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學城裏的非文學博客

醫學史為主,健康科普為輔,偶爾發些議論
正文

白話弗洛伊德(五):心理防禦機製

(2016-08-02 11:58:07) 下一個

《盜夢空間》基本上模仿希區柯克的心理片,不過膽子比希區柯克大多了,態度要隨性多了。希區柯克還是很認真的跟精神分析專家琢磨了一番才出劇本的。現在的好萊塢票房高手們沒時間弄那個,都知道關鍵是要大膽,要離奇,所謂玄而又玄,眾妙之門,於是撿起幾個心理學概念,然後想像力無限擴展,如同吸了LSD,拍出來一上市果然很震撼。但是這幫票房春藥製造商們隻是圖個玄幻效果而已。看著像是寫心理現象的(夢者心理現象也),其實那就是個托,本質上講是個玄幻故事。所以咱看著玩就好,別太當真,要指著從這裏麵琢磨啥心理學問,那是較真較錯了地兒了。
 
道理是這樣。不過總還是有同學一時純潔給弄錯的。比如有這麽一篇小報文章,從內容看,估計老板是讓這位記者采訪一下某心理專家,整一篇關於弗洛伊德心理防禦機製的文章。這小記者顯然對弗洛伊德一無所知,卻又不願花一點時間看看資料。不過他碰巧剛看完了《盜夢空間》,於是覺得自己見微知著,從電影裏學會了心理防禦機製的概念。你看他提的問題就知道他腦子裏想些啥了:
 
“《盜夢空間》出現大量驚險刺激的追殺場麵,那些圍攻造夢師小姑娘的人群,那些荷槍實彈的防禦者……你的大腦裏,也住著各式各樣的防禦者嗎?”
 
這小記者顯然是望文生義,以為心理防禦機製就是一種心理堡壘,可以抵禦“外部”敵人的侵犯。
 
再看他後麵的問題就更挨不著邊了:
 
“心理防禦機製可以通過有意識的訓練而變得更強大嗎?”
 
“如何做到有意識地、靈活地使用心理防禦機製呢?”
 
“現實生活中我們有很多被‘植入意識’的情況,比如說廣告、傳銷的宣傳效應,甚至是心理谘詢介入,可以運用心理防禦機製防止被植入意識嗎?”
 
他整個把心理防禦機製當作心理盾牌來理解的。大概他以為那些定力強大的牛人,比如施瓦辛格之類的,一定是修煉有方,心理防禦機製強大無比,所以能抵禦一切喧囂。
 
看來要侃心理防禦機製這東西,咱最好先說明它的兩個最基本的性質:
 
第一,心理防禦機製不是一種本事,而是一種心理症狀。
 
第二,心理防禦機製不是練出來的,而是人的天性,由不得你控製的。
 
說得粗略一點,心理防禦機製基本就是個掩耳盜鈴的心理反應。
 
好吧為了對得起弗洛伊德老先生,咱稍微嚴肅一點,就說心理防禦機製是人因為有些個跟社會規則衝突的想法,於是心裏著慌,科學說法叫做心裏有焦慮。那你的“自我”就玩了些小花樣,為的是平撫你的焦慮。這些小花樣就叫心理防禦機製。

理清這一點,我們就可以說,心理防禦機製這個詞,更正確的說法應該是“心理哄騙機製”。

隻不過這麽說話有點土還有點惡,所以弗洛伊德老先生就選了個比較高大上的詞,不說哄騙而說防禦了。
 
咱以前侃弗洛伊德潛意識和人格理論的時候說過,人非草木,總不免有些本我欲望是社會不容的。這“社會”在你腦子裏有個代理人,就是弗洛伊德說的超我。超我整天板著臉檢查你的思想是否健康,壓力很大。所以很多本我欲念就給逼得藏身潛意識不見天日。但是藏起來不等於消失了。它們憋著一肚子氣總在潛意識裏湧動鼓噪。雖然沒能明目張膽的跳出來表演,但它能讓您隱隱的覺得自個有點心事藏那兒呢,要給人知道了咱就混不下去了。這就不免讓您有點惶惶不安,也就是說您心底有焦慮在盤桓。那咋辦,您的自我就給采取了一些措施來對付這種焦慮,這些措施就是我們說的心理防禦機製。心理防禦機製雖然不是真正解決問題的辦法,但至少形式上它能掩蓋症狀讓你不焦慮。所以這個心理防禦機製就有了存在的理由。
 
