樸實的心聲

我多麽期望有一天,我們的民族能夠把自由、民主和人權大寫在自己的旗幟上,從而以嶄新的麵貌,屹立於世界民族之林。
個人資料
加成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還記得80年前的今天嗎?

(2017-08-13 10:41:48) 下一個

八十年前的今天,即1937年8月13日,中日在上海開戰。這次戰役不像七七事變那樣,由日本侵略者挑起;而是由中國軍隊主動發起的。這不是一次普通的戰役,而是決定了中日戰爭整個戰略勝負的戰役。這場戰役,中國軍隊雖然失敗了,卻贏得了戰略的勝利。反之,日軍雖然勝利了,戰略上卻失敗了。

下麵是我就此寫的一篇文章。

東 西  vs 南 北:中 日 戰 略 大 對 決

中華民族曆史上空前慘烈的抗日戰爭,隨著時間的推移和親曆者的凋零,許多史實已被逐漸淡忘。現今,就連花甲老人,都隻能通過書本,來暸解這段可歌可泣的曆史了。中日戰略大對決,是八年抗戰中最精彩的篇章之一,它雖然發生在抗戰之初的1937年,卻決定了戰爭的整個進程。

什麽是戰略?簡言之,就是對戰爭全局的籌劃和指導,包括軍力的準備和運用,特別是基本作戰方向的確定。1937年全麵抗戰爆發,日寇在不到半年時間裏,連占我北平、天津、上海三大都市和首都南京。日寇雖然取得了一時的局部勝利,然而從戰略上看,日本卻失敗了。反之,我軍由於戰略正確,雖然在若幹戰役中失利,仍然取得了最終勝利。

下麵就回顧一下發生在八十年前的這場中日戰略大對決。

日軍戰略:由北向南
1937年7月7日,日軍在華北的駐屯軍步兵第一聯隊,蓄意挑起事端,在蘆溝橋附近同我29軍37師219團激戰。打了八年的中日戰爭就此全麵展開。

七七事變發生,日本軍方按捺不住地狂歡:他們蓄謀已久的挑釁,終於惹得中國軍隊奮起自衛了。七七事變後短短一周內,日本政府接連召開五相聯絡會議和緊急內閣會議,決定全國總動員,向華北增派兵力,發動對中國的全麵戰爭。

日軍的戰略是,集中主力於華北大平原,首先擊破29軍,解決華北問題。然後揮師南下,速戰速決,消滅中國軍隊之精銳中央軍。同時,以一部兵力,在海軍的配合下於華東擔任牽製任務。依據這個戰略,日本好戰派斷言,中國軍隊支撐不了三個月,中國的中央政權就會被摧毀。

戰爭開始,我29軍同敵人展開了殊死搏鬥,然而由於武器裝備太差,無法阻止日軍機械化部隊的推進,短短十幾天內,北平和天津相繼失守,日軍南下的門戶被打開。在此嚴重形勢下,中央軍精銳兩個軍,於8月初馳援華北,從八達嶺和南口方向,從背後對南下的日軍展開攻擊,給敵人以沉重打擊。日軍不得不調集主力,回過頭來對付南口地區的中國軍隊。我軍的英勇作戰,暫時阻滯了日軍實現南下的戰略企圖。

戰爭開始時,我方是針鋒相對、“水來土掩”。麵對氣勢洶洶的敵軍,我統帥部決定調集100個師,另以80個師為預備兵力,與日軍決戰於華北。同時,統帥部命令我軍一部先發製人,於8月13日,主動攻擊駐上海的日本海軍陸戰隊。此舉是為了掃除上海之敵,防止日軍牽製我北上決戰的主力。不料,六千兵力的駐滬日軍十分凶悍,在海軍和空軍的支持下頑強抵抗。我軍沒能一舉消滅上海之敵,卻陷入了痛苦的拉鋸戰。我軍的本意是避免南北兩麵作戰,結果恰恰陷入了兩麵作戰的不利態勢。

我軍戰略:由東往西
從曆史的眼光來看,我們還真應當“感謝”上海日軍的負隅頑抗。若是上海日軍被我軍消滅,或從海上逃走,那麽我軍主力勢必大舉北上,同日寇決戰於華北。如果是這樣,那麽抗戰的曆史就要改寫,我國軍民的犧牲,肯定會更大更重。

為什麽這樣說呢?上海敵軍的頑抗,使我軍不得不作全盤檢討。8月中旬,在蔣介石的主持下,我軍高級將領在南京開會,決定抗戰的戰略。會議開始時,許多將領主張,為了避免兩麵作戰,應立即停止上海戰事,集中兵力,與敵人決戰於華北。

