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投資正在改變非洲大陸 美國的缺席同等醒目
中國網 2006-09-17 來源:環球時報
http://www.china.com.cn/txt/2006-09/17/content_7166748.htm
蘇丹最大的煉油廠今夏完成了一項造價3.41億美元的擴建工程,其煉油能力提高了一倍,增加了這個國家的石油出口和國內汽油供應。在距離該煉油廠幾十英裏的一處河岸,那裏曾是一個垃圾場,開發商們正緊鑼密鼓地籌劃建造一個投資40億美元的商業區,他們希望將喀土穆打造成東非的商業中心。
這兩項工程成了蘇丹的展示項目,該國正經曆前所未有的經濟繁榮。如果沒有中國,這一切就是不可能的。這折射出整個非洲的一股趨勢,中國公司正向從煉油廠、水壩到公路、商場等幾乎所有大大小小的建築項目,注入數以億計的美元。
美國缺席與中國存在同等醒目
在過去10年,中國日益轉向非洲,以滿足其對自然資源的渴求。中國成了非洲大陸的第三大貿易夥伴。但是,這種每年400億美元並且在不斷增長的貿易關係已不再僅僅圍繞著石油和礦物。
在美國和其他歐洲國家因非洲長期動蕩而認定那裏無利可圖,並於幾十年前就幾乎放棄在那裏的大型基礎設施和工業的投資之際,中國公司進來了。
憑借低廉的勞動力成本,中國企業從事著缺乏資金的非洲國家有必要去做但自身又無力去做的工作。中國公司業已在多個非洲國家開展或同意開展不同的項目,如安哥拉的醫院和鐵路線、蘇丹和肯尼亞的公路和橋梁、埃塞俄比亞和利比裏亞的水壩、加納和津巴布韋的電信網絡,以及其他許多項目。
上周,剛剛結束兩周非洲之行的民主黨參議員巴拉克·奧巴瑪與國會議員連線時說:“走訪非洲時的一個驚人事實是,美國在非洲的缺席與中國在非洲的存在同等醒目。”
分析人士表示,中國人是否在從中獲取巨大好處目前尚不清楚。不過,通過從事美國和其他國家沒有做的工作,中國鞏固了與非洲領導人的關係,並確保他們對自己的議程的支持,尤其是在阻止台灣與非洲國家發展“外交”關係上。
分析人士說,中國的首要目標還是能源,它經常利用基礎設施建設為石油和礦產協議開道。不過,中國也同那些沒有石油儲藏的非洲國家做生意。一家中國公司正在幹旱的埃塞俄比亞興建一座造價3.5億美元的大壩。該水壩建成後可望用於灌溉和發電。
據世界銀行統計,2004年,中國在非洲共有450個投資項目,其中大部分在製造業和服務業領域。但中國帶來的影響也許更深遠。來自中國的投資正在改變非洲大陸這塊博弈場,西方國家曾長期控製對那裏的發展援助以及政治議程。
非洲人怕中國人離開
非洲國家從中國的投資中得到了好處。非洲大陸的經濟增長率去年達到5.3%,預計今年會更好。這在很大程度上是因為中國的投資及其對非洲原材料的需求。不過,一些非洲人擔心,如果中國人不對當地人進行培訓,他們離開後,目前進行的投資將可能付諸東流。
中國表示,它有意在非洲長期待下去。北京宣布2006年為“非洲年”,並發布了一份政策文件,承諾對非洲進行長期投資以及對非洲工人提供培訓。在中國領導人越來越頻繁的非洲之行中,他們經常講到發展中國家幫助發展中國家。專家們說,中國不把世界上最貧窮的非洲大陸看作有待解決的問題,而是視為一個投資機遇。
美國願跟中國合作
南非一家研究機構的分析家史蒂文·弗裏德曼說:“我不認為中國在目前這個階段的首要目標在政治影響力上,他們更關注經濟領域。”
