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來罘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詩和遠方

(2025-06-27 07:23:15) 下一個

常聽人提及“詩和遠方”,頗有些浪漫。偶爾,浪漫情懷也讓我仰望星空,然而,持續不過數秒,便喪氣垂頭。沒有詩,亦無遠方,隻有浮雲遮星光。浪漫乍逝,樂入心懷。樂從何來?知我者謂我批評性思維,不知我者謂我戧著茬說話。沒辦法,老毛病了。這個毛病讓我想起電視劇《潛伏》裏的一個橋段: 我這賊隻惦記,不偷。頓覺可樂。

稱老毛病是一種謙虛,即知我者所謂過頭的謙虛。其實,骨子裏滿是不服氣,亦稱骨氣。要說毛病,那是華夏文化骨子裏的毛病,豈吾獨有?民間諺語可為佐證。諺語指廣泛流傳於民間的言簡意賅的俗語,反映生活於一方土地上的人民的生活經驗和價值觀。大量民間俗語有一正就有一反,用八股語言來說,每一個正能量的俗語都有一個負能量的配偶。順手擷取幾組,略表矛盾之意。

  • 大丈夫寧死不屈 / 大丈夫能屈能伸
  • 好馬不吃回頭草 / 浪子回頭金不換
  • 小不忍則亂大謀 / 不蒸饅頭爭口氣
  • 書到用時方恨少 / 百無一用是書生
  • 退一步海闊天空 / 狹路相逢勇者勝
  • 一個好漢三個幫 / 靠人不如靠己
  • 百事孝為先 / 忠孝不能兩全
  • 人往高處走 / 爬得高摔得重
  • 老鄉見老鄉,兩眼淚汪汪 / 老鄉老鄉,背後開腔
  • 瘦死的駱駝比馬大 / 拔了毛的鳳凰不如雞

至此,看出我的司馬昭之心了吧?汝既看穿,我就不謙虛了,免得過頭。在《形而上學暢想 - 直覺生二》一文裏我討論了存在的本質,結論是,存在的本質就是二,換言之,任何事物都有兩個方麵。什麽叫洗腦?洗腦就是隻給你看其中一麵,美好的一麵。詩和遠方就是這類心靈雞湯。在吃泡麵都快成為奢侈的環境下,大談詩和遠方,不煞風景,也敗胃口。鄰居四姐回故國探親,參加同學聚會,談及詩和遠方。一幹同學客氣地回曰,我們都是柴米油鹽夫妻。她煞了別人的風景,別人反敗她的胃口,都是詩和遠方鬧的。

詩和遠方的對立麵之一是,有詩而無遠方。《潛伏》裏的晚秋可為佳麗,佳人,...,佳例。晚秋給我留下深刻印象,因其顏(按組織要求,應說非因其顏,又怕群眾笑話),更因其言,“我這賊隻惦記,不偷”。令人驚詫的是,這話是當著被惦記之人的黃臉婆說的。此前,還曾坦言,每次與老公辦公,隻有把他想象成餘大哥才能混過去。女人之間對話,居然如此坦誠?黃臉婆摔了茶杯,讓她滾,她邊退邊回嘴,我對著蒼天都是這麽說的。戀愛中的女人居然如此無畏?可歌可泣,可憐可悲。何謂矯枉過正,過猶不及?其民國時代文學青年之謂也。

民國時代,西風東漸,賽先生,德先生,愛女神,漸入人心。不少文學青年被愛“衝昏頭腦”,以為愛之理念可以淩駕於倫理規範。晚秋作如是想,洪秘書也作如是想。洪秘書與馬奎太太有染,被捉奸在櫃後,居然以“我們是真愛”為自己開脫。遺憾的是,社會環境並不與個人理念相匹配,多數“真愛”都以悲劇結尾。晚秋的“沒了,我沒有力氣再等了”便是最佳寫照。晚秋的詩則是“有詩而無遠方”的最佳例證。

憂傷被淚濕壞了翅膀,甲骨文說,我太古老。
一滴血落在粉嫩的腿上,油紙傘說,浪漫已經死掉。

後來,晚秋去了遠方,依然有詩。隻是,我從有遠方的詩裏品出些郭小川的味道。多了些韻律和雄壯,少了些小資情調。

走要走大道,大道上陽光好。秧歌伴著鑼鼓跳,青春扮做旭日早。
走要走大道,大道上愛情好。匆匆的過客快忘掉,叛逆的心向著北風跑。
走要走大道,大道上風景好。雄壯的兵馬閃光的刀,嶄新的山河翹望著拂曉。

再後來,晚秋去了更遠的遠方,成了高級間諜,估計再也沒有詩了。

行文至此,基本上都是戧著茬說話,似乎我跟詩和遠方有仇。其實非但無仇,場麵上還為其三緘其口。詩和遠方絕非一無是處。人活著總得有點念想。飽足之後,不思淫欲,而思詩和遠方,不亦樂乎?於是,我將其譯成英文,送給SpaceX的火星計劃,Beyond grocery and politics, there are philosophy and Mars. 意思是,食色和政治之外,還有哲學和火星。不夠簡練,不夠浪漫,但總歸是個念想。政治上受挫的Elon Musk深諳其中的念想。

[ 打印 ]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