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初,陳天庸離開中國前往馬耳他。他說,對於企業家階層來說,離開中國是反抗共產主義統治的最佳途徑。
GIANNI CIPRIANO FOR THE NEW YORK TIMES
上個月,上海的房地產開發商陳天庸搭上了前往馬耳他的班機,且沒有短期回國的打算。
落地後,這位前法官和律師在社交媒體上分享了一篇28頁的長文解釋自己的舉動。"我為什麽離開中國,"文章標題這樣寫道,"一位民營企業主在飛機上的臨別諍言。"
"現在的中國經濟就是一艘正開往深淵的太平輪,"陳天庸寫道。"如果沒有根本性改變,船毀人亡的結局誰也逃不過。"
"朋友們,"他呼籲道,"自求多福,能離開的,及早安排。"
不清楚有多少人在此文從受嚴格審查的中國互聯網上消失之前讀到過它。但陳天庸公開說出了中國許多企業家私下說的話:中國的領導層對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管理失當,中國的企業家階層正對國家的未來喪失信心。
在超過一代人的時間裏,中國一直由一種樂觀態度驅動著:盡管有這樣那樣的問題,明天仍然會比今天好。而如今中國的普遍看法,用在線遞送和外賣公司美團點評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王興發出的一條被熱轉的米姆來概括再合適不過:2019年可能會是過去十年裏最差的一年,但卻是未來十年裏最好的一年。
中國的經濟正在放緩,與美國的貿易戰已影響到增長。但令許多企業家產生更廣泛擔憂的是,中國不會奉行其所需要的經濟與政治自由化政策。相反,自習近平2012年掌握共產黨大權之後,黨在中國社會的各個層麵都加強了它的控製。
很少有人預言會出現一場崩潰,但對於中國長期前景的擔憂正在加劇。事實上,悲觀情緒如此高漲,以致於一些企業人士開始把中國可能麵臨的未來和另一個經濟被政府嚴格控製的國家相比較:委內瑞拉。
根據總部位於上海的研究公司胡潤近期對465名富人所作的一項調查,隻有三分之一的中國富人稱,他們對中國的經濟前景非常有信心。而兩年前,這個數字還有近三分之二。完全沒有信心者增加到了14%,是2018年的兩倍多。近一半受訪者稱,他們在考慮移民到國外,或已經開始操作。
"中國眼下正麵臨大量的內部和外部挑戰,"春華資本集團(Primavera Capital Group)創始人、前高盛集團(Goldman Sachs)大中華區主席胡祖六說。"我們需要認識到,過去40年來,我們所取得的所有成就都是對外開放和經濟改革的結果,而不是因為任何獨特的中國發展模式。"
胡祖六的這番話是委婉的說法。私下裏,一些商界人士的言辭要更憤怒也更惶恐。當然,他們要求匿名。在當今中國被嚴格控製的環境中,即使是討論經濟——這個曾經被認為是安全的話題——也已經變得危險。
"導致他們悲觀情緒最重要的原因是糟糕的政策和糟糕的領導層,"常和商界人士打交道的加州克萊蒙特麥肯納學院(Claremont McKenna College)教授裴敏欣稱。"私企人士很清楚,政府一旦不再需要他們,就會像殺豬一樣宰掉他們。這不是一個尊重法律的政府。它說變就變。"
許多企業精英不滿領導層偏向國有企業的經濟政策,即便驅動增長的是民營經濟。令他們憤怒的是,共產黨試圖把類似毛時代意識形態的束縛套到由民營企業和年輕消費者驅動的市場經濟上。令他們沮喪的是,中共去年取消了任期限製,增加了習近平成為終身主席的可能性。