心理防禦機製怎麽個能讓您不焦慮呢?咱看一看具體它都玩些啥花樣就比較容易明白。
 
基本上,精神分析學派給總結出來這麽幾種具體的機製:
 
1、  潛抑
 
咱在前麵幾篇文裏已經多次說過這個詞:潛抑。這個大概是弗洛伊德心理學裏最最基本的一個心理機製。話說到了心理防禦機製這塊,其實這潛抑本身就是防禦機製的一種。咋個防禦,以前咱說過了。就是把超我不能容忍的欲望給壓進潛意識裏,讓當事人眼不見為淨。比如一個虔誠修士,覺得嘿咻是邪惡的。可是食色性也。他的基因決定了他也有性欲。這就讓他很惶恐。這咋行呢?對不起天父的教導啊。他就努力修行。幾年之後他覺得自己還真的就六根清淨了無雜念,整個不想男歡女愛了。這個其實就是他的自我在努力斡旋,把他的性欲望給壓到心底黑箱子裏,也就是潛意識裏,讓他自個覺得自己很淨化,已經古井無波。但是咱說過,欲望潛抑到潛意識裏不等於消失了。它還會在那兒鼓湧。所以這修士不知啥時候開始就有了個愛好,布道時就喜歡舉著一根手杖說話。弗洛伊德一看就說了:瞧見沒?他這潛意識欲望還在找口子冒泡呢。他手裏抓根手杖啊,那不就是男人自慰的象征嗎?
 
OK這個是咱演義。咱說過弗洛伊德的毛病就是啥都往性上邊聯係。咱不必像他這麽跟性欲夾纏不清。咱可以參考他的理論裏邊比較有道理的。就說這個潛抑吧。其實不一定是說社會不容的欲念,比如性欲念,才會被潛抑。有時候就是自己覺得受不了的感情壓力,比如單相思,比如喪親,這都能讓當事人很難受。為了不天天向隅垂淚,就得把這些難受的事情壓到心底黑箱裏。比如兒子車禍死了當媽媽的很痛苦。這痛楚太難以承受,於是超我就過來打掃,把關於兒子去世的記憶壓到了潛意識。但因為不是真的遺忘了而隻是埋在潛意識裏,所以每年到了二月她還是莫名抑鬱。原因就是因為她兒子那年是二月出車禍的。這種情況下,她的記憶已經被掩埋到潛意識,所以她會不明白為啥每年都鬧抑鬱而且就開春這麽一陣。根據弗洛伊德理論,如果您能給她分析出這個潛意識記憶跟她的二月抑鬱的關聯,她一明白了這抑鬱其實是因為那段潛抑了的慘痛記憶,這種心理防禦機製的偽裝作用就消失了,她的抑鬱也就消失了。
 
咱這是在說弗洛伊德的理論。您要真是做心理治療的圈內人,您當然知道這事沒這麽簡單。您真給她把潛意識心結挖出來了您還得給她扶上正路,讓她能自個應對這種心理創傷。這個是很大的工程,不會像電影小說那樣靈光一閃霍然而愈的。
 
