烤箱邊的烘焙筆記

尋找有時,失落有時;保守有時,舍棄有時
個人資料
紫色布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白巧克力蜂蜜蛋糕,小山進的無名甜點

(2016-11-25 18:21:00) 下一個

這一款蛋糕的基本思路來自日本甜點大師小山進的無名甜點,充分乳化過的白巧克力融合入鬆軟的蛋糕裏,濃鬱口感與溫和甜味的巧妙結合,能讓所有的人無比懷念,,,以至於小山進都感到無法為這款甜點命名,就如他自己所說的那樣:願試過這款蛋糕的人,能依著自己難忘的回憶,在心裏為它取名,,,

很長一段時間對巧克力的認識都是非常模糊的,直到學習了小山進老師一係列的巧克力製作技巧後,對巧克力才有一些比較輪廓性的認識,雖然想了解複雜多變的巧克世界真的需要漫長的過程,但它的絕佳美味絕對會吸引人繼續下去,,

這次的烘焙練習就是學習巧克力甘納許的製作,隻有經過乳化的巧克力,才能發揮應有的香氣與風味,,

參照小山進老師的配方,我做了一些調整:減少了糖的用量,並用一部分口味清談的蜂蜜代替糖的使用,減少一些濕性材料的用量讓蛋糕組織更加細膩一些,也沒有加入泡打粉,效果也是非常不錯,,蛋糕的夾餡也沒有采用白巧克力餡,而是換成了香草卡仕達醬,,,

這款蛋糕的烘焙模具是獨具日本特殊的木框蛋糕模,如果沒有木框,使用陶瓷材料類的模具大概也不會差吧,,,

 

白巧克力蜂蜜蛋糕(10寸*10寸木框)

材料組成:

一,白巧克力甘納許材料

  • 可可含量35%的白巧克力  180

  • 鮮奶油(whipping cream)  61

  • 室溫奶油 (切小塊)  45

 

二,蛋黃糊材料

  • 蛋黃 (室溫) 140克(大約7個大號雞蛋的量)

  • 蜂蜜 20

  • 香草精 2

 

三,蛋白霜材料

  • 蛋白 250克(8個大號雞蛋的量)

  • 細砂糖 80

  • 檸檬汁 1小勺

 

四,粉類材料

  • 低筋麵粉 80

  • 玉米澱粉 25

 

製作過程:

1, 雞蛋冷藏取出,蛋白蛋黃分開,蛋黃放置室溫,蛋白放回冰箱冷藏備用,蛋黃到室溫後,加入蜂蜜,用手動打蛋器打發至膨脹發白,再加入香草精,放一邊備用。

2,取出冷藏的蛋白,開始打發蛋白 ,

蛋清放入幹淨無油的打蛋盆裏加入檸檬汁,開始打發蛋白。糖分三次加入,先高速打發成粗泡,第一次加糖,先低速打發到糖融合蛋白再高速打發到比較細膩的程度;第二次加糖,再先低速後高速打發蛋白至有軟鉤出現時;第三次把全部剩下的糖倒入,將蛋白打發至硬性發泡,拉起打蛋頭蛋白成尖峰狀。

打發好的蛋白霜放入冰箱冷藏備用。

3,開始做白巧克力甘納許:將白巧克力隔水融化,融化溫度不要超過40°C

4,將鮮奶油煮至沸騰,關火,然後讓溫度降到65°C69°C之間,

5,將降溫的鮮奶油分6-7次加入2中融化的白巧克力中,輕輕攪拌進行乳化,如出現粗糙的情況,停止攪拌,立即加入下一批鮮奶油攪拌均勻。若巧克力的溫度在攪拌乳化過程中下降,就將攪拌盆隔熱水重新加熱,在乳化過程中,隨時保次巧克力的溫度在37°C38°C之間,

6,等全部鮮奶油都加入後,測一下溫度,隻要達到38°C,加入室溫軟化了的奶油,(若低於38°C,隔熱水升溫)用橡皮刮刀以按壓的方式攪拌奶油,並充分融合,

7,將5中做好的白巧克力甘納許加入1中的蛋黃糊中拌勻,

8,加入12中打發好的蛋白霜到7中白巧力蛋黃糊中,用切拌的手法拌勻後,再加入一坨拌勻,

9,將混合後過篩的粉類加入8中,拌勻到看不到幹粉,此時拌好的巧克力麵糊還比較粗糙,

10,將剩餘的蛋白霜分兩次加入9中的巧克力麵糊中,切拌的手法快速拌勻,避免蛋白霜消泡,拌好的蛋糕糊光亮順滑,

11,倒入預備好的木框中(底部墊烘焙紙),抹平表麵。輕磕消去大泡。放預熱好180°C的烤箱中層,烤15分鍾,再降到165°C烘烤25-30分鍾,用手按壓蛋糕表麵有彈性且沙沙聲。

12,出爐後,把蛋糕倒扣在涼架上,放至涼透,小刀輕輕取出蛋糕,上下翻麵,讓有些凸凹不平的烘烤表麵朝下,使其變得平整一些,然後放入冰箱冷藏,讓蛋糕體變緊實。

13,蛋糕對半切開,將香草卡仕達醬塗在其中一片上,再將另一片蓋上,稍加整修,切整齊即可。

 

越來越喜歡做一些基本蛋糕體的練習,無需過多的裝飾,回歸到蛋糕原本的味道上,可能這也就是小山進老師想表達食材最真實的“融口感”吧,相信簡單中就能傳達巧克力的魅力。

香草卡仕達醬的做法:http://blog.wenxuecity.com/myblog/71008/201606/1035530.html

 

 

 

[ 打印 ]
閱讀 ()評論 (3)
評論
高斯曼 回複 悄悄話 好看好吃呀!
波城冬日 回複 悄悄話 哇, 比買的還漂亮!
菲兒天地 回複 悄悄話 喜歡,節日快樂!

Muffin 也加進去了,就等點評,謝謝!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