樸實的心聲

我多麽期望有一天,我們的民族能夠把自由、民主和人權大寫在自己的旗幟上,從而以嶄新的麵貌,屹立於世界民族之林。
個人資料
加成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我的老師是中國最長壽教授

(2017-08-24 18:29:05) 下一個
 

 

1

 

勤奮做注的人生履曆:營養學泰鬥 + 生物化學開拓者

 

鄭集(1900年5月6日—2010年7月29日),號禮賓,四川南溪劉家鎮人。他不僅是中國營養學的奠基人、中國生物化學的開拓者之一,同時也是世界最長壽教授。鄭集於1928年畢業於國立中央大學(南京大學前身)生物係,1930年赴美國留學,入俄亥俄州立大學專攻生物化學,並於耶魯大學、印第安納大學學習,1931年、1934年分獲碩士、博士學位。

 

1934年,回國後的鄭集籌建了我國第一個生物化學專業機構——生物化學研究室;1935年,中央大學成立醫學院,鄭集籌備了生物化學係。抗戰時期,鄭集在成都發起成立了“成都生物化學會”,從而誕生了我國第一個生物化學專業的學術組織。1937年中大醫學院遷成都後,鄭集為了教學需要首先自編了一本英文版《生化實習指導》,該書在抗戰八年中先後再版三次,用做後方各校生化實驗教本。1945年召開第二次全國營養會議,經過鄭集先生之前的倡議和籌備,中國營養學會正式成立

 

1945年鄭集先生於中央大學醫學院創辦生化研究所,培養生化研究生,這是中國教育史上第一個培養生物化學研究生的正式機構。1948年,鄭集先生約同林國鎬、萬昕等倡議組織了中國生物化學會。進入古稀之年後,鄭老開辟了衰老生化機製研究,提出衰老機製的代謝失調學說,為中國衰老生化奠定了基礎。此後直到耄耋之年,鄭老獨自編著7本專著、撰寫了56篇科學論文。幾十年來,他為國家培養了大批專業人才,生化界許多知名學者都出自鄭集先生門下

 

2015年5月20日,南京大學113周年校慶之際,南京大學生命科學學院大樓啟用儀式暨“鄭集學術論壇”開壇儀式在仙林校區生命科學學院大樓舉行,用鄭集先生的名字命名論壇以表彰老先生為中國生化學做出的重要貢獻。

 

 

 

2

 

少年艱辛求學路,誓當猛士縛蛟龍

 

 

鄭集自小好勝要強,雖然幼年家貧,直到14歲才得以入縣高級小學讀書,但他一直堅定告訴自己“要當縛蛟龍的猛士,決不做摸小魚小蝦的漁翁。”他17歲以高小第一名成績畢業後,卻無錢再去中學深造,但鄭集沒有自暴自棄,而是選擇自修中國經典古籍。麵壁苦讀一年後,他下定決心走出偏僻的小縣城,去更廣闊的天地翱翔。1921年夏,鄭集考取國立成都高等師範學校,後萌生出川轉學南京的想法,終於如願考上了國立東南大學(後改名為中央大學,即南京大學前身)。

 

被國立大學錄取的興奮並未持續太久,因為貧窮,鄭集隻得住在南京雞鳴寺的一處破廟裏,與另外兩個同學睡一塊破匾,每日啃的是黑麵烤餅,常常因為饑餓眼冒金星。艱苦的環境反而激發出勤奮讀書的動力,他每天如饑似渴地汲取知識的營養,並為自己選定了科學事業上的目標。在大學期間,他曾有幸得到中國生物學的泰鬥秉誌和錢崇澍兩位大師的親身教學,讓他學到許多畢生受益的治學態度和方法,更在道德品性和為人處事上受益良多。在學習的過程中,鄭集逐漸對生命活動中的化學變化產生興趣,因此他選修了大量的生物學和化學課程。

 

 

 

3

 

親身實踐破除謠言,鑽研營養學強國人體魄

 

 