然而,經過對敵我雙方的全麵分析,統帥部作出了相反的決策:上海之仗絕非要不要打的問題,而是必須打,而且必須大打。

統帥部認為,中日戰爭的擴大已無可避免。日本妄圖以速決戰滅亡中國;而對中國來說,這場戰爭必然是持久戰,必須以空間換取時間,以實現最後的勝利。日軍的主要進攻方向,可能是華北,也可能是華東。比較起來,敵人從華北打來對我軍更為危險。其原因是,日本侵占我東三省已經多年,可為華北日軍提供物質支持。華北日軍有關東軍和駐朝鮮方麵軍為後盾,調動方便,進出暢通,隨時可以集中優勢兵力,長驅直入。華北千裏平原,地勢平坦,便於日軍機械化大部隊運動。我軍的武器裝備遠不如日軍,我軍如在此時同日寇決戰於華北,料難取勝。若日軍在華北得手,可能分三路南下。其東路沿津浦鐵路,直撲南京和上海;其中路沿平漢鐵路,直取武漢;其西路則沿平綏鐵路入山西,攻取西安,而鐵路將大大加快日軍進攻的速度。如日寇由北向南進攻的戰略得逞,我軍主力部隊將被津浦、平漢鐵路所分割,既無險可守,又無路可退,有被日軍一舉殲滅的危險。

決戰華北被否定,那麽該如何製定我軍的戰略?統帥部認為,日軍既然不肯放棄上海,我軍不如將計就計,擴大上海戰事,把華北日軍吸引到華東來。簡而言之,就是要讓日軍改變主要進攻方向,誘使它沿長江,從東向西仰攻。長江兩岸廣大地區,既有山脈丘陵,又有水網縱橫,敵人從這個方向來,機械化部隊展開困難,其鋒芒必將頓銼,而我軍則可充分發揮地利的優勢。日寇好比是一頭瘋牛,衝進了我們的家園。憑實力,我們無法立刻置它於死地,我們隻能不斷地同它周旋,消耗其體力。我軍統帥部的戰略,就是把這頭瘋牛從一馬平川引到山地丘陵和水鄉沼澤,叫它舉步維艱。

據此,統帥部決定,我軍盡快向上海增加兵力,特別是精銳主力,造成以絕對優勢兵力圍殲上海之敵的態勢,以便把敵人主力,從華北吸引到華東來。正確的戰略在這場打了8年的戰爭中的重要性,完全表現出來了。

日本戰略大轉變
日軍當然不會自動按照我方的戰略意圖來行事。那麽,我統帥部是怎樣把日寇從華北調動到上海來的呢?

8月20日,我國實行總動員。我軍一部於華北,沿津浦,平漢和平綏三條鐵路節節抵抗。同時,我軍主力集中於上海,兵力由最初的兩個師迅速增加到30萬人,並頻頻發動攻勢,造成在上海決戰的態勢。

上海前線的我軍將士,冒著日軍飛機的轟炸和坦克的衝擊,誓死寸土不讓。許多陣地被敵人的炮火摧毀,他們就將犧牲戰友的屍體壘成工事,與日軍血戰。這驚人的守土血戰精神,連用武士道精神訓練出來的日軍,也為之驚恐失色。

與此同時,中國軍隊最高統帥蔣介石,冒著敵機轟炸的危險,經常出現在上海前線督戰。蔣介石的夫人宋美齡,親赴上海慰勞前線將士,車行途中,突遭敵機掃射轟炸,汽車翻覆,宋美齡被撞得血肉模糊,肋骨折斷了好幾根,昏死過去。

日軍當然掌握了這些情報。麵對這些新情況,一心想從北向南進攻的日軍統帥部感到莫名其妙:為什麽中國軍隊不再向華北增援,反而在上海大量集結兵力?為什麽蔣氏單單到上海,而不去華北督戰?

眼看著優勢中國軍隊形成了包圍態勢,並給上海日軍以越來越沉重的打擊,日本天皇和統帥部終於被激怒了。驕橫的日寇極為惱怒,日本政府聲明“中國方麵侮辱了日本帝國,帝國隱忍已達極限,皇軍決心采取斷然措施,嚴懲中國軍隊。”

日軍統帥部判斷中國軍隊是要在上海進行決戰,如果不在上海集結重兵,就難以達到政府聲明的目的。為此,日本決定將主戰場由華北轉到華東,首先攻取上海。於是,日軍把向華北增兵改為向上海增兵,並從華北抽調兵力到上海。9月中旬,日軍在上海的兵力達10萬人,重炮300門,坦克200輛,飛機300架,軍艦70艘。10月,日軍統帥部下令在上海編成第10軍,所轄兵力大部分由華北調來。11月,日軍更在上海編成華中方麵軍。至此,在狹小的上海戰場,日軍竟集中了30萬兵力,包括陸軍9個主力師團,海軍第3第4艦隊及部份空軍。而在廣闊的華北戰場,此時僅配置了7個師團兵力。

