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夏天時,在美國成為青少年和家長們談論的熱門話題的電視劇Thirteen reasons why 即《漢娜的遺言》播完了第一季。漢娜的13個磁帶已經被播完,不知道下一季是不是關於另外一個人物的。劇情的確留了一個懸念就是漢娜事件中的一個前男友Justin開槍自殺而被送進醫院急救。而Justin的爸爸是個警察,媽媽是個醫務工作者。漢娜的遺言必定是有餘波效應,所以續寫12個季講述剩下十二個當事人的生活也是在情理中。總之,這個劇的目的應該是要揭示網絡時代中,新生代的心理生理曆程如何影響這他們的生活方式和生活質量。 頹廢、焦慮、迷惘聽起來分明是中產階級生活方式衍生的對存在的危機感的心理表症。可是為什麽生活水平提高了,帶來的卻是更多的心理危機呢?不言而喻,這是個十分複雜的問題,答案自然不可能是確定的。 但是,任何現象必定有可分析性。作為一個職業臨床心理醫生,我想結合自己的臨床經驗和讀書心得來聊一聊青少年自殺自殘現象以及預防方法。這裏的觀點及闡述非學術標準,僅供家長和有興趣的成年人參考。
1) 缺乏成人的關注和陪伴。對關注和陪伴的需求實際是一種原始而基本的心理活動。在進化過程中,這種基於反饋機製的情感的鏈接使得物種得以生存和茁壯繁衍。這就是為什麽哺乳動物通常一胎隻有1-12個左右而卵生動物(尤其是幼子出生後與成年動物生活時間比較短的, 如烏龜)繁殖時則通常是成百上千,而最終成活的並不很高。哺乳動物則通常會用一年或更多時間與成年動物一起生活。所以自然界中哺乳動物的大腦功能和生存能力便更強。 當然物種的優勝劣汰還包括很多因素,這是生物學問題。我在這裏抽絲放大的隻是生存機製中的一個因素。我個人認為這其實是非常致命的要素。即使是低級動物,隻要是群居類,他們的生命力多是令人震撼的。 在人類社會中,這個也是放置四海而皆準的定律。有一部Tom Hanks主演的荒島求生(cast away) 中對人性的這個側麵有及深刻的剖析。Tom 主演的Fedex快遞員Chuck由於飛機失事而流落荒島。奇葩的是除了茂密的樹林,這樣一個美輪美奐的小島居然沒有什麽生物。每天陪伴Tom的便是潮起潮落、風過林梢的聲音。後來他琢磨出生活的辦法,又多了火燒幹柴的爆裂聲。時間長了,Chuck開始自言自語,從心裏學角度說,這是刺激大腦的最廉價最有效的方法之一,不然,即將絕望的Chuck可能會變成選擇性失語症。後來可能Chuck覺得自言自語實在乏味,終於在快遞的包裹裏找到一個排球,聰明幽默的他給他的新盆友起了個名字叫Wilson。 從此以後,Chuck開始有了對話而不再是自言自語了。好像他希望活著離開荒島的火種子重新被點燃。看到這我都由衷地替他高興。後來在試圖逃離荒島的時候,Wilson被驚濤駭浪卷走了,Chuck的情緒豈能用一個悲傷來描述。那簡直是撕心裂肺的天地合乃敢與君決的情殤。觀眾可能會說不過一個長相都怪怪的球麽,至於嗎。我說如果任何一個人處在那種情況下都會有這種心理反應。客觀的說,Chuck的成功逃離荒島除了他個人的情緒可塑性強外,關鍵是有了Wilson,一個能給予Chuck陪伴和能夠成為寄托關注和被關注的載體。
