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恩典中的複興

(2025-09-10 13:48:06) 下一個

恩典中的複興

詩篇八十五篇隨想

經上說,

(可拉後裔的詩,交與伶長)耶和華阿,你已經向你的地施恩,救回被擄的雅各。

(詩篇八十五章1節)

這節經文並不是單純的文學描繪,而是觸及神學的奧秘。詩人憑著屬靈的啟示說出難以完全用文字表達的真理:耶和華施恩,不是因我們可愛,不是因我們配得,而是因我們屬祂。祂救回被擄的雅各,顯明祂的恩典與信實。這恩典的根基在於神自己——祂的聖約、祂的名、祂的揀選。正如主在《以西結書》36:22所說:“我行這事不是為你們,乃是為我的聖名。”我們領受的施恩與拯救,正是那亙古不變的真理:因著屬神,我們才得以存活,並在祂裏麵蒙恩。

詩篇的詩人完全憑著聖靈的啟示和信心如此說,

你赦免了你百姓的罪孽,遮蓋了他們一切的過犯。(細拉) (詩篇八十五章2節)

直至兩千年後,王耶穌在十字架上,將赦免與遮蓋的真義完全顯明出來,不隻是向以色列,更是向全人類的罪宣告赦免。祂說:「父啊,赦免他們!因為他們所作的,他們不曉得。」 (路加福音 23:34)

在十字架上,耶穌為釘祂的人代求。"赦免"與"遮蓋"在此顯為無條件的愛與憐憫,並不因著人的善行,所謂的聰明(悟性),而是單單出於神豐盛的慈悲。

經上又說,

你收轉了所發的忿怒,和你猛烈的怒氣。 (詩篇八十五章3節)

神的怒氣並未消失,因祂聖潔不能容忍罪。

正如保羅所說:「我們從前也都在他們中間,放縱肉體的私欲,隨著肉體和心中所喜好的去行,本為可怒之子,和別人一樣。」 (以弗所書 2:3)。

赦免是神因基督而開出的路,叫人悔改歸向祂。若仍在罪中不回頭,就仍舊存留在祂的忿怒之下。

詩人謙卑地詠歎,

拯救我們的神阿,求你使我們回轉,叫你的惱恨向我們止息。 (詩篇八十五章4節)

人在罪中,甚至連悔改的能力都沒有;被捆鎖的人無法自救,被罪轄製的人不能自行回頭。正如保羅所說:「你們死在過犯罪惡之中,祂叫你們活過來。」 (以弗所書 2:1)

因此,詩人不是求神等待人的悔改,而是祈求神親自使人回轉。悔改本身就是恩典,是神的憐憫臨到人心,使剛硬轉為柔軟,使死在過犯罪惡中的人活過來。

這正是救恩的奧秘:不是人先尋求神,而是神先施憐憫;不是人先回轉,而是神先動工。悔改乃是神恩手的牽引,使人歸向祂。

詩人再次謙卑地來神麵前禱告,

耶和華阿,求你使我們得見你的慈愛,又將你的救恩賜給我們。 (詩篇八十五章7節)

如此屬靈的信心與遠見,因著見到神的"慈愛"我們跨越人生難關,因著神的救恩,讓我們脫離肉體情欲的誘惑。

我要聽神耶和華所說的話。因為他必應許將平安賜給他的百姓,他的聖民。他們卻不可再轉去妄行。 (詩篇八十五章8節)

什麽是不在神裏的妄行,

憑自己的智慧和欲望來決定人生方向,追求今生驕傲,如經上說,

有一條路,人以為正,至終成為死亡之路。 (箴言 14:12 )

順從肉體情欲,如經上說,

體貼肉體的就是死,體貼聖靈的乃是生命平安。 (羅馬書 8:6)

追隨虛假的偶像與世上的小學,如經上說,

你們要謹慎,恐怕有人用他的理學和虛空的妄言,不照著基督,乃照人間的遺傳和世上的小學,就把你們擄去。 (歌羅西書 2:8)

…….

在神裏有平安,經上如此說,

我留下平安給你們,我將我的平安賜給你們。我所賜的,不像世人所賜的。你們心裏不要憂愁,也不要膽怯。 (約翰福音 14:27)

詩人的神學思考

他的救恩,誠然與敬畏他的人相近,叫榮耀住在我們的地上。 (詩篇八十五章9節)

救恩是神主動的恩典,臨到那些因聖靈動工而敬畏祂的人;當救恩施行時,神的榮耀就在地上得以彰顯,指向最終在基督裏完全的榮耀顯現。

詩人繼續呤唱,

慈愛和誠實,彼此相遇。公義和平安,彼此相親。 誠實從地而生,公義從天而現。

(詩篇八十五章10,11節)

慈愛與誠實相遇,不再是彼此遙遠的路途,而是在同一處停留。公義與平安相親,不是彼此衝突的力量,而是在神裏麵自然相合。

從地上,真理像嫩芽般生長;從天上,公義像光輝般降臨。天地之間,不再隔閡,而是呼應。

這是救恩的景象:神屬性的美德在祂的作為中彼此交織,使世界呈現出和諧美滿。

最後詩人如此說,

公義要行在他麵前,叫他的腳蹤,成為可走的路。 (詩篇八十五章1 3節)

公義走在祂的麵前,如光輝照亮荒野的路。祂的腳蹤落下,化為我們可行的路徑。信仰因此不再隻是心底的默想,而是腳下真實的旅程。每一步順從,都是在祂的慈愛與真理中行走;每一次仰望,都是在祂的平安與榮耀裏棲息。直到有一天,這條道路把我們帶進祂完全的國度,帶進永不消逝的和好與安息。

 

 

[ 打印 ]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