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 (52)
2019 (53)
2020 (55)
2021 (46)
2022 (66)
2023 (59)
2024 (63)
2025 (3)
現代漢語裏有一個成語叫“甘拜下風”,俗話裏稱對立雙方處於不利地位的一方為“處於下風”。“下風”一詞的字麵意思足夠清晰,但出處及原始意思卻不夠清晰。還好,《莊子》裏有四篇提及下風,我認為,這四處把“下風”的出處及原始意思交待得足夠清晰了。
外篇《在宥》裏有,“廣成子南首而臥,黃帝順下風,膝行而進,再拜稽首而問。”翻譯成白話意為,廣成子頭朝南躺著,黃帝從下風口跪著用膝蓋走近廣成子,再次叩拜,以頭觸地,然後問話。
外篇《天地》裏有,“禹往見之,則耕在野。禹趨就下風,立而問焉。”翻譯成白話意為,禹前去看他(伯成子),他正在野外耕地。禹從下風口快步走近他,恭敬地站立問話。
外篇《天運》裏有,“雄鳴於上風。雌應於下風而風化。類自為雌雄,故風化①。”翻譯成白話意為,雄蟲在上風鳴叫,雌蟲在下風應和而受孕生子。同類物種雌雄感應,故受孕生子。
雜篇《漁父》裏有,“囊者先生有緒言而去,丘不肖,未知所謂,竊待於下風,幸聞咳唾之音,以卒相丘也。”翻譯成白話意為,剛才先生隻開了個頭就要走,丘魯鈍,不明白您的意思,我甘拜下風,望您不吝賜教,最終讓丘受益。
我們可以把《天運》篇裏的那段話當作對“風”的字麵意義解釋。此處的“風”乃風馬牛不相及之“風”,是雌雄相誘的意思。這裏的“風化”是性交,受孕生子的意思。成語“有傷風化”裏的風化,字麵概意是風俗教化,其狹意的源頭應該就是《天運》裏的風化。
注意,動物風化時,雄鳴於上風,雌應於下風。因此,上風代表雄,下風代表雌。順下風,趨就下風,待於下風,甘拜下風,等等,應該是“雌應於下風”意義的延伸,表示順從,歉卑,恭敬,尊重等意思。
在道家思想裏,居下風的思想隨處可見。較典型的有《道德經》二十八章的“知其雄,守其雌,為天下溪。”譯成白話意為,知道什麽是雄強,卻安守雌柔,甘願做天下的溪穀。對此,六十一章裏有進一步的解說,“大國者,下流也,天下之牝也。天下之交也,牝恒以靜勝牡。為其靜也,故宜為下也。”譯成白話意為,大國處於江河下遊,處在天下雌性的位置。試看天下動物的交媾,雌性總以靜勝過雄性。所以,要想守靜篤,最好居下風。
在中國文化裏,居下風這一思想的體現也是隨處可見。
在傳統文化裏,有君子小人之分,還有君子不與小人鬥之說。不與小人鬥,其原因主要是因為,君子多半鬥不過小人。君子為什麽鬥不過小人? 因為君子講究有所為有所不為,而小人為達目的不擇手段。對於君子來說,不用手段不贏,使用手段雖贏猶輸,因為用手段本身已經失了君子之本。然而,很多問題涉及原則,又不能不鬥,於是有先君子後小人之說。不與小人鬥或先君子後小人體現的也是居下風的思想。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常聽到這樣的口頭禪,哪裏哪裏,過獎過獎,不行不行,差得還遠,等等。過去不光表現在口頭上,而且還落實在行動上。我們也常聽到這樣的處世訓誡,夾起尾巴做人,不當出頭鳥,不當大哥,謙虛謹慎,戒驕戒躁,等等。如今,對越來越多的人來說,這隻是口惠而已,有時連口惠都沒有了,受到誇獎後僅說聲謝謝。無論如何,在場麵上,謙虛謹慎還是被大力倡導的。謙虛謹慎體現的就是居下風的思想。
在武俠作品中,有德的武林高手多是被逼進牆角後才出手的。俗話說,先下手為強,後下手遭殃,武林高手肯定知道個中道理,但有武德者仍堅守後發製人的原則。在核武時代裏,以不首先使用核武器為口號,以核潛艇,坑道發射,移動發射等手段為後盾的核戰略,說白了就是後發製人。後發製人體現的也是居下風的思想。
在現實政治中,從鄧時代開始的韜晦養光策略,則是字麵意義上的居下風。小鄧同誌對百姓似乎有起碼的憐惜,國力有限,他沒有象潤之那樣滿世界散財,也沒有象潤之那樣蠻幹。他的韜晦養光實屬不得已而采取的策略,因此,它是字麵意義上的居下風。如果,在有了足夠的實力之後,仍然能堅持韜晦養光,那才稱得上是道家意義上的居下風。但是,現如今的形勢好象是在爭上風,國力尚欠而爭風,吃虧的可就是百姓了,潤之爭風給他們帶來的痛楚到如今還隱隱作痛。
英國哲學家培根(Francis Bacon 1561/01/22 - 1626/04/09),見右圖,對權位有如下高論,“緊握權柄,勿論權限;寧可暗中操實權,切忌高調爭名分”③。培根對權位的討論有點道家的意思,不高調爭名分與居下風有某種程度上的契合。重要的是,培根把道家沒有明說的另一層意思清楚地說了出來: 不爭名分是為了更好地操實權。道家的居下風不是一味退讓,換言之,居下風是手段,不是目的。目的是以柔克剛。
稍微回顧一下中國現代史,不難發現,培根這一思想,在中國,不乏有某種特色的繼承者。其中落落大者當數慈禧太後和小鄧同誌,二人可謂深得培根這一思想的真傳。相比之下,集許多小組長的名號於一身就顯得有些稚嫰,那屬於高調爭名分,能不能操穩實權還有待觀察。
------------------------------------
① 類自為雌雄,故風化。陳鼓應釋為,有種名叫“類”的動物,身懷雌雄兩性,所以自身可以生育。它出現的上下文是,“夫白鶂②之相視,眸子不運而風化;蟲,雄鳴於上風,雌應於下風而風化;類自為雌雄,故風化。”這裏可能涉及三個不同物種,白鶂,蟲,類。三句話的意思之間應該是遞進的關係,因此,陳鼓應的解釋可能更接近原意。好在,無論哪種解釋,在此處都不影響“風化”的意思。
② 白鶂(yì)。亦作“白鷁 ”,一種形如魚鷹,毛白色,能高飛的水鳥。
③ 語出散文《論高位》(Of Great Place),原文如下,Preserve the right of thy place; but stir not questions of jurisdiction; and rather assume thy right, in silence and de facto, than voice it with claims, and challenges.
多謝農兄不吝誇獎,對了,我應該說,哪裏哪裏,過獎過獎,不行不行,差得還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