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中國科普網媒:中醫,一場叫不醒的“中國夢”

(2022-10-18 23:38:20) 下一個

中國科普網媒:中醫,一場叫不醒的“中國夢”


文章來源: 東森新聞 於 2022-10-17

 

中醫治病方式是否符合“科學”精神,從清末年至今論戰不休,日前大陸科普網站刊登一篇嘲諷中醫文章,直言中醫是場叫不醒的“中國夢”。文中批評,中醫就是騙子,替中醫辯護的說辭都與科學證實無關,中醫講求的是“坑蒙拐騙”,用想像力治病。

中國科普網站《科學公園》日前刊登一篇專欄作家“林奇”的文章,〈中醫,一場叫不醒的“中國夢”〉再度在華人世界掀起唇槍舌戰。文章開頭寫道,文學家魯迅說,“中醫不過是一種有意的或無意的騙子”,不過當時教育落後、知識貧乏,“無意”的可能性很大;到了現在,“基本可以把無意兩個字去掉了。”

文中接著提到,每當批評中醫體係如信仰時,就會有許多捍衛者回擊,“中華文化博大精深”、“中西醫是不同的醫學體係”、“別的不知道,反正有療效,比如那次……”。作者說,這些替中醫辯護常見的詞匯,全都與科學實證無關,邏輯上不堪一擊。

作者不無譏刺的說,他承認中醫是門“藝術”,如同相聲是一門語言藝術,講求的是“說學逗唱”;中醫則是一門“忽悠藝術”,講究的是“坑蒙拐騙”(望聞問切)。作者認為,他對中醫一個很大的質疑是太過完美,“科學不能無所不包,國學能;西醫沒有神醫,中醫有。”他補充,科學和迷信間最簡單的分野就是“認錯”,“中醫什麽時候說過我錯了?”

文中認為,現代科學不在中國產生,因為不需要,“我們的想像力極為豐富,足可以繞開科學解決問題。”中醫裏能想像出身體裏有經絡、有氣,還能想像“吃什麽補什麽”,望文生義、望色生義,甚至望形生義。他以核桃為例,因核桃長的像人腦,就說吃核桃補腦,“我看核桃還像睾丸呢,沒想到上網一搜,還真有補腎填精一說。”

 

▲把脈是中醫看診不可或缺的方式。(圖/南方都市報)

作者認為中醫語言中還有個無恥的詞叫“調理”,也就是沒病也治。他認為會信中醫的都是“較為感性的群體”,成功的中醫不是能治好病,而是沒病也能讓民眾掏錢,“永遠去不完的火,永遠活不完的血,永遠祛不了的濕,永遠驅不盡的寒,永遠解不了的表,永遠排不完的毒,永遠理不盡的氣,永遠化不完的淤,永遠補不好的腎,永遠健不好的脾……永遠騙不完的傻子。”

文中最後寫道,中醫是場叫不醒的中國夢。一些人在催眠,一些人真睡,還有人裝睡,不肯接受現實。他更諷刺的說,西方醫學界把“腦死”作為判斷人死亡的標準,不過在大陸,則是以“呼吸、心跳停止”作為標準,“這是很符合國情的,因為按照西方那套,我們會有很多人正在大街上走,就被拉去火化。”

▼許多人認為針灸具有神奇療效。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