當代社會對物質的過分崇尚顛覆了人們對三觀的定義。對金錢的熱愛不可厚非,畢竟自從奴隸社會開始,對生產資料擁有的多少決定了一個人的社會地位和受尊敬程度。可惜在對物質追求的遊戲中,人是十分容易上癮而忘記了對彈指一揮間的人生中的非物質一麵的平衡。在家庭生活中,這便是父母作為雙職工在職場上拚殺血搏而忽略了對幼年小孩的陪伴和關注。臨床中我的很多家長都會說:“我自己都快抑鬱了,每天一早起來就像是上了戰場。打發了小孩去學校就要急急忙忙去上班。我自己也要有事業吧。不然怎麽感染小孩成為一個有最求有事業心的社會人呢?”的確,不知從什麽時候開始,這滾滾紅塵中工作和生活都不知不覺的變成了快節奏和一心多用。江山依舊,四季如斯。 隻是不變的一天的24小時一年的365天感覺起來好像是短暫了很多。人人在忙碌中忘我忘家人甚至忘了人生的初衷是作為一個過客來感受過程而非結果。因為象簡愛說的結果是早已注定的,而且經過墳墓,無論貴賤貧富都是一樣的,不過是塵歸塵土歸土。我們為什麽還這麽急三火四的去看結果呢,是不是? 家長選擇了要小孩,那麽也就選擇了育人這項事業。沒有任何人說這是個很容易的事業。能夠成功的培養出下一代的家長,自身的素質多是極高的。完全的全職太太或全職丈夫不見得能培養出高情商高智商的小孩(有相關的西方心理學文獻支持此觀點)。 育人這份職業要求家長能豪爽地對小孩付出無條件的全天候關愛,適度的監管,正確的指點。
在臨床中,我有一個典型案例就是一個21 歲白人成年人由於小時候缺乏家長的無條件關愛和陪伴而最終以自殘和自殺威脅她父親。 這個病人來看我的時候已經早在18歲時被診斷為邊緣人格,雙極抑鬱症,厭食症,焦慮症,和慢性疼痛症(混合心理因素)。她是 因為失戀而有自殺傾向被她付清送來谘詢的因為她的羅曼史沒有上過一年的。大多時間是對方提出分手。她不明白是為什麽而且她每次都找的一類男友。這些男友都是痞壞痞壞的給她的關注都是若即若離的導致她的對情感的要求無法被滿足。她的父母時開西餐廳的,事業做得分生水起的,方圓百裏都小有名氣。 不幸的是,她母親在她12歲是被一個酒駕司機撞死在自家的餐廳門外。當時她母親正在餐廳門口take a break. 從此以後她父親一個人經營餐廳無暇顧及她和她哥哥,而且他父親十分抑鬱不斷地找不同的女伴。這些女伴多是身材窈窕的年輕女子。可是這個病人那時十分胖,在學校很受排擠,在家她父親會叫她胖子,她父親女伴的傲人身材無形中暗示了她是個不可愛不值得別人注意的人。於是她便節食,但是卻不是單純的節食,她會覺得自己太虧而暴飲暴食然後在想辦法將吃下的吐出來。 每次對自己的不能節製飲食的行為她會用自殘的方法懲罰自己。她會用刀片,鉛筆尖兒,甚至是複印紙來割自己的大腿內側和胸部(因為她擔心被她父親發現所以選擇這些比較私密的地方)。既然我們並非要講臨床案例,那長話短說,她的種種行為的起因是由於主觀客觀的原因而失去家長的關注和陪伴,所以她在選擇男友是總是找那些對她愛答不理的渣男,而她的無意識的錯誤選擇其實是她潛意識在企圖在這種不健康的關係中更正對方對她忽略的態度。可是因為她自己的心理和人格的缺失導致她自尊心變得卑微。試想螳臂焉能擋車?所以她的每次情感上的挫敗恰恰證明了她的渺小不堪,進而導致她對自己的失望乃至絕望。
2) 解壓方法缺失。俗話說勞逸要結合。沒有辦法有效及時地緩解壓力,青少年的心理問題日積月累就會越來越嚴重。 經曆當代職場競爭的殘酷和賺錢的不容易奠定了家長對現實悲觀認識而希望後代能通過知識改變命運的方式“升職加薪當上總經理出任CEO迎娶白富美走向人生巔峰”。無形中我們發現鋼琴班,美術班,舞蹈班,電腦班,滑冰、遊泳班,騎馬班,射箭班,高爾夫球班,冰球班,網球班,講演班,寫作班等等的課表都占滿了小孩的業餘時間。最誤導的那句“不能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讓多少小小的肩膀背上了幾乎是自己體重的背包,父母車子的後備箱放滿了活動必須品。家長認為隻有小孩學會更多的東西永遠是技不壓人多多益善。 可是小孩的成長過程中最重要的是對人生有初體驗,找到自己真正擅長和喜愛的愛好。這種愛好通常日後是用來作為緩解壓力的手段而通常不是謀生手段。由於過度過早涉及各種加壓式學習。