許多商界人士越來越感到不安,特別是一些企業家因政府要求協助反腐行動而"被消失"。
"在某些高官眼裏,即使是像馬雲和馬化騰這樣的人也不過是小商人",陳天庸在一次采訪中說。這兩人分別是中國最大的兩家民營企業阿裏巴巴和騰訊的主要創始人。
習近平似乎意識到了這種不安。北京方麵已經暫緩將導致企業社保費用上漲的新規,並緩解了貨幣與財政政策。
陳天庸說他決定搬到馬耳他使因為它溫暖、美麗,而且是歐盟成員國,這意味著他可以去歐盟的其他國家旅行。
然而黨最關心的似乎是別的事。在去年12月紀念中國改革開放40周年的講話中,習近平指出,在共產黨強有力的控製下引導經濟增長這個方針絕不能動搖。上個月,在對中共高層官員的另一次重要講話中,習近平指出了國家安全麵臨的七大風險,其中政治和意識形態首當其衝,他還呼籲加強對年輕人和互聯網的控製。
中國的權力結構缺乏用以製衡這一趨勢的方法。幾位年輕的對衝基金經理在香港和我吃飯時說,與特朗普總統的貿易戰可能會因禍得福,因為它可能倒逼中國政府為達成協議而進行結構性改革。在私下的聚會裏,人們經常半開玩笑說,隻有特朗普才能救中國。
"貿易戰本身是個壞事,"春華資本的胡祖六說。"但如果最後的解決方案能促使中國進行廣泛的結構性改革,這對美國、中國和世界來說將是一個三贏的局麵。"
商界精英與黨之間的關係並非一直如此。習近平上台時,一些商界人士為他歡呼,他的反腐行動向他們發出的信號是,他正在建設一個基於規則的社會。但一些幻想破滅的企業家告訴我,政府收緊控製意味著有更多的政府部門在商業問題上指手劃腳,腐敗也並沒有消失,隻是以不同的形式出現。
這一切能得到製止嗎?有些商人們不抱希望。房地產開發商陳天庸說,解決辦法是離開。
很難說有多少人同意這個觀點。那些已經離開的人,可能生意仍然在中國,因此不願說出自己的真實想法。此外,在中國仍有許多人持樂觀看法,認為這段艱難時期不會一直持續下去。
但許多中國富人已經用腳投了票。近年來,持投資簽證前往美國的中國人數量激增。在美國的100萬外國學生中,三分之一來自中國。
現年53歲的陳天庸在2013年初決定,需要開始考慮去中國大陸以外的地方了。導火索是一條被稱為"七不準"的黨的指令,敦促對自由主義政治理念和價值觀發起攻擊。"這是一個非常可怕的信號,"他說。
他最初在中國的特別行政區香港獲得了永久居民身份,但在2014年,北京對香港的民主抗議活動做出激烈回應後,他對香港自治地位的擔憂加劇。他接著申請了美國的投資簽證,但是等待時間太長了。
隨後,他在馬來西亞首都吉隆坡購買了十多套公寓,並動員他的親戚和好友也這樣做。他稱之為諾亞方舟計劃,為中國可能遭遇的毀滅性洪水做準備。但他的馬來西亞簽證有效期隻有10年。
陳天庸說,他最終選擇了馬耳他,因為那裏溫暖、美麗,而且是歐盟成員國,這意味著他可以去歐盟的其他國家旅行。
他說,對於企業家階層來說,離開中國是對抗共產黨統治的最佳方式。盡管政府近年來實施了嚴格的資本管製,但一旦離開,他們至少會設法帶走一些資產。陳天庸說,當情況發生變化時,他們可以回來,就像很多海外華人在上世紀八九十年代那樣。
陳天庸正在學習英語,並探索自己對宗教的興趣。他在中國還有一些業務,但不需要親自打理。他說,他從未真正考慮過改變自己的國籍,因為第一代移民的生活一般都很難。他說,他隻是想為家人找到一個安全的地方,以防最壞的情況發生。他認為這種局麵會成為現實,除非出現奇跡。
"我沒想到我的文章會流傳這麽廣,"他說。"目前我最好還是不回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