樸實的心聲

我多麽期望有一天,我們的民族能夠把自由、民主和人權大寫在自己的旗幟上,從而以嶄新的麵貌,屹立於世界民族之林。
個人資料
加成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孫立平:還是有點好奇,亂象背後的那些邏輯

(2017-12-13 07:42:10) 下一個
 
忽如一夜那什麽風來,一連串的事情驚得人們目瞪口呆。接著,雞毛一地,亂象叢生。有人謂之曰:怪政。
除了雞毛之外,也給我們留下一堆大大小小、顏色不同的問號:所有這超出常識、匪夷所思的一切,究竟是怎樣發生的?
 
問號一:這些決定是怎麽做出的?
這幾件事情,都是規模宏大,影響麵廣,而且相當的一些都涉及基本民生。這些決定都是怎麽做出來的呢?比如煤改氣,一個家庭主婦都會想到的事情,總不會沒有想到吧?氣源有多少,夠不夠用,夠多少家庭用,如果不夠用怎麽辦?煤改氣也好,煤改電也好,增加的費用是多少,即使是有政府補貼的情況下,居民,尤其是收入較低的農民,你不能承擔得起?這當中萬一出現問題,出現大麵積取暖問題怎麽辦,尤其是把人凍壞了怎麽辦?這些問題,都沒有研究過嗎?在莊重的會議室裏都沒討論過嗎?
更重要的是,這樣關涉重大國計民生問題,決策的主體是誰?決策的程序是什麽樣的?出了問題責任誰來負?看到一組農村天然氣淩亂縱橫管道的照片,這將來會是多大的安全隱患?這裏特別要提醒一句,今年春節期間燃放鞭炮,弄不好很可能會出事情。
 
問號二:法律的依據是什麽?
仔細想想,這些事情不但關涉國計民生,而且有相當一部分,都涉及法律和契約。最簡單地說,不許賣煤,不許用煤取暖,法律依據是什麽?摘掉那些牌匾,尤其是摘掉那些原來經有關政府部門批準的牌匾,法律依據是什麽?這當中必然會涉及到合同、租約、產權、債務、押金等一些列的環節,而這些都與法律有著密切關係。最簡單的,一個洗車場被清理了,那些買了長期洗車卡的客戶怎麽辦?其損失如何解決?
這當中尤其值得強調的是下麵兩點。第一,私人財產的保護。小到百八十塊錢的煤爐子,大到幾十萬的廣告牌,都是受到法律同樣保護的財產。但在這幾件事情中,故意毀壞的財物有多少?從燒煤的路子,到經過批準的匾牌,再到被砸的鋪麵,有關的法律還有效嗎?還有用嗎?第二,執法權的賦予。那些粗暴瘋狂的執法權力是經過什麽途徑和程序賦予的?誰給了他們毀壞別人財產甚至對他人身體進行侵犯的權力?
 
問號三:突然爆發的執行力是哪裏來的?
這幾件事情,都如狂風掃落葉一樣,氣勢磅礴,摧枯拉朽。在這當中,仿佛蘊含著一股極大的力量,這就是人們通常所說的執行力吧。然而,這股強大的執行力是很令人好奇的,它是哪裏來的呢?
因為對現實不太陌生的人都知道,這些年許多官員的心態都是謹小慎微,生怕動則得咎,能不做的事情就不做,能不惹的麻煩就不惹。換句話說,是不作為。至多做做沒什麽用處但你也說不出什麽的事情,比如安排個人新婚之夜抄抄那什麽。但這一次不同,你感覺到不但是作為,而且是瘋了一樣地作為。這力量來自哪裏呢?更重要的是,這當中的邏輯是什麽?驅動力是什麽?這力量將來再次迸發出來會怎麽樣呢?
 
問號四:保護社會生活和社會秩序的機製在哪裏?
我們都是生活在社會當中,這個社會生活的環境如何來保護?社會生活要有必需的秩序,這個社會秩序如何來維護?在經曆這一係列的事情之後,這都已經成為很現實的問題。在經曆了這一係列的事情之後,我們不得不沮喪地承認,我們似乎還沒有這種機製。麵對寒風中默默離去的人群,人們會更加感到這種機製的重要。
中國有句古話:惶惶不可終日。我們在生活中有多方麵的需求,其中之一就是對確定性的需求,就是說,我們想生活在一個確定的、有章可循的、可預期的環境當中。換言之,這就是對於安全感的需求。無論在什麽樣的時代,這種需求都不是一種奢侈。
說得離題一點,最近幾年中,用腳走路的人越來越多,其中最主要的,是兩部分人,一部分是有錢的,一部分是有知識有文化的。我們都知道,對於一個發展中的社會來說,資本和知識的流失因為著什麽。而這背後,就是安全感和確定性的問題。中國經濟要恢複活力,中國社會要發展進步,解決這個問題已經是迫在眉睫。
 
就在這篇文章剛剛寫完的時候,又傳來新的消息:海澱區停止拆除違規廣告牌匾。還不知道這個消息究竟意味著什麽。原來是不違規的也要拆除,現在是違規的也不拆除了?在又一個突然轉變發生的時候,再重新思考一下上麵的四個問題,可能更有意思。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