這樣,從7月至11月,日軍統帥部完成了戰略大轉變。日軍集重兵於上海,擺開大決戰的架勢,要在上海以陸海空軍與我軍進行立體總決戰,然後沿長江從東向西進攻。

然而,日軍的如意算盤落了空,我軍根本就沒有打算在上海進行總決戰。我軍在上海作戰的目的,在於把日軍主力從華北吸引過來;同時嬴得時間,將東南沿海一帶的重要工業和物資向大西南持久抗戰基地轉移。這一目的實現之後,我軍就主動撤出了上海戰場。然而,由於組織得不好,撤退演變成潰退,我軍在蘇南一帶遭受了嚴重損失。

11月20日,日軍在付出死傷6萬餘人的代價後占領了上海,接著又攻占了南京,我30萬軍民慘遭屠殺。首都的失陷當然是極其痛苦悲壯的,但是這絕不意味著中國的失敗。相反,日軍主力被我軍調動到華東,戰略上已經失敗。接下去,他們就要大吃苦頭了。

日寇在長江吃盡苦頭
占領南京後,日寇於1938年兵分三路,沿長江繼續向西進攻。三路敵軍的鋒芒,直指我軍大本營所在地武漢。但是,中了我軍統帥部的計謀,從東向西仰攻的日軍,吃足了長江沿岸的水鄉澤國和山地丘陵的苦頭。

中間一路日軍,包括120艘海軍艦艇,從長江水路進攻。我國海軍比起日本海軍來,弱小得不成比例,但仍冒著日本空軍和海軍的強大立體攻勢,把航道標誌全部轟毀,使日本海軍成了瞎子。我軍又沿江設置了數座火力強大的炮台,封鎖了江麵。我海軍更冒死在江中布下數千顆水雷。日本海軍寸步難移,異常惱火,隻好派出大批兵力下江“摸雷”。日軍花了四個多月,付出了重大傷亡,好不容易才攻到了武漢江麵。

江北日軍沿大別山進攻,企圖從北麵包圍武漢。然而,我軍早就占據了有利的山地陣地。大別山易守難攻,日軍機械化部隊難以施展;而步兵部隊每前進一步都要付出沉重的代價。我軍各部隊按照作戰部署依次接敵,步步重創敵人。單單在富金山,日軍統帥部就承認死傷了二萬一千多人。

從江南向西推進的日軍更慘。我軍早已將重兵埋伏在廬山的山嶽叢林地帶,擺下了反八字陣勢,單等敵人來鑽。日軍幾個師團先後落入我軍的重重包圍,我軍依托有利的山地地形,向敵人發動了強大攻勢。每個戰場都籠罩在激烈的炮火硝煙之中,每個山頭和村莊都展開了慘烈的拚殺。此次戰役,我軍全殲日軍4個聯隊和其它部隊共三萬餘人。

為了貫徹我統帥部的戰略,我軍也付出了極大的代價。由於武器裝備落後,我陸軍部隊的傷亡幾倍於日軍。我空軍僅有300架作戰飛機,海軍僅有不到100艘中小艦艇,也在長江作戰中損失殆盡。滾滾長江,日夜不停地向東奔流,記錄了我國軍民的光輝戰績,也永遠呼喚著以身殉國的將士們的英靈。

東西 vs 南北
綜觀中日戰爭的全過程,多數重要戰役都是在長江流域進行的。由東向西仰攻的日軍,在占領了武漢和宜昌之後,已是精疲力竭。日軍距我國的戰時首都重慶雖已不遠,但麵對著長江三峽的懸崖陡壁,再也無力向西前進一步。日軍由東向西進攻的戰略,至此完全破產。日軍到這時,才想起重拾由北向南進攻的老戰略。然而此時,整個中國戰場和歐洲、太平洋戰場的形勢早已不利於法西斯陣營。在我軍的頑強抵抗下,直到1944年底,日軍才勉強打通了北起北平,中經武漢,南至廣州的南北走廊。但是此時的戰爭形勢早已與七年前大不相同,南北向打通中國大陸的戰略意義,已不複存在。日軍花了九牛二虎之力打通了南北走廊,卻無力控製,不久後就被迫從許多地方撤退。