不但很難讓小孩感受到課外活動的樂趣,反而讓小孩早早地對學習這個認知活動廣泛地產生反感。原因很簡單,家長注冊小孩這些活動的動機不對導致本來是可以激發小孩的學習興趣的才藝變成小孩的情深負擔。可想而知,對才藝發展有了抵觸心理的小孩是不會認真持久地參加這種學習機會的。於是家長便會感到失望,便會在語言上不客氣的指責。從而導致小孩與家長的分歧與情感斷鏈。由於在小孩的眼裏,父母通常是他們仰視的人,是想最終成為的人。至少父母的言行態度對小孩未來的言行態度有耳濡目染的影響效果。如果父母不斷的暗示他們對孩子孺子不可教的失望,小孩的自尊心就容易受挫。為日後的自殺自殘埋下伏筆。
3) 親子溝通障礙。出國十幾年後發現很多中文聽不懂了。語言好像也在進化、在國際化。新生代多是網遊高手。什麽NPC呀,吐槽呀,PK呀,蘿莉呀等等(隻舉幾個例子)。我隻是從宏觀的角度切入誇張一下。可是溝通問題完全是個家庭相處中的障礙。原因不隻是代溝,重要的是在雙語或三語以及更多語的時代,由於成長背景的差異導致家長的溝通對話方式與小孩的不盡相同。在臨床中,我就有不少青少年抱怨與家長無法溝通,抱怨家長隻知道說教,抱怨家長從來不聆聽。反之,家長感歎一代不如一代,感歎孩子的不知天高地厚,感歎孩子的不知尊重與感恩。為什麽一個最初的細胞都來自你的生命體竟然永遠不能與你調頻在一個頻道呢?到底是小孩的問題還是家長的問題。作為職業人士,我會客觀的說最初的家教失敗導致小孩情商的偏離, 最終,則是小孩在偏離的軌道上愈走愈遠。隨著外界因素的介入,小孩的桀驁不馴便生根發芽,致使他們與家長沒有溝通可言。有的家長說我的小孩從來不與我爭執。我說什麽,她/他都不與我頂嘴。但就是事情辦得不漂亮。這孩子是不是有問題?如果一個8歲以上的小孩從不與你頂嘴,做家長的就應該反省一下。到底是你有一個天使降落人間還是你已經失去了你在小孩心目中權威的地位。一個正常的孩子(8歲-18歲)一定會頂嘴,原因很簡單,因為小孩開始找尋和給自己定位。他們一定會要想有自己的主見和想法,而且趨向獨立的動力會推動他們與他人有不一樣的觀點。這恰恰是要從與父母的觀點不同開始。可是做家長的非常害怕小孩說“不“或有不同的聲音 (雖然家長不會對自己對小孩說”不“感到愧疚),從家長急於扼殺小孩的獨立見解開始,家長就在失去與小孩良好溝通的機會。拒絕有效的溝通會引領小孩尋找溝通的替代方式。這就有了上網上癮、抽煙酗酒和吸毒、交往不良少年等等。 因為人性就是需要關注和聆聽。既然家長不能成為知音,那就隻好找興趣相投的人,即使假意聆聽的人都會得到小孩的信任和友誼。
家長在與小孩溝通時一定要鼓勵小孩異樣的建議和觀點。隻有這樣家長才能真正了解自己小孩的想法。另外建議家長在溝通的時候盡量避免指示性和獨白說教式。不要用“我“開頭。比如我的一個家長特別擔心她的成年孩子不能獨立。大學畢業就一直在家待業。當然這個孩子的確有太多不切實際的夢想而且有雙極抑鬱症。這位家長覺得在西方社會,成年孩子還住在家裏無所事事是一件很有壓力的事。 她的無形中透露的不耐煩和羞恥感給孩子投下了心理陰影。成年孩子不斷的說要去找工作頭簡曆,可是半年過去了,簡曆都還沒開始寫。成年孩子抱怨家住在鄉村,到任何一個地方都要開很遠的車,而且他的繼父又不情願借他車開。總之種種借口。母親看過一陣心理醫生後意識到她自己並不想讓這個成年孩子離開她。於是她便對她孩子說“我真正不想你離開我因為我會思念你並且我會孤單。”這個成年孩子來看我的時候說“他感覺他永遠是不被需要的。他人總是在利用我而已。“ 我想說的是如果這位母親學會了溝通而使用不同的方式交流,她的兒子便不會誤解她。比如說: ”你在家中的每一天,家中的氣氛總是特別好,感覺特別像一個家。你能在正好。“這種正麵的信息釋放會暗示成年孩子他是受歡迎的是被需要的。?
