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uroWellness

覆蓋內容有心理學概念,症狀,治療手段,教子有方,心理學趣味常識, 中醫心理學之博大精深等
正文

教會你孩子怎樣思考而不是思考什麽:用認知方法改變行為

(2017-04-21 15:51:34) 下一個

改變孩子惡劣行為偶很多方法。 家長可以告訴孩子什麽可以做什麽不可以做。 也可以曉之以理告訴孩子為什麽家長的主意和想法是比較好的。 家長也可以以身作則引導孩子做個聽話的孩子或采取視而不見的方法無視孩子頑劣行為以達到不再重複的目的。所有這些方法都異曲同工---那就是家長在替孩子思考。

       利用認知方法修正行為問題主張的是教孩子解決問題的技巧。說直白點就是家長不教孩子去思考“什麽“, 而是教會他們怎樣去思考從而遊刃有餘的解決與同輩或與長輩之間的問題。 簡而名之, ”我能解決問題“。 用這個方法,孩子可以學會移情他人的感受並學會選擇用多種方法解決問題並達到目的。

        一般而言, 早在四歲左右,能夠了解他人的感受, 明白自己的行為所能帶來的後果, 並使用替代方法解決問題 的小孩比起那些不能夠做到這些且不假思索便以行為回應即發事件的小孩來說比較不會有行為問題。經過二十幾年的研究表明凡是能養成先思後為的小孩在不同的年齡段都比同齡的小孩智商和情商都要高。這些小孩 通常:

·        不會輕易感到焦躁;

·        不會輕易發脾氣;

·        有耐心;

·        少有社交障礙;

·        更知道關心他人;

·        比較會與他人分享和循規蹈矩;

·        容易與他人交朋友。

對於學前兒童,以遊戲的方法教會語言概念會為日後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做鋪墊。“同樣”和“不同”這兩個概念可以幫助兒童辨識“踢”和“打”是同樣會傷到他人從而引導兒童去使用不同的方法解決問題。 如此,小孩也學會了了解人對同樣的事情會有不同的感受, 也了解到了感受是會變的,以及感受是通過觀察,聆聽 和詢問的放發獲得。

學會了解決問題的概念之後,便可以對兒童使用遊戲和對話的方式學習通過了解自身和他人的感受來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和思維方式。 如此,兒童便可以學會了如果一種辦法不能解決問題,總可以用不同的方法試一試。 至關重要的是家長和老師使用教會如何思考的方法來引導孩子。 這就必須通過有效溝通方式來做引導。 下麵是個例子:

老師: 發生了什麽?怎麽了?

小孩甲:那是我的。

老師: 當你搶了橡皮泥時發生了什麽?

小孩甲:她打我。

老師:那你認為當你拿了她(小孩乙)的橡皮泥後她的感受是什麽?

小孩甲:生氣唄,但我不管,橡皮泥是我的。

老師:那你打她時,她的感受是什麽?

小孩甲:生氣。

老師:搶是一種方法,那你能不能想想有沒有別的方法,即不會讓她打你,你們兩個又不會生氣?

小孩甲對小孩乙:我能玩橡皮泥嗎?

小孩乙:不行!

老師: (對小孩甲) 你得想個別的好辦法。

小孩甲對小孩乙:如果你給我橡皮泥,我會做個小房子給你,你喜不喜歡?

         當對自己的解決問題的結果滿意時,孩子會感到自豪而不用老是諄諄教導為什麽需要分享。當然, 這並不意味著每次都要讓小孩得到他想要的東西,有良好的解決問題的能力小孩也是能夠正確對待失望的。 一個老師或家長告訴小孩丙他不能玩橡皮泥是因為時間不對並問他:“趁你等的時候,你能不能做個不同的事?” 小孩丙想了想後高興的說:“我可以畫畫呀。” 如果老師或家長說:“我正忙著,你能不能自己先畫?”小孩可能會哀求“ 我不想畫畫,我想玩橡皮泥。” 除了與小孩商量他們想要什麽,小孩應該學會應對自己不能總能如己所願所產生的煩躁不安。 比如如果一個家長曾對孩子大呼小叫的因為小孩打擾了她打電話換一種溝通方法: “我能同時和我朋友和你一起說話嗎?” 她的這個曾經因為家長不終止電話而發脾氣的小孩可能會說: “不能,那我先玩別的吧。等會你來和我玩。”

        實踐證明教會了小孩如何思考之後,衝動的小孩會變得有耐心,理性,及更友善。 唯唯諾諾的小孩也會學會表達他們的情感並大膽得捍衛自己的權益。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