2、隔離
 
這說的是情感反應的隔離。就是說,要是遇上有強烈感情衝擊的事,為了逃避這種感情衝擊,就盡量拉開距離不去碰它,於是能在表麵上表現得極為平靜極為理性。比如愛侶忽然死亡,活著的這位在跟人說這件事的時候,可能會表現得出奇的平靜。她這不是說修行高超城府很深,所以喜怒不行於色。她實際上是無法麵對這個心理創傷,所以要回避,要把這種創傷屏蔽於意識領域之外。這就是隔離作用。這個是比較極端的例子。但日常生活裏也有很多小花樣是處於隔離機製的。比如不說上廁所而說上“五號”,上“大號”,或者比較白領的說上“洗手間”,都是為了隔離那個“肮髒”的聯想。比如人死了不說人死了而是說人“去”了,這是為了避免直接麵對哀痛情緒。這也是隔離機製在起作用。近年有潮人學了一些英文,有時候說話就會插幾個英文單詞。您要留心一下,就會發現他用洋文的地方,多半是有些“敏感”的概念。比如該說錢的時候他不說錢,他說 money。該說嘿咻的時候他就說 make love。這要弗洛伊德聽到了他馬上會看出這是隔離機製。因為這人愛清高,覺得直接說“錢”啊說“嘿咻”啊不夠文雅。所以就換了個洋文來說。這麽著就跟那種“低俗”的概念拉開了一些距離,就起到了隔離的作用。
 
3、轉移
 
又叫置換。這個有點李代桃僵的意思。就像在單位給老板無端訓斥了不敢跟老板反抗,於是回家就衝老婆發脾氣。前麵說那位修士握著手杖說話那個咱是虛構。不過如果真有這事,這個用握手杖的方式間接渲泄性壓力的方式,就是個置換型的心理防禦機製了。按照弗洛伊德的理論,比如說一個人找的妻子,性格上跟他自己的母親有很多相似之處。這個不是偶然,而是他的戀母情結決定了的。既然現實中不能娶自己的母親,找一個性格類似的女子大概就是最好的替代品了。又比如,一個暴飲暴食的人,其實是因為性欲望被潛抑,於是用吃東西來間接的渲泄性壓力。因為,按弗洛伊德的說法,口唇欲的滿足也是性欲的滿足。
 
4、拒絕
 
又叫否認。這個是最沒技術含量的一種心理防禦機製,就是矢口否認。當然這不是說那種有意的睜著眼睛說瞎話的無賴。他這個,就是因為陡然麵臨巨大感情衝擊難以接受,於是他的“自我”就用這種方式來試圖讓他逃避受傷——當然是暫時的。電影裏常常能看到這種否認行為。比如就在自己麵前,兒子忽然被汽車壓死了。當媽媽的就可能瘋狂的對現場的醫生說我孩子沒死你沒不許胡說!日常生活也有一些比這含蓄的例子。比如這位個性很依賴,可是自己又覺得這歲數了這麽依賴人不怎麽有麵子,於是就時不時的跟人說自己怎麽的獨立,還能找出誰誰來做例子說你看這些人多依賴。像我這麽獨立的人如今真不好找。他這其實不是跟你撒謊或是對付。他自己是真的覺得那些人比自己差多了,真的覺得自己特獨立的。心理防禦機製就是這麽詭異,能讓人自己忽悠自己。
 