4) 同伴之間的離間排擠。一個人的成長過程中必然離不開家庭朋友的眷愛和影響。正常情況 下,由於血緣關係,即使親子關係不一定是最理想的,父母中至少有一方會是可依賴信任的。朋友則不然,尤其是未成年之間的友誼。這個階段的友誼不一定有底線。這就是為什麽從小學到高中都會有所謂的“女孩間的戲劇化關係 (girl-on-girl drama)”,男還之間也是”人以群分“。成長期小孩的友誼就像他們體內的荷爾蒙一樣隨時陰晴圓缺。在北美由於社區都不大,小孩們成長的環境中十幾年都不會有太大變化。因而從學前班開始,小孩家長幾乎都互相認識。按照家庭社會經濟地位分類,小孩的社交圈也變漸漸形成。在升大學之前基本都不會有大的改變。在臨床中,凡是不斷轉學的小孩一般都不容易融入一個新學校。這就是為什麽做家長的既然選擇了要孩子就要為孩子的教育著想盡量不要轉學。否則轉學後的小孩由於失去了熟悉的校園、了解他們的老師、玩熟了的同伴會想被挪了的花盆的植物要費很長的時間重新融入然後熟悉。在心理學界有過一個實驗,就是山洞實驗。敵對的雙方爭執不下矛盾升級,這時介紹了一個需要雙方努力合作才能對付的第三方。這時奇跡出現了,原本敵對的雙方主動組織起來一致對外。這個現象說明如果轉學的一個人到了新學校,原本學校中的對峙實力便會將注意力轉向新來的學生。在學校中,容易抑鬱而導致自殘自殺的小孩通常不是那些被忽略便是那些被霸淩的。因為這個年齡段的小孩並不定性,昨天在學校還人人追隨的popular的小孩,今天可能就遭到同伴排擠。這種戲劇化的轉變可能隻是因為午餐吃了tuna三明治而嘴裏有魚腥味或是學校走廊中與同伴喜歡的異性打了個招呼什麽的。聽起來不可理喻,可是荷爾蒙就是這樣工作的。一旦遭到排擠和離間,在學校不論再如何努力都不太容易翻牌。所以家長在選擇學校時,在學區好的地段選擇學校時對的因為注重教學質量的學校的學生大多拚的時學習成績和才藝水平。另外好的學區通常沒有吸毒販毒閑雜人等,所以對未成年人的不良影響和誘惑就不多。繼而導致極端行為的外因便自然少了幾成。
5) 抑鬱症狀被忽略。很多青少年自殺自殘的案例中的主角多是有抑鬱症和焦慮症的。而且不幸的是,這些小孩的抑鬱和焦慮都是慢性的。其嚴重程度的指數也是比較高的。在臨床中,我所聽到的最多的家長質疑便是”不明白我的孩子有什麽好焦慮和抑鬱的?” 家長的想法是孩子有吃有喝有房有車有父母照顧,應該是無憂無慮才對。這種想法乍一聽好像沒毛病。可是從心理學角度來看實在是在否認焦慮和抑鬱的客觀存在。心理疾病與物質滿足程度的關聯性不是很大。相反,物質極大豐富時,人對精神境界的滿足度的追求自然也會提高。如果看看Maslow的需求階梯也可能會幫助讀者了解我要表達的意思。具體地說便是,如果人處在生存需求的最初兩個階段,生理及安全滿足階段,那麽對精神層麵的追求便會因為有衣遮體、有食物果腹、有屋棲息便會十分開心愉悅;到了物質達到可以滿足對愛情的物質承諾和滿足融某群體的需求時,那麽在精神層麵上的追求便自然會升級到相應的高度,即對能融入群體和健康的愛的追求。
如此這般,上麵家長的邏輯便不攻自破了。不同於成年人,青少年的抑鬱焦慮的表現不一定時陰性的 (也就是說慵懶,嗜睡或失眠,鬱鬱寡歡,不喜見人等)。所以當看到上躥下跳,躁動不安,無法集中精力,表現出超多破壞性行為等陽性症狀,這時家長應該考慮是否小孩有了抑鬱症和焦慮症。不幸的時,在臨床上,很多這樣的小孩卻被誤診為多動症或注意力分散症。
