樸實的心聲

我多麽期望有一天,我們的民族能夠把自由、民主和人權大寫在自己的旗幟上,從而以嶄新的麵貌,屹立於世界民族之林。
個人資料
加成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改“避疫”為“抗疫”

(2021-04-20 09:22:21) 下一個

改 “避 疫”為 “抗 疫”

一場突如其來的瘟疫席卷全球,已有逾一億人染疫。在中文媒體上,用得很多的一個術語是“居家避疫”。不少人看到這個“避”字,就大門不出、二門不邁,原來的生活規律被打亂,整天吃了睡、醒了再吃,或是沒完沒了地看電視劇。持這樣的消極態度,居家生活過得無所事事、百無聊賴,有些人甚至得了精神疾病。

我認為要改變這種狀況,首先應當把“居家避疫”這個術語改為“居家抗疫”。雖是一字之差,卻變消極為積極。具體說來就是要讓自己不與社會脫節,並且要千方百計讓自己忙碌起來。

居家抗疫,就是要隨時關心疫情。我每天都通過互聯網、報紙、電視和廣播等多種渠道獲取資訊,不過要注意分辨信息真偽,拒絕假消息和謠言。作為一個長期從事科學研究的退休老者,我特別關注科學和醫學的最新進展,為對抗新冠病毒的疫苗的及時推出而興奮不已。65歲以上老人抵抗力較差,我們要積極接種疫苗,以提高對抗病毒的免疫力。不給社會增加醫療負擔,是我們老年人對全民抗疫的最大貢獻。

居家抗疫,就是要找到新的運動方式。老年人本有自己的運動習慣,例如去健身房或散步。疫情嚴重後,這些都不可能了。我家有台固定式自行車,已多年不用。女兒曾經說:“既然不用就扔了吧。”我說:“且慢,等我再老些難以出門,就用它來代替散步。”沒想到這次居家抗疫,竟提前用上了,我每天以它居家騎行五公裏。其實許多人都有些閑置的運動器具,可以善加利用。實在沒有的,也可以在家裏做體操或打太極拳。一句話,就是要千方百計讓自己動起來。

居家抗疫,就是要適當改變生活習慣。居家期間活動量減小,對熱量的需要量相應減少。有段時間我家把每日三餐改為兩餐,既減輕了準備飯菜的勞碌,也減少了食物采購量,更重要的是適當減少卡路裏攝入量,避免增肥,可謂一舉三得。不過蛋白質攝入量不但不能減少,還應有所增加,以提高免疫力。另外整天待在家裏,要做好清潔工作,不給病毒以可乘之機。

居家抗疫,就是要多做有益之事。許多老年朋友本來在一起唱歌,或者玩麻將。疫情嚴重後,這些都不可能了。我們不妨善用社會資源,現在圖書館提供海量書籍免費下載,交響樂團演奏會的影音檔已在網上開放,許多電影也可上網觀看。對於我來說就是寫作,讓自己保持動腦習慣。來美國三十年,我在《世界日報》上發表了不少文章。趁此居家機會,正好加以編輯,整理成電子書。這項工作很費時間,卻可避免在家無聊。一句話,就是要把居家生活過得更有品位些。

我們七十歲上下這輩人,沒有經曆過兩次世界大戰;沒想到古稀之年,卻遭遇一場禍及全球的瘟疫。我們要有居家抗疫的長期準備,不與社會脫節,並且讓自己忙碌起來,打贏這場抗擊病毒的持久戰!

本文獲得2021年美國《戰勝病毒 堅強麵對》征文比賽優秀獎。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