5、退行
 
這個也是比較原始的心理防禦機製,就是好好的一成年人忽然表現出幼童的行為來,有點類似“扮可憐”,既然自己是一個可憐的孩子,那就不需要麵對那些責任和壓力了,順便還可以獲得別人的關照,益處良多。當然這也是無意識行為。當事人自己也沒意識到自己有這種退化表現。他就是心態上忽然陷入這種幼稚狀態。比如一個年輕工程師頭一次負責一個爆破拆遷。要是有失誤,旁邊的大樓就會被牽連倒塌。工程師反複檢查,覺得自己的設計應該沒問題。可是到實施爆破的前夜他越想越沒把握,心理忽然就崩潰了,於是就躲起來了。家裏人到處找他,結果發現他一個人蹲在浴池裏,抱著膝蓋前後搖晃呢。這個就是模仿嬰兒在搖籃的行為。潛意識裏就是說“我是一無辜的小孩啊。你們不能讓我背這麽重的擔子啊”。一個大學生考試前要抱著布袋熊睡覺,可能也會是退行反應。好幾年不尿床了的孩子,在家裏添了個弟弟或是妹妹之後忽然又開始尿床了,也是這個原理。您要是喜歡在論壇裏轉,您可能見過這種人,他沒來由的對別人說些很無稽的惡意評論,或是直接開口罵娘。更極端的,直接貼一些肮髒惡心的圖片。這些行為,在別人看,完全就是找抽,是糟踐自己人格的作為。但當事人樂此不疲。你越罵他無聊找抽他越來勁。這個其實跟成年尿床的心理類似。他目的就是要招人注意。理想的情況下他應該用建設性的方法招人注意,比如發表有見解的跟貼。但是這位童鞋可能一時想不出建設性的方法,或者他的心裏發育過程出了點岔子,讓他不能用正常心態處理世事,而是采取退行到兒童狀態的方式來獲取關注,在論壇上的表現就是這種幼稚行為。您可能也注意到,對這種行為,您回帖罵它勸他都不能讓他停止的。因為他目的就是招引注意。您罵它勸他就是注意他,這就等於給他正反饋,給他證明他的幼稚行為確實能招引注意,於是他就更來勁了。所以您如果想讓他歇著,最好的方法就是根本別理他。他招不到希翼的關注,就失去動力,自然就會歇著了。這也算是間接幫他改正他的毛病吧。退行的把戲不能收效,或許他還能醒悟過來,轉而尋求積極的建設性的方法來獲取關注。
 
6、合理化
 
類似生活中的文過飾非。文過飾非有的是刻意的,那是矯情。有的是無意識的,那是心理防禦機製。酸葡萄心理就是典型的合理化反應。基本特點就是因為發生的事讓自己覺得沒麵子,於是就設法把這事說成是正當的,或者至少是“不可抗拒的外力導致的”。比如做菜放多了鹽把菜做砸了,他就說好像這罐鹽比以前那罐要鹹。比如發現大家為一個孤兒捐款就自己一人沒捐。於是某一日聊天他忽然犀利的指出,好多捐款都是被經紀人貪汙的。真正需要捐款的那些人根本拿不到錢,所以捐款這種事其實沒意義。比如偷稅的人被發現了,他就義憤填膺的訴說政府拿著納稅人的錢不幹好事。納稅給政府完全是割肉喂狼。比如酒後駕駛被抓住了,他就列舉聽說的種種故事,說警察都是流氓,隻會欺負老實人。這些行為,形式上跟詭辯差不多。不過,一般我們說詭辯,是指這人在辯論中扭曲事實,目的是通過辯論的勝利來獲得“我比你厲害”的優越感。而心理防禦機製的詭辯,目的是為了安撫內心的焦慮。這兩者,或許形式類似,但當事人獲益的內容不同。
 
7、投射
 
這個也屬於比較低級的心理防禦方式。因為自己心中有不容於社會的欲念,覺得自己會被人蔑視。於是自我就來個移花接木,把這種欲念投射到別人身上。所謂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算是這種類型的。說惡心一點就是把自己的鼻涕甩到別人身上。當然還是得記住他這不是有意識的做法。有意識的做法那是人品問題。作為心理防禦機製的投射,完全是無意識的,他自己根本沒發現自己有這個問題。他是真心覺得別人就是有這毛病。不知道您見過這種人不。他老跟人抱怨這個世界到處是小人。說到警察必然是裝製服的土匪,說到醫生必然是不拿紅包不給治病的流氓。其實這種人很可能就是讓投射機製給“控”著了。問題是他自己都沒意識到。所以您要跟他解釋說其實警察裏麵也有好人的,他會特別憤慨,覺得您一定是警察的親戚。有人說心中有佛的人看天下無人不是佛。這話反過來說也一樣的。心中有鬼的人大概看天下也無人不是鬼。這個就是投射作用。
 