西醫認為抑鬱症焦慮症是大腦中缺乏多巴胺,血清素,Gaba,或某些神經肽等。其實直至目前在西方醫學界也沒有一個明確的答案。還有說青少年的抑鬱焦慮是由於青春期荷爾蒙波動造成的。不論怎麽說,西醫是無法準確地為抑鬱焦慮的病因病理定義。那就來看看博大精深的中醫是如何精準的make sense吧。 中醫是象形醫學,通過觀察自然界而總結出五行理論。五行理論解釋了人類精神問題的身體基礎。 所以就抑鬱焦慮這種心理疾病而言,髒腑的氣滯血瘀是罪魁禍首。肝氣血鬱結,腎氣衰竭,肺氣的虛實,脾虛胃滿,心氣血虧耗等直接導致喜怒憂思悲恐驚情緒的出現。其實便是西醫所說的抑鬱焦慮症。如此在治療過程中著重於祛瘀化結便可以緩解甚至根除心理疾病。這也就是說,隨四季氣節時辰的律動而規律的作息,平衡自然原生態的飲食,適度的勞動便是情緒障礙的終極解藥。目前網絡的盛行導致青少年上網使用手機過度而廢寢忘食。“熬夜便是熬心血“,心氣虛竭的後果便是焦慮,一旦心(火)氣血枯耗,其母肝髒(木)就會供不應求而隨之損耗,肝髒之母腎(水)也會被消損,腎髒之母肺(金)也就無法處在平衡狀態中,最後的脾胃(土)也就是金之母的功能逐漸衰退。 所以治療青少年的抑鬱症焦慮症便可以用倒推的方法從健脾胃開始,這樣病便會一步一步被逼退。 當然在談論內因的時候,我們並不能忽略遺傳這個因素。但就抑鬱和焦慮來說,我個人不認為有遺傳的影響,真正導致父母抑鬱焦慮而子女抑鬱焦慮可能是生活方式相近而使然。誠然,情緒這種東西本身是會有感染力的。 舉個簡單的例子吧,如果主人悲傷,是不是家中的小貓小狗等寵物也會感受到而表現的十分悲傷?動物尚且如此,何況高級動物人類呢。
除了內因,外因也不可忽略。尤其是父母關係不和、離異,父母期望過高,父母過於苛刻或過於放縱,以及家中兄弟姐妹過多等等亦會造成問成年人人格障礙和情緒過激。 在臨床中,常見青少年抑鬱或焦慮的,他們的家長多是經常使用消極的批判的言論評估小孩的表現。也有由於宗教信仰導致兄弟姊妹過多。父母不能顧及所有的小孩而導致小孩對個別關注的渴望無法得到滿足而抑鬱焦慮。外因中最致命的是家長關係不和明爭暗鬥。因為未成年人的情緒經濟都不獨立,他們必須依賴家長,當家長不和時,他們自身會以為懼怕被拋棄而被迫要在家長之間做單選。因為他們感覺做雙選是不現實的,因為家長水火不容,雙選便是對任何一個家長的不忠實和背叛。既然結果一樣,也就被迫做單選。可是單選本身就是背叛。對未成年的三觀便是一種顛覆。被顛覆的未成年內心就會有煎熬和有困惑。這些煎熬和困惑一般都是未成年人認為難於啟齒與人分享的情感。日積月累就會出現抑鬱焦慮甚至輕生念頭。 建議家長關係出現裂痕時應及時看心理醫生,同時讓孩子單獨看心理醫生以便暢談自己的觀察和看法,使得其心結得以疏導。夫妻關係不和時切記不可利用孩子做籌碼,如果一方執意,另一方應該適時推出這種魚死網破損己不利人的宮鬥。這種鬥爭根本就不會有勝負之分。既然關係破裂了,情感便翻篇了。家長就應該放下因為愛的反義詞不是不愛或恨而時忘記。如果能夠忘記,心便會放下。心都放下了便不會人心讓孩子抗感情債。那樣即使父母離異了,小孩一樣可以健康快樂的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