1935年夏,南京有報紙報道市民因蕉、芋同食而中毒,引起社會恐慌。為了澄清事實,保障人民的健康,鄭集從180餘對“相克食物”中選擇流傳最廣的14對進行實驗研究,其中包括:香蕉與芋頭、花生與黃瓜、蟹與柿等。鄭集首先用鼠、猴等進行實驗,最後他不顧愛妻勸阻,自己食用食品進行試驗,結果證明這14對食品均無相克現象。至於食用後確有不適和中毒的,鄭集調查發現,問題不在食物相克,而是由於食者本身過敏,或者食物不潔,或者食物本身有毒等。

 

鄭集不僅是生物化學大師,也是位營養學大師。幼年多病的經曆,使他對中國人的孱弱體質有切膚之痛;“東亞病夫”的輕蔑稱謂,更讓他深受刺激。他立誌要研究營養學,摘去這頂屈辱的帽子,實現“科學救國”的理想。為了普及營養知識,增強國人體質,鄭集不僅延續著在美國的方向,以研究大豆蛋白質為解決民眾營養問題為切入點,提出了蛋白質互補的科學依據。他還著重留意穀物碾磨過細造成營養素丟失、常用食物的營養素分析、儲藏和烹調對營養素的影響等課題的研究,其主要用意還是就舊中國特殊的戰時條件為改善國民營養狀況等現實問題提供思路。此外,鄭集教授還跨出實驗室,為雜誌、電台寫了一係列科普文章。抗戰爆發,中大西遷,鄭集持續編寫《營養講話》係列在電台播放,最後充實成《實用營養學》一書,造福國民。

 

 

 

 

4

 

開創南大“第0節課”,九十高齡勤奮工作

 

 

南京解放後不久,國立中央大學更名為南京大學,院係調整後鄭集先生繼續留校任教。在此之前,南京大學醫學院於1951年1月即改變建製,1952年成為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五軍醫大學,鄭集先生兩校任教,甚為辛苦。彼時由於工作太忙,時間不好安排,鄭集先生隻好將課程排在早上第一節之前上課,成為當時南大有名的“第0節課”,每周三次。先生當時家住青島路,每次上課前總是早早地來到教室掛好掛圖,講完課就匆匆騎車趕到第五軍醫大上班。由於他十分注意教學內容的取舍和教學方法的改進,因此他的課深受同學們的歡迎,大家普遍感到收獲特別大。

 

為了培養南京大學合格的生物化學人才,鄭集從組建師資隊伍、建設實驗室、安排教學計劃、製訂教學大綱一直到各門課程的教材建設,無論教學科研還是行政工作,都無一不認真地仔細地過問,費盡心血。在他的帶領下,南京大學生理專業也於1958年成立。鄭集先生在八十歲那年還應西南和中南地區高校邀請在80天中行程萬裏,先後在七個城市作了24個報告,講授有關“衰老的生物化學”等問題。第二年又去東北各地作學術演講。這種過量的活動固然需要健康條件,但更重要的還是勇氣和事業心。南大生物係的教師誰都知道鄭老師長期以來每天上班比別人早、下班比別人遲,他幾乎沒有假期、沒有節日。他十分珍惜每一分鍾,整日兢兢業業埋頭工作,真是幾十年如一日,九十高齡還定時到係工作,在全國都是絕無僅有的。

 

 

 

 

5

 

跳出名韁利鎖,“賣”房捐資助學

 

 

鄭集老先生出身貧寒,通過自己的不懈努力才終於事業有成,因此他深知一個良好的環境對於學生學習和科研的重要性,為了更好地鼓勵學生學習,鄭集將自己心愛的住宅“賣”給了女兒,用以籌集資金進行一係列的助學活動。

 