有個心理現象跟投射有些類似,就是好把自己的想法硬塞給別人。弗洛伊德沒說過這個。不過咱可以給補一條,把這叫做求同現象。求同跟投射到區別在於,投射現象是因為內心的“壞”欲念怕見光,就把這“壞”欲念放到別人身上,自己仿佛就脫了幹係。求同呢倒不是因為心底的“壞”欲念。他就是不管啥想法都要別人跟他想的一樣。你要不同意他能跟你死纏爛打非得說服你聽他的。這做派看似自我特別膨脹,特相信自己洞察天下真理,要從心理動力學角度來看,其實是因為自信不足。因為自信不足,他就特在乎別人同意他或不同意他。要是有人不同意他的觀點,他就心中惶恐焦慮,覺得自己是整個人都被否定了似的。所以他斷容不得別人跟他意見不一致,就老要跟人死磕,非得把自己的觀點推銷給別人。
 
8、反向生成
 
就是反其道而行之吧。為了掩飾內心跟社會抵觸的欲念,表現出來的就是另一個極端。比如比如暗戀一女同學的小男生,可能偏偏對這女生特別傲氣特別挑釁。比如您身邊有個人,跟您談不上親近,可是對您問候特熱情禮貌特周到,那說不定他心裏對您特不待見。可是他的超我知道您是好人啊,對您不待見是不對的。於是他的自我就暗中介入,指使著他特別的對您友好。這其中的防禦機製就是為了用這種過度的友好來遮掩他的敵意。敵意遮掩了他就用不著焦慮了。又比如某人心底自卑,但是在家中他卻總是喜歡跟家裏人唱反調,顯得他特別有獨特見解。這看似跟他的自卑怯懦對不上號,但那其實也是因為反向生成機製。他因為自卑,對自己的地位和價值沒有信心。在社會上他不敢大膽表達自己的意見,怕被人否定嘲笑。但是在家裏因為知道家人能縱容自己,不會駁斥自己,於是他的自尊心就過度反彈,家裏人說什麽他都要另說一套。形式上是在表現自己有獨立見解。但是顯然這種不問情由一味逆反的做法是不利於適應生活的。實際上是心理防禦機製在起作用,也就是反向生成機製在起作用。再比如,一個後媽對“前任”的孩子本來沒親情,但是她的超我知道要是對這孩子不好會遭人唾罵。於是就對孩子格外的關照保護,甚至到了無原則溺愛的程度。又比如內心深處有同性戀欲望但是又很怕被人知道的男同誌,可能就格外的風流好色,到處跟女孩勾搭。但他自己並沒意識到這做派其實是因為同性戀欲望帶來的焦慮。所以他這風流就老改不了。有些電影小說裏有這樣的人物,跟聖人似的狂熱鼓吹禁欲掃黃,涉黃人士見到他就跟老鼠見了貓似的。結果有一天他意外死在家中,警察到場一看,他手裏捧著一本花花公子,頭上套著塑料袋子。法醫掃一眼就說他是玩性遊戲玩過火了窒息而亡。那他當初這麽不遺餘力的掃黃是不是裝逼?其實未必。他也可能就是因為反向生成機製,被自己潛意識的欲念推著,要用這種正義凜然的舉動來平撫內心的焦慮。這種反向生成機製,不光是個人身上有。一個群體甚至一個國家也會有。比如兒童權益得不到充分保護的地方,卻會很高調的設立一個兒童節。
 
9、補償
 
這個雖然也是為了平伏焦慮而產生的防禦反應,但結果有時候倒挺不錯。因為這通常就是因為自個某些方麵有點弱,為了讓自己也能有點東西能拿出來給人看看,就在別的方麵下工夫打造一個亮點。比如體質有點弱,就在讀書上麵多用點功。這一用功,成績不錯,考上了重點大學,結果班花就不跟那個身高兩米滿身腱子肉的體育委員好,轉過來跟自己遞紙條了。當然反過來的情況也有。比如這位讀書比較困難,考試成績老是墊底。於是他就努力練籃球,後來打進了NBA,成了國家隊球星。結果好幾個品牌來約做代言人,也很拉風。
 
