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黨史資料】寧鄉縣黨史裏的大躍進“五風”與“三病”

(2017-01-24 17:07:22) 下一個

[核心提示] “三病”出現的最高峰期是1960年底到1961年初。全縣共發病14.5539萬人,其中水腫、幹瘦病84959人(多為中老年人,46歲以上患者占72.84%),婦科病43940人,小兒病16640人。1961年1月,死於“三病”的就有4906人,其中道林公社一周死亡97人。花明樓公社泉江大隊董家灣食堂,40人中病倒20人,1960年12月18日,一天死去3人。公社化初期,全縣有86萬多人口,到1961年底,隻有76.8萬多人了。

(一)“五風”之災

“大躍進”和人民公社化運動所帶來的“五風”在寧鄉持續時間較長,給人民群眾造成的傷害也是很大的。

“五風”之首的“共產風”共刮了四次。第一次是1958年大辦鋼鐵。全縣組織30萬勞動力無償辦工業,拆毀的房屋、砍伐的森林、收繳的廢鐵等物資折合人民幣811.752萬元。第二次是1958年4月至1960年春,大辦水利,特別是修建黃材水庫和新溈河渠道,組織16.6萬多人上陣,完成1213萬個工日,每個工日僅付工資0.4元。調用的運輸車輛、器械、工具、材料和生活用品,折合人民幣1372.8341萬元。第三次是1959年大辦交通,先後組織20萬民工上陣,完成75.79萬個工日,占用耕地13053畝,調用器械、工具、木料等折合人民幣69.185萬元。第四次是1958年10月到1959年底大辦豬場,全縣所建的8300多棟豬場,絕大部分建材是拆掉社員私人房屋,豬的來源都是從社員家裏捉的,所平調的13.7443萬頭豬,有的沒過秤,沒記賬,更沒付錢。

全縣三年“共產風”侵占工日1647.2359萬個,折合人民幣480.7913萬元(不變價,下同);器材價款37.6792萬元;田土35874畝,折價144.1672萬元;房屋24.1502萬間,折價724.542萬元;各種農具、家具和牲畜折價1768.78萬元,合計3155.96萬元。

“浮誇風”始於1958年。這年湘潭專區開勞模會,要上報糧食畝產“千斤鄉”,寧鄉上報了10多個鄉(鎮)(實際畝產250公斤左右),得了表揚,獲了獎勵。1958年全縣糧食實際總產量3.1億公斤。縣委的一位領導人在12月3日全縣擴幹大會報告中說:“今年農業生產大豐收,全縣糧食總產量7.65億公斤。”這年秋天,東風公社黨委書記種的試驗田,揚言畝產35000公斤。到收獲時節,1.06畝晚稻,說是由農校48人收割了4天,縣委一位領導人帶領49人驗收,經“驗收”共收幹穀32701公斤,畝產幹穀32506.25公斤。《寧鄉日報》發出《號外》,向毛澤東報喜,寧鄉放出晚稻豐收大“衛星”。12月23日,縣委召開的1276人參加的擴幹大會,縣委領導人在大會報告中提出:“要以畝產糧食三千斤的指標,十萬斤的措施,二十萬斤的幹勁,實現農業‘大躍進’”。“現在全縣已經有了許多高產典型,如夏鐸鋪公社某書記的晚稻試驗田畝產稻穀65000斤;喻家坳公社一幹部的試驗紅薯,每蔸重量30斤,一畝能產18萬斤;流沙河公社石山大隊的試驗紅薯畝產32.8萬斤;黃材公社月山大隊幹部的試驗花生畝產13000斤;該公社板路大隊的花生大麵積豐收,10畝花生,平均畝產6003斤;流沙河公社流沙河大隊,全年每戶平均養豬22.7頭,為我們做出了榜樣”。

從1958年冬天起,全縣各級、各條戰線“浮誇風”越刮越大。工業戰線是“高爐如星鬥,鐵水遍地流”。11月2日,《寧鄉日報》刊出《號外》:“黃材公社日產生鐵200噸,衛星煤礦日產煙煤2200噸”。11月21日,又冒出了花明樓煤礦日產煙煤22000噸的大新聞。不久,流沙河公社荷葉塘和高葉塘飛出了高產“衛星”,前者畝產鮮魚17850公斤,後者畝產鮮魚13099.5公斤。兩口塘共產鮮魚32.55萬公斤。

“強迫命令風”給寧鄉人民帶來了血腥的災難。開始是作風粗暴,強迫命令,很快發展到違法亂紀,打人成風。黃材水庫及其渠道工地,打人鬥人的現象極為嚴重,這兩處工地共有連級以上幹部2279人,其中違法亂紀的717人,被打的民工9498人,占民工總人數的8.5%,壩塘兵團某負責人對民工實施毒打、捆吊、罰跪、扣飯、罰款、抽破皮肉噴鹽水、“雷公打尖”、夾手指、“火燒中遊”(用硫磺燒屁股)、“殺流水四娘”(用竹簽鑽屁股)、做孝子、插白旗、關押、勞改等多種惡毒手段殘害民工。群眾稱他為“希特勒”、“活閻王”。

黃材水庫和新溈河渠道工地這股打人之風吹到農村,農村基層幹部打人很快成風。據統計,1958年10月至1960年底,全縣13133個生產隊長以上基層幹部中,有7812人(占基層幹部的59.5%)打過群眾,被打的群眾22672人,占全縣總人口的2.9%。李學良1961年3月在全縣三級幹部大會的總結報告中指出:“嚴重的違法亂紀,發展到了最嚴重的程度,打人、罰跪、喂砂子、喂大糞、大搜查、私立公堂、私設監獄、亂搞勞動教養所等”,“據統計,全縣因違法亂紀當場打死53人,打後致死414人,打後自殺549人,被逼死650人。”

