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學城裏的非文學博客

醫學史為主,健康科普為輔,偶爾發些議論
正文

為啥抬東西不要彎腰

(2016-08-05 08:56:28) 下一個

在歐美國家買東西,如果是很重的東西,比如空調啥的,它的包裝盒上有時候會有這麽個標簽:

 

 

這意思是提醒您,抬這種沉重物件的時候,不要彎腰用力,應該保持腰杆挺直,然後蹲下抓住重物再端起來。

這個概念在歐美基本屬於常識,凡是要搬動重物的場合,都會看到這種指導。健康專家也總是提醒大家注意這個問題。

不過,在咱國內,似乎這個知識還不普及,有些“專家”的網文仍然還教導大家抬重物的時候要彎腰。

網上各種養生保健秘訣很多,尤其是中文的,信口開河博點擊的多,真正以研究數據做依據的少。胡亂站台的專家太多,以至於“專家”這詞都有點餿了。不過,並不是說所有的專家都在賣軟文。有些專家意見是值得聽取的,比如這個抬重物不宜彎腰的說法,就應該重視,因為這個結論是從嚴格設計的實驗得到的,有具體測量數據的支持。生理學家做過實驗,把微型壓力感受器植入誌願人員的腰椎之間,然後測量直立狀體和彎腰狀態下腰椎之間的壓力。測試是在日本做的。測試對象是個體重大約70公斤的小夥子。他處於直立狀態時,腰椎之間的壓力大約是70公斤(除了他自己上半身的體重,肌肉和肌腱等等組織會拉緊腰椎好讓脊柱保證穩定,這些也會增加腰椎之間的壓力)。

然後讓他做彎腰動作,這時候腰椎之間的壓力是多少?

270公斤。

也就是說,大約相當於你肩膀上扛著4個大活人。

怎麽可能?!就彎個腰,能有這麽大的變化?

這個,咋一看是很離譜。那幾位專家起先也以為測量數據有誤差。但是反複檢查校正,排除了各種可能的幹擾,還是這個結果。

而且後來不同國家的生理學家,用不同的測試方法,也得到了相似的數據。

所以這個結果就不是誤差。彎個腰確實是能有這麽大的影響。

這個現象其實也不是這麽離譜。這就是個杠杆原理。

不知道您有沒有試過用門框夾核桃?

我小時候,家裏沒有胡桃夾子之類的高級暗器,店裏也沒有剝好了的核桃賣。我那時候想吃核桃,最簡捷的方法就是用錘子一家夥砸下去。但是那時我一介小屁孩,不會掌握力度,這一錘子砸下去的結果常常是一灘肉泥,核桃肉跟核桃殼一片狼藉混在一起,基本就沒法吃了。

後來有智慧大叔點撥,學到一招十分受用,就是用門框來夾核桃。

咱大多數人家裏的門都是合頁門。合頁門一打開,門脊梁和門框連接的那塊(就是裝著幾個合頁的那地方)就會張開一條縫。您把核桃放到這縫裏,再把門慢慢合上,門脊梁就把核桃慢慢擠破了。幹這事,您都不用費多大的力氣。反正俺還是小屁孩的時候幹這個就從來沒失敗過。咱可是本地有名的骨瘦如柴手無縛雞之力的小瘦猴子。

為啥這門框的縫能有這麽大壓力?其實這就是中學老師說的杠杆原理。有人說阿基米德有這麽一句名言:“給我一個一支點,我能把地球撬起來”。連地球都能撬起來,何況區區核桃?擠開一個核桃需要大約24公斤的力道。也就是說,俺當初那小細胳膊把門這麽一扳,就扳出了差不多50斤的壓力——俺那時候,自個連衣服一塊總共還不到40斤重呢。這杠杆原理果然生猛。

生猛是生猛。不過,要是生猛得不是地方,就有點麻煩。

比如這生猛作用在了腰上。

腰杆子裏麵是脊椎。就像這個圖。左邊的是整個脊椎。右邊是其中的腰椎一段(對應左圖有綠線標誌的地方),腰椎是整個脊柱中最受力的地方。

 

 

腰椎放大了看,是這個模樣:

 


那些奇形怪狀的突起是後方。圓墩墩的兩個大塊是前方。後方的骨頭肌腱就像腳手架一樣緊扣著,沒壓縮餘地。前麵的兩大塊骨頭之間那片白色的東西叫椎間盤。這個東西有些彈性,能壓縮。所以您要是往前彎腰,上下的椎骨就使勁擠壓椎間盤,好讓脊柱能往前彎下去。這個擠壓動作,就跟俺用門框擠壓核桃一樣,都牽動了杠杆原理,結果就能給椎間盤擠出270公斤的壓力來。

270公斤說的是他手裏啥都沒拿著。就隻是彎彎腰。

要是他手裏端著個空調再彎腰,這壓力得有多大?

沒人測過。不敢測。因為,那個椎間盤,看著好像一片塑料片,其實它有點像個囊,外麵一層有點像塑料絲編織成的一個香囊,裏麵裹著一個有點像果凍的髓核。

 


這樣的一個囊狀結構,如果受到高壓,會被“擠破”,裏麵的髓核會炸出來,壓迫旁邊的神經,造成腰腿痛。

所以醫生們不能讓實驗人員做負重彎腰的實驗,怕出問題。椎間盤脫出很難根治,即使手術修補也不能完全修複受損的椎間盤。

您要是跟俺一樣也不願意弄個椎間盤脫出,俺建議您抬重物的時候,還是聽專家的,用這個姿勢抬:

 

 

 

就是說,盡量靠近重物站好,別彎腰,腰杆挺直,抓緊重物之後,用腿的力量站起來。

您可以拿舉重運動員的動作做個參考。他們雖然抓杠鈴的時候會彎腰,但是發力舉起的時候,腰杆必然是挺直的。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