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uroWellness

覆蓋內容有心理學概念,症狀,治療手段,教子有方,心理學趣味常識, 中醫心理學之博大精深等
正文

教會小孩如何對付校園暴力

(2017-10-29 16:00:56) 下一個

優絡書院張博士之教子有方係列:行為篇

加拿大時世界上少數幾個高福利超安全的適於人類居住的國家之一。我們十分幸運。但是這並不意味著沒有校園暴力。校園暴力對小孩及青少年成長會造成不可小覷的心靈陰影。這裏我們來聊聊校園暴力那些事和如何教會你的小孩應付這樣的事件。

        首先我們來看看小孩如何一般對悲劇進行回應的。對悲劇事件的回應一般與年齡、性格、成熟程度有關。年齡在九歲以下的小孩通常無法理解和掌握悲劇事件的現實一麵,更不了解暴力可能會危及他們自己的生命。當然這個年齡段的也會有的小孩會表現出擔心不幸會降臨他們身上。還有些小孩會采取否認、無所謂、冷漠的態度以便保護自己不受影響。無論小孩的反應如何,他們無疑是會需要家長老師的答疑、分析指點、和精神支持。

A.     家長應該怎樣做呢?

開誠布公地與小孩聊聊發生的事件。對話要注意使用與小孩年齡相符的語言。有些家長認為小孩不應該知道太多因為他們的智力發展程度尚還有限。可是從心理學角度來說,不論小孩年齡如何,他們都應該知道事情的真相,隻是語言的使用要恰當。當然在細節透露上要有分寸。在透露真相之前應該確保小孩對世界和他人的信任不要被摧毀。下麵來討論一下一些可參考的溝通方法:

1) 鼓勵小孩表達自己真實的感想。小孩一般會在能表達真實感想後感覺十分良好。家長可以問“你的感想是什麽?” ,“這件事有嚇到你嗎?“,“你最擔心什麽?”鼓勵小孩要真實描述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家長則要認真聆聽一遍發現小孩潛在的感受和擔心。

2) 在情感上給予小孩定心丸。及時回應小孩的感受;認可他們的擔心和害怕;反複強調小孩是安全的。並強調這隻是偶發事件,但是不要不符實際地說:我保證這種事情永遠不會發生在你身上。“ 家長可以這樣說:”我會保護你並保證你的安全。“同時要對小孩說老師和警察都會極力保證他們的安全。

3) 監督社交媒體。監督和限製小孩看電視上網的時間和頻率。多找些有意義的現實社交機會如家庭室內或戶外活動、課外趣味課程等。如果小孩在電視和媒體中重複不斷的接觸到令人不安的片段和約談類內容,他們的焦慮和恐懼便會不斷升級。

4) 與小孩的老師溝通。 詢問以下學校是否有防範措施和解決悲劇的方案。雖然校園槍擊案不常見,但想幾年前發生在科羅拉多州的校園槍擊案還是引起不少學校的注重。學校應該適時地對學生進行安全防範教育並確保學生了解校方會盡所能保證學生的安全。

5) 緊密注意小孩的言行和狀態。家長一旦注意到小孩的異常行為,應該了解這種異常通常與壓力、恐懼或創傷有關。家長應該知道如何辨別警示標識和及時尋求專業谘詢師的幫助。

如果小孩表示不願回學校,家長應該表示理解和同情小孩並花時間和他們探討一下他們的焦慮和擔心。家長要鼓勵小孩勇敢。對小孩內心地解釋麵對和戰勝恐懼都是要花時間的。向他們保證家長會努力幫助他們。另外,與小孩的老師溝通關於小孩的焦慮和恐懼以便得到老師的指點、幫助和鼓勵。如果小孩的拒絕上學持續過久,家長應該尋求專業的心理谘詢師的幫助。在美國,心理醫生的費用都是可以通過保險公司得到補償而且隻要醫療當年的自費額度用完,便可以無限製地看心理醫生。可是一般是報銷一周一到三次,超過三次的一般是要住院治療的。有的保險公司對一周看心理醫生的次數並沒有限製。隻要打電話谘詢保險公司便可以得到準確的回答。

 

B    家長怎樣做來預防校園暴力呢?

          臨床上,每次發生校園悲劇後,家長都會問他們能做些什麽來防止校園悲劇對小孩造 成傷 害。雖然這是個社會問題,但是家長可以嚐試下麵的小貼士:

             1 告誡小孩遠離有暴力傾向的孩子並且鼓勵小孩向校方告發有威脅感和嫌疑感的

                 行為跡 象。

             2 讓小孩知道他們可以和家長隨時隨地暢所欲言。鼓勵小孩和家長談論他們自己

                 的擔 心、問題和恐懼。同時,家長要養成規律地詢問小孩關於他們的朋友、活

                 動和感情。

              3 理清誤解。小孩對暴力的了解主要是源於媒體和同伴的信息。很多小孩分辨不

                 清那些是創傷映像那些是真正的危險。比如,大多小孩錯誤地認為陌生人是危

                 險的。與其讓 小孩有這種對概念的認識不如讓小孩學會識別危險和不舒服的行

                為和情景。

              4 家長可以去學習一下調節技能以便能幫助小孩和平地解決問題和衝突。可以問

                  一下學校、警察局、YMCA、或當地的醫院和心理谘詢機構是否有類似的課程。

              5 做個榜樣。家長不論在任何情況下不要采用暴力的方式解決問題。家長應該采

                 用非暴 力的方式解決矛盾。

6) 教育小孩關於槍支的知識並嚴禁小孩使用槍支。提醒小孩槍支會造成潛在的危n

       險。

7) 如果家裏有槍支的話,家長應該將槍支鎖好並將子彈卸下。子彈一定和槍體分開放。另外,所有的槍支擁有人應該帶小孩上槍支安全課。

8) 與校方通力合作幫助小孩學會自控和壓力管理。

9) 家長可以積極參與社區的娛樂和教育項目以便讓小孩獲得與成人享受正能量、有趣味、有建設性的活動。

10)        家長與教育工作者、當地政府、法律強製機構、以及其他社區機構合力解決犯罪問題、毒品問題、霸淩和騷擾行為。

11)        幫助小孩參與誌願者活動。當小孩感到他們是做有意義的事情時,通常會遠離麻煩和暴力。

12)        教育小孩用積極的正能量的方式表達惱怒和困惑。

            最後,最重要的時家長要注意小孩或其他人有麻煩的標識。關心一些危險行為比如逃學,成績下降、換朋友、脾氣、酗酒吸毒、持槍等。這些症狀表明小孩需要幫助並可能有暴力傾向。一旦發現這些跡象,家長應該及早與小孩溝通並幫助他們尋求專業幫助。

 

?掃描下方的二維碼進入訂閱號閱讀更多原創心理文章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