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進入到青春期時,他們的身體會出現生理上的第一次躍進。這個變化是十分戲劇化的。盡管學校和家長有適當的教育,青少年還是經常會感覺被自己的身體突如其來的變化搞得心慌意亂,害怕 和孤獨。他們可能會表現得十分情緒化,神秘兮兮的,抑或對人喜歡冷嘲熱諷的。做家長的有時都不認得自己的小孩了。這就是青春期綜合症。
在青春期的這些日子裏,年輕的小孩就開始了他們尋找自己人格身份的心理旅程。心理學博士Les Parrott 列出了五種青少年表達他們對人格身份感到困惑的行為特點:
1. 通過社會地位標識。青少年會盡力通過威望的確定來加強人格建設。所以青少年會開始注意著裝,想盡辦法擁有一些時尚流行的物件, 比如耳麥,墨鏡等等。這些看似追求物質的行為,實際是青少年借以確立人格身份並表達自己歸屬於某個特別社會群組的動作。
2. 通過嚐試被禁止的社會活動。青少年開始意識到表現得成熟會得到認可,所以他們會挑戰極限,逾越界限來顯示自己和成人無二。最常見的就是開始抽煙,喝酒,吸毒和性活動。
3. 通過叛逆行為。叛逆是為了表達與父母心理斷奶。這是一種正常的成長現象。他們通過叛逆行為將自己和家長及其他權威人士分開同時又保持了能與其他同伴近距離接觸和被同伴接收。
4. 通過崇拜偶像。 名人很容易成為青少年的榜樣因為青少年正處在人生的第一個選擇路口,他們對人生充滿好奇和向往。他們渴望嚐試不同的人生角色。他們會樂意與他們認識的人物找到同一性。 一旦他們認定了希望成為哪個人,他們便會盡力成為那個人甚至忘了自己。向名人看齊會令青少年找到歸屬感。
5. 通過排他性的專屬聯盟。 青少年經常不能容忍被同伴排斥因為他們要通過與人的不斷接觸來定義和重定義自己的人格身份。他們是不願意和形象不好的,不被他人接受的人有瓜葛。 所以青少年會排斥那些他們看不上或與他們有差距的人。
既然知道了這五點,家長便可以幫助青少年順利地度過這個階段。家長應該知道這個認知更新過程不是一件易事。在每個步驟中, 青少年會麵對很多誘惑和困難的選擇。家長如果能夠敏銳地察覺到青少年孩子心理活動,他們如何盡力塑造自己的人格身份,並有耐心地支持青少年孩子便可以幫助他們順利找到那個較穩定人格身份。下麵幾個互動練習可以幫助父母開啟與青少年談論樹立人格身份和有關價值觀的對話:
1. 畫三個同心圓。然後讓孩子把他們最看重的個人性格特點及拒絕改變的個性寫在最中心的圓裏;最不重要的個性特點和不穩定的特質寫在最外邊的圓裏;中間的圓寫介於中間的特點。用這個圖來討論價值觀和同伴們不屑的信條。
2. 用一些舊雜誌讓你的孩子做兩個拚圖:一個是“我是誰”,另一個“我要變成誰”。完成拚圖後,討論一下為什麽孩子選擇那些圖。問他們這兩個圖對比一下,他們有什麽想法。再問一下圖中各個圖片與人格身份的協調和困惑點是什麽。
3. 在一張紙的最上麵寫下“我是誰” 然後讓孩子不假思索的寫下20個描述自己的單詞。談論一下為什麽是這些單詞及選擇這些單詞內心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