補償也不一定是在不同領域。在同一種技能上麵補償也是有可能的。比如這位打小身體羸弱老被人嘲笑。他這塊落下心病了,於是後來就特別注意鍛煉身體,都快成強迫症了。結果倒是出落得玉樹臨風,拿了好幾項體育獎牌。身體倍兒棒,吃飯倍兒香,後來還寫了本健身指南為別人指路。這樣的補償利己利民,屬於因禍得福。
 
當然不是所有補償都是這種積極的。也有比較原始的。比如性欲不能通過嘿咻滿足的,就整天不停地說黃色故事,這麽著弄一點間接滿足。這個也是補償機製的一種。
 
炫富常常是補償機製的表現。童年時比較缺錢的人,一旦有錢了,尤其那種陡然暴富的(比如靠販毒或是靠權勢後台快速撈金的),就容易有炫富行為。這也不難理解。童年時有點匱乏,如今錢來得容易,不免要奮力補償一下,好找回一份身份感,平撫多年做人下人帶來的焦慮。
 
通常說到補償是對以往損失的補償,但有一種補償現象多少類似預支,或許可以叫做叫超前補償效應。比方有這麽一位,他天生有某個長項比別人強好幾個數量級,這個本來是好事。可是要是沒處理好,可能反而會給造成別的技能發育不全。因為他反正有這個強項了,無需勞神也能混得不錯。那何必還辛辛苦苦學別的。咱說的這個天生強項,如果是個使用期限長的不容易耗竭的,比如智商特別高,那這個可能還不容易有副作用。要是屬於使用期限有限製的,比如大肌肉塊,比如臉蛋兒漂亮。這些,要是沒處理好,可能就會耽誤事。不知道您見沒見過這種女孩,長得特漂亮。因為她長得漂亮,從小學到大學在班裏都特得寵,嬌滴滴說一聲“誰給我作業抄一抄啊”立馬有十幾個作業本遞過來。這好處是她不用好好念書也能蒙到畢業。壞處呢也不難預見。將來稍微上點歲數了臉蛋不再吸引人了,她麻煩就來了。當初沒學啥真本事,如今再嬌滴滴也沒有帥哥圍過來獻殷勤了。現在怎麽混呢?
 
10、認同
 
認同就是說他把自己的人格融進了對方。這個聽著有點抽象,其實您肯定見過認同行為,因為,模仿行為就是認同心理的表現之一。比如追星族弄一發型跟他心中的某個偶像一模一樣,就是因為這能讓他潛意識裏覺得自己身上有偶像的“一部分”,於是對自己的自我意象就有提升作用。黑發染黃自然也是認同機製。他是跟啥認同這個大家可以自己體會吧。

認同機製延伸一下,就是對團體的認同。比如某人加入某種社團組織,然後以身在其中自豪。這也是認同作用,對他來說,組織就是理想化的自己。這也能提升自我意象。
 
認同機製在兒童心理發育過程中是一個必經的階段。因為父母是每個兒童最早的模仿對象。即使到了反叛期,孩子可能會對父母失望甚至忤逆,但父母對他的重要意義其實畢其一生都是無可替代的。青春期孩子對父母逆反的原因正是因為父母對他太重要。孩童時期父母對他們來說是無所不能的神,能給自己提供一切,包括物質需要和安全保障。因此孩子會積極跟父母認同。這是兒童時期人格形成的關鍵要素。他們的自我意象就是這麽建立起來的。稍通世事之後他們發現原來父母不是神,不是萬能的,這一來他們失去了理想的認同對象,這會使他們沮喪,所以才會有青春期叛逆。但是潛意識裏,人還是會把父母當作不可替代的人生支柱,所以會通過潛意識的認同父母角色來扶持自己的人格完整性。或者說扶持自己的生存意義。這就是為什麽每個人在生活中對社會道德規範會有不同的側重取舍,對某些規範和信念會特別執著恪守,對另一些則相對忽略。
 