鄭集老先生曾有一套心愛的住宅,那是上海路南秀村29號的一幢顏色鮮豔、既古典又時尚的民國建築,建於1946年,分上下兩層,房前有一個很大的院子。最初是由當時南京的一位實業人士出資建造,後來鄭集教授將這套房子買下。當時,鄭老想進行一些助學活動,於是把這套房子贈給在美國工作的大女兒,同時要求她回贈三萬美元。大女兒想辦法籌了這筆錢。房子“賣”掉後,1993年,老人將錢一部分給中國生化學會、中國營養學會,作為基金獎掖後學,另一部分捐給了“鄭集清寒學生助學基金”,資助貧困學子。他動情地說:“我不想留什麽財產給兒女,希望這點錢能幫助有誌於基礎科學研究的年輕人,耐住寂寞,早日成才,報答我們深愛的國家和人民。”從這個角度講,鄭老不愧為“仁師”,他置名利於身外,實現了自己的價值。

 

 

 

6

 

獨特養生之道成就最長壽教授

 

 

鄭集老先生是世界最長壽教授。在他105歲高齡時曾被英國劍橋國際人物傳記中心授予“21世紀最有成就獎”。108歲時,他依然思維敏捷,身體硬朗,編輯出版了《鑒證長壽:百歲教授的養生經》,向大眾講授他獨特的養生之道。

 

合理飲食

鄭老一日三餐都事先定好食譜,葷素搭配,沒有特別的忌口,但也不暴飲暴食。他有一套自己獨創的“長壽菜單”,多年的堅持證明其十分有效。鄭老認為,長壽的實質就是延緩衰老,因此,要想長壽,就得科學進食,不要違反自然規律。更重要的是凡事要想得開,心平氣和了身體才能健康。

 

規律生活

隻有規律的生活才能保持精神與形體的充實,才能長命百歲。這一點,鄭老也是身體力行。鄭教授書桌旁的牆上有一張紙,上麵寫著每天作息安排,一直都按時起床和入睡,良好的鍛煉習慣鄭老也一直堅持了幾十年。鄭老認為,保持生活有規律,可使新陳代謝機能正常。因此,在他百歲高齡時除了耳朵有點背,但仍然思路清晰、言語流暢。

 

恬惔自守

鄭老年輕時身體並不好,一生住院不下十次,還病危過多次,可年紀越大,身體反而越好。因為是“空巢”老人,除了保姆照顧生活起居,他大多時候是靠看看報紙打發時間。但是鄭老善於自我調節,心態特別平和。鄭老也在很多場合強調,健康長壽最重要的是“思想開朗、樂觀積極、情緒穩定”,而心中充滿仁愛,則是養生的重要內容。

 

 

 

7

 

俯首甘為孺子牛:鄭老的“人生五願”

 

 

鄭集先生真誠善良,在他身上有一種獨特的人格魅力,與之相處讓人如沐春風。1991年,鄭老把自己的一生概括為“五願”,並以其自勉和啟迪後輩。

 

一願作牛

我願作一頭耕田的牛,一生奔走在犁兒的前頭;

隻要農人有所收獲,我縱累死也無怨尤。

 

二願作梯

我願作一個攀高的梯,

人們需要時,我不計報酬,

多少人踏在我的肩上登上高峰,

我隻是為他們的成就,樂在心頭。

 

三願作橋

我願作江河上的橋,

使人們達到彼岸不需劃橈。

雖然也有過河拆橋的負心漢,

我也能給他們恕饒。

 

四願作蠶

我願作一條吐絲的蠶,不到死時吐絲不完。

為了人們的穿著漂亮,再難我亦不以為難。

 

五願作燭

我願作一支蠟燭,

寧願毀了自己,為的是給他人光明,

隻要是對人類有益,粉身碎骨從不自憐。

 

 

 

 

誠如鄭集先生在自己《百歲述懷》中概括的那樣,他的一生努力發展中國的生化科學事業,增進全國人民的健康,延長全人類的壽命,立誌做一個好教師、好科學家、好公民和祖國的好兒子,鞠躬盡瘁——

 

 

生不做學霸逞強,

死不去西方極樂世界,

也不入虛無的天堂。

更不信輪回轉世,

也不要羽化飛身到遙天自由翱翔。

 

為發展中國的生化科學事業,

增進全國人民的健康,

延長全人類的壽命,

做一個好教師、好科學家、

好公民和祖國的好兒子,

鞠躬盡瘁,

是我的理想。

 

 

(原文作者:南大新媒體工作室)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