樸實的心聲

我多麽期望有一天,我們的民族能夠把自由、民主和人權大寫在自己的旗幟上,從而以嶄新的麵貌,屹立於世界民族之林。
個人資料
加成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養生之術 大道至簡

(2017-07-18 10:08:34) 下一個


從古到今,養生術一直是熱門話題。為了延年益壽,服用“仙丹”者有之、求神靈保佑者有之。後來迷信仙丹與神靈者少了,卻多了新花樣:篤信“辟穀”者有之,癡迷保健品者有之,狂吃綠豆者亦有之,不一而足。

養生是否有術?當然是有的。何為正確的養生之術?就是基於科學的養生之道。在我看來,秉行科學養生且行之有效的,非南京大學的鄭集教授莫屬。這是因為,鄭先生不僅畢生研究與養生相關的老年學、生物化學與營養學,更是身體力行卓有成效。他享年110歲(1900–2010),有中國最長壽教授之稱,這是科學養生最具說服力的的明證。我們可以從飲食、起居與退休生活等方麵,來探討他老人家樸素的養生之道。

身為營養學家的鄭先生,用餐原則很簡單:葷素雜食,素食為主。多吃蔬菜,不吃動物油脂和肥肉,隻吃植物油,少吃油炸食物。少吃醃製食物和過辣、過甜、過鹹的食物。按時吃飯,每餐隻吃八分飽,每天吃一兩個水果,上午下午各飲淡茶或開水兩杯,偶爾喝杯咖啡。嚴戒煙、少喝酒。市麵上保健品數不勝數,無不標榜能增強免疫力和延年益壽;鄭先生卻從來不信、不買、不服。他隻補充維生素,因為人體不能合成維生素,不過他吃的都是便宜品牌。

百歲高齡的鄭先生,早6點起床,做床上操20分鍾。起床後排便、梳洗、喝開水,做保健操20分鍾。上午到學校工作4小時,午餐後睡1-2小時,下午在家工作。晚飯後靜坐或散步半小時,洗腳泡腳,最遲9點睡覺。鄭先生堅持體力勞動和體育鍛煉,認為“年紀大了千萬不要怕動,不間斷的運動可以使人血脈流通、器官調和。”

鄭教授認為最重要的是思想要開朗、態度要樂觀、情緒要穩定。他說:“要想活得長,首先思想上要活得長,老人首先就要不怕老。在我看來,退休後有個寄托,而不是無所事事,對健康長壽很有幫助。”一般人退休後以休息為主,鄭教授卻是退而不休,他說:“找到自己喜歡的工作,並且把它做到底,是人生一件幸事。”他在耄耋之年還研究衰老的生化機製,為中國的衰老生物化學奠定基礎;他真正做到了活到老、學到老、奉獻到老。

縱觀鄭集先生的養生之道,找不到“辟穀”、“食物相克”、“綠豆養生”之類不靠譜的東西。他總結自己的養生之道,可謂大道至簡:“我的長壽秘訣,就是堅持合理營養、平衡膳食、適量運動、勤於思考、樹立信心,不被病魔嚇倒,在自己喜愛的事業中不停地工作,這樣就能坦然地長命百歲。” 鄭集先生的科學養生之道,值得我們學習。
(本文作者是鄭集教授的學生、人類營養學博士)

 

[ 打印 ]
閱讀 ()評論 (4)
評論
加成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阿留' 的評論 : 基因無法改變。既然如此,我們就該簡單地活著,不折騰。阿留兄周末好!
加成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FollowNature' 的評論 : 我是在1965年,由鄭集先生親自教授普通生物化學。
阿留 回複 悄悄話 讚加成兄好文!鄭先生令人景仰。

感覺長壽老人各有各的道,有時生活習慣差異很大,而基因似乎是第一因素。迷信“補藥”,實為大謬,連中醫都講“藥補不如食補”嘛。各人體質有差異,安心放心簡單地活著,走到哪兒算到哪兒就好。:)
FollowNature 回複 悄悄話 讚. 上大學時讀的鄭先生的生化教材,那可是八二年.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