中日戰爭打了8年,雙方投入兵力幾百萬,戰線長達數千裏。然而雙方的戰略,分析起來竟是出奇的明暸,原來就是東西向與南北向的對決。

軍事家常說:“勝敗乃兵家常事”。但他們也常說:“一著不慎,滿盤皆輸”。這兩句話看似矛盾,其實不然。前一句話是指局部的戰役戰鬥,後一句話則是指戰略舉措。戰略是影響全局和長時期的,絕不能出錯。日軍雖然取得了不少戰役和戰鬥的勝利,但就更高層次的戰略布局而言,卻完全為我方所製約。直到8年苦戰之後,日軍統帥部才明白過來,他們在戰爭剛開始的1937年,把由北向南進攻改成由東向西進攻,乃是一大戰略敗筆,他們從此陷進長江流域的山地丘陵和水鄉澤國,吃盡了苦頭而最終一敗塗地。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0)
評論
華府采菊人 回複 悄悄話 曆史沒有假設隻有結果, 但研究曆史就可以對某件事作各種可能性的假設, 不是研究曆史的就更能假設了,就是隨便說說。
塵之極 回複 悄悄話 若日本統治了中國幾百年,中國人有可能屁顛屁顛地證明中國已經同化日本,大和民族是中華民族的一分子,任何分裂祖國的企圖都是背叛祖先的可恥行為。
隻不過,日本人比那些野蠻屠殺中國人的蒙古滿族遊民更有心計。更大的可能是中國人都講日語。是二等公民。就像現在,實質上俄共漢奸在殖民中國。不同的是,這些人已經自成一個ruling class.
getstarted 回複 悄悄話 Armweak, 你應該查一下日本東北開拓團的曆史再發言。如果你願意被這樣的殖民者領導,我也就沒有話說了。
Armweak 回複 悄悄話 俺是個小人物,不象汪精衛,不怕被後世缸民唾罵。在西方的自由社會,俺有足夠的言論自由說出俺的心裏話。不願被殖民,怕做亡國奴?那你為什麽漂洋過海主動來接受別人的殖民?自己拚死拚活到西方來接受別人的殖民,過好日子,那為什麽不能把殖民者請到中國,殖民領導一個民族,讓所有的老百姓不出國也能過上好日子?讓毛匪去蹂躪,日子過得就一定會被日本人殖民強?殖民好不好,香港人台灣人最有發言權。
誠信 回複 悄悄話
史料翔實,語言簡潔生動,栩栩如生,讀來如身臨其境。

評論中肯,準確,發人深思。

getstarted 回複 悄悄話 Armweak, 你錯了,日本統治下的中國不會是又一個清朝,日本在9.18後就開始向東北移民,其戰略目標是逐漸以日本人取代中國人。
誠信 回複 悄悄話
謝謝前輩好文章!

誠信 回複 悄悄話
樓下的這位 “Armweak" 是典型的 mind weak,是一個典型的深受毛主席劇毒人文理論所害,無力自拔,以致於民族自卑感達到民族敗類程度。在海外生活這麽多年,還有這樣的認識,主要是個人過於愚鈍所致。

Armweak 回複 悄悄話 今天,也正因為中國的“大”,人口的“多”和曆史的“悠久”,中國在邁向世界文明的道路上,步伐是那麽的緩慢,沉重,曲折和艱難。因為大一統,外部世界對其的影響微乎其微。中國取得的每一個細小的進步,都要靠自己的覺悟。
Armweak 回複 悄悄話 不管打勝打敗,隻要是打仗,都是老百姓蒙受災難承受痛苦。世界上任何國家,不管國大國小,對於老百姓,最大的利益是和平和“三十畝地一頭牛,老婆孩子熱炕頭”。其它說教,林林總總,在俺看來,都是幾千年封建王朝強加在老百姓頭上的,共產黨做了江山以後,更把那些說教發揚光大。

很明顯,論實力,當時中國打不過日本,但中國地大人多,用中國的地盤,屁民的血肉之軀和屁民的生命,可以拖垮日本軍隊,至少可以抵擋一陣子。俺的問題是,如果國民黨換成二戰時期的法國和很多其它歐洲國家政府,會不會向日本投降?

投降以後,中國老百姓在做了清朝三百年子民以後,開始轉向日本做大和子民,僅此區別而已。事情過後近一百年了,現在看來,如果當時投降,中國人還可避免後來血流成河的內戰,毛匪統治中國三十年的黑暗世界。但是投降對於蔣介石和宋美齡,意味著他們將失去江山失去一切,並要流亡國外。國民政府的各要員將永遠失去當官發財魚肉百姓的機會。所以,權貴們利益的權衡和驅使,讓他們做出的決定當然是誓死抗戰! 當然,在幾千年醬缸文化下演變而來、人人接受的漂亮口號是: 捍衛中華!

生活在那塊叫“中國”的土地上的人民,幾千年以來遭受過無數次的蹂躪,有來自本族的,有來自外邦的。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