11、幽默
 
這個是比較高層次的心理防禦機製。用幽默機智來打理負性情感反應,既能化解焦慮,又能比較好的保持人格的完整。比如咱都知道蘇格拉底有一回在廣場講課時,他的潑婦老婆一路叫罵而至。然後一桶髒水潑到他身上。這時候他可以隔離,比如不同聲色正襟危坐繼續講課,裝作什麽都沒發生。他也可以轉移,比如邊繼續講課邊用教鞭狠狠敲黑板,直到把教鞭敲斷或者把黑板敲碎。但是蘇格拉底身為智慧的代表,自我何其強大睿智,因此他的自我沒有采用這麽沒風度的做法。他采用的是幽默。淡淡一笑說打雷之後通常都會下雨,那麽老婆怒吼之後有水衝刷也就很符合自然規律。眾人聞之莞爾,這番羞辱就在笑聲中大大淡化了——因此蘇格拉底要打理的焦慮也就少了許多。
 
12、利他
 
就是犧牲自己的利益去幫助別人。利他行為為啥算心理防禦機製的一種,各家都沒有給出很言之成理的解說。就利他主義本身來說,社會學,普通心理學,生物學(包括基因學說),哲學,都有各自的解釋。咱這既然是在說弗洛伊德,那麽循著弗洛伊德的路子走,這現象可以這麽解釋:利他的人,屬於超我特別發達的那種,而且他這個超我,發達得比較平衡,不是像賈政那樣要扮演正義化身,也不是像苦行僧那樣吃糞自殘。他就是覺得小我不足道。他的超我已經內化成為他的本我的一部分,所以他就發自內心的想幫助別人。天下有沒有這種人?或許還是有的。世上會有範跑跑,但也會有汶川地震時護在學生身上試圖保護學生的那位女教師。
 
13、升華
 
按弗洛伊德說,這個是心理防禦機製的最高級形式。一般舉例都是說啥文學藝術之類的。就是說性欲望嘛大家都有,你要是整天去嫖那是惡俗。你要是化性欲為浪漫,然後去寫詩啊畫畫啊,那就叫升華。那麽著你的性欲能有個優雅的渲泄方式,積鬱能合理渲泄,也就給自己解除了焦慮,然後大夥還感激你的藝術貢獻。多好。當然您要走這條道,得注意筆下的題材要廣一點,不能光惦記著畫人體。
 
另外咱應該把視野放寬敞一點,考慮一下人的各種心理驅力。性欲可以升華,但能升華的或許不僅僅是性欲。比如心底有嗜血衝動的,你跟人打架就俗,你打獵就比較為社會接受,你去當兵打仗那就更有麵子了。當然最高境界是當外科醫生。滿足了嗜血愛好還能治病救人。這可以算是利用心理防禦機製的黃金案例。又比如一男孩子好抹油打扮,看著牆上的尿漬憂鬱。這要在寫字樓這麽幹,人家說你悶騷。你要到中藝去練練,說不定就成了藝術家。
 
您可能會問:既然升華啊幽默啊這些屬於高級的防禦機製,那咱是不是應該努力朝這個方向努力,讓自己的防禦機製變成高級的那種?
 
這事是這麽著:您可以努力,讓自己的心理素質更穩定,能用更健康的方式麵對各種心理挫折或是挑戰。但是這些是您通過有意識的努力達成的本事。但凡是有意識練就的本事,就不叫心理防禦機製了。心理防禦機製是個特殊名詞,專門指的是弗洛伊德所說的那種潛意識的心理過程,是在您的自我在您毫無知覺的情況下悄悄地推動您這麽那麽做事。我們了解心理防禦機製是咋回事,可以幫助自己了解自己內心世界的形成和變化,也可以幫助我們製訂一個方案來矯正低級心理防禦機製帶來的不太有助於適應生活的那些行為模式。但你照這方案修煉出來的成果,就不能叫心理防禦機製,就算叫改進的心理防禦機製都不合適。心理防禦機製必然是無意識行為。您最多能針對心理防禦機製產生的後果,做一些適應性的調整。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