也許,再沒有其他地方比在灰塵遍布的喀土穆,更能感受到中國的影響力了。在那裏,由中國公司建造的高樓大廈鱗次櫛比。在修整一新的街道上麵,穿著光鮮的石油商在中國人開的加油站給他們的高級轎車加油。
駐喀土穆的一名美國高級外交官說,蘇丹經濟的迅速增長令一些美國官員大吃一驚。“我有時甚至自問,‘我們是不是錯失了這裏的良機’?”這名外交官說對蘇丹的製裁是合理的,但他淡化了有關中國在蘇丹投資威脅美國利益的說法。他說:“他們在跟我們作對嗎?美中在蘇丹有著越來越大的合作空間,我們的政策目標不必是對抗。”
戰略和國際研究中心非洲項目主任J·斯蒂芬·莫裏森表示,中國可能正將自己在經濟崛起中學到的經驗用於非洲。他說:“過去20年裏,中國已使數億國民擺脫貧困……對非洲,中國人比我們有信心。”(摘自9月13日美國《聖何塞信使報》,原題:中國向非洲的基礎設施項目源源不斷注入資金,作者沙桑科·本加裏,汪析譯)
英媒:美國已無力趕超中國在非洲影響力 超級大國地位漸失
2018-02-16 00:17:01 來源:參考消息網 責任編輯:衛嘉
核心提示:報道稱,美國在非洲的影響力下降並非始於特朗普上任。奧巴馬盡管祖籍肯尼亞,但其對非洲的承諾與小布什相比要遜色不少。
參考消息網2月16日報道 英媒稱,從南海到中東,美國正不斷失去其作為無可匹敵的超級大國的地位。這種影響力的喪失最明顯不過的地方之一就是非洲。而華盛頓在非洲眼中越來越像一個反複無常、甚至缺席的盟友。
據英國《金融時報》網站2月14日報道,如果唐納德·特朗普的“美國優先”政策有一個鏡像,那麽人們將在這個全世界最貧窮的大洲找到它。你可以稱之為“非洲最後”。
報道稱,非洲領導人對美國的撒手不管基本表現得若無其事。他們沒理睬特朗普粗魯的言論以及他生造了第55個非洲國家“Nambia”。對特朗普的怠慢——比如2017年在漢堡20國集團(G20)會議上特朗普退出非洲工作會議——他們視而不見。
莫·易卜拉欣是蘇丹一位電信億萬富翁,他支持改善治理。易卜拉欣表示美國已經失去了“作為世界領導者”的權威性。
報道稱,美國在非洲的影響力下降並非始於特朗普上任。奧巴馬盡管祖籍肯尼亞,但其對非洲的承諾與小布什相比要遜色不少。
然而,就人們的感覺而言,美國從非洲大陸脫身的速度加快了。特朗普威脅要將美國的援助預算下調30%,這意味著美國對如下這項數十年來得到兩黨一致支持的議程的承諾大幅減弱:促進人類健康和減少貧困。
前美國駐尼日利亞大使約翰·坎貝爾表示:“沒有高層政策,至少我沒發現。”
此事為何重要?非洲僅占全球貿易的3%,而且美國與非洲之間沒有多少殖民時代留下的紐帶(這種紐帶讓英國、法國、葡萄牙和比利時在非洲依然留有商業和外交利益)。美國與非洲的商業關係幾乎完全局限於資源開采方麵。但是非洲雖然貧窮,卻擁有多個全球增長最快的經濟體。
報道稱,隨著美國勢力消減,中國影響力漸長。從公路、鐵路、電信到基礎設施,中國的身影無處不在。在聯合國安理會五個常任理事國中,中國的駐非維和人員最多。
![](http://upload.cankaoxiaoxi.com/2018/0214/1518597727546.jpg)
點擊圖片進入下一頁
資料圖片:這張2016年4月13日拍攝的資料照片顯示的是,一家中國科技公司在加納首都阿克拉附近投資建設的該國第一座大型光伏電站。新華社記者 林曉蔚 攝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