樸實的心聲

我多麽期望有一天,我們的民族能夠把自由、民主和人權大寫在自己的旗幟上,從而以嶄新的麵貌,屹立於世界民族之林。
個人資料
加成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喝涼水能噎死人?真的!

(2017-03-06 14:27:08) 下一個

2017年1月23日,YouTube播出一段視頻。69歲的美國明尼蘇達州州長戴頓(Mark Dayton),在州議會發表州情谘文。他站在講台前,打開礦泉水瓶剛喝了口水,麵部表情就呈現不適。幾秒鍾後,他突然向下癱倒,前額撞在講台上。副州長和州務卿趕忙上前,攙扶戴頓進入休息室。幾分鍾後州眾議院議長表示,戴頓已經意識清楚,可以站起來走動。

看到此段視頻,我想起自己在2016年有過兩段相似經曆。一次發生在吃飯時,我端著飯碗坐在椅子上。吃第一口時有點急,下咽時覺得食團卡在食道中段,下行不順很難受。僅僅過了兩三秒鍾,我覺得心髒跳動停頓,眼前一黑便失去知覺。隔了幾秒鍾醒來,發覺自己癱倒在椅子上,飯菜撒了一地。當時我感覺很虛弱,不過神智尚清醒,幾分鍾後便能站起來走動。

另一次與戴頓的經曆更相似。我手持杯子站立著喝水,第一口喝得比較多,下咽時覺得水堵在食道中段下不去,感覺很不舒服,兩三秒鍾後我眼前發黑隨即暈厥。隔了幾秒鍾醒來,發現自己躺在地上,杯子被摔到不知何處。我神智清醒,也沒有四肢不便等中風症狀;不過跌倒時碰到了硬物,右側肋骨受挫傷。

我的這兩次暈厥都與食道有關。食道亦稱食管,緊貼脊柱的腹側,上麵連接咽喉,下麵連通胃,具有輸送食物的功能。食道是一條由肌肉組成的中空通道,最下端與胃相接處有一個括約肌確保胃酸不會逆流至食道。食道在平時呈現扁平狀,當食物通過時便會擴大。食物在食道中並非靠地球重力落入胃中,而是藉由食道壁肌肉的收縮與舒張作波浪般蠕動,被強製推入胃中。食道還會分泌粘液,讓食物得以比較容易地通過。

吞咽性暈厥是指吞咽食物時發生的暈厥,患者往往在吞咽第一口食物時,出現瞬間黑朦乃至暈厥。食團在吞咽時依次通過咽部和食管,支配這些部位的神經有舌咽神經及迷走神經。如果咽、食管或縱隔存在疾病,如食道狹窄、食道失弛緩症、腫瘤等,食團通過不順,就可能刺激迷走神經。迷走神經的緊張會引起反射性心髒抑製,導致嚴重的竇性心動過緩、房室傳導阻滯及血壓下降,再導致腦血流量急劇減少而發生短暫暈厥。

接連發生兩次吞咽性暈厥,當然不可掉以輕心。我去就診,醫生告知吞咽性暈厥的原因有多種,可能與食道、心髒或腦血管疾病有關。為此我先後做了食道鏡、超音波和心電圖等多項檢查,結果都基本正常。回顧明尼蘇達州州長戴頓的那段視頻,從其“飲水-瞬間暈厥-稍後蘇醒”的三部曲來看,有可能也是吞咽性暈厥。當然,單從視頻不能判斷其病因,需要多方麵檢查來確診。

其實,食道無器質性病變也可能發生吞咽性暈厥,特別是老年人。老年人的食道往往出現退行性改變,引起功能下降。其表現是食道內壁的上皮細胞角化、黏膜變得粗糙、食道分泌粘液減少、食道壁肌肉的蠕動不協調。如果食團不能順利通過食道,就會刺激迷走神經,引起反射性心髒抑製乃至暈厥。由此看來,吞咽性暈厥既可能由器質性病變引起,也可能由退行性改變引起。

人每天吃三餐,喝水不下十次,吞咽性暈厥豈不是防不勝防了嗎?其實不然,以我來說,既然認識到吞咽性暈厥與身體老化有關,就盡量預防。我總結出四條原則:一坐、二專、三少、四慢。

一坐”是指吃飯飲水前先坐好,而且要坐在有靠背的椅子上,這對老年人特別重要。坐著即使發生暈厥,也不至於跌倒。若是站著進食飲水,萬一發生暈厥,老年人骨質比較疏鬆,跌倒可能骨折。若跌倒時頭部或枕部磕在硬物上,更可能導致腦震蕩、腦血栓、甚至腦死的嚴重後果。

二專”是指進食要專心,不宜邊飲食邊聊天。食物下咽要通過咽喉部,說話時氣流也要通過咽喉部,兩種活動若同時進行,容易引起功能不協調。如果在飲食時大笑或生氣,更容易引起食道痙攣。專心飲食說起來簡單,但日常生活中卻往往會忘記,這就需要家人隨時提醒。

三少”是指入口的量要少。特別是吃第一口飯菜或喝第一口水時,量更要少些。如果出現瞬間黑朦,必須立即停止進食,隔一段時間再小口進食。

四慢”是指食物要細細咀嚼,再慢慢下咽;喝水也要慢慢下咽,切忌狼吞虎咽。老年人的吞咽反射和食道蠕動變得遲鈍和不協調,如果進食過快,就容易發生暈厥。
由此看來,隻要重在預防,老年人的吞咽性暈厥,是可以避免的。

(本文作者為生理學碩士、人類營養學博士)

 

[ 打印 ]
閱讀 ()評論 (3)
評論
阿留 回複 悄悄話 多謝加成兄分享經驗,總結得非常好!學習!
加成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old-dream' 的評論 : 此文乃在下原創,歡迎指正。
old-dream 回複 悄悄話 轉載還是原創啊?
登錄後才可評論.