“生產瞎指揮風”在寧鄉也是很離奇的。1958年,強調早稻先把禾割下堆起來,插完晚秧再脫粒。結果,堆起來的早稻,大部分破胸發芽,少數已經黴爛變質。為了實現“大躍進”,全縣組織30萬勞動力大辦工業,致使有些晚稻到12月還沒有收割完,紅薯也沒有挖回,造成糧食大量損失。1959年農曆正月搞紅薯“溫床催芽”,用火、用蒸汽催芽,結果把紅薯都蒸烤熟了,全縣爛了50多萬公斤紅薯種。從1958年起大搞密植,縣裏按插一根秧苗能分蘖多少根,抽多少穗,每穗結多少粒,千粒重多少,每畝要收多少斤穀,每蔸七八根,共需要多少基本苗計算,規定大田插3×4寸或4×5寸,最稀4×6寸。試驗田有插3×3寸、2×3寸的,也有插2×2寸的,農民稱為“板板寸”。每個生產隊都製有專用的“架子”拖插秧的格子,秧苗隻能照格子插。實踐證明越密越減產,板板寸的僅僅是一把草,農民很反感。但4×6寸一直到實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製才停止。這期間,每年插秧後公社、大隊都要嚴格檢查插秧質量,年年都有多起因“架子”尺寸稍有放寬,而被踩爛“架子”用蒲滾打掉所插秧苗,生產隊長被批評辯論的事發生。1960年,早稻又盲目趕早,強調要在正月間下種。下種後遇上多次寒潮,就在全縣推廣用熱水灌溉秧田,在秧田四周燒火增溫,結果全縣爛掉早稻種穀55萬多公斤,大大推遲了季節。之後又提倡搞水稻移苗並蔸,把兩畝或幾畝田的禾苗移並到一畝,兩蔸或幾蔸合並成一蔸,把騰出來的田重新插秧。到秋收時,基本上沒有收到多少穀。大煉鋼鐵時,大量砍伐森林和柴薪,燒製木炭用來煉鐵,把全縣的山林砍得一空。同時各地大砍香樟樹,提煉樟油,生產“汽油”,把全縣的古老樟樹風景林,幾乎全部砍光。工業上的盲目開發、盲目建設和無益消耗,造成嚴重浪費。1958年以來新建的10對煤井,有5對煤井沒有出煤,大葉壩、茅家山兩對煤井,基建搞了一年多,投資24萬多元,沒有出一點煤,隻得半途而廢。1959年提出要實現全縣滾珠軸承化,連土車子和犁、耙都要安裝滾珠軸承。縣委發動群眾,戶戶夜夜打鐵,辦軸承廠。有的人把菜刀、柴刀、鋤頭錘碎製滾珠軸承。全縣第一批製出了26.3894萬套,結果99%的是廢品,不能使用,既浪費了人力,也浪費了材料和燃料,以失敗而告終。

“幹部生活特殊化風”,主要是從1958年組織大檢查、開現場會大辦筵席開始的,社員說得很形象:“口裏冒得味,開個現場會”。後來逐步升級,越來越講排場,有的單位搞“招待比賽”。一些幹部的生活特殊化,由多吃多占、大吃大喝、慷公家之慨、鋪張浪費、開後門,發展到貪汙盜竊,作風敗壞。

有一首“八子”謠這樣總結“五風”:“幹部不肯擔擔子,社員不願做分子(指勞動工分),田裏長的是稗子,土裏盡是絲茅子,肚子裏吃的是蒿子,家家都有病人子,夜夜出現賊牯子(小偷),‘五風’就是禍根子”。“五風”給寧鄉人民帶來了嚴重災難。這一教訓是十分沉痛和深刻的。



(二)寧鄉縣的“三病”
 

三年“大躍進”時期,沉重的思想壓力,繁重的體力勞動,嚴重的營養不足,導致水腫和幹瘦病(這種病開始是水腫,腫消後就是幹瘦,最後導致死亡)、婦科病(主要指閉經)、小兒營養不良病(合稱“三病”)在寧鄉嚴重發生。

水腫病始發於1958年2月下旬,在朱石橋、麻山、善山嶺、三仙坳、賀石橋、回龍鋪等鄉發生了大量的水腫病人,全縣的水腫病人達到19662人。這些病人中,絕大部分是各農戶的當家人和主要勞動力。縣委對此十分重視,及時向地委報告了這一情況,並組織醫療衛生隊,奔赴病情嚴重的地區進行救治。省委、地委分別派出71人和24人的醫療隊,他們和縣人民醫院、縣中醫院、縣防疫站、城關醫院抽調的醫師,組成583人的中西醫結合的醫療隊伍,分成25個治療組,分赴病情嚴重的鄉進行治療。省委支援免費藥品7000多元,地委下撥各種注射劑價值3000多元。縣下撥對水腫病有治療作用的黃豆42萬多公斤、麥麩75000公斤、米糠14.5萬公斤,分別按鄉按病分配到人。

“三病”出現的最高峰期是1960年底到1961年初。全縣共發病14.5539萬人,其中水腫、幹瘦病84959人(多為中老年人,46歲以上患者占72.84%),婦科病43940人,小兒病16640人。1961年1月,死於“三病”的就有4906人,其中道林公社一周死亡97人。花明樓公社泉江大隊董家灣食堂,40人中病倒20人,1960年12月18日,一天死去3人。公社化初期,全縣有86萬多人口,到1961年底,隻有76.8萬多人了。

(資料來源:寧鄉黨史 )
(寧鄉縣檔案信息網:www.nxdangan.cn)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