戰前國際關係、金融、經濟、政治、媒體宣傳的分析,引導讀者重新審視這場戰爭,發掘出戰爭觀念的深刻根源。

出版作品

共同著作

  • "Let Germany Keep Its Nerve", The Spectator, April 22, 1995, pages 21–23[9]
  • “Europa nervosa”, in Nader Mousavizadeh (ed.), The Black Book of Bosnia (New Republic/Basic Books, 1996), pp. 127–32
  • “The German inter-war economy: Political choice versus economic determinism” in Mary Fulbrook (ed.), German History since 1800 (Arnold, 1997), pp. 258–278
  • “The balance of payments question: Versailles and after” in Manfred F. Boemeke, Gerald D. Feldman and Elisabeth Glaser (eds.), The Treaty of Versailles: A Reassessment after 75 Years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8), pp. 401–440
  • “‘The Caucasian Royal Family’: The Rothschilds in national contexts” in R. Liedtke (ed.), ‘Two Nations’: The Historical Experience of British and German Jews in Comparison (J.C.B. Mohr, 1999)
  • “Academics and the Press”, in Stephen Glover (ed.), Secrets of the Press: Journalists on Journalism (Penguin, 1999), pp. 206–220
  • “Metternich and the Rothschilds: A reappraisal” in Andrea Hamel and Edward Timms (eds.), Progress and Emancipation in the Age of Metternich: Jews and Modernisation in Austria and Germany, 1815–1848 (Edwin Mellen Press, 1999), pp. 295–325
  • “The European economy, 1815–1914” in T.C.W. Blanning (ed.), The Short Oxford History of Europe: The Nineteenth Century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0), pp. 78–125
  • “How (not) to pay for the war: Traditional finance and total war” in Roger Chickering and Stig Förster (eds.), Great War, Total War: Combat and Mobilization on the Western Front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0), pp. 409–34
  • “Introduction” in Frederic Manning, Middle Parts of Fortune (Penguin, 2000), pp. vii–xviii
  • “Clashing civilizations or mad mullahs: The United States between informal and formal empire” in Strobe Talbott (ed.), The Age of Terror (Basic Books, 2001), pp. 113–41
  • “Public debt as a post-war problem: The German experience after 1918 in comparative perspective” in Mark Roseman (ed.), Three Post-War Eras in Comparison: Western Europe 1918-1945-1989 (Palgrave-Macmillan, 2002), pp. 99–119
  • “Das Haus Sachsen-Coburg und die europäische Politik des 19. Jahrhunderts”, in Rainer von Hessen (ed.), Victoria Kaiserin Friedrich (1840–1901): Mission und Schicksal einer englischen Prinzessin in Deutschland (Campus Verlag, 2002), pp. 27–39
  • “Max Warburg and German politics: The limits of financial power in Wilhelmine Germany”, in Geoff Eley and James Retallack (eds.), Wilhelminism and Its Legacies: German Modernities, Imperialism and the Meaning of Reform, 1890–1930 (Berghahn Books, 2003), pp. 185–201
  • “Introduction”, The Death of the Past by J. H. Plumb (Palgrave Macmillan, 2003), pp. xxi–xlii
  • “Globalization in historical perspective: The political dimension”, in Michael D. Bordo, Alan M. Taylor and Jeffrey G. Williamson (eds.), Globalisation in Historical Perspective (National Bureau of Economic Research Conference Report)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2003)
  • “Introduction to Tzvetan Todorov” in Nicholas Owen (ed.), Human Rights, Human Wrongs: Oxford Amnesty Lectures (Amnesty International, 2003)
  • “The City of London and British imperialism: New light on an old question”, in Youssef Cassis and Eric Bussière (eds.), London and Paris as International Financial Centres in the Twentieth Century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4), pp. 57–77
  • “A bolt from the blue? The City of London and the outbreak of the First World War”, in Wm. Roger Louis (ed.), Yet More Adventures with Britainnia: Personalities, Politics and Culture in Britain (I.B. Tauris, 2005), pp. 133–145
  • “The first ‘Eurobonds’: The Rothschilds and the financing of the Holy Alliance, 1818–1822”, in William N. Goetzmann and K. Geert Rouwenhorst (eds.), The Origins of Value: The Financial Innovations that Created Modern Capital Markets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5), pp. 311–323
  • “Prisoner taking and prisoner killing in the age of total war”, in George Kassemiris (ed.), The Barbarization of Warfare (New York University Press, 2006), pp. 126–158
  • “The Second World War as an economic disaster”, in Michael Oliver (ed.), Economic Disasters of the Twentieth Century (Edward Elgar, 2007), pp. 83–132
  • “The Problem of Conjecture: American Strategy after the Bush Doctrine”, in Melvyn Leffler and Jeff Legro (eds.), To Lead the World: American Strategy After the Bush Doctrine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8)

電視紀錄片

  • Empire 《帝國》(2003年)
  • American Colossus 《美國競技場》(2004年)
  • The War of the World 《世界大戰》(2006年)
  • The Ascent of Money 《貨幣崛起》(2008年)
  • Civilization: Is the West History? 《文明》(2011年)
  • China: Triumph and Turmoil 《中國的崛起與動蕩》(2012年)
  • The Pity of War (2014年)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